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御書房內布大局,武舉諸子將出籠

所以也莫怪很多內官們貪婪古怪,沒了是非根又總是被人所蔑視、從事的又是伺候人的職業。

上面很多還有老太監們的欺負、又得遵守各種規矩,還隨時可能有性命之憂。

這樣的環境下,產生心理問題這幾乎是不可避免。

弘治皇帝此着算是對他們付出的認可,尤其是在這個講究於禮教、名聲、身後香火祭祀的大明朝。

爲了他們修建一座顯忠祠,讓後來的內官們專職伺候香火……

這對於他們來說那得是多大的認可啊,而且這身後香火的問題一併幫他們解決了。

從今以後他們就算是真正的入了皇家,以後只要是皇家的內官都得以他們爲賢而學!

弘治皇帝安撫一番後,才示意張小公爺繼續。

“梅東公、牟公,此次依舊需兩位多加協助!”

卻見張小公爺對着蕭敬、牟斌二人作揖,沉聲道:“一方面沿途衛所、豪族未必不會趁災民路過加害之。”

“另一方面,各地官衙、士紳也未必就老老實實的呈報災民所需糧秣、老老實實的供應糧秣……”

蕭敬、牟斌二人聽得此言緩緩的點了點頭,那些個士紳們肯定是不可能這麼輕易就範的。

以次充好、砂石參雜着黴糧充做好糧發放,甚至強擄孩童女子……

別到時候走到半路,災民就被他們逼反了。

“蕭伴伴、牟斌,你二人需嚴厲督促此事!該亮牌子的時候,就亮牌子!”

弘治皇帝瞬間也感覺到了事情的嚴重性,那些個士紳們是什麼德行現在弘治皇帝已經不報希望了。

自從上次東廠、錦衣衛查實了豪商、士紳勾結起來,再勾連倭寇襲擊沿海後。

弘治皇帝就對這些個士紳、豪商沒有絲毫的好感,他甚至覺着太祖當年殺這些人殺的沒錯、殺的少了。

“證據先收集、確認,最主要是先保證災民們能夠平穩抵達京師。”

張小公爺這個時候連忙拱手道:“此事平穩爲先,將災民們安置好爲此時要務!”

“那些豪族、士紳、貪官污吏……陛下可日後再行收拾。”

卻見張小公爺頓了頓,對着弘治皇帝認真的道:“也正好藉由此事,查探各級官宦中之能吏、廉吏。”

“並查實各地衛所中官佐戰將、悍卒,品行上佳者……”

“屆時可將其人調往京師,集中就學、考覈、調查再行分派於國朝所需處。”

張小公爺笑着躬身拱手道:“屆時,這些人皆有陛下所提職豈能不感激陛下恩典?!”

“此舉亦是給帝國上下官宦、官佐立以表率,只要是爲帝國竭盡心力者絕無虧待!”

弘治皇帝聽得張小公爺的話不由得兩眼放光,不住的點頭。

着啊!那些下面的官吏、衛所將校們到底誰靠得住、誰靠不住自己是沒底兒的。

正好藉由此事一併將他們考察了,癡虎兒也說了。

不是報上來、調來京師就給他們再派官了,而是要先學習、考覈、調查。

然後再行分配,那這些被提拔起來的可不都得感激他這個皇帝麼?!

逐漸用這些可用的官員、將校,再經專門教授後替代掉那些陳腐官吏、將佐帝國豈能不清明?!

而且這些人都是朕給提拔起來的,豈能不心向皇家?!

如此手法將逐收官吏、將佐忠心,對於皇家、對於國朝有大利啊!

弘治皇帝越看張小公爺越覺得欣賞了,癡虎兒不愧是朕所贊之玉螭虎啊!

看看他提出的這些個行策,哪個不是爲朕考慮?!哪個又不是爲皇家考慮?!

哪個又不是站在國朝的角度去考慮?!

