第三百二十九章 陛下帝國都重要,一切爲了元老院

這種事情顯然就不是一兩個人能夠配合執行的,需要的是整個內閣外帶六部的協調。

儘管可憐的白昂白尚書已經是忙的腳不着地了,還是被弘治皇帝直接逮來御書房內一併參加了會議。

這一次好歹大家都是有凳子坐的人了,這點讓張小公爺很是滿意。

讓他比較意外的是,弘治皇帝居然這次沒有把劉大夏、馬文升二人給漏下了。

以至於這倆老傢伙居然有些激動,畢竟這是清流們被血洗了好幾遍之後弘治皇帝首次召見他們。

之前他們也試圖見駕,可惜的是牌子遞進去了卻沒有聲息。

弘治皇帝顯然那個時候對於清流、對於身爲清流魁首的他們,可沒什麼好感。

戶部尚書佀鍾、禮部尚書張升、吏部尚書倪嶽……,甚至風塵僕僕的王越、汪直。

當然,還有啥時候都少不了的劉李謝三大學士。

佀鐘的奏章被重新眷抄了一遍,並將可能暴露他身份的信息全數隱去。

這才發放給了這些個朝臣們看,劉大夏等人看着上面一樁樁、一件件的統計心頭寒毛豎起。

“觸目驚心啊……”

弘治皇帝即便是已經看過了,可再看一遍的時候依舊是滿臉憤恨:“觸目驚心!!”

“朕不是沒有想過國朝出現了問題,但沒有想到的是居然如此嚴重!!”

一衆朝臣們紛紛起身離坐倉皇下拜:“臣……萬死!”

看着玉階下的朝臣們,弘治皇帝疲憊的擺了擺手:“且都起來罷……”

“朕讓諸位愛卿前來,不是聽諸卿道甚萬死之言的……”

卻見弘治皇帝雙手按着御案,緩緩的站起來肅穆的望着這些個朝臣。

“朕讓諸位來,是要解決此事的!!”

解決?!這怎麼解決,朝臣們起來後互相看了看都沉默了。

這牽涉到的是整個帝國上下至少數十萬的士紳豪族,甚至衛所將校、勳貴藩王。

洪武迄今百五十年過去了,帝國的田畝沒有增長反而損失了泰半。

人口更是直接失蹤了一大批,這怎麼整?!

國朝百五十年難道就真的沒有任何朝臣看到、發現這個問題麼?!

顯然不是的,而是大家都不想去觸碰這個問題。

咱就是領一份俸祿幹一份活兒而已,幫着現任陛下把事情處理完了就拉倒。

至於啥時候真的大崩盤……反正別崩在咱手裡就好,大部分朝臣估計都這麼想的。

而士紳、豪族們也不是傻子,他們自然清楚在朝堂上必須要有自己的代言人。

有着最多資源的他們自然是最熱衷於功名的,考取後拉鄉黨、捧名士。

清流、翰林、給事中,大家時而聚、時而散。

其實說到底就是因着各自的利益相合便聚而爭之,若利不相合自然是要互相撕的。

“諸卿既然都不說話了,那朕就來說說罷……”

等了好一會兒,這御書房內都沒有一個人說話。

弘治皇帝長嘆一聲,緩緩地站起來揹着手望着這些個朝臣們道:“朕思慮再三,亦知此事難行。”

“是以,朕並不做數年甚至十數年之內解決此事之想。”

聽得這話李東陽等人首先心裡鬆了一口氣,還好~還好!陛下聖明啊!

若是要在數年甚至十數年之內解決,那掀起的絕對是令人恐怖的驚天血浪!

不知道要有多少人身死其中,這纔是最恐怖的事情……

畢竟想要在短期內解決掉這個問題,那麼最好的方式是什麼?!

很簡單也很直接的答案:殺!

而一旦這種屠刀被舉起來,想要放下來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今日召諸卿來此,便是要讓諸卿多加思慮:帝國如何能在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五十年內……”

“將這些事項平定!”

