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癡虎有錯朕迴護,爾等誣告須負責

弘治皇帝端坐在龍椅上繃着臉一言不發,他不敢說話也不敢放鬆。

他怕自己放鬆或者說話,就會忍不住要笑出來。

階下的那馬孟敏此時的腦袋就跟豬頭似的,牙齒還飛了好幾顆。

跪在金鑾殿上哇哇哭的像是月子裡的娃,那樣子太滑稽了。

倒是他手上的奏章,已經遞上來了。

幾個義憤填胸的御史、給事中也站出來聲援,一時間這朝堂上對英國公張懋喊打喊殺。

聽着奏報看了眼奏章,弘治皇帝就笑不出來了。

奏章上先是彈劾張侖在蘇州肆意殺傷貢生士子,那蘇州府三試恐有不公。

又彈劾他縱匪行兇、濫殺百姓,屠戮太祖不徵之國扶桑……

再言他心思狠毒飛揚跋扈,勾結倭寇海盜殺人搶劫、強擄民女……更是行走海外包藏禍心!

不得不說,馬孟敏自傲自己是撕逼槓精第一男子天團不是沒有原因的。

一樁樁、一件件,哪件拿出來都是大罪啊!

彈劾的不是一兩樁,要一件件的去查實得多久?!

只需坐實了一件,張侖即便不死也得脫層皮。

而且三四名御史、給事中都站出來給出大同小異的奏章,明顯就是已經勾連了。

“懋公,這馬孟敏彈劾之事……你有何看法?”

弘治皇帝皺着眉頭,心說這癡虎兒不至於到打殺士子的地步吧?!

這奏章裡肯定是偏頗了,再結合那些個御史、給事中們的一貫尿性。

弘治皇帝很快的有了論斷,估計是他們不知道怎的招惹了那癡虎兒。

那小子本身就是個臭脾性,當日三大學士都敢諷刺。

在那蘇州殺的是人頭滾滾血流漂杵,更是遠征扶桑抵定亂局。

沒見那前幾日抵達了扶桑使節團恭恭敬敬的給奉上國書、朝貢,口稱求朕賜印麼?!

那幾株紅珊瑚樹可是從前沒獻出來過的,可見是真的服氣了。

這癡虎兒雖然年紀小、脾氣臭,做事卻是個有章法的啊!

說了去海外給朕掙臉面,這果然給掙來了。

比這些個只特麼會在朝堂上唧唧歪歪的御史、給事中們強多了。

所以他們這小小給事中的家人去招惹癡虎兒,可不是要找死麼。

津春若知道弘治皇帝這麼說,那得淚流滿面啊!

陛下啊!您可得好好管管那小殿下吧,莫要再放他出去了。

我們那扶桑給他禍害的是一把鼻涕一把淚啊,三五十家大名現在只剩下二十來家了。

剩下的不是嗝屁死逑,就是在給他挖礦……

三大探題、二十三家大名,誰聽了這位殿下的名號不哆嗦一下啊!

“陛下,辯解的話就算了。”

張懋穩穩的站出來,作了個長揖道:“老臣便說說自己想說的吧,還請陛下恕罪。”

弘治皇帝看着張懋的表情心裡不由得一個咯噔,但還是擡手道。

“懋公旦說無妨!”

呱噪的御史們也安靜了下來,閣老和六部也打算聽聽英國公說些啥。

“老臣家,從太祖爺起便爲我大明徵戰、侍奉皇家……”

張懋聲音低沉,聽着只是在陳述一個事實並非是在賣弄祖上功勳。

“我祖河間王,兩敗李景隆、歷城救成祖回身衝陣!不知成祖已撤出,戰至力竭身死……”

“成祖曾誇曰:玉,才備智勇,論靖難功當第一!”

卻見一御史站出來冷哼道:“即便是有些許功績,也不是你折辱名教……”

他話還沒有說完,便對上了張懋那冷冷橫來的眼神。

頓時納納不敢言窘迫的想退回去,弘治皇帝這個時候一擺袖子:“懋公還請說!”

