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純屬偶然

山東的叛亂是個麻煩事,但要看跟誰比,要跟西北比,就不算個事。

據說朱元璋當年建都的時候,曾經找人算過一卦,大致內容跟現在做生意的差不多,比如這筆生意能做多少年,有什麼忌諱等等。

據說那位算卦的半仙想了很久,說了八個字:

始於東南,終於西北。

朱元璋建都南京,就是東南,按照這句話的指示,最後收拾他的人,是從西北過來的。

這句話看起來很玄,實際上倒未必。這位半仙懂不懂算卦我不知道,但他肯定是懂歷史的,自古以來,中原政權完蛋,自己把自己折騰死的除外,大多數外來的什麼匈奴、蒙古,都在西北一帶。

但就崇禎而言,肯定是不信的,因爲對明朝威脅最大的,是後金。

而後金的位置是東北,就算是被滅了,也是始於東南,終於東北。

但事實告訴我們,算卦這種事,有時是很準的。

西北很早就有人鬧事了,但原先並不大,最多就是幾十個人,搶個商鋪,拿幾把菜刀,鬧完後上山當匪,殺掉的最高官員,也就是個知縣,如果混得好,沒準將來還能招安,當正規軍。

但到崇禎元年,事情鬧大了。

整個陝西、甘肅一帶,民變四起,殺掉知縣,只能算起步了,個別地方還幹掉了巡撫,而且殺完搶完且不散夥,經常到處流竄,到哪搶哪。

這種團伙,史書上稱之爲流賊。

流賊的特點是,四處跑,搶完就走,打一槍換個地方,組織性不強,昨天搶完,今天就走,可以,昨天被搶,今天加入搶別人,也可以。成員流動性很大,但都有固定領導團隊。

當時的西北,類似這種團隊有很多,優秀的團隊管理者也很多,但久而久之,問題出現了,由於成員流動性太大,且沒有固定辦公場所,團伙成員文化又低,天天跟着混,時間長了,很難分清誰是誰。

爲妥善解決這個問題,團隊首領們想出了一個絕招——取外號。

所以在崇禎元年,陝西巡撫呈交皇帝的報告上,有如下稱呼:

飛天虎、飛山虎、混天王、王和尚、黑殺神、大紅狼、小紅狼、一丈青、上天龍、過天星。

全是外號。

取這樣的外號,是很符合實際需要的,畢竟團隊成員文化比較低,你要取個左將軍、右都督之類的稱號,他也不知道是啥意思,而且這種外號,大都是神魔鬼怪,叫起來相當威風。

至於這上面提到的諸位神魔到底是誰,別問我,我也不知道。

鑑於該行當風險很大,且從業者很多,要是運氣不好,剛入行,把外號取好就被幹掉,也很正常。而且許多外號由於過於響亮,使用率很高,經常是幾個人共用一個外號,要搞清楚誰是誰,實在很難。

無論叫什麼,姓甚名誰,其實都無所謂,說這麼多,只是要你知道,當時的西北,已經不可收拾。

按一般史書的說法,這種情況之所以出現,是因爲明朝末年,朝廷腐敗,經濟蕭條,貪官污吏,苛捐雜稅數不勝數,民不聊生,於是鋌而走險。

這種說法,就是傳說中的套話,雖說不是廢話,也差不多。

因爲事實並非如此。

很多人並不知道,明朝末年的民間經濟並沒有蕭條,比如東南沿海,經濟真是不要太好,開生意做買賣,相當紅火,大家齊心協力,正在搞資本主義萌芽,蕭什麼條?

賦稅也沒多少,以往兩百多年,官田的賦稅,只有百分之十,民間地主的賦稅,最多也就收百分之二十。後來開徵三餉也纔到百分之四十。當然,個把地主惡霸除外。

西北之所以涌出這麼多英雄好漢,只是因爲崇禎運氣不好,遇到了一件東西。

中庸有云:國之將興,必有禎祥,國之將亡,必有妖孽。

其實遇到妖孽,倒也沒什麼,畢竟還有實體,實在不行,找人滅了它。

崇禎遇上的,叫做災荒。

翻開史書,你會不禁感嘆,崇禎同志的運氣實在太差:

崇禎元年,陝西旱災。崇禎二年,陝西旱災,崇禎三年,陝西旱災,崇禎四年,陝西旱災…………

災荒之後,沒有糧食吃,就是饑荒。

沒有糧食吃,就吃人。

對受災的人而言,吃人,並非童話。

據說當時西北各地的小孩,是不能四處亂跑的,如果沒看住,跑了出去,基本就算沒了。

注意,不是失蹤,是沒了。

失蹤的意思,是被拐賣了,沒了的意思,是被吃了。

據說,當時還有人肉市場,具體幹什麼買賣,看名字就知道。

據說這麼多,只想告訴你,這並不是童話,也不是神話,而是真話。

既然有災荒,朝廷爲什麼不賑災呢?

