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侯府定計(下)

一直對劉瑾採取被動迎戰態度的秦侯爺,現在要主動對劉瑾下手了。

侯府內院廂房裡仍舊一片沉寂,然而衆人的呼吸聲明顯粗重許多。

他們知道自己在做着一件怎樣要命的事,他們更知道做的這件事會讓目前的朝局掀起怎樣的驚濤巨浪。

在座的衆人裡,誅除劉瑾有各種各樣的理由,有的是與劉瑾有着不共戴天的私怨,有的是因爲弘治皇帝留下的中興局面被劉瑾生生破壞殆盡,除劉瑾正是大義所在,不論怎樣的理由,誅除劉瑾已成爲衆人一致的目標。

百年後的青史裡,他們將會留下怎樣的聲名?

心情激奮,如巨潮澎湃,久久不能平息。

在座衆人裡,唯秦堪和嚴嵩最冷靜。

對秦堪來說,誅除劉瑾沒什麼激動的,這只是順勢而爲的結果,劉瑾氣數盡了,誅殺他的火候到了,於是秦堪打算動手了,順理成章的一件事。

對嚴嵩來說,劉瑾是他所屬這個圈子裡的政敵,除他正是應有之義,嚴嵩年紀雖輕,但他的性格非常務實,確定了一個目標,就想辦法達到它,至於起因和過程裡的情緒,嚴嵩絲毫不關心,他要的是結果。

羣情激動的氣氛裡,嚴嵩冷靜地問道:“侯爺,不知誅除劉瑾可有章程?下官願爲侯爺分憂。”

秦堪讚許地看了他一眼,未來的大明首輔果然與常人不同,今日在座的。無一不是史上留名的大人物,能與他們坐在一起倡議誅除國賊。秦堪深深覺得,自己似乎已改變了歷史,他,握住了這個陌生的年代。

“劉瑾種種惡行,可謂天怒人怨,只要找一個關鍵的最惹人恨的地方着手,給予他狠狠一擊,劉瑾必死無疑。”

嚴嵩拱拱手:“不知侯爺覺得哪個地方最關鍵?”

秦堪笑道:“劉瑾推行新政。這個愚蠢的新政就是他的催命符,因爲它觸動了太多人的利益,針對各地官府查帳查丁查缺額這些就不說了,文官們縱然和咱們一樣想除掉劉瑾,然而短期內指望文官必成不了事,文官太愛算計,太過優柔。行事不僅要顧忌名聲,還要獲取政治利益,等他們對劉瑾羣起而誅,遲早是個事敗身死的下場,所以咱們不能指望文官……”

“不指望文官,侯爺的意思是……”嚴嵩眼中精光一閃:“……軍隊衛所?”

秦堪笑了:“對。武人最直接,愛也直接,恨也直接,造成的影響也最大,劉瑾不僅查官府。也查軍屯,軍屯這個東西。可是各地衛所將領的禁臠,絲毫碰不得的,劉瑾仗着自己是司禮監掌印,偏偏就碰了,既然碰了,咱們怎能不順水推舟,讓他多碰幾下?”

嚴嵩疑惑道:“侯爺說的是何處軍屯?”

“甘肅!”

甘肅很大,軍屯衛所多如牛毛,由於擔負着抵禦北方瓦剌的重任,陝西,甘肅和寧夏三地駐紮着重兵。

駐紮重兵自然要開軍屯,朝廷國庫養不起這麼多的兵員,三地位處偏僻,荒地頗多,大明軍戶的地位等同於衛所將領的農奴,農奴種地給將領交租,瓦剌來犯時農奴們又拿起刀槍與敵人殊死相搏,不得不說,這個時期的軍戶是天下苦難最深重的,他們的處境比流民更慘。

這是大明衛所的現狀,從洪武年間便已存在,一切似乎看起來很正常。

然而有一處軍屯卻很特殊,那就是甘肅安化。

安化的軍屯沒什麼特殊的,重要的是安化城裡住着一個人,一個野心勃勃的人,這個人是郡王,名叫朱寘鐇,朱寘鐇一脈是大明慶親王的分支,慶靖王的曾孫,永樂十九年受封甘肅安化。

