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劾書入京

嫉妒可以有,羨慕也可以有,但孫英深知自己的的斤兩,別人聖眷再隆,命格再好也是別人家的事,與他毫無關係,孫英今年快四十歲了,四十歲的年紀能當上京師精銳勇士營的總兵,其實反過來想想,每當自己擡頭仰望上面那些高不可攀的貴人的時候,不知道下面有多少人用同樣又嫉又羨的目光看着他

秦堪卻有點哭笑不得。

昏君果然是昏君,打仗再厲害,也只是打仗厲害的昏君,一開口輕輕鬆鬆便亂給人封王,這王是那麼好封的麼?如今朝堂君臣關係尖銳到這般程度了,小昏君哪怕只是隨口提一提,傳出去都不一定會鬧出怎樣的風波。

斂起笑容,秦堪目光嚴厲地朝孫英掃去,孫英一凜,既然朝他微微躬身,秦堪這才放心,他知道孫英會把剛纔朱厚照說的封王這個話題從此爛在肚子裡。

“臣沒想到陛下竟有如此本事,指揮兵馬輕輕鬆鬆斬將奪旗,臣委實佩服萬分。”秦堪不着痕跡地轉移了話題。

不過這句話倒不是秦堪拍馬屁,他確實感到很震撼。

以前對朱厚照的定位不太準確,秦堪一直認爲他是個比純血馬還純粹的昏君,沒想到他竟在軍事方面有如此天賦。

朱厚照洋洋自得地咧開嘴,狀似謙虛的擺擺手:“雕蟲小技爾,不值一提,朕每每說起要御駕親征可不是說着玩的,江山是祖宗留給朕的基業。朕難道真是那種爲了胡鬧和逞一時之快而不顧祖宗基業的昏君嗎?”

秦堪嘴脣囁嚅了一下,很想告訴他,在天下所有人的心裡,他還真就是這種昏君,不折不扣。

然而朱厚照問這句話根本沒打算讓別人回答,他自己搶先答了出來,而且很激動。

“朕不是啊!朕是英明君主,而且百戰百勝啊!”

這話顯然有點不要臉了,不過沒關係,大家都是熟人。可以自動無視。有膽子你到朝堂金殿上說這句話試試,不被大臣們的口水活活淹死纔怪……

演武很成功,它屬於朱厚照一個人的成功,名至實歸。

秦堪不掩飾對朱厚照軍事素質的讚揚。站在角落的孫英已不僅僅是不掩飾。馬屁簡直拍得沒皮沒臉了。朱厚照被拍得很高興,也很得意,如果不及時剎住車的話。這傢伙將來很可能會應了“驕兵必敗”這句老話。

“陛下今日奇襲敵營,就是臣跟你說過的特種戰法,此謂‘斬首戰術’,而臣訓練這五百少年兵也不是按普通衛所的軍士那般操練,這是一支精銳中的精銳,人不多,在貴在‘精’之一字,其實這樣的兵種並非由臣首創,古已有之,比如三國時期呂布手下的第一悍將高順便領了一支名曰‘陷陣營’的精兵,還有陳到的白毦兵,曹純的虎豹騎等等,這些都是精銳中的精銳,他們的作用並不在於衝鋒陷陣以一當十,而是抓住最合適的戰機突襲,一擊而致敵於死命……”

朱厚照興奮道:“當初你跟朕說要組建一支新軍,其用意便是建一支如三國時白毦兵,陷陣營這樣的精銳之兵?”

“臣正是此意

“你跟朕說的戰法也大異於尋常沙場戰陣,朕素喜兵事,自幼也讀過不少兵書,但你所說的‘斬首戰術’朕卻聞所未聞,不過朕今日親自試了一下,發現果然很有妙用,所謂‘斬首’,便是兵書裡說的‘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吧?”

