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勝負實則五五數,再聞癡虎少年郎

劉瑾他們跑出來,侍衛們自然是準備了進城的腰牌。

帶着哭哭啼啼的正德,一行人很快的從城外就回到了城內然後穿過內城回到了皇宮裡。

“哼!還算他有點兒良心,沒收你們的錢。”回到了皇宮,正德也算是緩過勁兒來了。

恢復了傲氣的他,對着那剛纔張侖認輸的那侍衛道:“老陳,不錯!還好你嚇住了那張家小子……”

“不敢當太子稱讚,其實張小公爺並非被臣嚇住了。大約是覺得不划算纔沒動手……”

這位叫老陳的大內侍衛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說實話。不然這傳到了皇帝耳朵裡面,有心人分析一下就知道實情了。

“臣其實並沒有完全的把握跟張小公爺對陣,勝負也僅僅是五五之數……”

太專業的術語老陳沒給正德說,他估計說了太子也沒興趣乾脆簡明扼要。

老陳能被選爲大內侍衛,自然是本事不差的。

就剛纔張侖一動手他就看出來了,這位小公爺走的是近乎於倭刀的路數。

而且深得其中三味:快、狠、準。

絲毫不拖泥帶水,出刀就直奔要害力求一擊必殺。

這是正兒八經的殺人術啊,而本身武就是殺人技術的總結。

這位陳侍衛雖然也是好手但沒有跟練倭刀的人碰過,所以也抓不清張侖的路數。

這種情況下跟張侖對陣的話,的確勝負只能是在五五之間。

別說是陳侍衛了,就是後來倭寇橫行時各路大軍剿倭之初也被倭刀劈的有點兒懵。

時人記載“與人對戰,舉刀嘶喊着一縱丈餘,摟頭就劈”。

若是張侖知道這老陳怎麼想的,那肯定得豎起大拇指誇上一聲:行家!

張侖可是打過好些年兵擊的,在知識大爆炸的年代那些古老的歐洲劍術、日本秘傳刀法、傳武中的刀劍格鬥技巧……等等。

基本都極爲容易找到其書籍資料,甚至圖像、影像資料。

張侖不僅研究、練習過日本的念流、一刀流、陰流、居合……等等。

還研究過歐洲的理查特納爾流長劍術、菲奧雷派迅劍術、歐洲軍刀術……。

而張侖自己最擅長的,則是一套秘傳的苗刀技法。

當年戚繼光由戰場繳獲了倭寇的一套倭刀刀法,據說是隱流目錄。

戚繼光也是武學大家,觀之讚歎不已。

隨後根據這套倭刀刀法創編了《辛酉刀法》,並讓全軍修習用於抗倭。

張侖學的這套則是《辛酉刀法》的再改版,畢竟當時是要照顧全軍修習的。

所以創編的時候要求就是速成、易學,威力大、可戰陣配合使用。

傳給張侖的那位老哥,據說祖上是陪着戚繼光一路從抗倭到九邊。

甚至陪着戚繼光被貶至粵北直至奪俸病亡的老親兵,所以那位老哥所修習的苗刀技法又跟其他苗刀不太一樣。

首先老親兵修習的就不是爲了適應全軍修習的刀法,其次戚繼光在歷經抗倭、九邊後自然有新的感悟。

所以這套刀法實際上改了多次,但能夠得到機會修習的也就身邊的這一羣人。

那時代武人的地位可不咋樣,願意習武的其實也沒有多少人。

哪怕是混到戚繼光這樣民間皆呼“戚爺爺”的,也還得給張居正送錢、送海狗鞭、送姑娘。

寫個信去,還得口稱“頂上”。

張居正死逑了,他戚繼光照樣被清算。文臣一張嘴,就能讓他榮光全喂狗生死兩難。

文臣一句話,哪怕他戚繼光曾爲大明砍下數萬倭寇的腦袋、把九邊防的韃子莫可奈何。

也照樣被丟到粵北去自擼去,文臣繼續張張嘴老戚就被罷官奪俸回家啃老米飯了。

所以,那練出來的本事也就身邊那幾個爲了多砍腦袋自己不死的老親兵學到。

“哼~!”便是在正德嘰嘰喳喳的跟侍衛和劉瑾他們討論的時候,一聲冷哼傳來。

聽得這聲音,正德不由得打了一個冷顫。

劉瑾等幾人更是嚇的直接“噗通~”一下跪在地上,不住的“邦邦邦~”磕頭。

卻見那小太監和宮女打着燈籠下,弘治皇帝一臉寒霜的站在了正德前方。

“父皇……”正德也不是不知好歹的,知道自己做錯吶吶無言。

弘治終究是隻有他這麼個兒子,不忍苛責。

嘴脣蠕動了半天,終究是一聲長嘆:“太子,你現在已經出閣讀書也是一國儲君了……”

