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廠衛之爭

秦堪最後還是忍痛斷了這條財路。

有時候實在很痛恨自己的臉皮太薄,其實如果跟唐伯虎學學,每次進了晴樓吃了喝了睡了,有意或無意沒發現姑娘們偷偷給他塞的銀子,灌個暈乎乎的回來睡一覺,第二天酒醒什麼都不記得,權當銀子是自己路上撿的,不傷自尊也無損廉恥,下次又一副高傲天鵝的模樣出現在晴樓裡……

很可惜,秦堪太靦腆了……也不知誰給他下的這個定義。

至於那個名叫金柳的清倌人,不知去了何處,從唐寅的述說裡,他覺得這是個好姑娘,爲了他而在知府門前長跪不起,這份情意可謂深厚,儘管以前那個秦堪的靈魂消失了,將來若有機會遇見她,必要給她一番厚報纔是。

日子仍舊平淡的過着,挺好的,不缺錢不少吃穿,雖無功名官祿,卻也活得自在逍遙,一介平民自有平民的樂趣。

不幸的是,這樣的好日子沒過幾天,杜嫣那小八婆刑滿釋放了。

當初杜家女抗婚一事隨着時間的推移,漸漸被人們遺忘,大約杜宏也覺得風聲過去了,整日把寶貝女兒關在房裡他也頗爲不忍,於是把她放了出來,嘴上嚴令不準離開知府衙門內院,可杜嫣怎會聽?老爹一轉身她便迫不及待地飛了出來。

當杜嫣興沖沖一腳踹開秦堪房門的時候,秦堪知道,自己的苦日子來了……

“刑滿釋放了?”

“嗯!”杜嫣興奮地點頭。

“在裡面有沒有好好改造?”

“有!”

“放出來了,快樂嗎?”

“快樂!”

“你快樂就是我快樂……沒事你先回去,我得工作賺錢。”

杜嫣羞紅着臉,掏出一個精緻的小錢袋遞給他:“咱們剛認識的時候你的錢袋不是被人偷了嗎?我關在家裡這些天給你繡了個錢袋,你……莫嫌棄。”

秦堪接過一看,大笑起來:“怎麼繡了兩隻肥鴨子?咦?其中一隻鴨子長着三條腿,它爹孃是失散多年的親兄妹嗎?”

樂極生悲,下一瞬間秦堪便被杜嫣單手舉到了半空中。

“是鴛鴦戲水,不是肥鴨子!混蛋,你故意的?”杜嫣露出了猙獰面目。

京師皇宮,文華殿東暖閣。

弘治皇帝處理國政的地方不拘泥於御書房,偶爾也會在文華殿坐一坐,只因內閣劉健,謝遷,李東陽三位大學士年已老邁,爲了照顧老臣,弘治經常親自來文華殿,凡處理政務,總與三位大學士商量議論之後,再做決定。

君聖臣賢,大明弘治中興必然有它的道理。

此時弘治皇帝面色平靜地坐在東暖閣的御座上翻看奏本,而錦衣衛指揮使牟斌卻恭恭敬敬站在弘治皇帝身側陪侍。

牟斌是錦衣衛指揮使,雖掌管宮中衛儀,但也不必隨侍帝側的,隨侍的事一般由內廷太監負責。

只不過牟斌當官多年,極有眼色,一旦有機會面君之後,等閒不會輕易離去。

牟斌有牟斌的心事,弘治帝登基以來,雖對廠衛信任不減,卻也深知廠衛之禍,故而有意無意的壓制廠衛的權力,不使其瘋長蔓延,禍及天下。

更重要的是,弘治帝深知權力平衡之道,於是原本還算井水不犯河水的錦衣衛和東廠,這些年不知不覺明爭暗鬥起來,東廠廠公王嶽和錦衣衛指揮使牟斌雖表面上一團和氣,實際上二人相見恨不得掐死對方,弘治皇帝居中而坐,對廠衛之間的鬥爭仿若不見,似乎更樂見其成,皇帝的態度也直接造成了廠衛的鬥爭越來越厲害。

雙方不相上下時,爭的便只有聖寵了。

在這一點上,東廠顯然佔了優勢,因爲東廠是太監班底,太監日日夜夜陪侍在皇帝身邊,論遠近親疏,弘治皇帝的感情無疑偏向太監多一些。

這便是牟斌經常有事沒事隨侍在弘治皇帝身邊的主要原因,通俗點說,他想讓天子多見見他,讓天子心理上對他形成一種“身邊人”的定位,如此一來,廠衛之爭,牟斌也不至於落了下風。

這實在是個很無奈很消極的辦法,牟斌卻不得不爲。

文華殿很靜,只聽到劉健大學士壓抑着的咳嗽聲。

春日寒氣猶深,劉健身子染了風寒,這幾日不見大好,弘治帝派了四五次太醫府上瞧病,開了好幾個方子,劉健的病仍不見起色。

“咦?這道奏本……”劉健眉頭皺了起來,思索半晌,覺得做不了決定,遂起身走進殿旁的暖閣,將奏本遞給弘治帝。

“陛下,這道奏本老臣不敢擅專,請陛下先過目再做計較。”

謝遷和李東陽兩位大學士好奇地擡起頭,看向天子手中的奏本。

弘治帝翻開,一行行仔細看了起來。

“呵呵,借貸記帳法?這東西可靠麼?能推行天下?”弘治帝笑了笑,並未下定論。

劉健拱手道:“南京戶部尚書秦紘奏本上說,他用此法測試過戶部帳簿,發現比現用的流水記帳法高明許多,帳目裡錢糧萬物來往皆明瞭清晰,何處虧空,何人經手,收支所費幾何,一眼分明,秦尚書乃穩重老臣,他既開了口,想必不會差的,否則他也不敢貿然上奏,徒擾聖聽。”

“既然這個記帳法如此高明,莫如先在某個縣試用一兩年,看看效果再決定是否推行天下,劉先生意下如何?”弘治帝性格很謹慎,不會胡亂決定一件關係大明賦稅錢糧的大事。

劉健搖搖頭,苦笑道:“陛下,此法不可行,至少這幾年不可行,甚至連某縣試用也不行……”

弘治帝一楞:“爲何?”