“正是,斬敵之酋首,便等於廢敵之全軍,一軍主將被斬,則軍中便沒了統一的軍令,再精銳的軍隊也會變成無頭蒼蠅,敗局已定。”

朱厚照若有所悟:“不錯,這就好像社稷一樣,天下江山只能有一個共主,若朕有個三長兩短,又沒有明確的繼承人,整個大明天下都會亂套,軍中主將也是一樣,主將死,令出多門而軍心散,所以唐朝杜甫的《出塞詩》裡便有這麼一句‘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說的便是這個道理。”

秦堪笑道:“陛下天資聰穎,一點便透。”

朱厚照笑了笑,起身緩緩走出帥帳,看着帳外獵場邊壯闊起伏的山巒,忽然擡起手,朝北方遙遙一指,豪氣衝雲霄。

“朕是大明天子,學得敵萬人之術,將來朕必揮師踏平草原大漠,復我漢唐雄風,王師目之所及,皆我大明之土,朕要讓韃子永世不敢南下牧馬!”

激昂的聲音迴盪在羣山之間,天邊殘雲舒捲,風雷奔騰,少年天子的志言振聾發聵,天地萬籟俱寂,只聽得到無盡的迴音。

“吾皇威武,萬勝,萬勝!”

帳外勇士營將士和五百少年兵紛紛跪下,虔誠齊喝。

這些日子好消息不多

錦衣衛從南昌發來的密報每日多達十幾份,南昌的城池地形,風土人情,以及重點關注的寧王府動向,事無鉅細俱報如實。

每看一份密報秦堪的臉色便陰沉一分。

爲了籌措造反的糧餉,南昌乃至整個江西都被寧王弄得烏煙瘴氣,百姓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苦不堪言。

鄱陽湖上,不斷有水賊出沒的消息,荒謬的是,這些水賊或數百人或千餘人爲一夥,竟日夜在船艦上操練,一幫靠水打劫的烏合之衆操練起來比正規的衛所官兵還勤奮,若說這些水賊跟寧王毫無關係,秦堪情願把眼珠子摳下來當泡兒踩。

錦衣衛探子悄然接近了鄱陽湖,或直接刺探或在岸上百姓人家旁敲側擊。打探出來的消息不算太好。

目前鄱陽湖上僅各方水賊的勢力,合起來便有四萬人之多,更別提寧王另外招攬的山匪盜賊的數量,更是一個極其龐大的數字。

不怕寧王反軍搖山動地,事實上站在局外來看,無論哪一方面寧王都處於敗勢,只是有野心的人身處局中,自己看不清形勢而已。勝負早在開始前便已註定,然而不管誰勝誰負,倒黴的永遠是百姓。這一場即將開始的戰爭。不知又有多少生靈慘遭塗炭。

…………

司禮監掌印張永很忙,他甚至比當初的劉瑾更忙。

張永和劉瑾忙的內容不一樣,劉瑾忙着拉幫結派,忙着排除異己。至於國事方面。全盛時期大明內外諸事悉由劉瑾一人而決。但張永不一樣。

劉瑾是個血淋淋的反面教材,當初劉瑾被拉到刑場凌遲之時,張永也混跡在圍觀的人羣裡幸災樂禍。他不是道德高尚的人,多年的宿敵一朝倒臺,實乃生平快事,他怎能不去看兩眼順便和圍觀百姓一樣拍手稱快。

然而劉瑾受刑時的慘狀卻害得張永三天三夜沒敢閤眼,那幅令人毛骨悚然的場景,劉瑾被剮到麻木的表情,以及那一根根剔除了血肉之後白森森的人骨,令張永不寒而慄。

從那以後,張永便深深將自己的身份記在心底。

他只是一個太監,縱然權勢滔天,也只是天家家奴,天子一個小小的念頭便能決定自己的生死。

當上司禮監掌印後,張永更是勤勤懇懇戰戰兢兢,時刻不敢擅權獨斷,內閣送進司禮監的奏疏,張永總是看了又看,首先參考的便是內閣三位大學士的意見,若遇到難以裁斷的事便非常虛心地親自跑到文華殿請教三位大學士,若大學士也拿不出主意,他便不厭其煩地往豹房跑,請示朱厚照。

