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千戶很忙

揚名了,是好事。

名氣這東西看不見摸不着,但帶給人的好處卻是實實在在的,名氣伴隨着利益,有句老話“成名要趁早”,意思就是說,早一點成名便能早一刻拿到實實在在的利益,大器晚成便虧了。

這是秦堪對成名的理解,他是現實主義者,什麼事情都習慣跟利益扯上關係,沒利益的事打死也不幹。

秦堪成了秦聖人,揚名立萬了,可惜名氣有了,好處一文錢沒見着,麻煩卻多了一大堆。

不知什麼時候起,東宮門口三三兩兩聚集着一些文官,大到某部侍郎,小到六品主事,官階不一而足,他們聚集東宮當然不是誠心拜見太子殿下,而是特意找那個值守東宮的秦千戶,新鮮出爐的秦聖人。

這些人都穿着官服,秦堪的武官身份卻能寫出可以流芳千古的《菜根譚》或許深深刺激到了文官們的自尊心,於是自覺不自覺地穿上文官官服來找秦堪,從心理上給自己找回一點場子。

東宮乃儲君龍潛之地,當然不允許官員們有事沒事亂進,那些文官們又不肯離開,於是東宮門前的廣場上出現了一幕奇異的場景,一羣穿着官服的官員們站在凜冽刺骨的寒風裡,道貌岸然負手而立,玉樹臨風之餘猶不忘吸溜一下鼻涕,他們三五成羣聚集在廣場四周,京師的冬天風大且冷,冷風像個斷臂分桃的流氓,風一吹便掀起這些官員們的官服下襬。露出他們的裡衫褻褲,非常不雅。

於是官員們負手而立的飄逸形象頓時急轉直下,忙不迭地個個慌忙捂着衣裳下襬,神情尷尬且姿勢銷魂,動作非常的整齊劃一,廣場上無端多了數十個明朝版的瑪麗蓮夢露。

朱厚照和秦堪躲在東宮正門內的小門房裡,屋內炭火融融。溫暖如春,二人鬼鬼祟祟隔着木窗的縫隙,瞧着廣場上那些文官狼狽模樣。朱厚照噗嗤一笑,捂住了嘴,秦堪嚇得趕緊請他離窗戶遠一點。這孩子的笑點很低,秦堪真怕他的笑聲被那些文官們聽到,那將是一場大麻煩。

“這幫傻冒兒……哈哈,他們想做什麼?”朱厚照笑得前仰後合,樂不可支。

秦堪很無語地看着他,這傢伙知不知道他嘴裡的“傻冒兒”是他將來的臣子,是輔佐他治理江山的中流砥柱?

——雖然看起來確實有傻冒之嫌,但做人不能太誠實的。

秦堪苦笑道:“這些文官肯定不是來給太子殿下歌功頌德的……”

“廢話,我當然知道,我有什麼德行可以讓他們歌頌?”朱厚照顯然對自己有着清醒的認識。

拱了拱手。秦堪嘆道:“臣給東宮添麻煩了,臣有罪,這些人大約是衝着臣來的……”

朱厚照顯然沒把這個麻煩放在心上,他反而很高興,因爲他本就是個喜歡熱鬧的人。沒熱鬧的日子對他來說生不如死,這樣的麻煩他一點也不介意,不但不介意,反而多多益善。

“沒事沒事,本宮恕你無罪……你快說說,他們找你幹嘛?吵架嗎?”朱厚照急不可待道。

秦堪嘆道:“顯然他們來者不善呀。殿下說得沒錯,他們找我的本意便是要跟我吵架,只不過冠以學術之名,吵架謾罵便成了討教討論……”

“但是實質還是吵架,對嗎?”

“對,簡單的說,這羣傢伙是來找碴兒的,他們不服氣一個年僅弱冠的武官竟然能寫出千古流芳的文章,於是成羣結隊來找我討教。”

“他們想討教什麼?”

