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東宮聖人

做好孩子和裝好孩子是兩碼事。做好孩子需要毅力,裝好孩子需要演技。

秦堪前世讀史書時,看到正德皇帝這一段總爲他扼腕嘆息,他爲朱厚照總結過一條很重要的人生教訓。朱厚照之所以被文官罵了一輩子,被後世罵了幾百年,最大的失敗在於他不會裝。

我行我素沒什麼不好,追求個性是人生應有之義,活得像從流水生產線下來的產品纔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只可惜活得太率直了,終究讓那些流水線產品看得不順眼,朱厚照一輩子活得很累,因爲他沒給自己披上一件文官們喜歡看到的外皮,或許他不屑披,或許他的叛逆心理讓他不願披,他的一生缺少朋友給他一個提醒,——披上一件文官們喜歡看到的外皮以後,他會發現自己的一生活得輕鬆許多,透過這張外皮,混雜在長相性格千篇一律的人羣裡,他會看到許多有趣的東西。

真應該學學文官們的優點,不論想做什麼事情,當你搶在別人前面佔住了道德和大義的制高點,想做的事情便成功了一大半。

朱厚照才十五歲,他不懂這個道理,或者說,他花了一輩子時間做那些無謂的抗爭,到死也沒學會怎樣讓自己率性的活着又讓旁人瞧得順眼。

秦堪覺得朱厚照的運氣真不錯,因爲他碰到了自己,一個貌似君子的人,朱家祖墳冒了青煙,讓這個朱家不肖子遇見了他人生裡的燈塔。朱厚照若還有一點良心的話,實在應該備好三牲六畜跑去孝陵給朱元璋磕幾個響頭表示感謝纔是……

“爲什麼要裝好孩子?”朱厚照很不滿地瞪着秦堪,他不喜歡虛僞,討厭虛假的東西,裝好孩子他會覺得很累。

秦堪嘆氣,朱厚照不明白,活得太率直纔是人生最累的事情。

跟他講這些道理他不會懂。只有讓他得到了好處,他纔會發現虛僞的妙處。

“殿下小時候闖過禍嗎?”

朱厚照撇嘴:“這話多謙虛呀,我到現在還一直闖禍不斷呢。”

“殿下闖禍以後捱過罵嗎?”

“當然。父皇責罵,大學士們也氣得跺腳。”

“殿下有沒有想過,如果你闖了禍。在別人沒發現以前馬上給你的父皇送上一件孝敬的小禮物,給大學士們親手奉上一杯熱茶,你想想,他們還捨得責罵你嗎?”

朱厚照呆住了,神情漸漸變得懊惱。

秦堪暗歎,可憐的孩子,活了十五歲還沒轉過這道彎,從小到大白白被罵了十五年,他現在一定有種撞牆的衝動……

秦堪嘆道:“殿下,這就是裝好孩子的妙處了。你懂了嗎?”

“懂了,可是,我怎麼裝呢?”

“大學士們在的時候,不妨裝裝樣子,拿起書本搖頭晃腦讀幾句……”秦堪笑道:“殿下別不耐煩。假裝一陣子,輕鬆一輩子。”

“這樣就可以了嗎?”

“如果殿下偶爾能念出幾句連大學士們都瞠目結舌的經典之言,相信他們會把你引爲神人,從此羞於教訓你。”

“我哪來的經典之言?”

秦堪笑了,朱厚照沒有,他有。

輕車熟路的做法。冠以朱厚照的名頭,他秦堪躲在背後默默收穫好處,這個好處比銀子重要多了。

單純可愛的朱家小太子不幸誤交匪類,性格正朝不可預測的方向漸行漸遠,朱家列祖列宗會不會在棺材裡氣得掀蓋子?

朱厚照來秦家這一趟除了進門時付出了一點點小代價,總的來說收穫頗豐,至少他離開的時候笑容很明朗,搭配被杜嫣揍出來的傷痕,彷彿被揍得很爽的樣子,惹人欽羨。

“秦堪,送本宮的時候可不可以專心點?老往天上瞧什麼意思?”