“不能再任性妄爲了啊……”

弘治皇帝對那跪着的劉瑾幾人道:“都起來吧!你們都是太子的近臣,要多勸勸他讀書……”

劉瑾等人哆嗦着起來,弓着身子連聲應是卻不敢多說話。

正德則是眼眶有些發紅,低着腦袋輕聲道:“兒臣知道錯了,以後再不妄爲了……”

弘治皇帝似乎覺着自己太嚴厲了,笑着走過來牽起兒子輕聲道:“方纔聽你們說張小公爺,莫非是懋公的那位孫兒?!”

正德聞言不由得眼前一亮,到底是少年心性弘治皇帝的話頭轉到他感興趣的事情上來就什麼都忘了。

“就是他!兒臣就是聽聞他有一項擊技很是厲害,於是纔出宮去尋他比試!”

弘治皇帝眉頭一挑,望向了邊上的蕭敬:“哦?!”

“回陛下,張小公爺近來在張家的莊子上設演武場召莊內子弟習武。言稱:國有需時,可戰邊疆。”

弘治皇帝聽得蕭敬的話,嗯了一聲點頭道:“英國公世代忠良,可見一斑啊!”

“父皇,那張侖可是厲害的緊!連陳侍衛都說,跟他勝負五五之間!”

正德便是小孩子脾性,發現了什麼新鮮玩意兒恨不得都炫耀式的告訴自己的父親。

弘治皇帝瞬間就動容了,招手讓那陳侍衛過來沉聲道:“陳侗,果真如太子所言?!”

“回陛下,張小公爺確實武藝高強。臣若是與他動手,勝負僅爲五五之數。”

陳侗不敢怠慢,躬身應道。

弘治皇帝聞言不由得對這張侖好奇了起來,旁人不知道他卻是知道的。

這陳侗不僅是錦衣衛世襲在宮中的侍衛,更是拜於憲宗皇帝時武狀元劉良門下習武。

手上的本事,等閒十數人不能近身乃是大內侍衛中的佼佼者。

所以他才被劃撥到了正德身邊作爲侍衛,如果他都這麼說的話那張侖果然是有幾分本事。

想到他不過才十三歲,過完年也才虛十四啊!

但想到他大父張懋當年九歲就隨憲宗遊獵西苑,更是騎射連中三元。

弘治皇帝也只是感慨,不愧是家學淵源吶!