答案很簡單,沒錢。

此前有個經濟學家對我說,明朝滅亡的真正原因,是沒錢。

我表示同意,財政赤字太多,爭得沒有花的多,最後垮臺。

但他看了看我,說:我說的沒錢,不是沒有收入,是沒錢。

有什麼區別嗎?

然後,他講了一個小時,再然後,我翻了一個月的經濟學,明白了區別。

我很想從頭到尾,把我明白的事情告訴你們。但如果這樣做,我會很累,你們也會很累,所以我決定,用幾句話,把這個問題說清楚。

明朝滅亡,並非是簡單的政治問題,事實上,這是世界經濟史上的一個重要案例。

所謂沒錢,是沒有白銀。

明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之一,到崇禎接班的時候,商品經濟已經十分發達,而商品經濟十分發達的標誌,就是貨幣。

明朝的貨幣,是白銀。

簡單地說,沒錢的意思,就是沒有白銀,沒有白銀,無論你有多少經濟計劃,有多少財政報表,都是胡扯淡。

舉個例子,陝西受災,朝廷估算,要賑災,必須一百萬兩白銀,但是就算你把皇帝的聖旨拿到陝西,也換不來一兩銀子,因爲沒有白銀,所以無法賑災。

好了,下一個問題,爲什麼沒有白銀。

先糾正一下,不是沒有白銀,而是白銀不夠。

爲什麼白銀不夠?

這是個很複雜的經濟學問題,我不太想講,估計人也不太想聽。

但不講似乎也不行,簡單說兩句。

用大家都能明白的話說,就是白銀有限,朝廷用掉了一兩白銀,未必能掙回來一兩,加上我國人民,素來以勤儉節約聞名,許多人拿到真金白銀,不喜歡花,要麼存在家裡,要麼溶掉,做幾個香爐、人像之類的,還能美化環境,所以市場的白銀越來越少。

更重要的是,明朝的商品經濟實在太過發達,經濟越發達,需要的白銀就越多,可是白銀就那麼多,所以到最後,白銀就不夠用了。

這種現象,在經濟學上有一個通稱——通貨緊縮。

我知道,有人會提出這樣的問題——爲什麼不用紙幣?