這句話說出來諸朝臣們頓時臉又垮了,雖然時間拉長了。

可這要求也太難了,要怎麼消除這些士紳的影響力?!怎麼將朝堂的影響力延伸下去?!

弘治皇帝在位的時候還好說,若是他大行之後呢?!

那政策又如何延續?!

這些個朝臣們處理突然的朝堂事物、處理日常的朝堂事物,這都還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四平八穩,沒啥毛病。

可要讓他們來做一個長期的規劃,而且這涉及到的是整個帝國數十年內的規劃。

那是真的很要命了,他們沒做過這個啊!

“朕……對於諸位愛卿可謂是仁至義盡了,‘皇家御前諮政顧問元老院’朕已經爲諸卿準備了……”

三大學士聽得這話臉色都變了,卻見弘治皇帝一擺手。

蕭敬便帶着小太監們,把一份份的卷宗給發了下去。

原本有些莫名其妙的佀鍾、劉大夏等人,看完後頓時不說話了。

尤其是馬文升,老傢伙都七十多了啊!

他還能再熬幾年啊?!這帝國元老院若是真的建起來,那首先受益的可不得是他麼?!

再想到將來這史書上帝國元老院第一批元老,甚至第一元老就是自己……

馬文升那直接一咬牙,臥槽尼瑪!清流滾犢子!

我老馬這就準備賣給皇家了,反正你們這票鳥人也都是爛泥扶不上牆!

“陛下想必心中已是有了章程,且請陛下吩咐便是!”

老馬一念至此顫顫巍巍的站起來,首先拍着胸脯表態:“臣既受國恩,自當效死!”

說起來劉大夏也不算年輕了,他還有些奔頭想要搏一搏入閣呢。

再有這帝國元老院的名號吊在前面坐胡蘿蔔,又見馬文升都表態了。

結合最近弘治皇帝、各大朝臣們對他的態度,老傢伙亦是咬着牙站了起來。

“臣累受國恩怎敢不誓死相報?!爲帝國計,臣粉身碎骨亦是在所不惜!”

其餘的朝臣們一瞅頓時心裡一頓臥槽,尼瑪!你們倆平日裡可是清流魁首啊!

這特麼濃眉大眼的居然表忠心比咱們這些個不是清流的都快啊,過分了!過分了啊!

三大學士、餘下幾部尚書們趕緊蹦達起來,該表忠心的表忠心、該說誓死的說誓死。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我們將緊密的團結在弘治皇帝陛下的周圍爲大明帝國做出更大的貢獻!

唔……然後大家手拉着手,一起步入元老院!