是日,廠衛偵騎四出京師奔赴災區沿途。

龐大的大明帝國隱蔽偵緝力量第一次被用在了救災上,這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

甚至弘治皇帝都沒有想過有一天,自己會將廠衛這樣的力量用在救災上。

亦是同日錢能秘密出京,乘坐車馬低調的離開了京師趕赴天津衛。

水師停泊在天津衛的戰艦很快安靜的離開了海港,駛向了海洋深處……

更沒有人注意到的是,原本應該在京師的江潮帶着小公爺的一封信亦是消失在了京師順流而下往江南去了。

出得皇宮來,小公爺的隊伍很快的便趕往了潮白河邊上帝國營造局規劃的臨時營地區。

小周管家那邊忙着車馬行的事情,這裡的事情是新劃歸營造局的江潮、許庭光二人負責。

好在工匠們之前都有營造張家莊子的經驗,京師附近那些豪門貴戚家所屬的作坊又全力相助。

這纔算是把磚瓦湊齊了,數千人同時勞作呼喝賣命的場景是極爲震撼的。

房子是來不及建太多的了,只有少部分大約數百間成排的磚瓦結構屋子在邊上。

夯實平整的地面正在鋪設管道、青磚,並以水泥覆蓋。

這部分是最多的,因爲一下子涌入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要修造能容納這麼多人住下的區域是着實不易的,於是張小公爺規劃中只是修造一小部分青磚屋子。

這些屋子是給老弱病患住的,青壯則是在住在廣場上搭建的軍帳裡面。

規劃中還分有五個區域:家庭區、男子區、女子區、孤寡區,及一處公共活動區。

每一處區張小公爺首先要求建的就是洗漱洗衣及地下排水系統,其次便是茅房、下水道。

二十萬人次的吃喝拉撒如果沒有把這幾項做好,那一旦爆發疫病將是致命的。

附近又打了幾口水井,以供應日常消耗用水。

“大帳可住二十人,擠一下三十人也能住的下。”

江潮低着頭在跟小公爺做彙報:“小帳可住十人,擠一下十五人亦可住下。”

“廣場上現下可支大帳三百、小帳一千。瓦宅共計二百二十間,每間可住六人。擠點兒八人亦住的下。”

“繼續修造還需時間……七口井皆已出水,水泥地皆已可用……”

張小公爺點了點頭,深深的吐出一口氣。

現在就是要去把那些災民接回來的時候了,至於隨後的事情……他早已經構思好了方案執行。

“那些武舉子們已經呆的太久了,也是時候出來活動活動了!”

