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風暴醞釀

王嶽這番話說出口,文華殿內的氣氛頓時凝滯了。

三位大學士和王瓊眉頭深擰,神情凝重,一直闔目養神的蕭敬忽然睜開了眼睛,目光復雜地掃了王嶽一眼,無聲地嘆了口氣,再次閉上眼睛不言不動。

弘治帝駕崩不久,朱厚照登基時對朝中人事並非做太大的變動,弘治一朝的格局仍如繼往,特別是內閣和內廷幾位掌權人物仍存,弘治朝時出現歷史上罕見的外臣內臣默契相處的良好局面也沒有改變。

內閣和司禮監之間相處還算愉快,謝遷對司禮監幾位太監也比較尊重,聽得王嶽這一席話,謝遷拱了拱手,道:“王公公的意思是說,陛下身邊出了佞臣?”

王嶽淡淡一笑,道:“陛下一直很懂事的,可自從登基之後,卻屢屢做出昏庸失當之舉,比如朝會,昔日先帝每日一朝甚至兩朝,陛下卻連一朝都很不耐煩,多次叫宦官傳話說龍體不適罷朝一日,比如批奏本,昔日先帝事事躬親,每本必閱,如今陛下卻已完全將批紅權給了司禮監,內閣遞進宮裡的奏本,陛下翻都沒翻便交給了司禮監處置,若非身邊有佞臣唆使,雜家實在想不出別的原因致令陛下怠政懈朝了。”

看着幾位大學士驚愕難看的臉色,王嶽笑了笑,繼續道:“遠的不說,便說說陛下悔婚一事吧,諸公可知陛下爲何突然欲毀婚約?各位每日忙於朝政,疏於消息。這也難怪,可雜家除了司禮監秉筆,另外還領着東廠,消息比各位多一些……”

劉健拱了拱手,肅然道:“還請王公公詳細告之。”

王嶽臉上的笑容漸漸充滿了一股森然味道,緩緩道:“前幾日陛下換了一身小廝衣裳出了宮,東廠番子回報說。陛下那日在東宮幾名近侍太監的陪伴下,爬上了夏儒府外的圍牆,窺視我大明未來的皇后。瞧了小半個時辰才走,回了宮陛下便改變了主意,命人召見王尚書。欲毀婚約……”

三位大學士和禮部尚書王瓊聞言倒吸一口涼氣,衆人的臉色頓時變得非常難看。皇帝私自出宮,偷窺未成大禮的皇后容貌,這簡直是昏庸混帳透頂,無異於給這些整天宣講着儒家禮儀的朝臣們臉上狠狠扇了一記耳光。

皇帝昏庸沒什麼,多勸諫多教導,昏君總會變明君的,昔年弘治帝剛登基的時候也並非那麼的英明神武,終究幹過幾件糊塗事,但後來在朝臣們不停的勸諫下。弘治帝不也成了一代英明君主麼?

劉健等人並不擔心朱厚照昏庸,他們有信心讓朱厚照慢慢朝他們所希望的方向改變。

然而若皇帝身邊突然多了幾個蠱惑君王,讒言媚上的佞臣,事情的性質便不一樣了。

明着不敢跟大臣們對着幹,私下卻慫恿皇帝幹出一件件昏庸殘暴的不仁不孝之事。佞臣之禍,內患之首,甚於外敵千軍萬馬犯境,甚於大明四地流民聚集成兵,弒官造反,外敵可擊退。流民可鎮壓,這些不足爲慮,然而皇帝身邊佞臣的破壞力卻比外敵流民更大,他們的每一句讒言,每一句蠱惑,都在直接破壞着大明王朝的根基!

劉健等人神情漸漸凝重了,臉上不時閃過幾分殺機。

大明正值中興,誰想破壞先帝和他們一齊創下的大好形勢,他們都將毫不猶豫地將其除去!

“王公公所言佞臣者,莫非指昔日東宮幾名太監,如劉瑾,谷大用,張永等人?”劉健緩緩問道。

王嶽笑道:“昔日東宮,隨侍陛下者一共八人,諸公不可小覷此八人,雖說如今他們無權無勢,可陛下自小便由這八人服侍,情分日積月累,可謂親若家人,他們的一句話,抵得幾位大學士千百句……”

砰!

首輔大學士劉健終於也忍不住拍了桌子,渾身氣得直顫,騰地站起了身子。

“好個內侍太監!竟敢蠱惑君上,亂我祖宗成法,簡直是八條野心昭昭的狼,……不,不是狼,他們是虎,內宮八虎!諸公,隨老夫入宮……”

“慢來,劉公且慢,雜家話還沒說完呢……”王嶽笑吟吟地攔住了怒不可遏的劉健。

劉健強忍住怒氣,拱手道:“王公公還有何見教?”

