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駕到天津

這晚秦府家主終於夙願得償,與兩位嬌妻同臥一榻,大被同眠芙蓉帳暖,隨風潛入夜,潤物滋滋聲……

更令秦堪驚喜的是,大着肚子的金柳也捱不過他的一再要求,終於羞答答地按他的意願擺好了後進的姿勢,一聲聲羞不可抑的嬌吟,曉看紅溼處,春潮帶雨晚來急……

隨着夫妻三人被浪裡最後一聲長吟,搖曳不定的紅燭終於流盡了最後一滴燭淚,掩去了滿室春光。

天剛亮秦堪便起了,看着熟睡中的兩位嬌妻秀眉仍蹙得緊緊的,似乎昨夜的瘋狂令她們消受不住,連睡夢中也感到陣陣的不適。

最大的遺憾是,杜嫣終究不肯讓憐月憐星脫光了進房給男主人推背,能與金柳一起三人同牀,想必已是杜嫣所能承受的極限了……

沒人服侍,秦堪自己穿衣,忽然想到一闕古詞,“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想着想着,秦堪噗嗤一笑。

都說這是一句千古情癡的絕美佳句,可是若從另外一個角度去分析呢?從不後悔被她寬衣解帶,哪怕被她折騰得形影憔悴也在所不惜……分明是無比含蓄的淫句呀。

柳三變仕途不順,一生混跡青樓,有了這個背景,如此理解他的這句詞,未必不通情理。

…………

…………

朱厚照的聖旨早在昨晚便有小宦官送到了秦府,府裡上下一同跪聆旨意後才明白。原來家主提前置辦年夜飯,只因又要離京了。

隨同聖旨而來的。還有全副的欽差儀仗,以及禁中百名技擊高手。

www★тTk án★¢ Ο

鑑於天津三衛如今混亂不堪的現狀,秦堪思索許久,於是派人進宮奏請,調御馬監麾下勇士營二千官兵同行,朱厚照二話沒說答應了,御馬監掌印張永更是全力配合,不僅很痛快地將勇士營撥給秦堪。更將御馬監所屬唯一的一支二百人的鳥槍隊調給了他。

——鳥槍並不止神機營纔有,京師十二團營和御馬監麾下或多或少都有火器列裝,只是相對而言神機營的火器裝備數量最多,故以“神機”名之。

至於錦衣衛所屬,秦堪也調動了一個整編千戶隨行。

卯時剛至,秦堪領着這支三千餘人的隊伍,打着儀仗出朝陽門出城往天津而去。

天津位於京師東南方。離京師只有二百餘里,距離非常近,快馬一日可至。

三千餘人的隊伍步行兩天便已清楚看到天津的城牆。

天津原名直沽,元朝時又改名叫海津,是軍事重鎮和漕糧轉運中心,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更擔當着京師屏障的重要作用。

“天津”是由永樂皇帝親自賜名的,靖難之役時,永樂皇帝從當時的北京起兵,奪九門,廢官衙。發兵直沽,直沽聚兵之後渡河偷襲滄州。發動了正式的靖難戰役,而直沽也就成了永樂皇帝的龍興之地,攻佔南京登基爲帝之後,永樂皇帝第二年將直沽賜名爲“天津”,所謂“天”者,即天子之意,而“津”者,則是渡口之意,天津二字的意思是天子興王師渡河之地。

賜名後的同年,永樂皇帝派遣將領築城設衛,一共設三衛,分別爲天津衛,天津左衛,天津右衛,每衛滿編五千六百人,三衛共計一萬六千八百人。

奇怪的是,天津駐兵如此之多,但天津城內除了軍事和漕鹽衙門外,並未設地方行政官府。直至今日,天津城裡也只有三衛指揮使司和漕鹽衙門,城內百姓居民二千餘戶,卻是由指揮使司這些軍事衙門所管轄。

天津城並不大,築城之初城牆周長九里左右,整體結構東西長,南北短,看起來像一把算盤,故天津也有“算盤城”的別稱。城牆最初全由夯土所砌,仁宣之後天津城的地理位置越來越重要,於是開始將土城牆改建成磚牆的工程,由於工程實在太過浩大,所耗國庫甚巨,幾代帝王更替,天津的磚牆工程仍舊沒完成。

如今的天津城只是一座夯土和磚牆合建的小城,城外破舊潦倒,一條丈許的土路彎彎曲曲直通城門,城頭並無城樓箭樓,一眼望去光禿禿的,此情此景,哪有後世半分人口逾千萬,繁華之極的直轄市的影子?