張小公爺眯着那雙漂亮的丹鳳桃花,望着遠處校場嘴角勾勒出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

第九十四章 富貴豪遮小公爺,皮條負責老津春第三百四十五章 津門炮臺終成事,演武之下附實情第五百五十三章 金鑾殿內西風烈,又再罵人用入都第六百三十九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貳拾貳)第六百五十五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捌)第八百二十二章 水師悍將戚景通,戰爭野獸豺狗狼(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弘治皇帝來扛雷,帝國初次執律鞭第六百三十四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柒)第七百四十一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陸)第五百四十二章 善尋正理劉希賢,下嘴忒黑李賓之第一百三十七章 癡虎有錯朕迴護,爾等誣告須負責第一百八十八章 生事不成反遭議,貢生行險鬧螭虎第一百零一章 天下風雲麒麟兒,臥槽尼瑪方信之第七百三十三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柒)第三百二十一章 京師紛亂漸休止,邃庵九邊驚且慌第七百零八章 安南土豪速授首,分你田地濟黎民(下)第八十九章 好功夫,好刀法第四十章 奪人風頭,咬我不着第二百六十三章 巴圖蒙克達延汗,晉陽豪族十四家第九十六章 有不服者,轟殺了帳第四百八十九章 黑心包工弘治帝,九邊事宜汝爲將第二百一十四章 校場新練法,戰車造新型第一百九十八章 經筵場上,真理大道(中)第八百一十二章 海因裡希攜重寶,流芳百世老錢能(上)第二十六章 就罵你們,老不要臉第三百零七章 寫取一支清瘦竹,秋風江上做釣竿(上)第二百六十三章 巴圖蒙克達延汗,晉陽豪族十四家第七十二章 欲求逃生路,先納投名狀第四百二十章 築路河道見故人,大匠笑談皆飛滅第二百一十三章 虎頭大父勤練兵,可憐癡虎亦早起第一百五十三章 調虎離山,暗渡陳倉第六百三十八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貳拾壹)第一百一十九章 得享尊榮離扶桑,歸程艙內授心術第六百五十九章 千軍萬馬抵城前,機關算盡反送命(中)第一百四十章 招兵買馬辦大事,鶴灘先生錢與謙第八百三十八章 莊前血戰猶正酣,血流漂杵映灰白(中)第六十四章 斷尾求活,妙安求戰第五百二十三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七)第六百二十八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壹)第五百七十五章 桃林草廬拔地起,放血神刀巧出鞘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首入都臊閣老,終究上門朱厚照第一百六十章 暫避鋒芒待經筵,錢能野望在夷州第二百六十二章 朝堂波潮起,草原有風來第三百二十八章 觸目驚心御書房,若需解決亦不難第五百五十八章 帝國團寵玉螭虎,橫行無忌開無敵第五百零三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七)第五百一十一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五)第七百一十七章 帝王親臨問行策,圍爐之畔話春秋(上)第一百零八章 扶桑大窮鬼,野豬片耳豚第五百七十九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二)第六百二十七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第六百四十七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第四百四十八章 臨行之前平隱憂,粵北商賈掙一籌(上)第五百零三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七)第二百五十一章 豪族士紳無善類,悍匪兇徒嘯聚營第六十五章 妙安初陣,大同肥龍第四百零一章 總督粵北大開發,安撫黎民百姓事(中)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所新院皆遭罪,成者公職敗者亡第四十一章 已經報名,你去考試第二百九十八章 穩坐泰山看風波,波瀾不驚撫忐忑第三十三章 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第六百一十章 鐵軌雖好修築貴,螭虎思變有新招第二百七十章 丹鳳桃花玉螭虎,陰騭滿心達延汗第二百零七章 得道多助風雷起,失道寡助雨打去第六百三十九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貳拾貳)第四百六十八章 歸至京師二三事,穩妥司機玉螭虎第五百九十六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九)第三百二十一章 京師紛亂漸休止,邃庵九邊驚且慌第一百三十章 侍女盡奉上,黃金須百兩第三百三十五章 教諭部需早備齊,鑄炮艱難耗料巨第二百一十五章 赤膽忠心張癡虎,可憐正德又遭殃第三百八十八章 望江樓上望江流,諸家士紳弄潮遊第七百四十八章 明槍暗箭亂雲渡,三千里外搏功勳(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宦海御史劉子仲,面目猙獰始揚刀第四百九十二章 各方出招風雲起,肝尖微顫楊一清第三百八十五章 狂風掀浪捲雲起,怒海孤舟戰碧濤(下)第五十四章 陌上玉公子,直取三案首第七百二十五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上)第七十七章 倭寇心計,謀劃再替第二百三十二章 皇帝重臣皆心焦,螭虎御前解憂惱第三百九十五章 粵北風雷齊涌動,十萬怒濤拍岸來(上)第四百六十九章 桃花林前拜大父,錢福促狹套螭虎第七百九十四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陸)第八百一十二章 海因裡希攜重寶,流芳百世老錢能(上)第八百四十一章 苟能長醉黃粱夢,何辭刀山火海行(中)第二百四十八章 東廠錦衣衛,無人不生懼第六百二十一章 百轉千回爲自在,但求俯仰心無悔第二百二十章 青龍探爪滅氣焰,欺人太甚張癡虎第七百四十三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捌)第五百二十六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三十:終章)第六百一十五章 京師槍炮雷聲隱,滇南風雨急如晦(二)第六百八十四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叄)第五百五十三章 金鑾殿內西風烈,又再罵人用入都第七百一十七章 帝王親臨問行策,圍爐之畔話春秋(上)第二百四十四章 攜糧帶御械,車隊往復忙第三百五十三章 軍事學院首結業,弘治皇帝授銜禮(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衆正盈朝辯經筵,莫藏爪牙同癡虎第二百九十一章 兩宮之主皆呆滯,遠在車營接聖旨第六百五十九章 千軍萬馬抵城前,機關算盡反送命(中)第八百七十六章 乘風而往歐羅巴,抵定江山數百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