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我已入局

李東陽問這句話顯然不是閒聊,大家都很忙,沒空做這些無謂的事。

秦堪頓時打起了精神,看着李東陽古井不波的表情,心中不免有些忐忑。

暗暗思量片刻,秦堪回答時語速很慢,顯然每個字都經過了斟酌:“世事從無絕對成熟的時機,總是一邊徐徐而進,一邊尋找時機,大抵有了六七分把握,差不多可以出手了。”

李東陽笑道:“如此說來,你如今造船也好,與勳貴頻頻來往接觸也好,這些作爲是因爲你對出海行商一事有了六七分把握?”

秦堪愈發覺得李東陽話裡的意思不同尋常,他皺了皺眉,道:“不僅如此,我把陛下也拉了進來,陛下受戶部的氣久矣,內庫所入者甚少,他也很需要銀子……”

李東陽狠狠瞪他一眼:“陛下這個昏君都是被你帶壞的,出海行商之事天下誰都做得,唯獨陛下不能做,這是太祖皇帝親自下的旨令,片板不得下海,祖制絕不可違,陛下倒好,被你攛掇得偷偷湊了份子,壞了祖制不說,這等藏頭露尾鬼鬼祟祟之舉連君子都不屑爲之,更何況堂堂九五之尊,此事若傳了出去,滿朝文官會放過他嗎?陛下耳根至少半輩子清靜不了。”

秦堪被訓得眉梢直跳,盯着石桌上的女兒紅滿臉遺憾,表情充滿了肉包子打狗後的懊惱……

幸好李東陽及時轉了話鋒,連表情也忽然變得和藹許多:“這事若能守得住秘密的話,對你們勳貴造船出海之事頗有助益,你說有六七成把握倒也並非胡說八道,只是此事重大,動輒有殺身之禍,哪怕你如今貴爲國公也一樣。如今不是世家門閥的年代,而是士大夫與皇帝共治江山,可不能小看這個‘共’字。君臣雖有尊卑之別,但若從權力上來比較。皇帝和大臣是平等的,有時候皇帝的權力甚至不如大臣,這一點相信你早就清楚……”

秦堪頗爲無奈地看着他,嘆道:“老大人,正話反話都讓你說了,晚輩實在不知該怎麼接話,晚輩只問老大人一句。您覺得造船出海這件事尚欠火候?”

李東陽嘆息着點頭:“你一直是個很沉穩的人,不過這一次你有些急躁了,治大國如烹小鮮,開海禁也是。按老夫的想法,你這幾年應該着重將天津繁榮起來,待到天津城擴十里,商賈雲集之時,再私下命天津知府嚴嵩。還有天津市舶司,以及錦衣衛等等衙門暗中向商賈鼓吹海運的好處,商賈皆重利之輩,有了這些衙門暗裡的支持,必然大肆造船蜂擁而出。只待一兩年之後,出海與藩國貿易之事便是大勢所趨,任誰也無法阻擋了,那時再提出大開海禁,天下商賈和他們背後的官員焉有不從之理?至於那些藩國,日本戰亂不休,琉球對我天朝畢恭畢敬,朝鮮亦只奉我大明爲宗主,他們皆甚缺我大明物產,只要大明開了海禁,他們只會比咱們更求之不得。”

到底是老成謀國的首輔大學士,一番話將海運一事說得四平八穩,言下之意,秦堪這次造船出海的舉動過急了。

秦堪只好苦笑,他何嘗願意這麼急躁?然而天下雖靖,但各地造反屢剿不休,北方蒙古對大明虎視眈眈,國中官員貪腐,軍制糜爛……太多的事情要解決,秦堪不想將畢生精力全部投放在開海禁上,正如沒有哪個廚子願意用一生的時間只烹一鍋湯,縱然這湯是一鍋天下絕世好湯,對廚子來說,他的存在價值並不高,秦堪不想做這樣的廚子。

除此之外,秦堪內心還藏着一個不可告人的想法,那就是……誰知道酒樓的老闆會不會突然把廚子開了呢?聖眷這東西說有就有,說沒就沒,更何況歷史上的正德皇帝只活了三十歲,朱厚照之後,天恩仍會對他秦堪浩蕩嗎?