很好,如果你提出這個問題,說明你很聰明。

但我要告訴你,在你之前的六百多年,有人問過這個問題。這個人的名字,叫朱元璋。六百多年前,他就想到了這個問題,所以開始發行紙幣。

在經濟學中,有這樣一句諺語:棍棒打不垮經濟理論。

這句話的通俗意思是,無論你多牛,都要照規矩來。

朱元璋就是牛人,也要按規矩來。雖然他發行了紙幣,一千、一萬都印過,可惜的是,幾百年來,大家還是認白銀,就不認紙幣,再牛都沒用。

這個問題到此爲止,多餘的話就不說了,你只要知道,崇禎同志是想賑災的,之所以賑災不成,是因爲沒有錢,之所以沒有錢,是因爲沒有白銀,之所以沒有白銀……

當然,之所以西北先鬧起來,除去天災、銀禍外,還有點地方特色。

西北一帶,向來比較缺水,比較窮困,比較沒人理,外加地方官比較扯淡,所以這個地方的人,過得比較苦。

生活艱苦,飯都沒處吃,自然沒條件讀書。

沒條件讀書,自然考不上功名,考不上功名,自然沒官做。

沒官做,也得找事做。

西北一帶的人,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當兵。

生活艱苦,民風自然彪悍,當兵是最合適的工作。

除了當兵之外,還有一份極爲合適的工作——驛站。

驛站雖說比較小,但好歹是官辦的,也算是吃皇糧的,而且各省都有撥款,搞點潛規則,多少能撈點油水,養活自己,是不成問題的。

據統計,光是甘肅陝西,就有幾萬人指着驛站過日子。

崇禎二年(1629),驛站沒了。

之前我說過,被裁掉了,裁掉它的,是一個叫做劉懋的好人。

崇禎同志的運氣實在太差,災荒、錢慌、又奪了人家的飯碗,如果不鬧,就不正常了。

他不是故意的。

所有的一切,都是偶然。偶然的災荒,偶然裁掉驛站,偶然的地點。

如果其中任意一個偶然沒有發生,也許就不會有最後的滅亡。

可惜,全都偶然了。

我曾經百思不得其解,因爲我認定,在這些偶然的背後,隱藏着一個必然,一個真正的,決定性的原因。

就是這個原因,導致了明朝的滅亡。

我想了很久,終於想出了這個最終的原因,四個字——氣數已盡。

這個世界上的一切,大致都是有期限的,一個人能紅兩年,很可能是偶然的,能紅十年,就是有道行的,能紅二十年,那是劉德華。

公司也一樣,能開兩年,很正常,能開二十年,不太正常,能開兩百年的,自己去數。

封建王朝跟公司差不多,只開個幾年就捲鋪蓋的,也不少。最多也不過三百年,明朝開了二百多年,夠意思了。

撫戰當然,崇禎是不會這樣想的,無論如何,他都要撐下去,否則將來到地下,沒臉見開鋪的朱元璋。

所以他派出了楊鶴。

楊鶴,湖廣武陵人(湖南常德),時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經朝廷一致推薦,楊鶴被任命爲兵部侍郎,三邊總督,接替之前總督武之望的職務。

工作交接十分簡單,應該說,基本不用交接,因爲楊鶴到任的時候,武之望已經死了。

不是他殺,是自殺。

武總督是個很有責任感的人,鑑於西北民變太多,估計回去也沒什麼好果子吃,索性自殺。

而楊鶴之所以接替這個職務,是因爲一次偶然的談話。

楊鶴是一個進步比較慢的人,在朝廷裡混三十多年,才當上僉都御史,混成這樣,全靠他那張嘴。

皇帝喜歡魏忠賢,他罵魏忠賢,皇帝討厭熊廷弼,他爲熊廷弼辯護。想什麼說什麼,幾起幾落,該怎麼來還怎麼來。

崇禎元年,他被重新委任爲御史,當時民變四起,大家都在商議對策。

有一次,幾個人聚到一起,聊天,聊的就是這個,楊鶴就在其中。

楊鶴是都察院的,這事跟他本無關係,他之所以摻和進來,還是兩個字——嘴欠。

反正是吹牛,不用動真格的,就瞎聊,這個說要打,那麼說要殺,如此熱鬧,楊鶴終於忍不住了,他說,不能打,也不能殺。

然後他提出了自己的理論——元氣說。

在他看來,造反的人,說到底,也還是老百姓,如果殺人太多,就是損傷元氣,國家現在比較困難,應該培養元氣,不能亂殺。。

幾句話,就把大家徹底說懵了,對於他的觀點,大家有着相同的評價——胡說八道。

不殺人,怎麼平亂?

這是一個不爲絕大多數人接受的理論,不要緊,有一個人接受就行。

不久之後,崇禎知道了這個理論,十分高興,召見了楊鶴。

好事一件接着一件,很快,吏部主動提出,鑑於楊鶴同志的理論很有使用價值,正好前任三邊總督武之望死了,正式提名楊鶴同志升任該職務。

楊鶴不想去,原因很簡單,本來就是吹吹牛的,壓根不會打仗,去了幹啥?被人打?

但是牛都吹了,外加吏部支持,皇帝支持,如此重任在肩,咬咬牙就去了。

可是楊同志不知道,吏部之所以支持他,是因爲討厭。皇帝之所以支持他,是因爲省事。

和楊鶴不同,吏部的同志們都是見過世面的,知道平亂是要砍人的,砍人是要死人的,死人是要流血的,楊鶴這套把戲,也只能忽悠人,爲達到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效果,讓後來的無數白癡書呆子明白,亂講話要倒黴,才着力推薦他去。

死在那邊最好,就算不死,也能脫層人皮相比而言,崇禎的用心是比較善良的,他之所以喜歡楊鶴,是因爲楊鶴提出了很好的理論——省錢的理論。

不花錢,不殺人,不用軍餉,不用調兵,就能平息叛亂,太省了。

就算是忽悠人的,最多把楊鶴拉回來砍了,很省成本,如此生意,不做白不做。

就這樣,一腦袋漿糊的楊鶴去陝西上任,至少在當時,他的自我感覺很好。

楊鶴理論之中,最核心的一條,叫做和氣。

用他自己的話說,殺人是傷和氣的,所以能救活一個,就是一個,畢竟參加民變的,原先就是民,這個理論,一年前,應該是對的楊鶴同志到任後,就發現不對了。

有一次,農民軍進攻縣城,被擊退,抓住了幾個俘虜,由楊鶴審問。

但還沒問,楊鶴就發現了一件極爲詭異的事——他似乎見過這幾個。

確實見過,閱兵的時候見過。

沒錯,這幾個人曾經站在閱兵的隊伍裡,曾經是他的部下。

強,弱,之間農民軍的戰鬥力很強嗎?

