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朵顏出兵

秦堪終於知道原來蒙古人也有“家門不幸”這樣悲涼的事情。

很想破口大笑,但看到花當那張鐵青色的老臉,又覺得不厚道,於是只好拼命忍住。

雖然花當說他女兒“性格恬靜”這一條不符合事實,但塔娜追殺火篩無意中倒是幫了秦堪的忙,就算花當心中還有些搖擺不定,出了這事以後他只能鐵了心跟明廷結盟了。

被明廷的人刺殺說得過去,遷怒朵顏以後也有轉圜的餘地,但塔娜領着人去追殺火篩,這便徹底斷絕了朵顏和火篩之間和好的可能性,仇恨算是永遠結下了。

首領畢竟是首領,花當發了一陣怒以後很快恢復了冷靜,扭頭看着秦堪道:“尊貴的大明欽差,花當願出兵幫你清理遼東,誅殺李杲。”

秦堪也很識趣地笑道:“解決李杲後,遼東邊軍將與朵顏三衛合兵一處,共擊火篩。”

花當大笑:“好,說定了,我們立書爲誓,永不言叛!”

“好!”

“等塔娜回來,我把她嫁給你,這件事也立書爲誓。”

“你這是訛詐!是碰瓷!”

整隻的牛羊擺在供臺上,長長的牛角號聲低沉如嗚咽般傳蕩草原。

自正統年以後,大明與朵顏三衛終於再一次立下了正式的藩屬之盟,盟書里約定大明開放開原,廣寧,四平三城爲合法互市,供朵顏三衛的牧民和商人以牛羊皮貨和肉類等草原產出,來交換大明的稻米,鹽巴,茶葉。綢緞等生活用品,但嚴格限制生鐵,硝石,軍械等戰備物資的流通。朵顏三衛稱臣於大明,雙方在軍事上互爲依託,任何一方發生戰事時,另一方有責任派出盟軍相助。

黃色的絲絹上,漢蒙兩種文字詳細寫下了結盟諸多事宜條款。秦堪代表大明皇帝,花當代表朵顏三衛,二人分別在黃絹上蓋上大印,約定永不言叛,誓成。

朵顏營地裡頓時爆發出震天的歡呼聲,普通的牧民們紛紛露出欣喜的笑容,可以預見,這份盟書將會令他們的生活發生怎樣的改變,朵顏從此再也不是一個被世人隔絕排擠,被三面強敵打壓的孤單羣體。而是有着強大後援,從此不再缺衣少食的崛起部落。

冗長的牛角號不知多久才停歇下來。秦堪與花當站在供臺前,接受着人們的歡呼,花當的身子隱隱落後於秦堪半步,顯然從盟書誓成的那一刻起,花當才真正以藩屬部落的禮節對待來自大明的欽差,此刻在秦堪面前,他以藩臣之禮恭謹相待。

拱了拱手。秦堪笑道:“花當可汗,按盟書所說,請可汗這就點兵吧。李杲出動數萬大軍,如今就在西拉木倫河南畔陳兵列馬,枕戈待旦,隨時準備向草原進發,平滅朵顏入寇之亂……”

花當一呆,道:“朵顏入寇?這……從何談起?”

秦堪冷笑道:“這是李杲給朝廷的奏疏上說的,朵顏入寇,燒殺搶掠大明百姓無數,更於亂軍之中殺死朝廷欽差,遼東總兵官李杲爲肅靖大明邊鎮,爲報欽差被虐殺之仇,於是盡起遼東四衛大軍,北擊朵顏……”

花當頓時勃然大怒:“他放屁!我朵顏何時入了寇?何時殺了欽差?”

“他不這麼說,怎掩他大動刀兵的罪過?覺悟吧,花當可汗,我們是拴在一條繩上的螞蚱,我死了,大明將你視爲逆藩,李杲殺你不死,以後還會有大軍來征討你,朵顏三衛滅族之禍即在眼前。我若不死,你就是大明同進同退的盟友,如果能把李杲扳倒,大明朝廷甚至可以記你一道軍功。”

花當點點頭,隨即又怒道:“本來不關朵顏任何事,全是你們漢人之間爭鬥,把戰火引到我身上。”

秦堪正色道:“不是‘你們’,而是李杲,他是罪魁禍首!”

