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初理戶籍許本謙,欲行慈善張皇后

“本謙,辛苦了……”

許庭光在見到自己的少年恩師的時候,鼻頭一酸便是要拜下。

卻被張小公爺扶起,牽着他坐下。

看着滿身塵土爲洗便先來見自己,眼眶泛紅的弟子小公爺亦是有些感慨。

“爲師無事,莫作此小兒女姿態。”

許本謙狠狠的點了點頭,擦了擦眼角這才把自己在江南辦的事情說了一遍。

“十二萬石糧食,弟子是小心翼翼的在周邊分散籌收的。糧價未有波動亦無人察覺。”

卻見許本謙拱手輕聲道:“蘇州知府曹鳴岐對弟子協助頗多,許多事情皆有他出面幫弟子辦下的。”

大致把自己在江南的事情說了一遍,許本謙這才口乾舌燥的謝過妙安小姐姐的茶水輕抿起來。

之前那封密信就是小公爺交予他下江南去收糧的,其中還有給曹鳴岐的、給文徵明家人的。

此次收購是秘密進行而且分散多地,小公爺要求是絕對不要引起任何的注意。

悄悄滴進村,打槍滴不要!收集完了,就馬上撤回來。

許本謙正在江南忙乎着,便看到了京師的《帝國時報》上刊登了小公爺的事情。

頓時小許嚇的是半死,差點兒就拔腿往京師趕。

但當時糧食已經收購的差不多了,小許這才咬着牙熬到了收集完畢這才匆匆回來。

回到了一半便看到了《帝國時報》上的消息,自家少年恩師無恙歸來、陣斬達延汗長子。

虎頭老國公率京師五千精騎連夜趕赴,會師小公爺部全殲達延汗七千人所部。

雖然小許不知其真實內情卻也猜到,達延汗所部應該只是部分。剩餘者約爲晉陽大族所聚。

“本謙,你回來的剛好!”

小公爺看着自己的弟子,笑吟吟的道:“正好把一些事情統管起來,熟悉熟悉政務統計。”

說着,卻見癡虎兒讓妙安小姐姐拿出三本小冊子、三本大冊子來交給了許本謙。

許本謙恭敬的接過來打開一看,大本子是一本戶籍本。

卻見大本子內是用框格、活字印好的格式,最頂有字曰“常駐戶籍簿”。

打開來便見得內裡分列:姓名、戶主或戶主關係、出生地、祖籍、生辰……等等,皆盡空白。

而打着“樣本”的那個大冊子內,則是做了登記樣式。

戶主自然爲一家之主,關係則是分列:夫妻、妾室、嫡長子、嫡次子、庶長子……等等。

許本謙此時已不再是什麼政務初哥了,他自然是知道此時的戶籍登記因爲太龐雜幾近廢棄。

國朝初期洪武年倒是進行過登記,但當時統計的戶籍資料近毀半數。

永樂朝時也曾想要進行一次大範圍的統計,但終因太過龐雜、地方官員又有土皇帝的私心多方抵制。

以至於最終不得不作罷,甚至連保存於金陵的洪武年戶籍文本也多數損毀。

“恩師,這是……要做戶籍統計?!”

許本謙有些不敢肯定,卻見小公爺眯着那雙丹鳳桃花笑了笑:“順天府缺一治中,你可暫代……”

“順便此番與爲師學一學,何爲計然之戰!”

卻見張小公爺緩緩起身揹着手輕嘆道:“千百年了,自戰國吳越之後計然之戰未曾再現卻是遺憾!”

“此番操作爾等需細細觀摩、多記心得,有不明之處事後可詢於爲師。”

說着,張小公爺點着桌面上的兩種冊子輕聲道:“順便趁着這個機會,把京師的戶籍人口統計一番。”

“大冊爲‘常駐戶籍簿’,登記乃一家、一戶之常駐人丁。”

“一式三份,戶主自留一份以待查驗。所屬地官衙一份,備之比對。並國朝戶部一份,留作根底。”

“小冊則爲個人戶,出本當與大冊相合、互爲比照隨時查驗……”

京師的糧價開始漲的有些厲害了,近來居然漲至二兩一石讓人瞠目結舌。

需知月前一石糧食只不過是一兩二錢,如今卻飆升至二兩了!

