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恩威並濟

對平時爲人不怎麼善良的人來說,快當爹的時候總有一種心虛,“報應”這兩個字也漸漸被重視,基於對未出世子女濃郁深沉的父愛,“積德”二字自然被提上了日程。

秦堪也不能免俗,他甚至打算天津事了回京之後,列一張長長的好人好事單子,比如給孤寡老人送溫暖,給窮苦人家送銀子等等。

說起報應,事關自己的兒女後代,從來不迷信的秦侯爺心裡也打起了小鼓,掰着手指細數自己曾經幹過多少缺德事,算來算去,發現兩手的指頭不夠用,不由有些膽戰心驚。

挖人祖墳的事都幹過,僅此一件便足以將他活活釘死在道德十字架上了,至於生兒子沒屁眼,委實是正常之極,有屁眼才叫不正常。

於是秦侯爺的心情更差了。

…………

…………

“李二,去告訴三衛指揮使,叫他們不必爲難,既然司禮監劉公公多次催促,還是依劉公公所言,定個日子率三衛開赴薊縣春耕吧,事有輕重緩急,萬勿因查白蓮教而耽誤了農時,我不會對此事心懷怨恚的,叫三位指揮使寬心便是。”秦堪淡淡吩咐道。

“是。”李二瞧了瞧秦堪的臉色,道:“侯爺,丁順這些日子在京裡養傷,傷勢好了很多,已能下牀走動了……”

秦堪臉上終於有了幾分喜色:“這是好事啊,李二你派人送信去京師。叫丁順好生養歇,把身子養好,以後跟着我多的是建功立業的機會,這次栽個跟頭沒什麼……缺什麼名貴藥材儘管去我府上找夫人要,數月前葉近泉從遼東派人給我送了五支百年老山參,回頭我寫信給夫人,叫她差人給丁順送兩支。”

李二壓低了聲音道:“是,……侯爺,丁順差人帶話稟報侯爺,他說劉瑾目前在京師氣焰囂張跋扈。朝臣敢怒不敢言。特別是最近兩個月,劉瑾爲了給內庫增加收入,大肆在北直隸圈地佔田,廣置皇莊。宮裡的太監和地方上的官吏藉此機會更是大撈特撈。說是皇莊圈地。實際上太監和官吏們圈的地更多,弘治年間,北直隸皇莊所佔土地不過兩萬餘頃。而到了今年,皇莊佔地已超過六萬頃了,就說這天津三衛即將開赴的薊縣吧,總共不過數千頃土地,其中大半已納入皇莊……”

秦堪皺了皺眉:“丁順說這個是什麼意思?”

“丁順的意思是,侯爺如今已是大明勳貴,於公於私來說都應享有朝廷食邑,丁順想請示侯爺,要不要趁此機會給您的侯爺府圈下幾千頃地,這事兒侯爺夫人不方便出面,丁順沒問題,反正惡人都由劉瑾做了,咱們跟在劉瑾背後不聲不響撈點好處,畢竟侯爺將來子孫滿堂之時,除了侯爺的爵位,多少還得留點家產傳給後人,這正是爲侯爺的子孫打個牢靠基業的好時機呀……”

李二滔滔不絕地說着,秦堪眉頭卻越擰越緊,李二見狀急忙將話頭硬生生打住了,訕訕地笑了笑。

秦堪嘆了口氣,道:“李二,叫人帶話給丁順,給我侯府圈地一事再莫提起。”

“侯爺,時機難得啊,滿朝文武官員,還有內廷諸多太監都在玩命似的大肆圈地,侯爺爲何不圈?”

“你知道大肆圈地的後果是什麼嗎?”

李二撓了撓頭,道:“地多田廣,家大業大,子孫不愁,侯爺,這是好事呀。”

“權貴圈地,倒黴的是農民,土地越來越多的集中在權貴手裡,必然導致越來越多的農民失去土地,淪爲流民,流民衣食無着,被有心人一煽動,天下必然反軍四起,所謂‘官逼民反’,就是這個意思。”

秦堪嘆了口氣,目光望向堂外,已有幾分悲憫之色。

“土地高度集中於少數人手裡,這是天下大亂的前兆啊,劉瑾又造了一樁罪孽。”

李二漸漸明白了,尷尬地咧了咧嘴,訕笑着放馬後炮道:“屬下其實早知道圈地不妥,不僅造孽而且失德,丁順那傢伙不讀書不懂道理,回京以後屬下一定好好教導他……”

秦堪冷冷一哼:“劉瑾倒行逆施,遲早會有報應,圈地這種造孽的事不幹也罷,現在我們人在天津,最重要的是把白蓮教剿清,天津三衛裡面肯定有將士入了白蓮教,必須把他們揪出來,如今三衛開赴薊縣在即,換了你是蠢蠢欲動的白蓮教,你會如何做?”

“若欲造反,自然熟地比生地好,開到薊縣那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造反等於舍長而取短,跑到薊縣舉反旗,誰認識他們呀,誰買他們的帳呀,若在經營多年的天津起事,那就不一樣了……”

李二賣弄半晌,忽然語聲一頓,眼睛徒然睜大,吃吃道:“侯……侯爺,三衛要……要反了!要在二月初二龍擡頭開赴薊縣之前反了!”