王嶽笑容依舊,眼中精光閃爍,看着怒氣衝衝的外廷幾位大臣,心知火候已到,於是緩緩說出自己真實的目的。

“劉公可知蠱惑君上者,並不止八人……”

“什麼?”劉健環眼怒睜。

王嶽笑道:“東廠番子報說,那日陛下做出爬牆頭窺視皇后的荒唐之舉,當時內宮那幾名太監都老實待在圍牆下,唯獨一人陪着陛下一同爬上了牆頭,二人一邊看一邊說着話,回了宮陛下便改變主意想悔婚,他們說了什麼東廠番子無從得知,但陛下悔婚的決定,大約與此人脫不了干係,再說……陛下與皇后未行大婚之禮,爲人臣者竟敢和陛下一同窺視未來的皇后,單說此舉便足可砍頭抄家了。”

劉健出離憤怒了,白髮白鬚怒張,牙齒咬得格格直響,謝遷,李東陽和王瓊三人神情好不到哪裡去,文華殿裡沉默無言,卻醞釀着一股令人窒息的殺機。

蕭敬不知何時睜開了眼,看着娓娓而談的王嶽,眼中不知怎的竟露出譏諷之色,彷彿看着一個博人娛樂的小丑。

“王公公所言之人,……是何人?”劉健語若寒霜,緩緩問道。

王嶽哂然一笑,悠悠道:“錦衣衛指揮同知,秦堪。”

殿中衆人臉頰一齊抽搐了一下,李東陽的眼皮不易察覺地跳了跳。

又是一陣壓迫人心的沉默。

不知過了多久,謝遷語氣帶着殺意,森然道:“如此說來,陛下身邊佞臣不止八虎,而是九虎?”

王嶽繼續道:“九人之中,秦堪的地位最爲超然,八名太監侍身以奴,尚不敢太失分寸,唯獨秦堪是外臣,陛下卻對他言聽計從,二人交情之深,天下皆知,天子待之以兄弟朋友,此人深謀遠慮,野心昭昭,劉公可還記得陛下登基大典那日,陛下一開口便要封秦堪爲王麼?若非此子背後教唆求爵,陛下怎會不顧禮儀,於大典之上說出這句大違朝綱禮儀之言?諸公應該明白,內患甚於外患,今日內廷之患,患在九虎,九虎之患,秦堪即爲禍首,諸公若爲我大明千秋萬世宗業計,秦堪不可不除!”rq

第700章 天家子嗣第409章 隱匿深山第115章 禍福與共第137章 恢復功名第200章 坑人發明第428章 陰雲密佈第540章 兵臨城下第581章 天家生謠第419章 民心已定第36章 風雨將至第636章 冷漠京師第711章 外宅夫人第615章 教育鵬舉第49章 百戶上任第688章 親王相求第514章 龍之逆鱗第145章 再覲天顏第613章 處處漏洞第648章 海運奏對(上)第528章 巔峰對決第26章 借貸記賬第679章 圖窮匕見(下)說一件與月票無關的事第217章 丁順捱打第88章 囑咐提點第337章 龍旗飄揚第404章 施之以威第169章 岳父有難第619章 決戰在即第99章 上達天聽(中)第382章 國事家事第329章 師叔往事(上)第406章 必攻必救第575章 金殿心聲第47章 城外臨別第90章 初至京師第35章 戶部亂戰第124章 廠衛再鬥第690章 秦府喜事第555章 天子情事第139章 敗類聖人第128章 出其不意第175章 杜宏進京第9章 江南才子第539章 少年壯志第631章 再擒寧王(上)第430章 驅逐白蓮第73章 坑儒千戶(下)第745章 天津除奸第564章 李廣難封第92章 牟斌相召第49章 百戶上任第224章 坑人夜宴(上)第698章 十年荏苒第584章 陽明離京第509章 決戰金殿(下一)第705章 父子謀職第193章 絕地反擊(上)第85章 大婚之喜(中)第440章 情義取捨第452章 探視丁順第353章 侯爺回府第589章 匪患猖獗第543章 攻守鏖戰第323章 邊鎮動盪第171章 南京暗戰第402章 徐徐佈置第475章 各自出招第741章 宮門驚變第597章 軍報入京第279章 善惡有報第251章 陰差陽錯第686章 忍辱負重第302章 接管義州(下)第57章 崇明抗倭(下)第236章 山雨欲來第513章 決戰金殿第336章 身陷絕境第511章 決戰金殿(下三)第512章 決戰金殿(下四)第631章 再擒寧王(上)第172章 奔走求援(上)第476章 劉氏兄弟第695章 面授機宜(上)第681章 糊塗亂仗第377章 騎虎難下(上)第303章 堅實後援第615章 教育鵬舉第247章 深宮奪兵(下)第681章 糊塗亂仗第276章 營救聖人(中)第393章 自解僵局第416章 遙相掣肘第435章 平定天津(下一)第162章 合夥買賣第530章 侯爺有疾第534章 再議平叛第54章 開拔集結第279章 善惡有報第30章 吃貨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