秦堪無奈道:“可以討教的太多了,孔孟之道,聖賢經義,詩詞八股,書法棋藝,甚至道家岐黃丹術等等,只要有一樣學問能把我辯倒,便意味着他們戰勝了新出爐的聖人,可謂聖中之聖,我秦堪便成了他們揚名的墊腳石,他們踩着我的腦袋成就了他們自己的名聲。”

“這些人好卑鄙……”朱厚照皺了皺眉,接着興奮道:“那你快出去跟他們吵呀!怕什麼,有本宮給你撐腰呢。”

秦堪很無語,太子很了不起麼?這些文官眼裡太子算個屁,他們豁出去時連皇帝都不放在眼裡,朱厚照的撐腰對他來說實在可有可無,毫無意義。

無奈地攤了攤手,秦堪苦笑道:“臣不敢欺瞞殿下,若說跟他們辯論學問,臣哪一樣都辯不過他們,臣若出去跟他們討論,無異自取其辱,正所謂茅房裡點燈籠,老虎頭上拍蒼蠅,壽星公吃砒霜……”

朱厚照兩眼發直,被一連串的歇後語弄得腦子有點暈:“什麼意思?”

“意思是找死啊殿下。”秦堪沉痛道。

“哇哈哈哈哈……”笑點低的太子殿下又狂笑起來。

秦堪鬱卒地嘆了口氣,沒理會笑得毫無形象的朱厚照,透過窗紙的縫隙,他看到那羣文官仍舊執拗地站在廣場上不肯散去。

名聲,已成了文官們自願戴上的枷鎖,爲了在士林裡揚名,他們可以連命都不要,吹吹冬天的冷風當然更不算什麼了。

可是秦堪卻很反感,他討厭麻煩,從來都是繞着麻煩走,可惜麻煩卻一次又一次的主動找上他,避都避不開。

自打承認《菜根譚》是他所作那一刻起,秦堪便已知道這個麻煩遲早要來,大明的文官們不會眼睜睜看着一個少年武官揚名的,文貴武賤是大明立國百餘年形成的規矩,文官們不會讓一個二十歲的年輕人破壞這個規矩,武官必須要被文人死死踩在腳下,想翻身絕對不允許,文官們用頭撞,用牙咬,用命拼也要把武夫們重新踩下去。

明明是一篇脣齒留香的絕世好文章,無端端地跟文官武官們亂七八糟的利益揪扯成一團。好文章已把秦堪噁心得不行。

東宮門前廣場上,寒風越來越凜冽,文官們的官員儀態早已被拋到九霄雲外,大夥兒三五成羣地跺腳搓手,有的甚至蹲在地上直哆嗦,活像前世勞務市場找工作的零散短工。

一名青須飄逸,滿臉正氣的官員終於忍不住了。緩緩朝東宮走近幾步,剋制着怒意大聲道:“光祿寺卿艾璞誠心向東宮值衛秦千戶討教,秦千戶何以拒人千里不願相見?如此慢待我等朝堂大臣。做人怎可這般傲慢無禮?秦千戶的秀才功名怎麼考出來的?”

這句話煽起了衆人的怒氣,廣場上頓時喧囂一片,人人義憤填膺。指着東宮大罵不已。

艾璞見成功煽起了衆人的情緒,不由冷冷一笑,繼續大聲道:“我等皆是金榜正科的進士,今日且不論文武之別,不論官階大小,純以讀書人的身份誠心與秦先生討教一二,秦先生是怕了還是心虛了?艾某不得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那篇《菜根譚》果真是秦先生所作麼?既有如此才華,應該不懼與我等坐而論道,討研一番聖賢道理纔是。秦先生何以教我等?”

這番話無疑是火上添油,衆官員的情緒愈發高漲澎湃,叫囂喝罵之聲越來越大,東宮門前值守的武士們顯然快控制不住情勢,這幫文官情緒一激動起來。完全有可能衝進東宮。

武士們慌了,急忙跑入小門房裡向秦堪請示。

秦堪無奈地看着興奮得手舞足蹈的朱厚照,沉沉嘆了口氣。

這位太子他是指望不上了,瞧他的架勢,非要把這場熱鬧從頭看到尾,完全沒有居中調解的意思。

麻煩。終究還得他自己解決。

…………

…………

“秦堪,你壞主意挺多的,快告訴我,你會怎麼處置這個麻煩?”朱厚照興致勃勃地笑道。

秦堪摸着下巴沉思,喃喃道:“要不乾脆派東宮武士把廣場上的人全殺了?我的職責是值守東宮,有人慾衝擊東宮,怎能不痛下殺手?”

朱厚照臉色變了:“你可不能這麼幹呀,會惹大禍的。”

秦堪眉頭快擰成麻花兒了,重重嘆道:“臣也知道不能這麼幹,太不冷靜了,可是臣還有什麼辦法?都說成名了有好處,臣到現在不但沒看到好處,反而多了一大堆麻煩,都是那該死的《菜根譚》惹的禍!”

