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初理戶籍許本謙,欲行慈善張皇后

“本謙,辛苦了……”

許庭光在見到自己的少年恩師的時候,鼻頭一酸便是要拜下。

卻被張小公爺扶起,牽着他坐下。

看着滿身塵土爲洗便先來見自己,眼眶泛紅的弟子小公爺亦是有些感慨。

“爲師無事,莫作此小兒女姿態。”

許本謙狠狠的點了點頭,擦了擦眼角這才把自己在江南辦的事情說了一遍。

“十二萬石糧食,弟子是小心翼翼的在周邊分散籌收的。糧價未有波動亦無人察覺。”

卻見許本謙拱手輕聲道:“蘇州知府曹鳴岐對弟子協助頗多,許多事情皆有他出面幫弟子辦下的。”

大致把自己在江南的事情說了一遍,許本謙這才口乾舌燥的謝過妙安小姐姐的茶水輕抿起來。

之前那封密信就是小公爺交予他下江南去收糧的,其中還有給曹鳴岐的、給文徵明家人的。

此次收購是秘密進行而且分散多地,小公爺要求是絕對不要引起任何的注意。

悄悄滴進村,打槍滴不要!收集完了,就馬上撤回來。

許本謙正在江南忙乎着,便看到了京師的《帝國時報》上刊登了小公爺的事情。

頓時小許嚇的是半死,差點兒就拔腿往京師趕。

但當時糧食已經收購的差不多了,小許這才咬着牙熬到了收集完畢這才匆匆回來。

回到了一半便看到了《帝國時報》上的消息,自家少年恩師無恙歸來、陣斬達延汗長子。

虎頭老國公率京師五千精騎連夜趕赴,會師小公爺部全殲達延汗七千人所部。

雖然小許不知其真實內情卻也猜到,達延汗所部應該只是部分。剩餘者約爲晉陽大族所聚。

“本謙,你回來的剛好!”

小公爺看着自己的弟子,笑吟吟的道:“正好把一些事情統管起來,熟悉熟悉政務統計。”

說着,卻見癡虎兒讓妙安小姐姐拿出三本小冊子、三本大冊子來交給了許本謙。

許本謙恭敬的接過來打開一看,大本子是一本戶籍本。

卻見大本子內是用框格、活字印好的格式,最頂有字曰“常駐戶籍簿”。

打開來便見得內裡分列:姓名、戶主或戶主關係、出生地、祖籍、生辰……等等,皆盡空白。

而打着“樣本”的那個大冊子內,則是做了登記樣式。

戶主自然爲一家之主,關係則是分列:夫妻、妾室、嫡長子、嫡次子、庶長子……等等。

許本謙此時已不再是什麼政務初哥了,他自然是知道此時的戶籍登記因爲太龐雜幾近廢棄。

國朝初期洪武年倒是進行過登記,但當時統計的戶籍資料近毀半數。

永樂朝時也曾想要進行一次大範圍的統計,但終因太過龐雜、地方官員又有土皇帝的私心多方抵制。

以至於最終不得不作罷,甚至連保存於金陵的洪武年戶籍文本也多數損毀。

“恩師,這是……要做戶籍統計?!”

許本謙有些不敢肯定,卻見小公爺眯着那雙丹鳳桃花笑了笑:“順天府缺一治中,你可暫代……”

“順便此番與爲師學一學,何爲計然之戰!”

卻見張小公爺緩緩起身揹着手輕嘆道:“千百年了,自戰國吳越之後計然之戰未曾再現卻是遺憾!”

“此番操作爾等需細細觀摩、多記心得,有不明之處事後可詢於爲師。”

說着,張小公爺點着桌面上的兩種冊子輕聲道:“順便趁着這個機會,把京師的戶籍人口統計一番。”

“大冊爲‘常駐戶籍簿’,登記乃一家、一戶之常駐人丁。”

“一式三份,戶主自留一份以待查驗。所屬地官衙一份,備之比對。並國朝戶部一份,留作根底。”

“小冊則爲個人戶,出本當與大冊相合、互爲比照隨時查驗……”

京師的糧價開始漲的有些厲害了,近來居然漲至二兩一石讓人瞠目結舌。

需知月前一石糧食只不過是一兩二錢,如今卻飆升至二兩了!