“我父定興王,四平安南、歷仕四朝,盡心爲國不曾相負!英宗朝時年逾七十,力戰身死土木堡……”

“成祖曰:輔,審幾齣謀,克明克斷。率先將士,奮勇不顧身。”

“仁宗曾言:輔,武臣也,而知禮過六卿。”

“宣宗亦說:輔,武臣也,達大義。”

卻見張懋深深呼出一口氣,沉聲道:“老臣得天幸,侍奉於先帝、陛下。”

“這麼些年來,老臣不敢言功只求未有大過……”

說着卻見張懋後退兩步,撣袍正冠推山倒柱呼啦的一襲拜下。

“若這朝堂已然容不下我張家,還請陛下許老臣致仕、收老臣爵位!只求讓老臣全身而退……”

弘治皇帝聞言不由得“呼啦~!”一下站起來,竟是瞬間這金鑾殿上氣壓都低了幾分。

那些個大殿上的羣臣們亦都瞳孔一縮,好些個彈劾的御史、給事中不由得打了個冷顫!

臥槽尼瑪!玩這麼大?!哪怕是他們做夢都不敢想,自己能夠把張懋彈劾掉。

張懋是誰啊?!便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是兩代爲皇家命都丟出去了。

真真是戰陣上一刀一槍,拼殺出來的功勳啊!

爲何他張懋九歲就能繼承英國公爵位,憲宗恩寵至遊獵都要帶着他?!

爲何他張懋能掌這京營數十年,兩任帝王都榮寵不衰半分?!

那都是張家的兩代祖宗們拿着命爲朱家江山拼出來的,皇家不信重他信重誰?!

“懋公何出此言!莫非以爲朕乃昏君麼!有何事不能與朕說的?!快快起來!”

張懋緩緩起身,垂首輕嘆道:“老臣不說,是怕陛下爲難……”

“你且說便是!”

弘治皇帝似乎從張懋的話中,感覺到了一絲不對。

望着那些個御史們的眼神帶上了絲絲不同的味道,把一介皇家忠直老臣逼迫到這份上了。

你們這幫子老狗逼到底是做了什麼!

“我那孫兒張侖,陛下也是知道的……”

張懋聲音低沉,帶着些許暮氣:“雖是脾氣不好,但總算爭氣能繼續爲陛下效命。”

“下了蘇州斬下些許倭寇,老臣不以其獲功勳爲喜。乃以孫能繼續爲陛下、爲大明效力爲喜……”

弘治皇帝聽着這話心裡頭舒坦啊,看看!你們都看看!這纔是忠直老臣啊!

其他人說這話弘治皇帝未必信,可賣命三代、英國公張家說這話的意味就不一樣了。

人家三代忠心輔助老朱家多任皇帝,哪一任不是沒口子的誇讚?!

不論文武才幹,僅忠義而言老張家就狠壓滿朝文武一頭了。

闊且張家缺那點兒倭寇腦袋功勳麼?!人家缺那點兒銀子麼?!

張家世襲罔替英國公啊,這特麼啥概念?!

就是癡虎兒這孩子哪怕每天在家裡吃了睡、睡了吃,摳腳摳鼻抓自己鳥兒玩……

那他也是榮華富貴一輩子,完全不必出海冒險賣命的。

再說了,人家癡虎兒那不就是出海爲朕掙回來臉面了麼!

前後送來的銀子、紅珊瑚、珍珠、玳瑁……那大把大把的好玩意兒啊!

那扶桑國嘩啦啦來了三十幾號使節團,恭恭敬敬叩送朝貢還押來幾個倭寇首領。

癡虎兒那孩子還送回來一支水師,國帑都沒費一分,朕就得了一支海戰過的水師啊!

尼瑪!你們這羣狗逼可曾給朕拿過一個永樂通寶麼?!

一個二個還都盯着朕的內庫,臥槽尼瑪!當真不爲人子!

“然,兩御史家人便可到我孫兒面前,以彈劾老臣爲要挾索要黃金百兩!”

“還索要我孫兒侍女,言稱若是不給便要在仕林中壞我孫兒名聲、在朝廷上彈劾老臣……”

這話一出口,便聽得“噗通~”一聲。

竟然一名給事中一屁股就跌坐在了地上,以張懋的身份如果所言有虛他豈敢當衆說出來?!