“《菜根譚》到底是不是你寫的?”朱厚照好奇問道,這個疑惑存在他心裡很多天了。

“臣那天在文華殿裡其實是想說,《菜根譚》是我路過一個古剎時在佛像前撿到的,結果……”秦堪幽怨地瞟了一眼朱厚照。

朱厚照楞了一下,接着幸災樂禍地大笑起來。

“哈哈,我唯一能幫你的,就是把這事爛在肚子裡,絕不告訴任何人,不然你這可算是欺君之罪了……現在外面鬧哄哄的,你還是趕緊把那幫文官弄走吧。”

秦堪透過窗戶縫隙,看着廣場上那些羣情激憤的文官,良久,他的嘴角竟勾起了一抹誰也看不懂的笑意。

“成名不能沒有好處呀……既然說我傲慢,那我索性傲慢得更徹底吧。”

…………

…………

文官們在光祿寺卿艾璞的煽動下,衆人已離東宮大門越來越近,他們聚集成羣,大聲喝罵着秦堪的傲慢無禮,浪得虛名,話已罵得越來越難聽。

沒過多久,東宮門內走出兩名武士,將一塊大大的牌匾立在門口最顯眼的地方,然後轉身便走。

文官們楞了一下,急忙走近瞧着那塊牌匾,一看之下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艾璞的臉色頓時變得很難看,氣得渾身直哆嗦:“這……這個不要臉的斯文敗類!”

牌匾上的一張宣紙上,赫然寫着太子朱厚照的親筆行書:

“千戶很忙,無暇應對,若欲討教,一言五千兩,一字一萬金。”()

第596章 反軍北進第248章 轉守爲攻(上)第424章 飄然遠遁第76章 調令北來第704章 複用錢寧第625章 兵敗安慶第492章 金殿嘴仗(上)第320章 亂配鴛鴦第692章 分化制衡第130章 是非難辨(下)第233章 欲毀婚約第95章 廠衛衝突(上)第99章 上達天聽(中)第104章 上面有人第441章 一炮斷情第329章 師叔往事(上)第313章 會面花當(上)第638章 無聲反擊第473章 侯府定計(下)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302章 接管義州(下)第705章 父子謀職第674章 師出有名第351章 相逢一笑第254章 再次升官(下)第330章 師叔往事(下)第174章 岳母進京第239章 清君之側第289章 禍水東引(下)第541章 相思無用(上)第631章 再擒寧王(上)第346章 啓程回京第43章 廠衛之爭第379章 城下之盟第592章 釋仇結善第436章 平定天津(下二)第227章 罷官歸藩第618章 躑躅猶疑第618章 躑躅猶疑第62章 權力慾望第244章 二女初見第607章 再見唐寅第368章 復開弘文第436章 平定天津(下二)第563章 晉爵維艱第87章 一展抱負第520章 行刑伏誅(中)第573章 詭異聖旨(下)第677章 圖窮匕見(上)第171章 南京暗戰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238章 君臣對峙第687章 巧取豪奪第676章 黎明之前第168章 秦府新年第398章 駕到天津第622章 安慶決戰(中)第721章 美人恩重第410章 風雲再起第747章 兵諫逼宮(中)第56章 崇明抗倭(中)第450章 政治交易第387章 滿堂不歡第37章 不負年少第257章 另募新兵第496章 廷議平叛(下)第710章 興亡一嘆(下)第239章 清君之側第5章 遊衙驚夢第217章 丁順捱打第261章 一片冰心第302章 接管義州(下)第273章 捨身赴死第378章 騎虎難下(下)第113章 朝堂風浪(下一)第587章 劾書入京第47章 城外臨別第576章 晉爵國公第120章 太子認錯第435章 平定天津(下一)第264章 焦芳投閹第301章 接管義州(上)第126章 子夜示警第55章 崇明抗倭(上)第120章 太子認錯第92章 牟斌相召第185章 化黑爲白第485章 昔年內幕第453章 遼東消息第368章 復開弘文第68章 主母駕到第25章 賬簿問題第700章 天家子嗣第573章 詭異聖旨(下)第112章 朝堂風浪(中)第607章 再見唐寅第684章 使團進京第717章 延命求生第584章 陽明離京第486章 各有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