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禍水東引(下)

焦芳的一句話引起了劉瑾強烈的興趣。

因爲劉瑾的眼中釘實在太多了,理論上來說,滿朝大臣都是他的眼中釘,不過焦芳的話說得很清楚,只能藉此事拔掉“一根”眼中釘。

事情還沒弄明白,劉瑾心中已做了決定,把這個寶貴的名額送給秦堪。

如今劉瑾的眼中釘雖然不少,但若說哪根釘子扎得眼睛最疼,非秦堪莫屬。

王守仁的事只是個誘因,最令劉瑾不安的,卻是秦堪在朱厚照心中的地位。

奴才永遠用奴才的眼光去看待事物,不論這個奴才掌握着多麼大的權力,他的眼光是永遠不會變的,太監是一類特殊的羣體,這類人喜歡權力和金錢,甚至喜歡到變態的地步,因爲他們知道自己是皇帝的家奴,家奴是永遠缺乏安全感的,於是只能靠權力和金錢讓自己稍微安心,然而權力和金錢換到的安心也不多,他們最怕的,還是失去皇帝對他的寵信。

一個奴才的生或死,風光或潦倒,決定權全部在皇帝身上,所以自古以來太監的形象一直都是那種陰柔,諂媚,逢迎,卑賤等等負面形象,他們有他們不得不爲的理由,宮中爭寵的不僅僅是皇帝的諸多妃子,太監和太監之間,甚至太監和妃子之間也爭寵,爲博皇帝一人之寵愛,內宮裡的妃子太監們互相結盟,傾軋,排擠或拉攏,種種手段比兵法更精彩,比戰場更慘烈。

劉瑾在朱厚照身邊熬了十年,才換得朱厚照把他當成親人對待,這十年可是他踏踏實實一步一坑走過來的,然而誰也沒料到憑空多出一個秦堪,這人風度翩翩,溫文爾雅,貌似君子,實則狡詐,若論品行。劉瑾可以肯定秦堪給君子提鞋都不配,秦堪數次坑人劉瑾都默默瞧在眼裡,他深知秦堪或許是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但絕不是一個高尚的人。

劉瑾的壞只壞在表面,雖是太監卻頗具爺們兒氣息,陷害忠良還是禍國亂政。他都是明刀明槍堂堂正正地跟人卯上。秦堪的壞卻壞在骨子裡,笑臉相迎間,冷不防便捅你一個透心涼,等你死透了,埋你的時候還能嚎啕大哭,大罵天妒英才,兄臺魂兮歸來……

就是這麼一個敗類,偏偏跟朱厚照剛認識便結爲知交,比親兄弟還親。相比之下,劉瑾付出十年心血的巴結和討好是多麼的等而下之兼可憐可笑。

深深的嫉妒便是從那時開始,這種嫉妒漸漸演變成了極端的恨意和殺意,秦堪越來越得寵,劉瑾卻越來越恐懼。

秦堪不是太監,搶不了他司禮監的權力。但哪怕沒有利益衝突,但憑他在朱厚照面前比劉瑾更得寵,單就這一條,劉瑾已有殺秦堪的理由了。

焦芳的話令劉瑾呼吸不自覺地粗重起來。

他一直在尋找機會給秦堪狠狠一擊,今日聽焦芳的口氣,難道機會來了?

破天荒地,劉瑾主動給焦芳躬身倒了一盞茶。態度客氣得令焦芳賓至如歸。

“焦相方纔所言朵顏使節打傷禮部官員一事沒那麼簡單,不知其中可有內因?還望焦相教雜家。”

焦芳捋了捋鬍鬚,笑道:“劉公客氣了,只因劉公常居深宮。甚少出宮走動,那個巴特爾早在陛下大婚之前便以朝賀之名來到了京師,每日去禮部衙門請求面見陛下,說朵顏三衛有重大冤情,他要告御狀,當時禮部上下皆忙於陛下大婚籌備事宜,哪有功夫搭理這個反覆無常的化外蠻夷?事情於是就這麼拖了下來,一直到陛下大婚之後,禮部張尚書煩不勝煩,便召來那個巴特爾一問,問他有何冤情……”

劉瑾嘿嘿冷笑道:“朵顏三衛自成祖以來時順時叛,土木堡之變時朵顏三衛附逆瓦剌也先,對我大明刀槍相向,虧我景宗皇帝仁慈,如此大逆也只給予朵顏三衛‘革茶馬互市’的輕懲,今兒他朵顏倒有冤情了,雜家聽在耳裡怎覺得如此可笑呢?”

焦芳笑道:“劉公公說得是,按理說這些年咱們大明和朵顏不敵不友,各自爲政,他朵顏有冤也輪不到大明來評判,可朵顏使節跟張尚書說,所謂冤情,正跟大明有關……”

“跟大明有何關係?”