再結合言官們本身就捕風捉影、無事生非的性子,他很快猜出是啥情況了。

很簡單,馬孟敏沒給大家說實話!

“更是脅迫要讓那與我孫兒相交的扶桑公主,隨他回府侍寢……”

弘治皇帝聽得這話猛然瞪大了眼睛,他甚至有些不敢相信這件事情了。

如果這事兒是其他人來說,弘治皇帝絕對會嗤之以鼻。

怎麼可能啊!誰會這麼腦殘跑去做下這等事情?!

然而,這是張懋說的……

“胡說八道!!”馬孟敏真的不敢再聽下去了,他現在已經是慌了。

雖然他覺着自家那志大才疏、眼高於頂的狗逼侄兒,乃是個生着人樣兒的人中黃……

但他不至於會腦殘至斯吧?!

可回頭想想這玩意兒誰說的準啊,看張懋言之鑿鑿未必就是空穴來風……

“是是非非很快就會有消息了,馬給事中還有諸位御史暫且侯着吧……”

張懋低垂着眼眉,似乎懶得辯解:“陛下,試問御史家人都敢以老臣爲伐向我孫兒勒索要挾……”

“老臣……可還敢在這朝堂上呆下去麼……”

弘治皇帝深深的呼出一口氣,揹着手雙目如電聲音低沉:“懋公稍安毋躁,朕這便命人徹查此事!”

“癡虎兒也是朕看着長大的,他的百歲、足月朕也是去了的!”

卻見弘治皇帝看似對着張懋說,眼神卻掃向了金鑾殿裡的百官。

“朕倒要看看哪些賊子敢猖獗至斯,若是查實嚴處不饒!”

這大殿上的一衆臣工們頓時心裡一頓臥槽,被弘治皇帝掃過的不由得心生涼意。

在這金鑾殿上、衆臣面前喊那麒麟兒的小名,又言道他足月、百日自己都去道賀了的。

陛下這明顯是要拉偏架啊,那意思張癡虎是朕看着長大的,朕是他長輩。

潛臺詞就是,有啥朕也護着他。

可如果查無實據,或者如張懋所言。

那就可別怪朕的殺威棒往下抽了!

幾個內閣大學士則是暗自嘆息,這般明顯的迴護哪怕是扳倒了張癡虎你們能落好?!

一堆人看着那些個如墜冰窟的御史、給事中們,滿眼同情。

“陛下!不好了!太皇太后暈倒了!!”

突然間,一個小太監悽悽惶惶的跑到了大殿前尖叫了起來!