“臣在擔心天降神雷劈死我……”

東宮春坊。

早朝散後,劉健大學士踩着不急不徐的步伐,從皇宮文華殿趕來東宮教太子讀書。

這是他最頭疼的一件工作,給太子上一堂課比處理一百件國事政務更頭疼,一想到那頑劣不堪的太子殿下讀書時的模樣,劉健便忍不住有一種掉頭離去的衝動。

可惜他是大學士,身負教導太子的重任,未來的大明江山只能由這位年少的太子繼承,他有責任讓這位太子學有所成,知禮儀,懂廉恥,心懷聖人之仁,以悲憫之心垂拱天下,治理萬民,否則便是內閣學士們的失職,是被大明子民千秋萬代唾罵的罪人。

想到這裡,劉健重重嘆了口氣,打起精神,緩緩邁入課室。

太子朱厚照穿着一件黑色的便服,擡頭挺胸地坐在下首,劉健一進門便楞住了。

多少年,多少年沒見過太子如此正經的模樣了!

劉健心中一陣激盪,渾濁的老淚迅速盈滿眼眶,激動得不能自已,——事出反常必有妖,這豎子今日想玩什麼花樣?

激動歸激動,劉大學士這麼多年的風浪不是白經歷的,腦海中警鈴大作,卻不動聲色地朝朱厚照點點頭。

朱厚照站起身,恭恭敬敬朝劉健長長一揖,標準的儒家禮儀:“學生厚照,見過劉先生。”

他叫我先生了……

劉健感動得老淚又流了出來,幸福的眩暈感令他身軀有些搖晃,多少年沒聽過太子殿下稱他先生了,——今日如此反常,這豎子打算翻天麼?

“殿下免禮,老臣教殿下聖人之學。爲殿下來日垂拱天下築基培元,還望殿下一心向學,勿負陛下所望,勿負天下所望。”

“是,辛苦劉先生了。”朱厚照表情肅穆地又施了一禮。

劉健擦了擦眼角的淚花兒,仰天深吸一口氣,平復內心的驚濤駭浪。然後朝自己的老師專座走去,坐下之前,劉健狐疑地瞧着屬於自己的那張繡凳。伸出腳尖試探般踢了一下,凳子紋絲不動。

“未設機關害我……他到底埋伏了何種陰謀等着老夫?”劉健越來越焦慮了。

戰兢忐忑地落座,劉健捋着花白的鬍鬚剛待開始授課。朱厚照又親手端着一杯熱茶朝他面前恭敬一遞。

“先生授課辛苦,學生爲您奉上清茶以潤口舌。”

劉健眼皮一抽,來了,終於來了,這杯茶裡必然有名堂,多半摻了瀉藥想令老夫出醜……

“謝殿下掛懷,老臣不渴。”

朱厚照也不勉強,淡淡一笑,命人拿了一個空茶盞兒來,從那杯熱茶中勻出了小半盞兒。一口飲盡。

劉健又呆住了。

課室裡長久的沉默之後,劉健愴然一嘆:“殿下,殺人不過頭點地,你到底想做什麼?”

朱厚照朝他甜甜一笑:“學生坐在這裡當然想讀聖賢書,不然還能做什麼?”

劉健悽然道:“殿下。老臣年已老邁,受不得驚,您還是直說了吧。”

朱厚照眨眨眼,腦中閃過秦堪昨日在秦家書房鄭重囑託他的話:“殿下,這《菜根譚》臣只記得寥寥數語,其中頗多殘缺。但裡面句句珠璣,妙不可言,可爲千年聖人之言做個通俗易懂的註釋,殿下憑這些足可應付教你的那幾位老師,偶爾說那麼一句兩句,定能讓諸位學士對你改觀,但記得切不可全部拿出來,否則這戲便做不下去了。”

朱厚照咂摸咂摸嘴,若要震住這些學士,讓他們從此不再對我的學業嘮叨怪責,全部拿出來豈不是更好?

扭頭朝谷大用使了個眼色,谷大用急忙遞過數頁寫滿了字的稿紙。

朱厚照朝劉健一笑,道:“劉先生,學生愚鈍,聖賢書讀得似懂非懂,這幾年猶覺聖人之言太過深奧繁雜,難以教化天下,學生不才,嘗試寫了一份文稿,爲聖人之言作一番通俗註釋,先生若不棄,尚請您斧正一二。”

不棄,劉大學士怎麼可能會棄?