第三百四十六章 津門炮臺終成事,演武之下附實情(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京師紛亂漸休止,邃庵九邊驚且慌第三十三章 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第九十一章 姐姐格局不夠大,敢問想做將軍麼第六百零三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完)第二百二十二章 一衆解元滿天飛,再無一人不服氣第七百六十四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拾)第五百二十九章 走位拉轟玉螭虎,拾遺補缺李西涯第四百一十九章 富貴豪遮望江樓,粵北老狐皆出手(下)第五百四十章 兩頭狐狸多算計,暗裡行棋鬥不明(下)第六百九十一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壹)第二百三十九章 勳貴兩宮皆納捐,國朝上下俱驚詫第四十九章 院中試武,代師授藝第七百四十八章 明槍暗箭亂雲渡,三千里外搏功勳(下)第一百零九章 殺豬妙安,八幡虎姬第十二章 癡呆文婦錢好掙,提筆先寫白素貞第四百零六章 欲展神策重塑事,一派宗師張螭虎第七百一十九章 帝王親臨問行策,圍爐之畔話春秋(下)第三百一十一章 桃林不濺齷齪蹤,但許肥堆準一見(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東廠錦衣衛,無人不生懼第五百零四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八)第五百零九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草廬堂內教熊娃,措大骨相罵士子第八十六章 欲送雪中炭不得,足利家女不簡單第五十章 妙安心思,亦無不可第一百六十六章 夷州一片大開發,萬家生佛錢公公第三百七十五章 一聲巨響震祖廟,廣納衆匠入新司第四百七十一章 三言兩語怎道盡,不著華章難理清第三百六十一章 九邊大擺鴻門宴,計擒衆將楊邃庵(中)第五百三十三章 散鴉戰法哀落幕,亙古不變唯有變(上)第十一章 正德欲來鬧校場,錢到花時放恨少第一百四十七章 窮困老佀舞大義,少年癡虎獨不懼第五百三十二章 精騎三千探車陣,螭虎高塔折射雕第八十二章 給了銀子您是爹,讓我砍誰我砍誰第三百零一章 糧商不停日,工造進行時第八十三章 驚愕不已,火炮之威第八章 破題有萬卷,考運豈不來第六百七十五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肆)第六百七十二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壹)第五百一十七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一)第四百六十八章 歸至京師二三事,穩妥司機玉螭虎第二百二十五章 翰林院裡起衝突,江許擅長窩心腳第七百七十四章 鑄敵甲盔豎君威,重舉大明雄風聚(中)第一百三十一章 左臉煞筆馬伯穎,右臉青年劉叔舟第五百七十六章 先定學堂立規矩,再入大內理戰局第八百一十七章 各懷心思各留駐,南洋諸國風雲入(下)第六百九十二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貳)第一百五十二章 寶文堂前嘆癡虎,滿朝文武皆混蛋第八百一十九章 擺開龍門論貨殖,攤開計利算盈餘(中)第一百二十七章 廉頗託孤,天下誰主第五百七十章 名利從來危中取,富貴唯有險中求(中)第八百二十四章 計定南洋下約書,佈下大局謀百年(中)第三百六十章 九邊大擺鴻門宴,計擒衆將楊邃庵(上)第五百八十三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六)第六百一十八章 京師槍炮雷聲隱,滇南風雨急如晦(五)第三百四十二章 錢能戴義皆忙去,奉名得賜方尚書第一百八十六章 國朝風雲涌,魑魅魍魎多第二百二十九章 垂死掙扎衆翰林,不僅捱罵還捱揍第八十四章 雙峰島島主,歐陽戶必裂第一百六十四章 經筵御前再相辯,大內演武陳釣翁第七百八十四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陸)第七百六十三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玖)第七百六十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陸)第一百零六章 翩翩公子踏海來,輕取扶桑攝津國第六百二十五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柒)第五十四章 陌上玉公子,直取三案首第六百九十一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壹)第五百三十四章 散鴉戰法哀落幕,亙古不變唯有變(下)第七百二十七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第八十二章 給了銀子您是爹,讓我砍誰我砍誰第七百九十六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捌)第二百二十二章 一衆解元滿天飛,再無一人不服氣第八百零二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叄)第三百一十七章 校場巨炮初轟鳴,時代大門終開啓(下)第六百九十一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壹)第五百七十六章 先定學堂立規矩,再入大內理戰局第二百零四章 憂心忡忡朝堂衆,癡虎御前再罵人第三十五章 處置罰單,停職檢查第八百二十六章 計定南洋下約書,佈下大局謀百年(下)第七百四十二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柒)第六百一十一章 科研專家朱厚照,籌備征程玉螭虎第八百三十五章 垂死掙扎不惜命,狗急跳牆亦兇猛(中)第三十五章 處置罰單,停職檢查第五百二十四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八)第七百零六章 安南土豪速授首,分你田地濟黎民(上)第二百九十章 初理戶籍許本謙,欲行慈善張皇后第二百三十九章 勳貴兩宮皆納捐,國朝上下俱驚詫第一百五十五章 難得糊塗張癡虎,朝堂言官分兩派第一百零八章 扶桑大窮鬼,野豬片耳豚第八百二十一章 水師悍將戚景通,戰爭野獸豺狗狼(上)第二百章 無有不流血,謅套哀江南第八百七十二章 紅鸞星動春始至,雲雨翻覆盡皆知(下)第六百三十六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玖)第五十七章 瀕臨潰兵心絕望,琳琅癡虎踏月來第五百五十五章 熊孩兒功課需考校,經典亦須經筵辯第一百一十九章 得享尊榮離扶桑,歸程艙內授心術第八百六十章 遙入京師使節團,冠絕羣豔索非亞(完)第八百六十八章 勘定使節歐羅巴,回師京城平亂象(下)第八百二十三章 逃的飛快蠻夷船,跳腳罵娘戚景通第六百八十九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