不用劉健回答,弘治帝立馬明白了原因。

這大明的官場,貪官太多了,誰會答應用這種近乎完全透明的記帳法,來斷了這些貪官的財路呢?

記帳法沒問題,有問題的,是人啊。貪官是殺不盡的,可天子卻需要他們來幫自己治理國家。

弘治帝神色鬱結地嘆了口氣,目光低垂,看着奏本上一個陌生的名字。

“可惜了這位名叫秦堪的書生,明明心懷報國忠君之志,志高卻不可遂,生不逢時也。”弘治帝說着,臉上露出痛苦之色。

人才生不逢時是誰的責任?

除了他這個大明皇帝,還會是誰的責任?

弘治帝痛苦的不是秦堪的際遇,他痛苦的是大明這中興的表象下,處處隱藏着的危機。

聽着弘治帝對秦堪這位陌生書生的評語,一旁默不出聲的牟斌眼中露出了光亮。

向前走了兩步,牟斌朝弘治帝躬身稟道:“陛下,恕臣魯莽,臣有件事必須面稟。”

“何事?”

“陛下剛纔所言的這位名叫秦堪的書生,他……正是我錦衣衛下百戶。”

“哦?原來竟是錦衣衛的人才,好,牟愛卿爲國納士,忠心可勉,呵呵。”弘治帝不由欣喜道。

“陛下謬讚了。”牟斌不慌不忙的道謝,神情一派淡然。

出了文華殿的大門,牟斌腳下的步子有些急促。

離開皇宮,跨馬飛馳入了北鎮撫司衙門,牟斌語速匆忙吩咐下屬道:“馬上去紹興找出一個名叫秦堪的人的下落,授此人錦衣衛百戶牙牌,官衣,一應官憑告身,南北鎮撫司將秦堪造案在冊,快!”

下屬急忙領命。

“記住了,這個秦堪是我錦衣衛的人,一直都是!嗯,授他百戶後,馬上把他調派到南京。”

下屬走後,牟斌這才露出輕鬆的笑容。

入陛下之耳,之眼者,但凡被陛下贊過的人才,錦衣衛必於東廠之前,將其收入彀中。

這,也是一種爭寵。

第634章 啓程歸京第535章 叛亂根源第289章 禍水東引(下)第610章 震懾羣雄第688章 親王相求第249章 轉守爲攻(下)第455章 三邊總制第729章 遼東密使第34章 往日冤家第508章 決戰金殿(中)第220章 午門相遇第260章 漸生仇隙(下)第99章 上達天聽(中)第563章 晉爵維艱第365章 驚覺上當第314章 會面花當(下)第505章 甘陝大捷第433章 平定天津(上)第376章 殺雞儆猴第453章 遼東消息第15章 化解危局(上)第462章 又挖深坑第172章 奔走求援(上)第708章 正德選妃(下)第538章 各斬情絲第260章 漸生仇隙(下)第476章 劉氏兄弟第261章 一片冰心第396章 欲剿白蓮第71章 坑儒千戶(上)第675章 亂花迷眼第522章 平叛人選第631章 再擒寧王(上)第423章 江湖險惡第242章 準備反擊(上)第228章 私訪夏後(上)第747章 兵諫逼宮(中)第323章 邊鎮動盪第632章 再擒寧王(下)第384章 下詔罪己(上)第62章 權力慾望第34章 往日冤家第705章 父子謀職第561章 妙手除痾第138章 值衛東宮第459章 各施神通第43章 廠衛之爭第685章 小國大患第663章 身陷困局第147章 朝堂人心第561章 妙手除痾第9章 江南才子第115章 禍福與共第417章 良相良醫第25章 賬簿問題第175章 杜宏進京第701章 秦家有子第379章 城下之盟第300章 義州奪兵(下)第268章 復開西廠第8章 白手起家(下)第406章 必攻必救第123章 天子之怒第433章 平定天津(上)第110章 避無可避第611章 拜錯菩薩第655章 風暴來臨(上)第662章 四面楚歌第306章 籠絡軍心第171章 南京暗戰第704章 複用錢寧第684章 使團進京第264章 焦芳投閹第248章 轉守爲攻(上)第228章 私訪夏後(上)第464章 故友相逢第466章 霸州劉氏第473章 侯府定計(下)第311章 改變戰略第323章 邊鎮動盪第697章 緩緩歸矣第173章 奔走求援(下)第428章 陰雲密佈第223章 恍若隔世第81章 紹興提親(下)第655章 風暴來臨(上)第485章 昔年內幕第32章 身不由己第642章 別後團聚第197章 官復原職第359章 侯爺設局(下)第750章 成王敗寇第131章 偉大發明第354章 嚴嵩投靠第403章 白蓮紅陽第1章 失意相公第673章 陰差陽錯第157章 銜食反哺第232章 三重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