秦堪哼了哼,道:“難爲你這顆腦袋了,居然到此刻才察覺……按說唐子禾若離開了天津,三衛裡面的白蓮教徒羣龍無首,不一定會反,但誰知道有沒有接替唐子禾的頭腦人物呢?若有的話,白蓮教在二月初二之前反或不反,可真說不準了,所以我們要做最壞的打算。”

“侯爺的意思是……”

“本侯要動天津三衛了!”

天津三衛早在永樂二年便已存在,按大明的軍戶世襲制度,百餘年下來,如今的三衛大部分皆是世襲了祖輩父輩軍職的軍戶,大明的戶籍制度很死板。祖上若是軍戶,那麼他的後代便一直都是軍戶,不管你願不願意,你的職業一出生便已註定。

這樣的制度實在應該催生一門新學問,投胎學。

沒有夢想沒有前途,除了種地就是操練,升職成總旗都是遙不可及的距離,百戶千戶更是做夢也別想,活着純粹只是爲了吃飯。

秦堪捫心自問,如果當初自己穿越到軍戶身上。恐怕也會忍不住造個反的。閒着也是閒着,做人沒有夢想,跟鹹魚有何區別。

理解歸理解,階級決定了立場。處在秦堪如今的立場上。造反是一定要鎮壓下去的。

…………

…………

三衛指揮使被請到了錦衣衛官衙內。秦堪穿着正式的蟒袍,請出了聖旨,以欽差的身份面色沉靜地向三位指揮使宣佈了三個決定。

其一。朝廷再向天津三衛犒賞十萬兩銀子及豬牛肉若干,全部分發到每一位將士手裡,各級將領不得私扣。

其二,三衛將士花名冊上交欽差手中,衛所總旗百戶千戶等各級將領職位不動,但最基層的軍戶將由欽差大人重新分配,也就是說,三衛將士將由欽差大人徹底打亂編制,重新洗牌,細分到每一個總旗和百戶屬下的軍戶,再也不是原來的軍戶了,全部換成新面孔。

其三,三衛以百戶爲單位,每一個百戶將有一名錦衣校尉坐探,輔佐百戶將領完成編制調動。

三條命令一下,三衛指揮使全都楞住了。

第一條好說,朝廷犒賞將士正是多多益善,對穩定軍心有極大的好處。

第二三條卻是什麼意思?打亂最基層的軍戶編制,且先不說軍心會不會動盪,僅是互相調動就是一項多麼浩大的工程,而錦衣校尉入百戶輔佐,分明行監視之職……

三位指揮使互視一眼,心頭猛跳不已。

先拿銀子定軍心,接着不動將領卻調動基層軍戶,最後派錦衣校尉入百戶監視將領和軍戶,不出意料的話,恐怕這三條命令後面,秦侯爺或許還暗中調動了其他地方的衛所兵馬,正朝天津趕來,內有鉗制,外有威懾,好一手恩威並濟!

三位指揮使面面相覷,冷汗順着額頭緩緩而下。

都說薑是老的辣,這位欽差年紀輕輕,幹出的事情卻比老薑更辣,妖孽啊!

事情再往深處一想,錦衣校尉入百戶坐探監視,卻對上面的千戶和指揮使沒有任何監視舉動,這……到底是朝廷相信他們,還是對他們懷疑更甚,甚至……生了殺機呢?

三人能當上指揮使,自然不是等閒人物,想到這裡三人渾身一顫,臉色愈發蒼白了。

“侯……侯爺,下官的衛所裡面究竟有沒有白蓮教混進來,下官慚愧,委實不知,但下官對天盟誓,下官對朝廷是忠心的!下官絕沒有與白蓮教有任何勾結,爲證下官清白,侯爺的一切決定,下官皆贊成……”天津衛指揮使樑勝一臉蒼白,說着將牙一咬,道:“侯爺,天津最近不大平靜,下官頗有些心神不寧,下官想將自己的父母妻妾和兒女盡數送往京師,暫避一下風頭,還請侯爺幫忙派人護送……”

另兩名指揮使一聽,急忙點頭附和:“對對對,下官的家人妻小也想去京師見見世面,請侯爺派人護送……”

秦堪急忙擺手笑道:“三位大人想多了,真的想多了,本侯來天津是爲了查緝白蓮教,天津本是軍衛小城,白蓮教混入衛所也是很正常的,本侯只想把三衛裡的白蓮教徒揪出來,爲朝廷和三位大人剜了這顆毒瘤,本侯可絕對沒有懷疑三位大人的意思,三位大人切莫誤會……”

三位指揮使此時脖頸處寒毛直豎,感到有一柄無形的刀正架在脖子上,此刻若不趕緊向朝廷表明態度,將來若秦侯爺剿滅白蓮教後翻起前帳,三人別說前程,連性命都懸了。

樑勝咬牙道:“侯爺,下官真的沒誤會,委實是家中老父老母妻妾兒女常向下官抱怨天津太小,想去京師見識世面,下官公務太忙,一直顧不上,下官斗膽冒昧,請侯爺派手下送下官的父母妻妾兒女去一趟京師,讓他們遊玩一番,此恩此德,下官永記於心,定有後報。”