對於這個疑問,最好的答案,應該是個反問——農民軍的戰鬥力怎麼會強呢?

在中國歷史上,造反這類活,從來都是被動式,閒着沒事幹,但凡有口飯吃,是不會有人造反的,成本高,門檻也高。

但遺憾的是,造反這份工作,除了成本、門檻高外,技術含量還高。

要知道,明朝參加這項活動的,主要是農民,農民的基本工作,是種地,基本工具,是鋤頭。

而阻止他們參與這項活動的,是明軍士兵,士兵的基本工作,是殺人,基本工具,是刀劍。

所以在明末大多數情況下,幾百個農民軍跟幾百個明軍對戰,是不太可能發生的,據史料記載,大部分情況,是幾萬農民軍,戰勝了幾百明軍,或是幾百農民軍,搞定十幾個看衙門的捕快。

而更大多數情況,是幾千明軍追着幾萬、甚至十幾萬農民軍跑。

沒辦法,畢竟打仗是個技術活,聖賢曾經說過,把武器交給沒有受過訓練的民衆,讓他們去打仗,就是讓他們送死。

沒有訓練,沒有武器,沒有兵法,沒有指揮,就沒有勝利。

但楊鶴先生驚奇地發現,他面對的情況,是完全不同的。

西北的民軍裡,除了業餘造反的以外,還有很多專業造反的人士——明軍,而且數量很多。

他們精通戰術,作戰狡猾,而且懂得明軍的弱點,非常難以對付,且數量越來越多,民變越來越大。

出現此類情況,歸根結底,原因就兩個字——沒錢。

之前我說過,朝廷沒有錢,沒有錢的結果,除了沒錢賑災外,還沒錢發軍餉。

據統計,當時全國的部隊,大致有上百萬人,而能夠按時領軍餉的,只有遼東軍區的十餘萬人。

而且就連遼東軍,也不能保證按時發工資,拖幾個月,也是經常的事。袁崇煥同志就曾經處理過相關事務。

遼東是前線,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就別提了,西北一帶,既然不是前線,自然沒錢,有的人幾年都沒拿到工資,窮得叮噹響,據說連武器都賣了,只求換頓飯吃。

沒錢賑災,老百姓吃苦,也沒轍,沒錢發餉,當兵的吃苦,就有轍了。

兜裡沒錢,手裡有刀,怎麼辦?

涼拌,開搶!

情況就是如此,官兵越來越少,民軍越來越多,局勢越來越撐不住。

楊鶴面對的形勢大致如此,大家都明白,就他不明白,等他明白了,跑也跑不掉了。

如果換個會打仗的,能用兵的,多少還能撐幾天,但楊鶴同志的主要特長,是招撫理論,這就比較麻煩了,據說當時朝廷裡,有些人開玩笑,說楊鶴如果能撐一年,就倒着爬出去。

就當時的情況看,這位仁兄爬出去的可能性,大致是零。楊鶴同志的下崗日期,指日可待。

一年後,楊鶴向崇禎呈交了名單,在這份名單上,有這樣十幾個名字:

神一魁、王左桂、王嘉胤、紅狼、小紅狼、點燈子、過天星、獨頭虎……(以下略去XX字)