秦堪騎在馬上,遠遠掃了一眼天津城,不覺舒出一口滄海桑田的感慨之氣,然後命勇士影二千官兵於城外駐紮,而他則領着一千錦衣衛入城。

城門處,天津三衛的指揮使和漕鹽衙署官員已早早等候在此,三位指揮使領着各自麾下的將領恭謹立着,城門已被兵丁封鎖,百姓軍民不得出入,遠遠瞧見欽差團龍大旗獵獵飄揚,衆文官武將打起了精神,舉步迎上前去。

領頭的不是三位指揮使,竟是一名四十餘歲的文官,秦堪於城門前百丈下馬之後,文官走上前躬身行禮,行的卻不是跪禮。

“剌封平江伯兼漕海運總督,領太子太保陳熊,拜見天使欽差秦侯爺。”

秦堪微笑還禮:“原來是平江伯當面,陳家世代忠良,代天子總督漕運海運已五代,爲我大明互通南北稻米絲綢瓷器茶葉,可謂勞苦功高,本侯當不起平江伯的禮呀。”

說起這個陳熊,雖然在弘治正德兩朝名不見經傳,可他的祖上卻很有名,其祖陳瑄,是洪武建文年間有名的水利專家,永樂起兵靖難之後,陳瑄頗識時務,很快站對了隊伍,主動迎降燕王,靖難之後被封平江伯,從陳瑄那一代起便總督天下漕運,世代相傳承襲,可謂漕運世家。

衆多文官武將裡,之所以由陳熊領頭出迎欽差,倒並非因爲他官職最高,而是闔天津全城只有這麼一位世系了爵位的官員,就跟京師早朝大臣排班一樣,爵位高的排在最前面,爵位代表的身份地位,是那些尋常官員無法攀比的。

陳熊拘謹地笑了笑,在天津城別的文官武將面前他或許可以自傲一番,然而秦堪的爵位卻是侯爵,比他又大了一階,更領着令世人聞風喪膽的錦衣衛,又是天子最寵信的臣子,而且此刻的身份是代表皇帝的巡狩欽差……

諸多身份相加,小小的平江伯在秦堪面前哪來的狂傲資本?更何況秦堪的名聲他也多少聽說過,眼前這位笑容儒雅,風度翩翩的年輕欽差,動手殺起人來可是眼都不眨的呀。

二人寒暄幾句,陳熊立馬爲秦堪介紹天津城其餘的文官武將。

對漕道鹽道官員,秦堪也沒仔細記住名字,卻特意記住了三衛指揮使的名字,三人皆四十餘歲年紀,身着三品武官緋袍,中間繡着老虎補子,神態恭敬之極。三衛指揮使分別是天津衛指揮使樑勝,左衛指揮使王炎生,右衛指揮使馬鬆齡。

與三位武將笑談一會兒,秦堪暗暗記住了他們的相貌,至於爲人秉性一時倒瞧不出究竟。

…………

…………

留下勇士營城外駐紮,在一衆官員武將的陪同下,秦堪領着千餘名錦衣衛和二百人的鳥槍隊進了天津城。

天津城內比他想象中的整齊,永樂二年築城時卻是花過心思規劃的,一排排規格大小相同的民居整齊地列於城中,有專門的東西二市,也有江湖藝人聚集的雜耍戲班,巡城的軍士來往如梭,東城門外有一座吞吐龐大的碼頭,碼頭上有扛包的民夫,趕車的車伕以及扯着嗓子叫罵吆喝不已的商人,小小的城內竟已漸具繁華氣象。

將這一切看在眼裡,秦堪微笑不變,心中卻疑惑叢生。

如此一派繁華景象,按理說白蓮教應該生不起事呀,爲何廠衛所屬在這城裡頻頻折損?