此時勳貴家所屬之大部分糧鋪卻突然限賣糧食,每日僅賣二十石便關鋪不售了。

這頓時引發了京師中百姓的些許恐慌,好在順天府命各坊市尋各家登記丁口、發放新戶簿、身份簿。

衙役、鄉老們則是給下面的百姓說清楚,勳貴們是得了陛下詔令準備接應於即將到來之災民。

同時亦是爲了保障京師百姓們的口糧,是以最近售糧降低。

這個消息傳出後糧價頓時穩定了數日,但隨後依舊在緩慢的增長。

“這是……‘大明帝國皇家濟世安民慈善總會’?!這是什麼……”

弘治皇帝拿到這份本子的時候有些莫名其妙,卻見張皇后笑吟吟的站到了皇帝身後替他捏着肩。

“陛下憂心朝政、災民,臣妾與太后亦有所感……”

張皇后柔聲細語的道:“那日癡虎兒身邊妙安、足利入後宮敘話,亦是說了災民災情……”

“太后與臣妾心有慼慼,想着爲陛下、爲國朝做些事情。便延請她們與癡虎兒代出章程……”

弘治皇帝砸吧了一下嘴,朕還說呢!怎的章程口吻與癡虎兒所作,如此相似。

原來還真是出自於他的手筆啊,如此想着便將這章程打開來細細的往下看着。

纔看得幾頁,弘治皇帝卻不由得猛然擊掌叫好!

爲何呀?!因着這上面當頭便寫着一段話:

後宮之主,皇家之名。

張旗亮號,濟世安民。

然後細細寫着這“大明帝國皇家濟世安民慈善總會”存在的寓意與價值,首先就是要讓皇家更爲貼近百姓。

後宮之主本就號之“母儀天下”,既是“母儀天下”取內庫財資救濟民衆豈非本分麼?!

以皇家之名、後宮之主身份濟世安民、行慈善之事,災民百姓豈能不心生感念、歸心皇家?!

此事當持之以恆,多以皇家之名、後宮身份行慈善之事宜。

譬如組織義診、贈醫施藥、派米施粥、安濟孤寡……等等,如此下來天下百姓又如何能不歸心皇家?!

看得這段話弘治皇帝還能說什麼?!咬牙切齒的弘治皇帝一拍桌子:這得辦,這必須辦!

這可是關係到皇家萬年根基的事情,若是依此而行百姓怎能不感念皇家恩惠恩德?!

有百姓爲根基誰又能撼動皇家根基半分?!