劉健震驚地看着朱厚照,急不可待地從他手中接過文稿,一字一句地仔細看了起來。

“菜之爲物,日月所不可少,以其有味也。但味由根發,故凡種菜者必要厚培其根,其味乃厚。故名以《菜根譚》也……”

“修身篇:一念常惺,才避去神弓鬼矢;纖塵不染,方解開地網天羅。”

“完得心上之本來,方可言了心;盡得世間之常道,才堪論出世……”

“攻人之惡勿太嚴,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過高,當使其可從……嘶——”

劉健兩眼圓睜,倒吸一口涼氣,不知不覺間,頜下的清須被自己狠狠揪了幾根下來。

深深吐一口氣,劉健神情變得凝重,揚着稿紙肅然問道:“太子殿下,這是你所作?”

“當然,日夜所思,數年方成。”朱厚照的臉皮顯然有朝秦堪看齊的趨勢。

劉健心中漸生怒意,太子讀書這些年是個什麼貨色,他比太子他爹都清楚,就他那半桶子晃盪的墨水,能作得出如此振聾發聵,堪比聖人的驚世言論?

是誰在蠱惑太子?這人是想幫他還是欲害他?

劉健臉色漸漸變得難看,垂頭仔細又讀了幾句,心中愈發沉重。

數頁文稿,寥寥幾句注語,每一句卻深得聖人之奧義,劉健捫心自問,哪怕是內閣三位大學士對孔孟的專研熟悉程度,亦比不上寫這文稿的人之十一。

沒想到太子身邊竟有一位深藏不露的隱士高人,這人到底是誰?

見慣風浪的劉健不動聲色地將文稿收起,然後吩咐朱厚照自讀詩書,而他則緩緩走出春坊,一出大門便風急火燎地直奔皇宮文華殿。

…………

…………

文華殿內,弘治帝正和李東陽對弈,藉此舒緩心神,每當處理國事乏累的時候,弘治帝便叫上一位內閣大學士陪他下棋,一局過後繼續處理國事。

正當李東陽緩緩落下一子時,殿外卻傳來劉健氣急敗壞的喊聲。

“陛下不好了,太子殿下成聖人了!”

第79章 紹興提親(上)第463張 氣數已盡第534章 再議平叛第463張 氣數已盡第422章 巾幗壯志第465章 不負知己第243章 準備反擊(下)第227章 罷官歸藩第499章 殺留難取第116章 相逢無言第324章 正面接敵第676章 黎明之前第333章 伯顏出兵第175章 杜宏進京第81章 紹興提親(下)第89章 舉身赴京第482章 風暴前夜第69章 惹禍千戶第540章 兵臨城下第612章 一線生機第139章 敗類聖人第2章 吊頸秀才第435章 平定天津(下一)第241章 坦言身份第16章 化解危局(中)第691章 香火有繼第150章 正面交鋒第527章 情敵相見第612章 一線生機第397章 臨行家宴第478章 唐寅登門第26章 借貸記賬第302章 接管義州(下)第152章 各自張網第382章 國事家事第462章 又挖深坑第503章 正德削權第231章 難演的戲第599章 親征在即第227章 罷官歸藩第122章 皇門射箭第287章 大喜不喜第102章 賢妻主內第324章 正面接敵第123章 天子之怒第516章 會審劉瑾(下)第28章 移禍江東第713章 苦肉化危第645章 規矩禮儀第523章 反軍勢大第32章 身不由己第56章 崇明抗倭(中)第668章 大索京師第288章 禍水東引(上)第319章 開放互市第180章 太子出馬第334章 歸心似箭第372章 與虎謀皮第746章 兵諫逼宮(上)第602章 紈絝惡霸第625章 兵敗安慶第195章 絕地反擊(下)第166章 嫡傳弟子第3章 秦氏族叔第209章 弘治大行(下)第511章 決戰金殿(下三)第193章 絕地反擊(上)第627章 共逐失鹿第552章 隱而不發第447章 無聲威脅第188章 太子救駕第466章 霸州劉氏第129章 是非難辨(上)第610章 震懾羣雄第744章 箭在弦上第276章 營救聖人(中)第712章 牆裡佳人第659章 盛世光景第621章 安慶決戰(上)第235章 殺身禍起第460章 與虎謀皮(上)第432章 終舉反旗第172章 奔走求援(上)第235章 殺身禍起第716章 子禾入宮第623章 安慶決戰(下)第598章 親征之爭第424章 飄然遠遁第364章 准予致仕第740章 跪諫宮門第647章 欲建水師第719章 涼亭計議第88章 囑咐提點第658章 千夫所指第661章 國運之爭第49章 百戶上任第248章 轉守爲攻(上)第713章 苦肉化危第610章 震懾羣雄第536章 出征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