朱寘鐇是個很愛幻想的人,他的想象力很豐富,這樣的人才實在不該做王爺,而應該去當藝術家。

弘治五年,朱寘鐇承襲安化王后,有一天坐在家裡突發奇想,於是翻開了大明朱家的祖譜,翻來覆去研究了好幾天,家人問他在做什麼他也不解釋,整個人陷入了沉思和推演,如同研究天地間最玄幻的奧妙一般,在紙上寫寫算算很久。

終於,幾天以後,王爺志得意滿興奮莫名,高興得在王府裡大唱大跳,狀若瘋癲。

王爺自然沒瘋,他高興若狂是因爲他的推演得出了結論,一個在他看來非常正確的結論,那就是——按祖譜上的記載,按朱家的血緣親疏來說,他,朱寘鐇,應該是這一代的大明皇帝,弘治皇帝朱祐樘,正德皇帝朱厚照都應該滾下皇位,主動禪讓皇帝寶座給他來當,他朱寘鐇是天生坐京師皇庭,入主紫禁宮的真龍天子。

按血緣來說,朱寘鐇的祖上慶靖王是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六子,而現今的安化郡王朱寘鐇更只是慶靖王的一個分支,無論是皇位的傳位順序還是血緣親疏,朱寘鐇離皇位還有十萬八千里,也不知這位奇葩王爺到底怎麼推算出這個結論的,可以肯定,朱寘鐇的計算環節一定出了問題。

不過……朱寘鐇無疑是個很蠻橫的學者,主觀決定了客觀,不管了,他說是就是,反正皇位應該是他的。

於是,朱寘鐇從弘治五年承襲王爵後,在他的封地安化城裡開始密謀造反。

造反是個技術活兒,跟天賦有關,有的人天生就是造反的料子,比如永樂皇帝。

永樂皇帝天縱奇才,北平城裡一聲令下,勇奪九門,靠着區區八百鐵騎起家,發展到十幾萬,數十萬大軍,終於坐了大明龍庭,而朱寘鐇密謀了十五年,……目前仍處於密謀狀態。

不得不說,在造反這種高難度的事情上,朱寘鐇比永樂皇帝差遠了。

但是有志者事竟成,永樂皇帝的機會是老天給的,朱寘鐇的機會是他等來的,他等了十五年纔等到了這個機會。

這個機會是劉瑾送給他的。

…………

…………

劉瑾清查軍屯的新政在大明境內進行得風風火火,甘肅寧夏這些偏遠地區早已有了風聞,三地將領們惶然,憤慨,暴躁等各種情緒裡,有一名將領卻穩坐如山,微笑如常。

這位將領姓仇,名叫仇鉞,時爲寧夏總兵麾下游擊將軍。

三邊總制楊一清被秦堪救出後獨自出城離京,快馬千里飛馳直赴寧夏,楊一清要見的就是這位遊擊將軍。

雖然楊一清不知道秦堪到底在想什麼,爲何誅除劉瑾要着落在如此偏遠的甘肅和寧夏兩地,不過出於對秦堪的信任,楊一清二話不說還是依言而行。

仇鉞和楊一清是老熟人了,當初楊一清任三邊總制,行馬政,修長城,也一同抗擊過北方韃子,二人的交情可稱莫逆。

楊一清到達寧夏的當晚便秘密約見仇鉞,仇鉞對楊一清的到來很是吃驚,二人在寧夏城中的客棧裡一席長談過後,楊一清又匆匆告辭回京。

就在秦堪與張永,嚴嵩等人定計時,遠在千里之外的甘肅安化城裡,朱寘鐇正大發脾氣。

他的案頭上,擺着一紙命令,命令來自京師司禮監,上面有着劉瑾的蓋印。

命令很簡單,“清查甘肅,陝西,寧夏三地軍屯”。

軍屯制,自大明初期便開始施行,《大明會典》所載:“軍士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又有二八、四六、一九、中半等例。皆以田土肥瘠、地方衝緩爲差。”,然而百餘年過去,大明所謂的軍屯制早已漸漸變了味道,軍戶所種田地漸漸變成了封地王爺和衛所將領的私產。

