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不棄天下

很難想象一位大明皇帝搬家居然搬得如此平民化,很多東西都是朱厚照,秦堪以及谷大用,張永等人親自動手搬運,從乾清宮擡着各種東西吭哧吭哧出殿門,下玉階,搬到宮外停着的馬車上,別的宦官或禁宮武士急得跳腳,上前想搭把手,被朱厚照蠻橫地一腳踹開。

很溫馨的場面,秦堪依稀記得前世還是小業務員的時候幫朋友搬家,三兩個人將簡單的傢什往小麪包車上一扔,搬到新家也不收拾,把門一關,三兩人呼朋引伴去燒烤攤上弄一把烤串兒,一件啤酒,推杯換盞間算是慶祝了喬遷之喜,喝得暈暈乎乎後各自回家,說是搬家,卻像一次簡單的朋友聚會。

再世爲人,秦堪又找到了這種溫馨簡單的感覺。

零零碎碎的東西不少,滿滿裝了四輛大馬車,朱厚照仍樂此不疲,忙得滿頭大汗卻喜笑顏開,從內到外透出一種真正的釋然和輕鬆,自從弘治帝仙去後,皇宮帶給朱厚照的感覺太壓抑太沉悶,直到今日,這座華貴豪奢的樊籠終於打開了一絲縫隙,籠中的鳥兒終於要衝破這絲縫隙,翱翔天際。

谷大用最瘦弱,搬了幾個來回便受不了了,喘着粗氣哀求道:“陛下,宮中宦官宮女武士何止萬人,陛下爲何偏要自己搬呢?老奴……老奴實在受不了了。”

朱厚照嘻嘻一笑,也不答話。

秦堪也累得夠戧,卻依然微笑道:“谷公公,陛下當咱們是親人才要咱們親自動手,旁人可沒這個恩寵,豹房是陛下真正的家,真正的家需要真正的親人朋友親自搬,外人只要沾了手,豹房豈不又成了另一個皇宮?”

谷大用一楞,迷茫地看着秦堪。

朱厚照欣慰地看了秦堪一眼,笑道:“還是你最懂朕,不錯,朕自己的家,必須要朕和親朋親自搬,這纔是一個好的開始。”

谷大用張永等人依舊迷茫。

對太監來說,朱厚照的心思確實不容易懂,在他們的心裡,皇帝有權有勢,至尊高貴,天生就應該頤指氣使,坐不垂堂,他們甚至不理解豹房對朱厚照的意義有多重要,他們以爲豹房只是朱厚照興之所至修的一個行宮,卻不知它是朱厚照真正的家,一個沒有紛爭沒有壓抑,乾乾淨淨的樂土。

十餘輛馬車滿滿載着朱厚照的重要家當,兩千餘禁宮武士將朱厚照和馬車圍在中央,衆人浩浩蕩蕩朝西華門豹房所在行去。

行駛至承天門,古老厚重的宮門徐徐打開,朱厚照坐在御輦中,聽着馬車吱吱呀呀的車輪轉動聲,心情莫名歡暢起來。

剛駛出宮門,卻見承天門外的廣場上,黑壓壓地跪着百多位大臣,爲首者卻是內閣大學士楊廷和,吏部左侍郎王鏊。

朱厚照坐在車輦裡呆了片刻,急忙令車輦停下,朱厚照跨出車輦,弓腰親手將楊廷和扶起來,詫異道:“楊先生,你來此作甚?”

楊廷和愴然一嘆,道:“臣原以爲豹房只是陛下的臨時行宮,卻不知陛下以後竟欲長住豹房……”

朱厚照在楊廷和麪前仍如當年春坊的學生一般有些怯怯。

“楊先生,朕當初在金殿上宣佈要修豹房便說過,豹房落成後朕便長住於斯。”

楊廷和嘆道:“陛下,還記得當初春坊時臣有一次親手拿戒尺責罰你麼?”

“朕自然記得。”

“後來臣對陛下說,希望陛下將來不要棄了天下……臣今日再問一次,陛下,你真不會棄了天下麼?”

朱厚照怔怔半晌,不答反問:“楊先生,如今朝堂臣權過甚,中外萬事朕皆不能自主,朕說什麼做什麼,總引來滿堂喝罵,朕想請問先生,是朕棄了天下,還是天下棄了朕?這大明社稷,還是朕的麼?”

說着朱厚照神情寥落,透着一股深深的對未來的迷茫。

朱厚照年輕不懂說話,這番話可謂誅心之極,嚇得楊廷和和身後的大臣撲通一聲跪在塵土中,楊廷和頻頻叩首,老淚縱橫滂沱。

“陛下何出此言!陛下何出此言啊!臣等並非擅權,臣等只想盡心輔佐陛下做一個英明的君主,縱有抗辯反對之例,究其本心,亦只是希望我大明少走彎路,少付出一些不必要的代價,陛下若心懷怨恚,教臣等何以自處?臣請陛下賜死!”