此時勳貴家所屬之大部分糧鋪卻突然限賣糧食,每日僅賣二十石便關鋪不售了。

這頓時引發了京師中百姓的些許恐慌,好在順天府命各坊市尋各家登記丁口、發放新戶簿、身份簿。

衙役、鄉老們則是給下面的百姓說清楚,勳貴們是得了陛下詔令準備接應於即將到來之災民。

同時亦是爲了保障京師百姓們的口糧,是以最近售糧降低。

這個消息傳出後糧價頓時穩定了數日,但隨後依舊在緩慢的增長。

“這是……‘大明帝國皇家濟世安民慈善總會’?!這是什麼……”

弘治皇帝拿到這份本子的時候有些莫名其妙,卻見張皇后笑吟吟的站到了皇帝身後替他捏着肩。

“陛下憂心朝政、災民,臣妾與太后亦有所感……”

張皇后柔聲細語的道:“那日癡虎兒身邊妙安、足利入後宮敘話,亦是說了災民災情……”

“太后與臣妾心有慼慼,想着爲陛下、爲國朝做些事情。便延請她們與癡虎兒代出章程……”

弘治皇帝砸吧了一下嘴,朕還說呢!怎的章程口吻與癡虎兒所作,如此相似。

原來還真是出自於他的手筆啊,如此想着便將這章程打開來細細的往下看着。

纔看得幾頁,弘治皇帝卻不由得猛然擊掌叫好!

爲何呀?!因着這上面當頭便寫着一段話:

後宮之主,皇家之名。

張旗亮號,濟世安民。

然後細細寫着這“大明帝國皇家濟世安民慈善總會”存在的寓意與價值,首先就是要讓皇家更爲貼近百姓。

後宮之主本就號之“母儀天下”,既是“母儀天下”取內庫財資救濟民衆豈非本分麼?!

以皇家之名、後宮之主身份濟世安民、行慈善之事,災民百姓豈能不心生感念、歸心皇家?!

此事當持之以恆,多以皇家之名、後宮身份行慈善之事宜。

譬如組織義診、贈醫施藥、派米施粥、安濟孤寡……等等,如此下來天下百姓又如何能不歸心皇家?!

看得這段話弘治皇帝還能說什麼?!咬牙切齒的弘治皇帝一拍桌子:這得辦,這必須辦!

這可是關係到皇家萬年根基的事情,若是依此而行百姓怎能不感念皇家恩惠恩德?!

有百姓爲根基誰又能撼動皇家根基半分?!