朱厚照剛開始對張永不擅權的行爲還很滿意,畢竟前面出了一個劉瑾,對於權力向來不在意的朱厚照也不得不在意一下了。

可是漸漸的,朱厚照便覺得不對勁了,張永這廝似乎毫無主見,無論大事小事皆來請示,明明朱厚照已將奏疏的批紅權給了他,張永卻仍不敢擅專,實可謂早請示晚彙報,極少未經請示擅自批紅。

朱厚照的性子哪裡受得了他一日復一日的騷擾,於是朝他大發了幾次雷霆,張永每次被嚇得跪地求饒,貌似被朱厚照的王霸之氣震住了,結果第二天又屁顛屁顛捧着幾十份奏疏來請示,昨日受過的訓斥捱過的打彷彿全沒發生過,依舊是一副苦瓜臉求指示。

打過罵過,張永仍不知悔改。朱厚照快瘋了,想換個能讓他省心的人來當司禮監掌印,卻一時半會兒沒有合適的人選,每每看到張永那張無辜的苦瓜臉,朱厚照就變得很暴躁,暴躁得幾乎快變態,總覺得張永那張嘴臉像鞋子,踩進去就會覺得很舒服很愉悅……

…………

…………

秦堪很能理解張永的心情,如今的司禮監掌印的位置已不代表權勢了,而是令人如履薄冰的油鍋,一不小心掉下去就會萬劫不復。

不過司禮監由此也給大明朝堂帶來了截然不同的新氣象,素來仇視太監的文官們看到張永的表現後,非常一致地滿口誇讚張永是個難得的本分太監,如果這年頭有評文明單位的風氣的話,司禮監一定是熱門不二之選,張永可以胸前掛一朵大紅花志得意滿地遊街了。

一個陽光明媚的晴朗下午,秦堪剛從豹房走出來,迎面便碰上了張永。

張永的穿着很華貴,自當上司禮監掌印後,朱厚照便賜了他一件蟒袍,張永穿在身上顯得非常的雍容貴氣,手裡卻捧着數十份奏疏,神情猶疑地在豹房門外來回徘徊。

不知猶疑了多久,張永終於狠狠一咬牙一跺腳,一臉悲壯如上刑場挨刀似的表情,捧着奏疏往豹房大門內走去。

秦堪遠遠瞧着他的神態,不由噗嗤一笑,笑聲被張永聽到,見秦堪笑吟吟地看着他,張永白淨的老臉忽然一紅,走過來朝秦堪施禮。

“秦公爺好久不見,近來可好?”

“好,好得很,不捱罵也不捱打,簡直是神仙般的日子呀……”秦堪壞笑着揶揄道。

張永老臉愈發紅了,說話都結巴起來:“這,這……大家都是體面人,誰沒事捱罵又捱打呀,公爺說笑了……”

秦堪彷彿發現了新大陸似的,驚奇道:“張公公爲何臉上有一塊烏青?”

“……被門夾了。”張永無奈嘆道。

“司禮監的門有那麼窄嗎?我記得挺寬敞的呀,上回宮裡有個三百多斤重的宦官來司禮監稟事,我親眼看他輕輕鬆鬆從大門穿梭而過,實可謂身輕如燕,又可謂浮光掠影,一瞥驚鴻……”

張永再也忍不住了,苦着臉給秦堪作了一揖,小聲哀求道:“公爺您就積點口德吧,雜家自從當了這個倒黴的司禮監掌印後,一天起碼挨兩頓打啊,陛下最近一見雜家這張老臉便心情不舒暢,通常都是抄起離手邊最近的東西朝雜家扔過來,有什麼扔什麼,若遇着陛下看書還好,若遇到陛下玩鳥銃,雜家可就命懸一線了啊……”