劉瑾這道命令其本質是非常正義的,這些軍屯田地是國有的,你們這些王爺和將領誰私吞了,老老實實給我吐出來,全部劃爲國有土地,以後你們仍可以向軍戶收租,但土地的所有權卻是國家的。

所謂“清查軍屯”,大意便是如此。

這道命令無疑觸動了無數將領的利益,安化王朱寘鐇自然也不例外。

王府裡,朱寘鐇暴跳如雷,嘶吼震天。

“豈有此理!豈有此理!劉瑾這閹賊欺人太甚!本王必除他!”朱寘鐇扭曲的面孔佈滿了極度的憤慨。

王爺靠什麼吃飯?朝廷那點微薄俸祿能入王爺的眼麼?還不就是靠封地農戶的產出,以及分得的軍屯田地,按制,王爺可以擁有三衛兵馬爲王府護衛,田地的規模自然也是三衛以上的規模,如今劉瑾輕飄飄一句話,朱寘鐇就不得不將原本屬於自己的土地全部上交,劃爲國有,少了土地產出,朱寘鐇的造反大計豈不是更沒有指望了?

朱寘鐇眼中噴出了萬丈怒火,隨即怒火漸熄,目光轉瞬變得陰沉,佈滿了決然。

一位穿着黑色長衫的書生悄然走進王府前堂,無視滿地碎裂的瓷片,徑自走到案前拿起京師司禮監發來的諭令,仔細看了半晌,又悄悄放下。

“王爺,該反了。”

PS:還有一更,可能有點晚,大學同學邀我出去吃個宵夜先。。。

第259章 漸生仇隙(上)第129章 是非難辨(上)第281章 昔日盟友第322章 朵顏出兵第321章 花當提親第663章 身陷困局第657章 逆流而上第74章 風平浪靜第408章 棋逢對手第416章 遙相掣肘第170章 徒遭橫禍第228章 私訪夏後(上)第49章 百戶上任第145章 再覲天顏第245章 深宮奪兵(上)第426章 暗藏殺機第738章 錢寧進讒第607章 再見唐寅第57章 崇明抗倭(下)第329章 師叔往事(上)第33章 滄海彼岸第482章 風暴前夜第242章 準備反擊(上)第144章 黑白顛倒第651章 冬雪置酒第3章 秦氏族叔第713章 苦肉化危第538章 各斬情絲第180章 太子出馬第646章 主動出擊第179章 狐假虎威第600章 正德出征第352章 劉瑾新政第407章 佛魔之間第582章 酒後惹禍第338章 殺身成仁第68章 主母駕到第717章 延命求生第124章 廠衛再鬥第640章 迎駕入城第106章 東宮太子第553章 飄然遠去第197章 官復原職第156章 不求長生第596章 反軍北進第55章 崇明抗倭(上)第390章 太廟請罪(上)第170章 徒遭橫禍第198章 家人團聚第669章 因勢而合(上)第316章 假手試探第239章 清君之側第33章 滄海彼岸第19章 功成身退第699章 親征凱旋第390章 太廟請罪(上)第592章 釋仇結善第424章 飄然遠遁第564章 李廣難封第65章 升官之慶第643章 拉人下水第637章 所謂忠直第447章 無聲威脅第693章 駐兵之爭(上)第438章 西廠高手第740章 跪諫宮門第732章 三請三辭第151章 離間哄騙第77章 以德服人第157章 銜食反哺第198章 家人團聚第51章 故人相見第80章 紹興提親(中)第335章 塞外廝殺第219章 以牙還牙第611章 拜錯菩薩第62章 權力慾望第119章 執硯擊之第159章 滿朝讚頌第445章 內閣反應第59章 小賭怡情第549章 攻陷霸州(中)第729章 遼東密使第138章 值衛東宮第669章 因勢而合(上)第328章 聖旨西來第249章 轉守爲攻(下)第547章 決戰前夜(下)第81章 紹興提親(下)第122章 皇門射箭第388章 臣權勢大第135章 嚴旨徹查第22章 知縣相聘第212章 秦堪升官第245章 深宮奪兵(上)第79章 紹興提親(上)第744章 箭在弦上第475章 各自出招第229章 私訪夏後(下)第118章 君臣奏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