第六百六十五章 抄家苦役會有時,乘風破浪祭滄海第七百三十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肆)第三百一十三章 肥堆敘話集,萬世與全局(下)第五百七十三章 心有千結李福達,撒金布銀進通州(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九)第一百七十三章 豪門貴戚皆逮捕,城狐社鼠盡鎖拿第六百八十七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陸)第一百七十五章 拜服道義玉螭虎,皇宮大內風波起第八百二十一章 水師悍將戚景通,戰爭野獸豺狗狼(中)第四百八十三章 通行地獄兩機構,緩緩矗立露猙獰(上)第六百二十一章 百轉千回爲自在,但求俯仰心無悔第五百三十七章 形勢終究強於人,韃靼留神不留形(中)第五百八十一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四)第六百二十五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陸)第八百三十五章 垂死掙扎不惜命,狗急跳牆亦兇猛(中)第六百五十一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肆)第二百七十二章 靜默皆待時,動則生死局第六百零六章 學館初成需整備,勳貴家子受訓中第二百九十一章 兩宮之主皆呆滯,遠在車營接聖旨第五百二十三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七)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工明確平紛亂,京師勳貴救螭虎第一百七十五章 拜服道義玉螭虎,皇宮大內風波起第七百三十四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捌)第二百五十六章 晉陽新城擡手造,危信轉從關外來第八百六十三章 刀槍無雙玉螭虎,文武雙憾歐羅巴(中)第一百三十一章 左臉煞筆馬伯穎,右臉青年劉叔舟第一百五十四章 范進中舉再氣人,妙安武名傳大內第四百八十四章 通行地獄兩機構,緩緩矗立露猙獰(下)第六百三十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叄)第一百五十二章 寶文堂前嘆癡虎,滿朝文武皆混蛋第二百三十二章 皇帝重臣皆心焦,螭虎御前解憂惱第三百九十章 棚內肥龍戶必裂,山魈水鬼拜求活第五百三十四章 散鴉戰法哀落幕,亙古不變唯有變(下)第六百四十九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貳)第七百六十七章 山海關內倆老狐,再世宿慧玉螭虎(中)第一百二十三章 有客循聲至,又作桃花歌第三百二十四章 弘治陰招來扣人,可憐巴巴玉螭虎第一百七十八章 足利妙計平紛亂,不敵妙安小嬌憨第六百一十八章 京師槍炮雷聲隱,滇南風雨急如晦(五)第五百八十三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六)第五百二十六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三十:終章)第二百一十三章 虎頭大父勤練兵,可憐癡虎亦早起第五十二章 傳書附銀往大內,待我功成戰妙安第九十四章 富貴豪遮小公爺,皮條負責老津春第一百九十八章 經筵場上,真理大道(中)第四百八十九章 黑心包工弘治帝,九邊事宜汝爲將第五百二十二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六)第三百六十三章 黔南新敗傳朝堂,若刨根底不簡單第六百五十三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陸)第三百零五章 京師紛亂初安定,請誅國賊七侍郎第五百二十三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七)第四百六十七章 作別粵北黔州路,揮手北歸京師去第七百二十三章 國朝軍部皆忙碌,炸刺砸門癡虎兒(中)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大土司訪羊城,各懷心思主意多(上)第十九章 皇帝來訪,癡虎初探第十七章 銷量提成制,宮令陳惟貞第四百九十八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第二百零九章 計然一策初實戰,三大車行露崢嶸(中)第一百八十八章 生事不成反遭議,貢生行險鬧螭虎第五百四十七章 恩師您幫扛一雷,學生三人遭不住第二百零八章 計然一策初實戰,三大車行露崢嶸(上)第四百一十七章 富貴豪遮望江樓,粵北老狐皆出手(上)第七百三十三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柒)第一百五十二章 寶文堂前嘆癡虎,滿朝文武皆混蛋第七百三十四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玖)第一百五十二章 寶文堂前嘆癡虎,滿朝文武皆混蛋第五十章 妙安心思,亦無不可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制諫言,騎士心思第八百一十三章 海因裡希攜重寶,流芳百世老錢能(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槍棒第一週子江,丈八大槍玉螭虎第二十六章 就罵你們,老不要臉第一百一十九章 得享尊榮離扶桑,歸程艙內授心術第六百七十二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壹)第二百四十五章 護持災民錦衣衛,逼反百姓陳千戶第三十三章 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第七百四十二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柒)第二百九十八章 穩坐泰山看風波,波瀾不驚撫忐忑第四百七十六章 貓鼠遊戲熊孩鬧,走投無路東山公第二百三十七章 螭虎輕聲敘明策,皇家恩寵不講理第五百六十八章 撂撅驢子順毛摸,鬧騰不得張癡虎第七百八十七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玖)第六百零八章 士農工商四民舉,學館深意在奠基第八十二章 給了銀子您是爹,讓我砍誰我砍誰第六百二十二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壹)第三百四十四章 尚缺些許殺伐氣,各路文武緩登臺第一百四十三章 老臣論癡虎,爲卿尋出路第三章 若想一直浪,得有好身板第七十七章 倭寇心計,謀劃再替第六百二十四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肆)第三十八章 徐經拜師,碼字換錢第一百五十四章 范進中舉再氣人,妙安武名傳大內第二百八十七章 御前計新軍,密會衆勳貴第五百九十二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五)第三十七章 大棒蘿蔔,仕林勘定第三百六十三章 黔南新敗傳朝堂,若刨根底不簡單第四百九十二章 各方出招風雲起,肝尖微顫楊一清第三百八十九章 狀元及第倫文敘,輕挑思緒玉螭虎第一百九十四章 經筵之日臨,各方皆摒息第七百三十六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終章)第二百零七章 得道多助風雷起,失道寡助雨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