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上達天聽

刑部衙門前鬧事的貢生們仍在吵吵嚷嚷,指着刑部大門怒罵奸臣當道,誰也沒發現剛纔鬧事的領頭人嚴嵩已消失在人羣中,被錦衣百戶丁順拉去見識人間風月了。

當刑部衙門前聚集的貢生士子越來越多,事態已完全失控的時候,刑部的堂官們慌神了,這年頭讀書人衝擊官府衙門的事並不常見,一旦發生都會變成驚天巨案,上達天聽之後,皇帝爲了平息事態,往往會查辦罷免一大批官員,今日刑部首當其衝,於是值守的堂官們坐不住了。

前門喧囂如市,罵聲不絕,往日威嚴厚重的朱漆大門上已佈滿了被貢生們扔的臭雞蛋爛菜葉。五城兵馬司的軍士們早已圍在刑部衙門的廣場外,卻只遠遠地瞧着,貢生們都是有功名在身的讀書人,兵馬司的軍士們自然不敢對他們稍有打壓威嚇,除非這羣瘋狂的讀書人把刑部那些尚書侍郎們拿刀殺了,扔扔雞蛋菜葉沒關係,讀書人哪能沒一點暴脾氣呢?

刑部的官員們躲在衙門內惶然失措時,早有錦衣衛和東廠番子將此事緊急報入了皇宮大內。

數百個有功名的讀書人衝擊刑部衙門,此事非同小可,牟斌和王嶽都不敢隱瞞,只能呈報給弘治帝……事情既然解決不了,只有把它鬧大。鬧到不可收拾,鬧到上達天聽,或許才能給杜宏找到一絲生機,這便是秦堪指使嚴嵩煽動貢生鬧事的目的。

這個目的顯然達到了……禁宮文華殿。

劉健,謝遷,李東陽三位大學士坐在殿中左側的軟凳上,捋須沉默不語。

弘治帝面沉如水。病態的臉色浮現不滿之色,牟斌和王嶽跪在他面前,大氣也不敢喘一口。他們清楚,陛下現在的心情很不好。

全天下在鼓吹大明中興,大明到底有沒有中興。其實弘治帝也有些迷茫,以前曾經有些洋洋自得,近兩年發生的一樁樁事情卻狠狠地打擊了他的信心,當然也包括今日的數百名貢生鬧事。

一向對讀書人甚爲寬容的弘治帝沒想到他對讀書人善待若此,居然還有人對朝廷不滿,對他不滿,這天下到底怎麼了?

大殿內很安靜,弘治帝面色陰沉,沉默許久才緩緩問道:“到底怎麼回事?再過兩個月便是春闈會試了,貢生們怎麼挑在這個時候鬧了起來?”

王嶽恭聲回道:“稟陛下。東廠查知,貢生們於刑部衙門前集會,乃因紹興知府杜宏打殺織工一案……”

“這案子朕聽說過,人證物證俱在,杜宏罪責難逃。貢生們有什麼不滿意的?”

王嶽道:“陛下英明,此案已是鐵案,無可推翻,那些貢生們年紀尚輕,受了某些不軌之人的挑唆蠱惑,不明事理之下衝擊刑部。實乃大罪……”

牟斌一直靜靜跪在一旁,忽然插言道:“陛下,錦衣衛查到的卻與王公公所言大不相同……”

弘治帝扭頭看着他,道:“錦衣衛查到了什麼,細細報來。”

“是,現今京師民間衆說紛紜,但說法幾乎相同,市井和國子監都在說杜宏是被人所構陷,元兇另有其人,此案源起蘇州織造局和浙江布政司,有傳言說二者沆瀣一氣,盤剝甚至打殺織工,杜宏爲民請願卻被構陷入獄,冤比天高海深……”

王嶽冷笑着打斷了牟斌的話,道:“陛下階前,牟大人可別亂說,市井幾句流言蜚語難道便成了翻案的證據?如此我朝大明律豈不成了擺設?”

牟斌看也不看王嶽,冷冷道:“錦衣衛爲陛下鷹犬,刺探打聽,風聞奏事是錦衣衛的職責,是黑是白臣不清楚,臣只是盡責將民間的任何傳言回奏陛下,是非黑白自有陛下論斷。”

一席話聽得弘治帝面色稍緩,王嶽的臉色卻愈發陰沉。

牟斌從袖中掏出一張傳單,雙手遞上,道:“陛下,這是京師城內四處散落的傳單,裡面將此案的前因後果說得明明白白,臣已命錦衣衛徹查散播傳單之人,至於傳單內所述之事是真是假,尚未查明,伏請陛下聖斷。”

弘治帝接過傳單,越看眉頭皺得越深,喃喃道:“看來此案並非表面那麼簡單呀……”

扭頭看着三位內閣大學士,弘治帝展顏笑道:“朕倒真有些不明白了,三位先生如何看?”