焦芳說得有些口乾,端起茶盞慢悠悠喝了一口茶水,緩緩道:“去歲以來,韃靼小王子伯顏猛可部與火篩部聯手頻頻進犯大明,孝宗皇帝駕崩那兩個月更是變本加厲,遼東邊關屢屢失守,遼東總兵官李杲深恐朝廷罪責,於是派人誘請朵顏三衛旗下一個名叫岱欽的蒙古千戶赴宴,同去者還有三百餘名朵顏衛勇士……”

劉瑾不解道:“韃靼和火篩叩邊,李杲把朵顏衛的人叫來赴宴是何用意?莫非要借兵抗擊韃靼?”

焦芳緩緩搖頭,盯着劉瑾一字一句道:“請朵顏赴宴,是因爲李杲要殺其冒功掩罪!”

劉瑾嚇得倒吸一口涼氣,怔怔半晌不語。

焦芳嘆道:“席間李杲一聲令下,那個名叫岱欽的千戶和三百餘名朵顏衛勇士全無防備,被殺得一個不剩,頭顱割下來送呈京師,說是三衛入寇,遼東將士英勇抗擊,邊關大捷,兵部尚書劉大夏絲毫不知內情,還將給李杲報功請封的奏疏送進了內閣……”

劉瑾臉色有些蒼白,不知想起了什麼不堪回首的事情,喃喃嘆道:“爲何總有人跟頭顱過不去?”

焦芳笑道:“當然,這些只是那個巴特爾的一面之辭,是真是假不得而知,只不過……此事劉公若利用得好,不失爲一條禍水東引,借刀殺人之計。”

“殺……殺誰?”

焦芳也不直言,只笑道:“劉公想殺誰便可殺誰。”

劉瑾沉默許久,忽然問道:“如何殺?”

“此事若不虛的話,朵顏三衛的都督同知花當如今定然對我大明恨之入骨,而遼東總兵官李杲對朝廷愈發懼之入骨,不論是恨還是懼,他們想必都不願意讓朝廷派過去的欽差大臣好好活着的……”

劉瑾想了想,搖頭道:“花當派使節入京告狀,說明他並未打算跟大明朝廷徹底撕破臉,焦相說‘恨之入骨’有些誇大了……”

焦芳陰惻惻一笑:“如果那個告御狀的朵顏使節莫名其妙死在京師,消息傳回朵顏三衛,劉公是否還覺得焦某言辭誇大?”

第415章 蕭牆之內第19章 功成身退第484章 四面楚歌第353章 侯爺回府第620章 攻取南昌第464章 故友相逢第131章 偉大發明第599章 親征在即第551章 階下女囚第600章 正德出征第219章 以牙還牙第719章 涼亭計議第430章 驅逐白蓮第342章 秦家女人(上)第140章 千戶很忙第514章 龍之逆鱗第66章 廠衛混戰第573章 詭異聖旨(下)第304章 收集籌碼第515章 會審劉瑾(上)第450章 政治交易第292章 臨行準備第21章 父女賴賬第223章 恍若隔世第386章 廠衛聯手第297章 改道義州第34章 往日冤家第175章 杜宏進京第101章 落幕出宮第258章 家事難爲第101章 落幕出宮第173章 奔走求援(下)第371章 宴請劉瑾第545章 心存善念第545章 心存善念第370章 迫在眉睫第324章 正面接敵第101章 落幕出宮第382章 國事家事第513章 決戰金殿第152章 各自張網第350章 蒙古特產第595章 興兵叛亂第135章 嚴旨徹查第545章 心存善念第78章 翁婿相見第704章 複用錢寧第74章 風平浪靜第409章 隱匿深山第611章 拜錯菩薩第481章 金殿殺機第610章 震懾羣雄第542章 相思無用(下)第583章 離棧之意第390章 太廟請罪(上)第712章 牆裡佳人第14章 流年不利第665章 無可調和第657章 逆流而上第165章 似曾相識第539章 少年壯志第315章 待爲上賓第713章 苦肉化危第26章 借貸記賬第701章 秦家有子第422章 巾幗壯志第65章 升官之慶第37章 不負年少第276章 營救聖人(中)第405章 主動出手第97章 廠衛衝突(下)第347章 再募少年第236章 山雨欲來第447章 無聲威脅第129章 是非難辨(上)第272章 杖斃戴銑第255章 劉謝致仕第189章 金殿再爭第691章 香火有繼第37章 不負年少第352章 劉瑾新政第725章 酒酬故人第710章 興亡一嘆(下)第544章 虛實之道第550章 攻陷霸州(下)第735章 明升暗降第501章 喜堂喋血(中)第752章 一壺濁酒喜相逢第285章 正德大婚(中)第22章 知縣相聘第397章 臨行家宴第732章 三請三辭第745章 天津除奸第90章 初至京師第695章 面授機宜(上)第742章 君臣再見第456章 侯爺招商第394章 風波平息第193章 絕地反擊(上)第492章 金殿嘴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