有了這些擔心,秦堪不能不急。

在李東陽面前,這些話無從解釋,滿腹心思只好化作一聲苦笑。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既然做了,也由不得後悔了,如今天津東港已造大福船五艘,還有八艘一千料的戰船正在建造之中,通過御馬監向造作局要的佛朗機炮和各式火器已準備妥當,即日將運往天津,新募的水師官兵也正在日夜操練之中,老大人,如今我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李東陽沉聲問道:“你可知文官會有何反應?”

秦堪冷笑:“參劾,跪諫而已,最後免不了對我這個國之佞臣破口大罵。”

李東陽搖頭:“你錯了,老夫敢斷言,這一次文官的反應會比你想象中大得多,以往你和文官們吵吵鬧鬧皆不足一提,因爲那時你們的爭鬥並沒有觸到文官們真正的利益,但你若串聯勳貴們擰成一股繩造船出海,無異於在他們脖子上架了一把刀,他們豈能容你?”

秦堪擰眉:“我只是和勳貴們出海與藩國貿易,並沒有直接觸動他們的利益,他們的反應是不是有點過了?”

李東陽嘆道:“海疆之外好比是一塊肉,吃哪一部分,誰吃肥的,誰吃瘦的,百年來已形成了規矩,這塊肉已被大家分得一絲不剩,若中間突然多了一個人插進來,連招呼都不打便蠻橫地捧起肉大嚼,換了是你你能容得下這個無禮的人嗎?”

秦堪呆住了,他沒想到一件看似不招誰不惹誰的事情,結果卻惹了一個龐然大物,明明想着與文官們井水不犯河水,各發各的財,誰知他們比土匪還橫,偏不準任何人染指海洋……

秦堪沉默許久,苦笑道:“換了是我,我應該會把那個搶肉的人大卸八塊吧……”

李東陽露出孺子可教的表情,笑道:“現在你知道惹到麻煩了,接下來怎麼做呢?”

秦堪也笑,但眼中閃過一絲森然的殺機:“我已入局,覆水難收,接下來我打算把他們大卸八塊。”

第397章 臨行家宴第328章 聖旨西來第119章 執硯擊之第636章 冷漠京師第441章 一炮斷情第19章 功成身退第385章 下詔罪己(下)第417章 良相良醫第685章 小國大患第427章 恩威並濟第370章 迫在眉睫第533章 軍心民心(下)第132章 少年雄心第221章 滿殿參劾第21章 父女賴賬第384章 下詔罪己(上)第103章 養家餬口第371章 宴請劉瑾第68章 主母駕到第57章 崇明抗倭(下)第67章 險求富貴第93章 千戶上任第736章 避禍之策第485章 昔年內幕第475章 各自出招第249章 轉守爲攻(下)第83章 大事已定第606章 平叛戰略第293章 啓行遼東第309章 朵顏塔娜第595章 興兵叛亂第403章 白蓮紅陽第463張 氣數已盡第73章 坑儒千戶(下)第711章 外宅夫人第406章 必攻必救第537章 開拔霸州第651章 冬雪置酒第367章 侯爺求官第521章 行刑伏誅(下)第537章 開拔霸州第119章 執硯擊之第241章 坦言身份第715章 驚天鉅變第346章 啓程回京第174章 岳母進京第279章 善惡有報第740章 跪諫宮門第428章 陰雲密佈第545章 心存善念第483章 興兵叛亂第609章 絕處無生第538章 各斬情絲第387章 滿堂不歡第70章 彈壓處置第216章 改元正德第487章 桃色風波第529章 忠實班底第264章 焦芳投閹第159章 滿朝讚頌第51章 故人相見第474章 三邊動盪第253章 再次升官(上)第553章 飄然遠去第20章 繼續賺錢第537章 開拔霸州第752章 一壺濁酒喜相逢第301章 接管義州(上)第154章 反戈一擊(上)第61章 新宅新人第265章 獲准練兵第583章 離棧之意第603章 未來國公第623章 安慶決戰(下)第74章 風平浪靜第169章 岳父有難第406章 必攻必救第110章 避無可避第513章 決戰金殿第687章 巧取豪奪第393章 自解僵局第388章 臣權勢大第476章 劉氏兄弟第679章 圖窮匕見(下)第58章 戰後還京第395章 白蓮逞威第293章 啓行遼東第434章 平定天津(中)第668章 大索京師第707章 正德選妃(中)第730章 鼎重幾何第581章 天家生謠第290章 劉瑾進讒第670章 因勢而合(下)第669章 因勢而合(上)第686章 忍辱負重第176章 詔獄大亂第227章 罷官歸藩第662章 四面楚歌第105章 少年紈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