第四百六十二章 隔空交手終得見,苗女米魯智計全(中)第二百五十九章 充足準備侯韃靼,京師接報召兵馬第七百一十一章 豎規立矩財糧貨,揚帆出海歸京師第七十四章 兇盜遠至,張侖之思第三百一十九章 草廬之內論軍政,帝國改革端倪現第三百四十一章 帝國忠烈陵寢前,君王弘治悟生死(下)第七十七章 倭寇心計,謀劃再替第四百六十六章 黔州輕撫風波定,上下無人不懾服第二百八十六章 螭虎御前獻良策,妙安足利見兩宮第七百五十三章 螳臂擋車不自量,行走南北爲惠民(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死而復生至桃林,野史傳聞頓得解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明帝國張螭虎,誰敢與我來一戰第四百五十一章 黔州之徑難於蜀,殺雞儆猴取一寨(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二女得技戰不過,癡虎亦要學真訣第八章 破題有萬卷,考運豈不來第三百二十二章 需穩九邊楊一清,王越汪直歸京去第三百二十章 事出從來皆有因,京師皆贊獄中人第七百五十六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壹)第六百八十二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壹)第一百零八章 扶桑大窮鬼,野豬片耳豚第五百零八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叄)第六百八十二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壹)第五十八章 少年癡虎初臨陣,掌中刀快血如風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所新院皆遭罪,成者公職敗者亡第五百零二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六)第五百二十八章 九邊風雷齊滾動,辦事利索調查局(下)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伍)第七百零三章 罪己詔下安南王,濱海地產周瑾山第三十七章 大棒蘿蔔,仕林勘定第二百六十四章 六千敵殺奔至,心懷死志迎強敵第二百零九章 計然一策初實戰,三大車行露崢嶸(中)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伍)第五百二十四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八)第五百二十六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三十:終章)第五百七十四章 老少狐狸初定計,打上門來成國公第四百八十二章 熊娃鑄錢解帝憂,又有敕建新部門(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皇帝重臣皆心焦,螭虎御前解憂惱第五百八十九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二)第四百七十九章 新晉武舉下馬威,粉絲太多亦難爲第四百五十三章 黔州之徑難於蜀,殺雞儆猴取一寨(下)第二十二章 稿費用時方恨少,宮中有人要催更第七百五十七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叄)第七百七十章 歸得京師福熙憾,重兵相迎傳國璽(上)第七百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叄拾)第八十八章 寨門前對峙,足利戰妙安第五百九十二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五)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士無雙麒麟兒,張家莊內聚勳貴第一百六十五章 京師風雲起,夷州淘金忙第七百一十章 發家致富靠洗劫,新葛朗臺李東陽第七百二十五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上)第二章 既來則安,拜見大父第四百一十二章 義士出征車馬行,粵北大地剿匪記(中)第五百一十二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六)第一百七十七章 虎頭太師張懋公,恩寵榮華皆有故第八百一十四章 錢能一手定夷州,遠洋之上西夷來第七百六十二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捌)第六百八十六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伍)第五百七十九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二)第六百一十七章 京師槍炮雷聲隱,滇南風雨急如晦(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癡虎初發威,看我輿論戰第八百三十九章 莊前血戰猶正酣,血流漂杵映灰白(下)第六百九十九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玖)第八百六十四章 刀槍無雙玉螭虎,文武雙憾歐羅巴(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螭虎展利器,帝臣皆心悸第二百六十四章 六千敵殺奔至,心懷死志迎強敵第二百四十四章 攜糧帶御械,車隊往復忙第二百七十五章 殘軍死地似絕路,飛來鐵騎戰敵酋第一百零七章 時代差距,炮火之利第二百五十二章 悍匪大盜皆脆皮,灰飛煙滅軍陣前第三百三十六章 心願終得償,鉞式重型炮第三百零四章 潑天大網撒京師,起手收束朱厚照第七百二十二章 國朝軍部皆忙碌,炸刺砸門癡虎兒(上)第五百七十六章 先定學堂立規矩,再入大內理戰局第八百零七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玖)第一百一十五章 扶桑戰火起,泉湯有客來第七十七章 倭寇心計,謀劃再替第七百五十四章 螳臂擋車不自量,行走南北爲惠民(中)第十九章 皇帝來訪,癡虎初探第七百一十四章 巨舟乘風破浪歸,祖孫淚灑碼頭畔第二百一十五章 赤膽忠心張癡虎,可憐正德又遭殃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工明確平紛亂,京師勳貴救螭虎第七百九十五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柒)第六百零二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六)第二百九十六章 路易威登攜言去,荒僻宅院三問來第五百三十七章 形勢終究強於人,韃靼留神不留形(中)第四百八十八章 九邊烏雲壓城來,家賊難防有熊孩第十六章 如玉少年郎,潤筆寶文堂第五百三十六章 形勢終究強於人,韃靼留神不留形(上)第三百五十五章 軍事學院首結業,弘治皇帝授銜禮(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作賦爲大父,張家立新規第七百四十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肆)第四百九十三章 張誠擡手掀波起,杜林一力欲破之第二百三十九章 勳貴兩宮皆納捐,國朝上下俱驚詫第五百八十九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二)第二百零三章 我做自嘲罵清流,老張護孫不拆臺第六百零八章 士農工商四民舉,學館深意在奠基第五十四章 陌上玉公子,直取三案首第二百九十章 初理戶籍許本謙,欲行慈善張皇后第一百零一章 天下風雲麒麟兒,臥槽尼瑪方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