平靜繁華的表象下,這裡究竟暗藏着怎樣的殺機?此時此刻,有多少白蓮教衆在陰暗處冷冷盯着自己這個朝廷派來的欽差?

入城後婉拒了將陳熊漕運衙門後院作爲臨時官驛的盛情邀請,一干官員陪同秦堪來到設於天津的錦衣衛指揮使衙門。

天津城裡的錦衣衛指揮使衙門是永樂十五年所設,當時永樂皇帝打算遷都北平,於是在遷都之前專門在天津設立了錦衣衛指揮使衙門,以作爲探聽京津地區官場民間輿情的前哨戰,直至遷都之後,又於京師設了南北鎮撫司和經歷司,天津錦衣衛指揮使衙門便漸漸沒落了,但這個機構卻一直存在,不曾裁撤。

如今天津城的錦衣衛指揮使衙門裡住着的是一位老熟人,——牟斌。

秦堪進天津城後第一個要見的人便是他。

曾經的老上司,一手掌握天下數萬錦衣衛的指揮使,如今卻被貶謫天津當了一個小小千戶,而且還落得被白蓮教徒刺殺,幾近喪命的下場。

跨進略顯破落的錦衣衛指揮使司的大門,秦堪的心情沒來由地低落許多。

ps:還有一更。。。這章裡資料略多,以老賊的行文習慣本不該弄這麼多資料的,可是左思右想,這些資料不能不寫,不然大家會看得滿頭霧水,明朝的天津其實就是一個小土城,這是必須要大家形成概念的,絕不是我們如今熟悉的四大直轄市之一,一個在天一個在地,沒法比。。。

第438章 西廠高手第80章 紹興提親(中)第424章 飄然遠遁第123章 天子之怒第381章 空負凌雲第340章 噩耗入京第605章 攻守各難第514章 龍之逆鱗第157章 銜食反哺第502章 喜堂喋血(下)第670章 因勢而合(下)第722章 二女相見第705章 父子謀職第735章 明升暗降第341章 噩耗入京(下)第91章 番子監視第694章 駐兵之爭(下)第1章 失意相公第740章 跪諫宮門第174章 岳母進京第496章 廷議平叛(下)第692章 分化制衡第444章 劍指西廠(下)第544章 虛實之道第291章 已成定局第46章 赴任南京第42章 前身往事第475章 各自出招第611章 拜錯菩薩第687章 巧取豪奪第608章 兵行險着第148章 洞房無燭第222章 再挖深坑第748章 兵諫逼宮(下)第401章 冷豔神醫第98章 上達天聽(上)第40章 大打出手第468章 寂寞皇帝第416章 遙相掣肘第477章 拒虎迎狼第702章 選妃暗流(上)第15章 化解危局(上)第738章 錢寧進讒第448章 詭異早朝(上)第535章 叛亂根源第175章 杜宏進京第100章 上達天聽(下)第225章 坑人夜宴(下)第701章 秦家有子第600章 正德出征第618章 躑躅猶疑第191章 水落石出(中)第503章 正德削權第420章 白蓮特使第619章 決戰在即第508章 決戰金殿(中)第61章 新宅新人第239章 清君之側第192章 水落石出(下)第518章 功利動心第535章 叛亂根源第200章 坑人發明第215章 秦家誥命第296章 人頭生意第606章 平叛戰略第432章 終舉反旗第63章 冒功打壓第110章 避無可避第27章 揪出蛀蟲第629章 成王敗寇(下)第613章 處處漏洞第129章 是非難辨(上)第730章 鼎重幾何第232章 三重身份第535章 叛亂根源第491章 不棄天下第279章 善惡有報第641章 公爺回府第4章 無妄之災第433章 平定天津(上)第289章 禍水東引(下)第355章 推新不易第336章 身陷絕境第182章 心生忌憚第371章 宴請劉瑾第382章 國事家事第193章 絕地反擊(上)第90章 初至京師第690章 秦府喜事第501章 喜堂喋血(中)第473章 侯府定計(下)第471章 侯府定計(上)第749章 大事已定第699章 親征凱旋第426章 暗藏殺機第696章 面授機宜(下)第27章 揪出蛀蟲第430章 驅逐白蓮第691章 香火有繼第529章 忠實班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