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平定天津(上)

反了!

簡單兩個字,將天津三衛每個人的命運推向了一個未知的方向。

說這句話的人藏在人羣裡,不知是誰說的,但同聲附和的人卻很多,校場上傳出一聲聲的怒吼。

“左右都是一死,我們反了!”

百戶和總旗們嚇得臉色蒼白,抽刀便不要命似的往麾下隊伍裡衝殺而去。

他們不得不拼命。

拋開廠衛這些蠻橫的特務執法機構不提,如今的大明跟宋朝頗有幾分相似,統治者對文人士大夫特別優待,朝堂上爭得死去活來,卻人人默然遵守着“君子政治”的傳統,朝堂爭鬥到最後,一方倒臺了,下馬了,只要這位失敗者沒有犯下死罪,一般來說都是客客氣氣請他離開朝堂,甚至政敵還會在十里亭外備酒相送,一杯水酒飲盡,恩怨盡釋,如果失敗者被朝廷加恩復起,繼續再鬥個昏天黑地便是。

但對軍隊就不一樣了,太祖朱元璋以武立國,深知軍隊的重要和可怕,洪武年時制定的軍法便嚴苛得嚇人,除了世人皆知的“十三律五十四斬”外,更可怕的在於連坐,千戶下面的一個百戶反了,斬千戶,百戶下面的某個軍士反了,斬百戶。

校場上的軍士們剛吼出“反了”兩個字,百戶們便急了。麾下軍士做出選擇的同時,也把他們這些並無反意的將領推上了斷頭臺。

平日裡同吃同睡的袍澤將士,此刻爲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不得不刀劍相向。幾名百戶慘白着臉揮刀劈向麾下叫着造反的軍士,衝入人羣中,被早有準備的軍士們一涌而上,百戶們如同怒海中的溺水者,掙扎了幾下便被刀劍加身。慘死在人羣裡。

點將臺上幾名同知和僉事嚇壞了,彼此互視一眼,無言中做出了非常有默契的選擇,撩起官袍下襬便朝校場外跑去。

最絕望的還是十五名千戶將領,他們算是三衛裡的高級將領,真正實實在在手握兵權,可以調遣將士的只有他們十五人,天津三衛的指揮系統便是由他們十五人組成。

當然,除了十五位千戶。還有十五位副千戶。

校場一亂,幾名百戶被軍士斬殺,同知和僉事趁亂跑了,剩下的殘局只能靠他們這三十位高級將領來收拾,日後朝廷會怎樣處置他們。此刻他們已顧不得多想,必須先將叛亂壓下來再說。

一名千戶當即抽出了刀,厲聲吼道:“都不許亂!想想你們的家小妻兒,你們這是壞了全家的命啊!朝廷什麼時候說過要把你們全殺光?這麼蠢的謠言你們也信,你們腦子塞豬糞了……”

身後一道雪亮的刀光,令千戶的話戛然而止,千戶回過頭。怔怔看着身後,同一個千戶所的副千戶一臉陰沉,手上的鋼刀泛着冷森的光,刀刃上一串鮮紅的血順流滴落地上。

生機迅速從千戶身體裡流逝。千戶勾了勾嘴角,想笑。

視爲左膀右臂的副千戶竟也入了白蓮教,六衛三萬大軍在不足十里處重兵環伺,你們造反有出路嗎?

這些話千戶無法再說。身子一抽搐,重重倒地。

這一幕被另外二十八位千戶和副千戶看見。頓時大吃一驚,紛紛抽刀在手,與旁人迅速拉開了距離,隔得老遠警惕地互相瞪視。

“你們中到底還有誰入了白蓮邪教?外面三萬大軍重重包圍,你們到底是造反還是送死?”

一名姓周的千戶眼中兇光畢露,冷笑道:“我們入的可不止白蓮教,舉事成與不成,自然有人保……”

“姓周的,你閉嘴!再說下去你可就真的找死了!”

二十八位千戶和副千戶說話間迅速走位,立馬分出了兩個陣營,雙方舉刀對峙,忠奸壁壘分明。

校場上越來越亂,點將臺下也越來越亂,喊殺聲慘叫聲此起彼伏。

不知對峙了多久,二十八名千戶和副千戶彼此一使眼色,刀光一閃,不約而同地朝對方劈殺過去……

離天津城三十餘里的一戶大宅院裡,秦堪翹着腿坐在內堂,悠悠品着茶水。

這戶宅院是一套四進的大宅子,是城郊農莊一位鄉紳臨時騰出來的。三衛蠢蠢欲動,天津城顯然已不安全,秦堪自然不會傻到待在城裡等着叛軍攻城拿他,佈置完一切後秦堪便離城而去,在這座宅子裡住下。

宅子四周佈滿了錦衣校尉和勇士營將士,從宅子原主人哭喪着臉離開的表現來看,李二代表朝廷臨時徵用這套宅子的方式一定不怎麼溫柔。

“侯爺,天津三衛在西郊大校場上……反了。”李二站在秦堪身前恭立稟道。

秦堪淡淡一笑:“果然反了,此時三衛局勢如何?”