朱厚照不理會楊廷和等大臣的嚎啕哭泣,擡頭仰望着蔚藍的天空,眼中充滿了落寞孤單。

“楊先生,朕也有抱負,朕的抱負不比你們任何一位砥柱之臣稍弱,朕很想在有生之年創一番偉業,父皇與諸多老臣嘔心瀝血一生,爲朕留下了一片大好中興局面,朕希望打造一個不弱唐漢的盛世,然而每當朕想小小跨出一步,你們便將朕逼退一步,朕做的每個決定你們都毫不留情地封還駁回,滿朝文武毫無顧忌到底說今上昏庸,朕不想昏庸,可是楊先生,文武諸臣給過讓朕不昏庸的機會嗎?”

朱厚照越說越哽咽,最終淚流滿面,楊廷和等人亦嚎啕大哭頻頻叩首,口稱死罪。

站在朱厚照身後的秦堪靜靜地注視着前方那道單薄卻倔強的身軀,眼中露出淡淡同情。

他活在萬衆豔羨的目光裡,卻是世上最可憐的人。

承天門外的廣場上寂靜無聲,君臣陷入難以名狀的悲情中。

各有各的無奈,各有各的無法妥協。

朱厚照吸了吸鼻子,胡亂抹去了眼淚,語氣變得平靜。

“楊先生,朕已決意遷居豹房,朕離開皇宮並不意味着放棄天下,朕只想換一個地方,換一個位置再好好看看朕治下的江山。從今日起,中外文武大臣所奏國事皆由豹房而決,朕召見文武臣工皆在豹房,朕意已決,不可更改。”

楊廷和等一衆大臣互視一眼,無奈地伏地拜道:“臣等遵旨。”

馬車入豹房,數百宦官宮女急忙出迎,豹房前黑壓壓的又跪了一大片。

張永領着人將重要物事搬進豹房主殿,朱厚照站在豹房沉厚的朱漆大門前,神情充滿了迷茫。

見朱厚照情緒低落,秦堪笑道:“恭喜陛下喜遷新居,陛下可知,民間百姓如何慶賀喬遷之喜嗎?”

“如何慶賀?”

“廣邀親朋,宴請四方賓客,好酒好菜好肉,當然,登門道賀的親朋如果不是做人太失敗的話,通常也會包個紅包,當爲賀禮。”

朱厚照聞言兩眼一亮,頓時拋去了剛纔悲愴低落的心情,笑道:“朕也廣邀親朋大宴賓客如何?”

秦堪笑道:“陛下也不必拘泥於形式,京中文武勳貴何止千人,宴請這麼多人卻是一樁麻煩事,那時請的人不知如何招待,被請的人誠惶誠恐不知送什麼賀禮,又或者一些不怕死的清流故意掃興,說些難聽的話,臣覺得陛下索性別請他們了,就臣和谷公公,馬公公等人爲陛下慶賀一番。”

“如何慶賀?”

“陛下若信得過臣的手藝,臣願爲陛下做點新奇東西嚐嚐鮮。”

…………

…………

豹房主殿外一片綠油油的草坪上,小宦官們支起了一個鐵造的烤架,烤架上炭火燒得通紅,旁邊擱着幾個鬃毛軟刷,還有油,鹽,小茴香,蒜汁,薑末兒等等調料。烤架旁的小桌上擺滿了御膳房廚子細心切出來的,薄如蟬翼通透鮮紅的羊肉,豬肉和牛肉,用一支支尺長的細竹籤串起來,整齊地擺在托盤裡,煞是賞心悅目。

秦堪手法老道的將各種肉串放在烤架炭火上,用刷子蘸一點點菜油均勻塗抹,沒過多久肉串滋滋作響,散發出一股肉香味,再將準備好的鹽,茴香,蒜汁等調料細細地撒在肉串上,剎時香味愈發濃烈,朱厚照貴爲帝王也忍不住不停地吞嚥着口水,喉頭一陣陣地上下蠕動,谷大用馬永成等人更是垂涎欲滴,躍躍欲試。

火候差不多夠了之後,秦堪低頭看着自己的作品,眉頭不易察覺地一皺。

上輩子已嫺熟的手藝,這輩子小試牛刀卻發覺似乎生疏了許多,作品有點不盡人意。

隨手將肉串一遞,朱厚照急忙伸手欲接,不遠處御膳房的總管太監急得跺腳又不敢上前阻攔,按規矩,皇帝吃的東西必須由下面的宦官先吃試毒,確定無事後再呈上,可今日……秦侯爺親自主廚,陛下第一個品嚐,這中間若出了什麼岔子,一萬條賤命也不夠賠的呀。

朱厚照卻毫無顧忌,接過肉串便大吃起來,秦堪也拿了一把肉串,君臣二人就着黃酒吃着烤串,恍惚間似乎回到前世熙熙攘攘的街邊,朱厚照一邊吃一邊大讚不已。

“好東西!這吃法倒新鮮,朕聽說色目回紇等番邦吃東西都這麼吃,沒想到今日終於嚐到了,好!秦堪,你居然會這門手藝,怎麼不早拿出來?”