小眼睛眨巴幾下,張永幾乎落下淚來。

“以前看劉瑾當司禮監掌印挺風光的,爲何雜家上來了卻窩囊得連狗都不如,想學劉瑾那樣直起身板兒大聲吆喝一下都不敢,這日子簡直不是人過的,公爺,求您在陛下面前說說話,是不是請陛下將雜家這個掌印撤了另換賢能?雜家倒情願繼續領着御馬監,每日喝喝茶,看看將士們操練,比在這個司禮監愜意多了……”

秦堪苦笑搖頭。

這忙他還真幫不上,外臣參與內宮事太犯忌諱了,秦堪沒這個魄力幫張永說話。

見秦堪搖頭拒絕,張永期待的目光頓時變得黯淡無光,擡手不自覺地輕撫了一下烏青的臉頰,哀聲嘆道:“……雜家怕是熬不過這個冬天了。”

秦堪只好適時地轉移話題,指了指張永手中的奏疏道:“今日又要向陛下請示何事?”

張永倒也不隱瞞,如實道:“今日最麻煩的是江西布政司副使胡世寧參劾寧王的奏疏,上面說‘江西之患非盜賊,寧府威日張,不逞之徒羣聚而導以非法,禮樂刑政漸不自朝廷出矣……’”

ps:近日調整作息,每晚堅決12點前睡覺,據說每天凌晨1-2點是肝臟排毒時間,不能再熬夜了。。。

第376章 殺雞儆猴第540章 兵臨城下第233章 欲毀婚約第735章 明升暗降第399章 收服牟斌第456章 侯爺招商第632章 再擒寧王(下)第454章 張永搶炮第399章 收服牟斌第121章 意外刺殺第405章 主動出手第380章 眼花繚亂第345章 封爵之爭(下)第192章 水落石出(下)第697章 緩緩歸矣第537章 開拔霸州第589章 匪患猖獗第690章 秦府喜事第332章 火篩借兵第246章 深宮奪兵(中)第555章 天子情事第402章 徐徐佈置第341章 噩耗入京(下)第752章 一壺濁酒喜相逢第643章 拉人下水第316章 假手試探第706章 正德選妃(上)第627章 共逐失鹿第276章 營救聖人(中)第361章 察覺蹊蹺第260章 漸生仇隙(下)第492章 金殿嘴仗(上)第20章 繼續賺錢第314章 會面花當(下)第658章 千夫所指第291章 已成定局第296章 人頭生意第633章 追剿餘孽第127章 京師水深第260章 漸生仇隙(下)第458章 營救交易第312章 朵顏首領第338章 殺身成仁第54章 開拔集結第664章 別來無恙第585章 伯虎傷情說一件與月票無關的事第450章 政治交易第502章 喜堂喋血(下)第549章 攻陷霸州(中)第705章 父子謀職第486章 各有算計第593章 終脫囹圄第126章 子夜示警第24章 新紮師爺第187章 急轉直下第418章 煽動剿殺第596章 反軍北進第387章 滿堂不歡第187章 急轉直下第476章 劉氏兄弟第628章 成王敗寇(上)第690章 秦府喜事第356章 不歡而散第440章 情義取捨第92章 牟斌相召第694章 駐兵之爭(下)第594章 九江剿匪第517章 最後生機第687章 巧取豪奪第531章 欲舍還留第453章 遼東消息第750章 成王敗寇第225章 坑人夜宴(下)第301章 接管義州(上)第482章 風暴前夜第23章 二進衙門第496章 廷議平叛(下)第273章 捨身赴死第454章 張永搶炮第413章 相生相剋第529章 忠實班底第453章 遼東消息第728章 豹房驚變第321章 花當提親第385章 下詔罪己(下)第323章 邊鎮動盪第396章 欲剿白蓮第534章 再議平叛第681章 糊塗亂仗第334章 歸心似箭第357章 嚴嵩破題第746章 兵諫逼宮(上)第331章 經營遼東第648章 海運奏對(上)第160章 又見鵬舉第619章 決戰在即第534章 再議平叛第164章 開張風波第16章 化解危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