“三衛所屬三十名千戶和副千戶火拼,死者十人,剩下的二十人裡,八人反了朝廷,十二人仍忠於朝廷,這十二人罷鬥後迅速收攏了不敢造反的將士,領他們一路殺出了西郊校場,由於軍心大亂,手下軍士不堪驅使,十二位將領沒有領兵攻打叛軍,而是將所有軍士領往六衛三萬大軍方向,而且軍士們手中的兵刃也被強制命令就地拋卻,所有人赤手空拳向六衛方向行軍,並派出快馬請六衛指揮使接收,也派了人向侯爺稟報事態……”

秦堪笑道:“這十二位將領倒也殺伐果斷,不愧領兵多年,處理叛亂手法老辣得緊。”

李二咧嘴一笑:“事關他們的腦袋,這十二人敢不用命。”

“仍忠於朝廷的三衛兵馬有多少?”

“校場大亂,軍士互戕,當場身亡者共計千餘人,侯爺派去的百多名錦衣校尉也死傷大半,十二位將領帶出來的軍士建制已亂。共計六千餘人,留在校場的白蓮教徒和被裹挾的軍士一共六千餘,忠奸對半……”

秦堪皺眉沉吟:“只有六千多人,六衛三萬大軍頃刻間便能將他們滅掉,天時地利人和,一樣都不佔,選擇這個時機造反,他們所圖到底是什麼?”

李二笑道:“侯爺先前在天津城內一通亂拳打得白蓮教措手不及,接着朝廷三萬大軍重兵壓境。換了屬下是白蓮教首領,怕是也失了主張,慌亂之中倉促起事了……”

“你覺得他們倉促?”

“太倉促了,根本是狗急跳牆!”

秦堪搖搖頭,笑了笑。

三衛中的白蓮教徒可以說是被秦堪逼反的。這些日子做了這麼多事,秦堪的目的就是要他們反。

這個道理和治病是一樣的,毒瘡積於體內最麻煩,看不見也摸不着,欲治而不能,只有用一味藥引將毒激發出來,使其浮於體表。纔可用藥動刀,將其剜除。

天津三衛不知混進了多少白蓮教徒,對忠奸一無所知之下,只能選擇逼其造反。圖窮匕見之後,好壞忠奸一眼分明。

如今白蓮教終於反了,明刀明槍對抗朝廷,然而秦堪心裡總覺得有些不安。

白蓮教真的是被他逼反的嗎?他們真的是倉促起事?

起身走向院子。看着西南方向西郊校場升騰起來的滾滾濃煙,秦堪心情有些沉重。

一場混戰。死傷無辜在所難免,白蓮教滲進天津三衛不可能佔了半數,其中怕是多有聽信謠言盲從,或者舍不下袍澤情分的軍士,他們爲了各種各樣的理由,不得不拿起刀槍對抗朝廷。

然而,忠奸終究是涇渭分明的,朝廷平叛之戰,不是忠就是奸,無論有多少身不由己的理由,既然對朝廷舉起了刀劍,便只能認定爲反賊,毫不遲疑的誅殺。

遠方滾滾升騰的濃煙裡,多少不該死的靈魂隨煙而逝?

“侯爺,剛纔有探子來報,已經確實反賊人數爲六千餘人,他們已離開校場往東而去,東邊十里正是天津城,果如侯爺所料,他們要攻城……”

秦堪搖搖頭,道:“我本來猜測他們是要攻城的,不過現在仔細一想,天津不過只是個小土城,城牆半數爲夯土所築,城高不過三丈,軍事位置固然重要,但它卻不堪一擊,反賊若佔天津,唯一能做的便是直取深港碼頭,碼頭現今泊了十餘條五百料大船,六千反賊上船啓航,直奔朝鮮,日本或琉球而去,此三國奉大明爲宗主國,太祖高皇帝曾將其列爲十五個不徵國,所以三國軍備鬆弛,日本如今更是天皇被架空,諸侯幕府混戰時期,憑着六千餘人的武力,異國登岸佔據一方一土不是難事,我若是反賊,便選這條路逃亡,這是能保存有生力量的最佳路徑……”

“侯爺妙算。”

秦堪嘆了一聲,道:“可是,問題又繞回來了,如此消極狼狽的逃亡異邦,他們所爲何來?又何必造這個反呢?若老老實實蟄伏下去,三衛風平浪靜開赴薊縣開荒,本侯沒有白蓮教徒的名冊,又沒有充足的證據,能拿三衛怎樣?若說下面的軍士聽信了本侯欲殺光三衛的謠言,白蓮教的頭腦人物難道也信了?這事分明沒那麼簡單……”

李二被秦堪一番話繞得兩眼冒星星,腦子裡雲山霧罩,越聽越糊塗,只得咧嘴訕笑。

秦堪嘆了口氣。身邊太缺人才了,此次出巡天津真應該把嚴嵩帶來,多少也能幫他參詳一二……

口中嘆着氣,腦子裡卻無端忽然浮現唐子禾的俏麗面龐。

那個清冷如冰的女子,雖是巾幗之身,卻胸懷良相之志,對天下大勢的分析妙到毫巔,小到天津一隅,大到朝堂天下,她都有着非常客觀清醒的認識,若能得她爲幕僚,想必秦堪便不會想現在這麼累了吧。

只可惜……

秦堪悵然嘆息,惋惜地喃喃道:“卿本佳人,奈何從賊?”