秦堪苦笑道:“很普通的烤串而已,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東西,臣哪敢獻醜?”

朱厚照氣道:“你這話太謙虛了,這哪裡是獻醜,分明是獻寶啊,再看看御膳房那些老狗整天給朕吃的什麼,簡直是餵豬的泔水,他們才叫真正的獻醜。”

御膳房總管太監遠遠聽到這句話,不由渾身一顫,撲通朝朱厚照跪下惶恐請罪。

君臣二人就着烤串喝着酒,馬永成谷大用卻早已按捺不住,吃完了烤串不說,索性也學着秦堪剛纔的步驟,親自動手烤起來。

黃酒入口綿軟,但後勁頗足,朱厚照心中不暢,一杯接一杯地喝着,秦堪有心想勸,話到嘴邊又忍住。

罷了,本已是可憐人,若連醉都醉不了,人生活得有什麼意思?

沒過多久,朱厚照臉上已泛起了兩團紅暈,兩眼也暈乎乎的找不準焦距,身軀晃晃悠悠搖搖欲墜,張永慌忙伸手扶他,卻被朱厚照一腳踹開。

重重打了個酒嗝兒,朱厚照醉眼迷濛,眼中卻藏着深深的蒼涼和悲意。

“秦堪,你說……朕遷居豹房做錯了嗎?”

“陛下,你醉了……”

朱厚照垂頭,注視着琥珀般晶瑩的酒汁,一滴淚水落入杯中。

“朕富有天下,應該是天下最幸福的人了,不是嗎?爲何父皇離去以後,朕卻一點也不覺得幸福呢?”

秦堪靜靜地看着朱厚照,兩年多以前他剛認識的東宮太子是何等的無拘無束,何等的自在快樂,可是現在,他只看到一具年輕的軀殼裡,藏着一顆日漸消沉的心。

“陛下,浮生流年裡,不懂嘆息纔是真正的幸福……”

PS:還有一更。。。(。)

第280章 城外送別第533章 軍心民心(下)第370章 迫在眉睫第46章 赴任南京第287章 大喜不喜第337章 龍旗飄揚第361章 察覺蹊蹺第153章 殺機頓現第205章 王爺哭窮第395章 白蓮逞威第578章 意欲離京第616章 天不藏奸第215章 秦家誥命第49章 百戶上任第231章 難演的戲第80章 紹興提親(中)第316章 假手試探第476章 劉氏兄弟第633章 追剿餘孽第656章 風暴來臨(下)第23章 二進衙門第134章 東宮聖人第396章 欲剿白蓮第384章 下詔罪己(上)第90章 初至京師第273章 捨身赴死第337章 龍旗飄揚第455章 三邊總制第706章 正德選妃(上)第162章 合夥買賣第278章 營救聖人(下)第562章 朝堂生謠第691章 香火有繼第140章 千戶很忙第194章 絕地反擊(中)第341章 噩耗入京(下)第40章 大打出手第623章 安慶決戰(下)第174章 岳母進京第493章 金殿嘴仗(中)第608章 兵行險着第19章 功成身退第262章 知者利仁第112章 朝堂風浪(中)第584章 陽明離京第609章 絕處無生第571章 晉爵有道第87章 一展抱負第79章 紹興提親(上)第70章 彈壓處置第243章 準備反擊(下)第450章 政治交易第255章 劉謝致仕第126章 子夜示警第110章 避無可避第655章 風暴來臨(上)第300章 義州奪兵(下)第145章 再覲天顏第37章 不負年少第654章 我已入局第135章 嚴旨徹查第11章 風靡江南第179章 狐假虎威第134章 東宮聖人第127章 京師水深第232章 三重身份第19章 功成身退第21章 父女賴賬第500章 喜堂喋血(上)第33章 滄海彼岸第193章 絕地反擊(上)第645章 規矩禮儀第520章 行刑伏誅(中)第597章 軍報入京第749章 大事已定第571章 晉爵有道第228章 私訪夏後(上)第592章 釋仇結善第204章 寧王進京第83章 大事已定第377章 騎虎難下(上)第364章 准予致仕第529章 忠實班底第143章 初露頭角第409章 隱匿深山第664章 別來無恙第562章 朝堂生謠第658章 千夫所指第696章 面授機宜(下)第547章 決戰前夜(下)第139章 敗類聖人第446章 少造殺孽第55章 崇明抗倭(上)第99章 上達天聽(中)第473章 侯府定計(下)第539章 少年壯志第205章 王爺哭窮第293章 啓行遼東第394章 風波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