論朝政大事,三位大學士自是翹楚牛耳,可論判案斷案,劉健和謝遷便力有不逮了,於是二人不約而同地將傳單遞給李東陽。

時人謂如今的朝廷內閣曰“李公謀,劉公斷,謝公尤侃侃。”,論謀劃分析,李東陽比劉謝二人強上許多,這案子由他評判自是最合適的。

李東陽接過傳單,掃視幾眼,捋須笑道:“現今各執一辭,臣也無法分辨是非,此案溯其源頭,乃因蘇州織造局和浙江布政司而起,織造局督辦太監王朋已死,但王朋以下仍有不少知情人,浙江布政使崔甑亦知因由,陛下何不宣這些涉案相關人等進京,然後命廠衛偵緝事情真相呢?”

弘治帝點了點頭:“李先生所言甚是,杜宏一案,朕這便令錦衣衛詳查,東廠審問……”

“陛下,臣還有一言……”李東陽眼中閃爍着莫測的光芒,笑着繼續道:“據聞錦衣衛千戶秦堪正是杜宏的女婿,而東廠與秦堪頗有嫌隙,爲此案公平公正,不偏不倚計,臣以爲廠衛最好只負責偵緝,而無斷案之權,而且臣覺得此案似乎與京師朝堂頗有牽連,若欲查明真相,當須派遣信任大臣專職究辦才妥當。”

弘治帝思索許久,緩緩點頭,正式下了旨意。

“打殺紹興織工一案,由錦衣衛,東廠聯手偵緝,宣蘇州織造局上下相關太監,官員,以及浙江布政使崔甑火速入京,不得延誤,杜宏關押刑部大牢,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法司同審。”()

第634章 啓程歸京第252章 劉瑾求權第145章 再覲天顏第417章 良相良醫第440章 情義取捨第572章 詭異聖旨(上)第130章 是非難辨(下)第473章 侯府定計(下)第185章 化黑爲白第507章 決戰金殿(上)第164章 開張風波第15章 化解危局(上)第596章 反軍北進第209章 弘治大行(下)第125章 忍辱負重第109章 侯府惡僕第738章 錢寧進讒第390章 太廟請罪(上)第192章 水落石出(下)第49章 百戶上任第642章 別後團聚第693章 駐兵之爭(上)第633章 追剿餘孽第95章 廠衛衝突(上)第96章 廠衛衝突(中)第727章 塵埃落定第708章 正德選妃(下)第500章 喜堂喋血(上)第152章 各自張網第105章 少年紈絝第87章 一展抱負第724章 二次廷議第121章 意外刺殺第608章 兵行險着第539章 少年壯志第680章 黑鍋天子第675章 亂花迷眼第674章 師出有名第650章 增益內庫第527章 情敵相見第549章 攻陷霸州(中)第50章 拉攏打壓第200章 坑人發明第714章 正德傷情第509章 決戰金殿(下一)第46章 赴任南京第668章 大索京師第559章 佝僂老婦第521章 行刑伏誅(下)第600章 正德出征第194章 絕地反擊(中)第386章 廠衛聯手第109章 侯府惡僕第379章 城下之盟第522章 平叛人選第225章 坑人夜宴(下)第511章 決戰金殿(下三)第610章 震懾羣雄第738章 錢寧進讒第215章 秦家誥命第129章 是非難辨(上)第658章 千夫所指第739章 邊軍入京第119章 執硯擊之第577章 晉爵之喜第246章 深宮奪兵(中)第624章 鵬舉衝陣第105章 少年紈絝第625章 兵敗安慶第238章 君臣對峙第18章 攻守易位第752章 一壺濁酒喜相逢第635章 江山多嬌第206章 拿人錢財第240章 上天示警第258章 家事難爲第412章 壽宴驚變第103章 養家餬口第103章 養家餬口第443章 劍指西廠(上)第275章 營救聖人(上)第219章 以牙還牙第185章 化黑爲白第534章 再議平叛第146章 弘治之託第422章 巾幗壯志第335章 塞外廝殺第93章 千戶上任第554章 功成歸京第403章 白蓮紅陽第417章 良相良醫第102章 賢妻主內第252章 劉瑾求權第652章 東陽致仕第309章 朵顏塔娜第693章 駐兵之爭(上)第61章 新宅新人第390章 太廟請罪(上)第425章 不拖不欠第182章 心生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