第七百三十三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柒)第四十章 奪人風頭,咬我不着第六百零三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完)第一百一十四章 陽謀之策,鼎定扶桑第八百二十章 擺開龍門論貨殖,攤開計利算盈餘(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炮打狗禮部,滿城皆掀鬧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國皇家最受寵,招兵買馬入京都第六十四章 斷尾求活,妙安求戰第七百三十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肆)第六百九十八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捌)第四百二十章 築路河道見故人,大匠笑談皆飛滅第二十七章 春闈大案,伯虎受難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喜搭理士紳商,赴會工匠周瑾山第八百零二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叄)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兩府地,文武雙解元第四百五十二章 黔州之徑難於蜀,殺雞儆猴取一寨(中)第二百三十章 津春揚帆去,錢能跨海回第三百八十七章 鮮花着錦繁華至,烈火油烹釜欲穿第六百六十七章 朝堂大佬滇南行,黔國公府覓去處(下)第六百零一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五)第八百零四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伍)第八百零八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拾)第二百四十章 京師多方皆籌備,嫣然請往接災民第五百八十九章 名利從來危中取,富貴唯有險中求(上)第六百三十八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貳拾壹)第二百四十八章 東廠錦衣衛,無人不生懼第一百一十七章 蓮如一向宗,大威德明王第五十七章 瀕臨潰兵心絕望,琳琅癡虎踏月來第二百二十五章 翰林院裡起衝突,江許擅長窩心腳第七百七十八章 影中殘餘毒牙顯,不顧生死爲一搏(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夷州一片大開發,萬家生佛錢公公第五十八章 少年癡虎初臨陣,掌中刀快血如風第二百四十五章 煮茶分見輕言嘆,懾服黔州四豪強(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大內宦官思漸變,忠武河間王戰車第二百七十五章 殘軍死地似絕路,飛來鐵騎戰敵酋第三百九十三章 士紳豪商害甚大,禍國殃民須剷除第十四章 勝負實則五五數,再聞癡虎少年郎第五百三十九章 兩頭狐狸多算計,暗裡行棋鬥不明(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陽謀之策,鼎定扶桑第二百七十一章 既然汝使騷擾戰,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八百二十章 擺開龍門論貨殖,攤開計利算盈餘(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肥堆敘話集,萬世與全局(上)第四百一十六章 四大土司訪羊城,各懷心思主意多(下)第六百六十四章 軍政兩方春城聚,鐵證待判衆戰俘(上)第四百零三章 國朝整改粵北始,西涯遠赴督撫之第八百三十六章 垂死掙扎不惜命,狗急跳牆亦兇猛(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御書房內計國策,內庫豐盈腰板剛第四百零五章 撲買行裡血脈漲,粵北皆愛玉螭虎第三百一十七章 校場巨炮初轟鳴,時代大門終開啓(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盡數去實習,太子需重寫第六百六十四章 軍政兩方春城聚,鐵證待判衆戰俘(上)第六百七十五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肆)第三百三十六章 心願終得償,鉞式重型炮第四百零六章 欲展神策重塑事,一派宗師張螭虎第十三章 皇家熊娃打上門,一局一百小財神第三百二十八章 觸目驚心御書房,若需解決亦不難第五百九十六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九)第三百九十二章 粵北綠林風雲涌,結廬盡孝湛甘泉第四百五十五章 黔州乾坤盡在手,改土歸流平盡時(上)第六百八十八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柒)第一百一十一章 翁婿相見,老少狐狸第四百五十九章 摩拳擦掌啓平叛,各路頭人忙掙錢(中)第八百零九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完)第一百四十六章 御前陳請收兵權,金山一座釣諸部第四百九十章 帝國爪牙初顯露,關外草原風捲雲第一百八十七章 螭虎提筆詩三味,不見刀鋒亦傷人第三百四十一章 帝國忠烈陵寢前,君王弘治悟生死(下)第六百零九章 朝堂紛亂有信至,聰慧異常朱厚照第七百四十五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玖)(補章)第六百六十一章 垂死掙扎兩敗將,無有傲氣玉螭虎第三百一十章 桃林不濺齷齪蹤,但許肥堆準一見(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諸衆教習皆兇猛,解元舉子盡認慫第三百七十章 靜動風雷自相隨,粵北大局終將變(中)第四百六十五章 黔州土兵初出山,粵北繁華震心膽第六百九十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第二百八十六章 螭虎御前獻良策,妙安足利見兩宮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豪路易路威登,京師豪商全入甕第六百六十三章 密奏表心玉螭虎,走投無路莽應龍(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晉陽新城擡手造,危信轉從關外來第五百零八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二)第六百五十七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肆拾-終)第五百九十七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一)第七百三十五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拾)第五百四十一章 莫道其餘閒雜事,帝國需要你的腎第八百零四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伍)第八百二十七章 數代謀劃黃粱夢,空餘笑談朱宸濠(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螭虎提筆詩三味,不見刀鋒亦傷人第八十二章 給了銀子您是爹,讓我砍誰我砍誰第六百六十一章 垂死掙扎兩敗將,無有傲氣玉螭虎第六百九十四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肆)第一百三十五章 拔除奸佞桃花塢,衝擊公主衆惡徒第六百三十四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柒)第五十四章 陌上玉公子,直取三案首第一百三十五章 拔除奸佞桃花塢,衝擊公主衆惡徒第七百零四章 諸家貨殖會分贓忙,降卒校場論長短第四十八章 拜得知府院,尋得內家拳第三百六十一章 九邊大擺鴻門宴,計擒衆將楊邃庵(中)第七百四十二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柒)第六百零七章 勳貴閣老排排坐,開學禮上見真章第十六章 如玉少年郎,潤筆寶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