花當重重一哼。

秦堪接着道:“所以,從現在起,你要好好待我,不能讓我死了,我一死你就說不清了,不指望你把我當祖宗一樣供起來吧,至少也該待我如親爹,讓我有賓至如歸的幸福感,別人若再刺殺我,你可不能再裝聾作啞了。”

聽秦堪又提起這事,花當憤怒的神色頓時變得有些尷尬,仰天打了個哈哈把話題岔開了。

“秦大人,我們朵顏的一萬勇士已準備好了,請您下令開拔吧。”

秦堪點點頭,看着朵顏部落的年輕健壯漢子和自己麾下八千兵馬,心中不由一陣意氣風發。

劣勢終於在他的親手撥弄之下,一點一點地朝有利的方向扭轉了,有了這直接聽命於他的一萬八千名將士,遼東危局欲破何難?

恕與殺而已。

自成祖靖難一百餘年後,朵顏三衛聞名天下的騎兵終於再次爲大明所用。

一萬八千人的軍隊在秦堪的一道軍令下開始集結,雜亂的蹄聲和馬兒不耐的嘶鳴連成一片,連綿數裡的大營拔橛收繩,朵顏衛的年輕勇士們一邊收拾着帳篷,一邊大聲唱着蒙古草原的蒼涼長調,時而傳來霍霍磨刀聲,歡騰中帶着幾分不可掩飾的森森殺意。

戰鼓和牛角號交織成一片,爲首一名武官和一名朵顏衛千戶長模樣的漢子揮動手中旗幟,大軍分成兩部分緩緩啓行。

兩門佛朗機炮揭去了炮衣,萬馬奔騰中忽然發出怒吼,一連十發實彈打在一里外的小丘陵上,眨眼便將丘陵剷平。

滿身披掛的花當和一衆朵顏貴族驚得半晌沒出聲兒,親自操炮的勇士營參將孫英朝他們齜牙一笑,挑釁似的揚了揚眉毛。

花當額頭不由冒了冷汗,他很清楚這位參將笑容背後的意思,昨晚若欽差大人在朵顏營地裡有絲毫不測,恐怕這兩門小炮不會太跟他講客氣,徑自在他的金帳裡開花了。

爭取到了朵顏騎兵後,兩騎快馬離開大軍飛快向宣府和大同方向奔去,李杲已封鎖了遼東到山海關的路,不讓欽差的消息傳回京師,秦堪只能用一個笨法子,從長城外繞遠路,先把李杲謀害欽差,欲亂遼東的消息遞進宣府,再由宣府遞進京師,李杲能遮遼東的天,但遮不了整個大明天下。

無數軍前斥候如芝麻般撒下去的同時,秦堪領着一萬八千人的隊伍上路了,目標直指西拉木倫河,文弱書生與百戰將軍各施機謀,在遼東這片黑土上掀起漫天戰雲。

…………

…………

大寧府到西拉木倫河行軍大約要十餘日,一萬多人的隊伍行軍的速度不會太快,後勤補給拖慢了速度,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一萬多人要吃要喝,不可能輕裝上路。

兩軍合爲一軍,多少不大適應,連紮營時都涇渭分明,營帳風格不一,各具民族特色。

日落後的草原寒風陣陣,篝火一堆堆燃起,秦堪負手微笑着在營帳間行走,特別在五百少年兵的營帳間逗留許久。

看着一張張稚嫩青澀的臉龐日漸成熟,不少人嘴邊甚至長出了少許的茸毛,見秦堪走來紛紛筆直站好,身軀一動不動如同標槍一般。這也是秦堪吩咐葉近泉寫進操練科目的一項,——站軍姿。

葉近泉開始還不大接受,認爲傻站着沒有絲毫意義,後來試用了幾日後,發現少年兵們的精氣神大不一樣,葉近泉這纔對站軍姿這種看似無聊的科目逐漸重視起來。

滿懷欣慰地瞧着少年兵們一個個昂揚抖擻的樣子,秦堪心頭微微有些激動。

或許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秦堪已將他們當成了自己的生存之本,數年以後,他們將是一顆顆改變這個時代的種子,他們承載着秦堪的希望。