一名校尉匆匆跑來,抱拳稟道:“侯爺,戰事有變,六千反賊並未攻城,他們不知怎麼找出了六衛兵馬包圍的最薄弱點,在西城外五里處血戰半個時辰衝出了重圍,死傷三千餘,餘者皆四散而逃,六衛兵馬已緊急回撤,沿路追殺而去。”

秦堪勃然變色。

天津城外,朝廷官兵和白蓮教鏖戰正酣之時,離城二十餘里的鄉間土路上吱吱呀呀駛來三輛馬車,馬車的車轍頗深,碾壓過後,土路上留下深深的印痕,顯然車上裝的東西不輕。

唐子禾片着一條腿坐在爲首的馬車車轅上,眼眶微微紅腫,嘴脣緊緊抿成薄薄的一條線,帶着寒意的春風吹拂開亂髮,露出她那張未施脂粉卻絕色傾城的容顏。

從賊的佳人依然是佳人。

葛老五揚着鞭子坐在車轅的另一側,見唐子禾面容冷峻不發一語的樣子,不由有些心疼地嘆了口氣。

“唐姑娘,這一趟你不該來的,些許小事我葛老五難道辦不好?”

唐子禾吸了吸鼻子,冷冷道:“今時不比往日,老弟兄就剩這麼幾個了,正應該擰成團,有我在,你們辦事不周細之處,我可以照應一下。”

葛老五咧嘴憨憨一笑,頭一扭,看着身後馬車上蓋着的一層厚厚的油布,心中忍不住歡喜,伸手使勁拍了拍油布,發出沉悶的聲響。

“好傢伙,當初潛入三衛的白蓮信衆幫咱們偷了這門攻城火炮出來,咱們還一度以爲這玩意兒沒啥用處呢,沒想到山洞裡藏了一年,居然派上了用場……”

目光若有深意地瞥了一眼唐子禾,葛老五笑道:“天津三衛今日卯時已反朝廷,現在城外打得正熱鬧呢,不過秦堪提前調集了兵馬,三衛已呈必敗之勢,但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秦堪那狗官收穫平叛戰功,志得意滿率軍回京,路上他的欽差車輦若被這門攻城火炮擊中,不知會被轟成多少塊?”

第602章 紈絝惡霸第434章 平定天津(中)第494章 金殿嘴仗(下)第188章 太子救駕第524章 戰火蔓延第197章 官復原職第361章 察覺蹊蹺第529章 忠實班底第325章 去留兩難第170章 徒遭橫禍第458章 營救交易第58章 戰後還京第174章 岳母進京第676章 黎明之前第283章 欲覲天顏第404章 施之以威第560章 不孕有因第381章 空負凌雲第338章 殺身成仁第160章 又見鵬舉第31章 荒謬理由第610章 震懾羣雄第133章 唯一風景第643章 拉人下水第212章 秦堪升官第499章 殺留難取第232章 三重身份第131章 偉大發明第233章 欲毀婚約第404章 施之以威第329章 師叔往事(上)第482章 風暴前夜第580章 把酒敘舊第675章 亂花迷眼第333章 伯顏出兵第553章 飄然遠去第451章 侯爺回府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313章 會面花當(上)第547章 決戰前夜(下)第710章 興亡一嘆(下)第46章 赴任南京第591章 謀逆在即第422章 巾幗壯志第269章 劉瑾亮刀第715章 驚天鉅變第331章 經營遼東第282章 一炮而紅第406章 必攻必救第403章 白蓮紅陽第466章 霸州劉氏第681章 糊塗亂仗第274章 不得不爲第342章 秦家女人(上)第365章 驚覺上當第190章 水落石出(上)第165章 似曾相識第194章 絕地反擊(中)第406章 必攻必救第242章 準備反擊(上)第650章 增益內庫第576章 晉爵國公第320章 亂配鴛鴦第541章 相思無用(上)第34章 往日冤家第698章 十年荏苒第244章 二女初見第310章 借兵伐明第510章 決戰金殿(下二)第458章 營救交易第271章 問罪言官第417章 良相良醫第99章 上達天聽(中)第249章 轉守爲攻(下)第178章 好爲人師第471章 侯府定計(上)第627章 共逐失鹿第428章 陰雲密佈第517章 最後生機第309章 朵顏塔娜第356章 不歡而散第174章 岳母進京第350章 蒙古特產第75章 才盡其用第476章 劉氏兄弟第376章 殺雞儆猴第657章 逆流而上第722章 二女相見第543章 攻守鏖戰第578章 意欲離京第446章 少造殺孽第57章 崇明抗倭(下)第426章 暗藏殺機第253章 再次升官(上)第401章 冷豔神醫第10章 才子招財第539章 少年壯志第644章 出海在即第146章 弘治之託第206章 拿人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