另兩位指揮使急忙附和。

秦堪嘆了口氣,指了指三人,苦笑道:“本侯真沒有懷疑你們的意思,你們何必……唉,也罷,爲了安你們的心,本侯這就派人將你們的家小送往京師遊玩,途中一應開銷花差皆由本侯負責,聊作這些日子你們破費招待本侯的回報吧。”

“侯爺大恩大德,下官等感激涕零,多謝侯爺成全!”三人朝秦堪躬身長揖。

秦堪急忙起身,輪流拍了拍三人的肩,沉聲道:“本侯再說一次,我真沒有懷疑猜忌你們的意思,是你們想多了,若說尋常軍戶沒有前途,入了邪教想興風作浪,趁機博個前程,本侯倒真有點懷疑,但三位指揮使前途遠大,品行甚佳,放着好好的朝廷三品武將不當,跑去跟前途黯淡的白蓮教勾結,這怎麼可能呢?”

三人連聲應是,接着又是一番對朝廷忠心不二鞠躬盡瘁的深情肉麻告白。

…………

…………

送走了三位指揮使,秦堪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

李二湊上前笑道:“侯爺對三位指揮使的信任真是令屬下感動,確實也是他們想多了,侯爺沒說錯,放着好好的三品武將不當,跑去跟白蓮教那幫烏合之衆造反玩命,再蠢的人也不會幹呀……”

秦堪點頭,似有無限感慨道:“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它是人性中最閃亮最珍貴的東西,和孝道,仁義,忠誠這些可貴品質一樣,千百年來一直爲世人所謳歌讚頌,可惜三位指揮使對朝廷對本侯太不放心……”

“侯爺仁義!”

嘆了口氣,秦堪道:“李二,將錦衣校尉分派入衛所吧,白蓮教若欲造反,也該是這幾日了……”

“是!”

“還有……”秦堪頓了頓,道:“在京師城郊多挖些坑,三衛指揮使若有不穩跡象,就把他們的家眷全埋了……”

李二愕然:“侯爺,你剛纔不是說信任是最珍貴的……”

“對,我剛纔是說過,但是……”秦堪冷眼朝李二一掃:“……我跟他們很熟嗎?憑什麼信任他們?”

第430章 驅逐白蓮第641章 公爺回府第460章 與虎謀皮(上)第40章 大打出手第276章 營救聖人(中)第45章 錦衣上門第538章 各斬情絲第680章 黑鍋天子第628章 成王敗寇(上)第75章 才盡其用第355章 推新不易第308章 駕至遼陽第331章 經營遼東第380章 眼花繚亂第556章 情海生波第82章 岳母王氏第396章 欲剿白蓮第427章 恩威並濟第676章 黎明之前第747章 兵諫逼宮(中)第169章 岳父有難第679章 圖窮匕見(下)第666章 義無反顧第112章 朝堂風浪(中)第77章 以德服人第102章 賢妻主內第218章 進宮請罪第423章 江湖險惡第529章 忠實班底第62章 權力慾望第431章 風雨即來第270章 陽明問道第66章 廠衛混戰第226章 寧王夜奔第216章 改元正德第458章 營救交易第750章 成王敗寇第631章 再擒寧王(上)第235章 殺身禍起第668章 大索京師第469章 金柳臨盆(上)第124章 廠衛再鬥第696章 面授機宜(下)第621章 安慶決戰(上)第343章 秦家女人(下)第78章 翁婿相見第81章 紹興提親(下)第723章 曲線救夫第44章 一年之約第541章 相思無用(上)第164章 開張風波第85章 大婚之喜(中)第216章 改元正德第213章 榮辱不驚第291章 已成定局第500章 喜堂喋血(上)第287章 大喜不喜第174章 岳母進京第478章 唐寅登門第716章 子禾入宮第637章 所謂忠直第452章 探視丁順第377章 騎虎難下(上)第278章 營救聖人(下)第246章 深宮奪兵(中)第613章 處處漏洞說一件與月票無關的事第605章 攻守各難第740章 跪諫宮門第407章 佛魔之間第719章 涼亭計議第132章 少年雄心第667章 鬧市刺殺第663章 身陷困局第657章 逆流而上第654章 我已入局第131章 偉大發明第507章 決戰金殿(上)第612章 一線生機第421章 生死一念第542章 相思無用(下)第267章 師叔自薦第131章 偉大發明第484章 四面楚歌第596章 反軍北進第82章 岳母王氏第394章 風波平息第289章 禍水東引(下)第28章 移禍江東第595章 興兵叛亂第76章 調令北來第524章 戰火蔓延第372章 與虎謀皮第514章 龍之逆鱗第161章 灌輸野心第54章 開拔集結第300章 義州奪兵(下)第201章 驚聞內變第552章 隱而不發第625章 兵敗安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