他們不是普通的兵,他們除了嚴酷的操練,還要學會認字,讀書,將來還要學兵法,學習很多千百年來聞所未聞的新奇軍事理論,這羣人,將是未來最耀眼的新星。

像前世首長那樣拍了拍幾個人的肩,幾句“小鬼,我看好你喲”之類不痛不癢的勉勵,少年兵們彷彿接受了佛光普渡一般,興奮得臉頰發紅,令秦堪虛榮心大生,剛要繼續輪着個兒的把肩膀拍下去,卻聽得不遠處一陣喝罵聲。

秦堪扭頭看去,卻見花當一臉怒色站在大帳前,手裡倒拎着一根馬鞭,他的女兒塔娜滿身風塵,倔強地咬着牙,一聲不吭地任由花當斥罵,脾氣火爆的花當罵得怒火上升,不時一鞭子抽在她身上,塔娜卻高高地昂着頭,死不認錯的樣子。

秦堪噗嗤一聲,幸災樂禍地笑了。

丁順摸了摸下巴,笑道:“大人,這可是英雄救美的好機會呀,只要大人點點頭,屬下這就上去把花當滿嘴牙敲了,美人一感激,晚上就投懷送抱……”

秦堪一腳踹去,沉聲道:“別多事,陰天裡打孩子,閒着也是閒着,別壞了人家的雅興……”

第487章 桃色風波第176章 詔獄大亂第295章 關外荒涼第587章 劾書入京第119章 執硯擊之第562章 朝堂生謠第424章 飄然遠遁第15章 化解危局(上)第312章 朵顏首領第557章 二男爭女(上)第358章 侯爺設局(上)第185章 化黑爲白第376章 殺雞儆猴第88章 囑咐提點第573章 詭異聖旨(下)第367章 侯爺求官第325章 去留兩難第418章 煽動剿殺第433章 平定天津(上)第470章 金柳臨盆(下)第406章 必攻必救第748章 兵諫逼宮(下)第286章 正德大婚(下)第576章 晉爵國公第471章 侯府定計(上)第661章 國運之爭第358章 侯爺設局(上)第299章 義州奪兵(中)第11章 風靡江南第581章 天家生謠第27章 揪出蛀蟲第197章 官復原職第150章 正面交鋒第3章 秦氏族叔第616章 天不藏奸第551章 階下女囚第237章 決意除奸第83章 大事已定第200章 坑人發明第427章 恩威並濟第615章 教育鵬舉第396章 欲剿白蓮第63章 冒功打壓第146章 弘治之託第747章 兵諫逼宮(中)第400章 空谷幽蘭第499章 殺留難取第22章 知縣相聘第111章 朝堂風浪(上)第297章 改道義州第599章 親征在即第563章 晉爵維艱第695章 面授機宜(上)第50章 拉攏打壓第432章 終舉反旗第262章 知者利仁第15章 化解危局(上)第166章 嫡傳弟子第296章 人頭生意第251章 陰差陽錯第126章 子夜示警第452章 探視丁順第29章 順流逆流第417章 良相良醫第470章 金柳臨盆(下)第176章 詔獄大亂第663章 身陷困局第688章 親王相求第376章 殺雞儆猴第264章 焦芳投閹第303章 堅實後援第338章 殺身成仁第595章 興兵叛亂第578章 意欲離京第614章 佈置綢繆第215章 秦家誥命第247章 深宮奪兵(下)第13章 杜家危局第362章 籠中金雀第182章 心生忌憚第559章 佝僂老婦第393章 自解僵局第254章 再次升官(下)第34章 往日冤家第588章 侯門似海第275章 營救聖人(上)第500章 喜堂喋血(上)第296章 人頭生意第737章 禮議之爭第257章 另募新兵第187章 急轉直下第630章 龍顏大怒第720章 禍福難測第239章 清君之側第428章 陰雲密佈第112章 朝堂風浪(中)第284章 正德大婚(上)第470章 金柳臨盆(下)第583章 離棧之意第57章 崇明抗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