第一百七十一章 春闈之困終有解,只需有人去扛雷第五百六十六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第九章 並非新鮮事,少名傳御前第八百六十章 遙入京師使節團,冠絕羣豔索非亞(完)第一章 神裝大號慘遭刪,踢送大明小公爺第二百零六章 若要再行提祖制,先舉太祖剝皮法第一百一十三章 殿前內閣定計,京都城前亂局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地大災撲面來,御前君臣皆悽惶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票送肉強,本願寺來訪第三百八十一章 士紳豪商真有錢,氣的肝疼童成春第五百九十八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二)第八百三十二章 事畢臨頭狗咬狗,腌臢齷齪滿街亭(中)第五百四十章 兩頭狐狸多算計,暗裡行棋鬥不明(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癡虎第二發,再打狗禮部第八十六章 欲送雪中炭不得,足利家女不簡單第八百四十八章 揚名域外玉螭虎,海因裡希吹法螺第八百零三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肆)第五十六章 前方兵潰,癡虎初嘯第八百二十三章 逃的飛快蠻夷船,跳腳罵娘戚景通第五十五章 提前交卷,有賊遠來第七百零一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終)第四百七十二章 恢弘大作初面世,撥雲見日不輕傳第八百六十五章 刀槍無雙玉螭虎,文武雙憾歐羅巴(完)第一百六十二章 時報成習慣,侍郎上門來第三百九十一章 潑天富貴擺身前,欲取功勳不惜命第七百九十八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拾)第六十六章 匪路難行,肥龍求活第二百三十二章 皇帝重臣皆心焦,螭虎御前解憂惱第一百五十七章 並非無有聰慧者,只是未必挑明言第八百二十六章 計定南洋下約書,佈下大局謀百年(下)第二章 既來則安,拜見大父第五百七十九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二)第五十九章 意圖殺良冒功,怎知踢上鐵板第五百九十六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第七百四十二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柒)第四百五十九章 摩拳擦掌啓平叛,各路頭人忙掙錢(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扶桑戰火起,泉湯有客來第八百二十一章 水師悍將戚景通,戰爭野獸豺狗狼(中)第五百四十六章 滿心賣批王守仁,敲裡嗎德唐伯虎第一百零五章 狗腿周管家,豪遮玉公子第六百一十四章 兩宮差人輕安撫,科研狂人朱厚照第八百五十八章 遙入京師使節團,冠絕羣豔索非亞第一百九十五章 皓首窮經東山公,三大學士亦覺難第七百八十一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叄)第五百四十四章 老舊思維李西涯,戰爭紅利玉螭虎(中)第五百九十九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三)第三百九十七章 粵北風雷齊涌動,十萬怒濤拍岸來(下)第六百八十九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捌)第一百三十章 侍女盡奉上,黃金須百兩第七百零七章 安南土豪速授首,分你田地濟黎民(中)第八百四十五章 除得隱患去,再將內憂釐第三百八十八章 望江樓上望江流,諸家士紳弄潮遊第三十五章 處置罰單,停職檢查第五百二十九章 走位拉轟玉螭虎,拾遺補缺李西涯第六百八十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玖)第三十四章 辦事可以,請你掏錢第七百二十七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第八百二十九章 數代謀劃黃粱夢,空餘笑談朱宸濠(下)第二十章 家中奏對,簡在帝心第五百八十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三)第七十九章 血腥沙場,我在亦擋第一百零八章 扶桑大窮鬼,野豬片耳豚第七百九十四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陸)第五百七十章 名利從來危中取,富貴唯有險中求(中)第六百六十一章 垂死掙扎兩敗將,無有傲氣玉螭虎第一百七十八章 足利妙計平紛亂,不敵妙安小嬌憨第六百六十九章 諸事皆定將起兵,先鋒提司李悔遲第七百九十章 殿前請議皇子出,不經勘磨難擔責第五百八十九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二)第八百零四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陸)第二百零五章 先置營造局,再建軍事院第一百四十四章 癡虎抵津門,遊子終歸家第十四章 勝負實則五五數,再聞癡虎少年郎第八十六章 欲送雪中炭不得,足利家女不簡單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票送肉強,本願寺來訪第五百九十四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七)第九十四章 富貴豪遮小公爺,皮條負責老津春第四百零一章 總督粵北大開發,安撫黎民百姓事(中)第四百八十六章 九邊亂想初啓始,總制石淙職將停第六百一十四章 兩宮差人輕安撫,科研狂人朱厚照第二百五十四章 士紳豪族者,無一良善人第五百一十四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八)第三百六十六章 外戚勳貴拜財神,山匪流寇須清理第八百一十八章 擺開龍門論貨殖,攤開計利算盈餘(上)第四百九十四章 九邊總制將令下,京師貨殖喜抄家第八百七十七章 後記(大結局)第三百九十八章 靜待礁石擡眼望,驚濤拍岸碎波殤第五百一十五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九)第四百零二章 總督粵北大開發,安撫黎民百姓事(下)第六百八十七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陸)第八百一十五章 各懷心思各留駐,南洋諸國風雲入(上)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明新風輕吹起,弘治陛下眼珠紅第六百六十六章 朝堂大佬滇南行,黔國公府覓去處(上)第八百二十一章 水師悍將戚景通,戰爭野獸豺狗狼(中)第七百四十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肆)第八百七十六章 乘風而往歐羅巴,抵定江山數百年(完)第九十八章 殺伐取大道,後山有乾坤第六十八章 既是受君護國祿,自當爲國斬賊酋第三百七十五章 一聲巨響震祖廟,廣納衆匠入新司第七百八十二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