以上人等,全部歸降。

這些人是幹嘛地,看名字就能猜到,但這些人什麼分量,估計你就不知道了。

在當時的起義軍中,最能打的,就是神一魁,此人具體情況不詳,但應該受過軍事訓練,作戰十分強悍,屬於帶頭大哥級人物。

王左桂、王嘉胤,如果你不知道,那不怪你,對這二位兄弟,只提一點就夠了:當時,在王左桂的手下,有個小頭目,叫做李自成。

王嘉胤營門口站崗的,叫做張獻忠。

至於後面那幾位,就不說了,說了也沒人知道,你只要明白,他們都是當時一等一的牛人,隨便一個擺出來,都能攪得天翻地覆。

都投降了。

除這些人之外,當時陝西、甘肅境內幾乎所有的農民軍,都投降了。

他們投降的對象,就是那個一腦袋漿糊,啥也不懂,不會打仗的楊鶴。

奇蹟就這樣發生了,發生在所有人的眼前。

楊鶴不懂兵法,不熟軍事,但他有一樣別人沒有的武器——誠意。

作爲一個不折不扣的好人,楊先生很有誠意地尋找叛軍,很有誠意地進行談判,很有誠意地勸說投降,最後,他的誠意得到了回報。

事實證明,農民軍之所以造反,並不是吃飽了撐的,只是因爲吃不飽,現在既然朝廷肯原諒他們,給他們飯吃,自然願意投降,畢竟造反這事,要經常出差,東跑西跑風險太大。

而對於楊總督,他們也是很客氣的,很有點宋江喜迎招安的意思。

比如神一魁投降,約好地點,楊鶴打開城門,派出羣衆代表,熱烈歡迎,衆多民軍頭目大部到場,在楊總督的率領下,前往關帝廟,在關老爺面前,宣誓投降(關老爺靠得住)。

雖然此前雙方素未謀面(可能在往城下射箭時看過幾眼),但雙方都表現出了相當的熱情,特別是楊總督,獲得了民軍的一致推崇,他們趕走了楊鶴的轎伕,堅持一定要親自把他擡到總督府,並以此爲榮。

一時間,西北喜訊接連,朝廷奔走相告,楊鶴跟各民軍領袖的關係也相當好,逢年過節,還互相送禮,致以節日的問候。

局面大好,大好,有效期,半年。

楊鶴同志讀過很多書,幹過許多工作,明白很多道理,但是他並不知道,從招撫的第一天開始,他就已經失敗了。

因爲有一個問題,他始終沒弄明白。

正是這個問題,註定了他的悲慘結局。

這個問題是,他們爲什麼要造反?

答案是,爲了活下去。

怎樣才能活下去呢?

有錢,有糧食。

要說明這個問題,可以用一個三段論:

造反,是因爲沒錢、沒糧食,投降,是因爲有錢,有糧食。

楊鶴有錢,有糧食嗎?

沒有。

所以停止投降,繼續造反。

在招降之前,楊鶴曾經認爲,只要民軍肯投降,事情就結束了,可是投降之後,他才明白,事情纔剛開始。

光是神一魁的部隊,就有三萬多人,這麼多人,怎麼安置?

招來當兵,就別扯了,連自己手下那點人的軍餉都解決不了,招來這些人,喝西北風?

趕回家種地,似乎也是白扯,年年災荒,要能回家種地,誰還造反?

對於這個悖論,崇禎同志是知道的,也想了辦法。

他先找了幾萬兩銀子,安排發放。然後又從自己的私房錢(內庫)

裡,拿出了十萬兩,交給楊鶴,讓他拿去花。

應該說,這一招還是很有效果的,民軍們拿到錢,確實消停了相當長的時間。

具體是多長呢?

我前面說過了,半年。

半年,把錢都花完了,自然就不投降了,該怎麼着還怎麼着,繼續反!

爲了活下去。爲了活下去。

猛人出場崇禎四年(1631),領了半年工資後,神一魁再次反叛,西北羣起響應,而且這次陣勢更大,合計有三十多萬人。

搞到這個地步,朝廷極爲不滿,許多大臣紛紛上告。

楊鶴很委屈,他本來就不是武將,之所以跑來辦這事,實在是被人弄來的,原來是吹吹牛而已,你偏認真,來了之後,都沒閒着,天天忙活這事,錢花完了,人家又反了,我有什麼辦法?

崇禎更委屈,原本看你吹得挺好,覺得你能辦事,才把你派過去,這麼信任你,你招降了人,我立馬就給你十幾萬兩銀子,連老子的私房錢都拿出來了,你把錢花完了,這幫人又反了,十萬兩都打了水飄,你幹什麼吃的?

楊鶴委屈,就寫信給崇禎,說我本不想幹,你硬要我幹,我要招撫,也是沒有辦法。

崇禎委屈,就寫了封命令:錦衣衛,把楊鶴抓起來。

崇禎四年(1631)九月,楊鶴被捕,後發配袁州。

鑑於楊鶴的黑鍋實在太重,由始至終,朝廷沒人替他說話。

例外總是有的。

命令傳出後,一個山海關的參政主動上書,要求替楊鶴承擔處罰。

如此黑鍋都敢背,是不正常的,但這個人幫楊鶴背鍋,就是再正常不過了。

這位參政,是楊鶴的兒子,叫做楊嗣昌。

崇禎沒有理睬,楊鶴先生的命運未能改變,依然去了袁州。

幫父親背鍋,看起來,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卻導致了兩個重大後果。

從這份奏疏上,崇禎看到了一個忠於父親的人,按照當時的邏輯,忠臣,必定就是孝子,所以他記住了楊嗣昌的名字,他認定,此人將來必可大用。

而楊嗣昌背黑鍋不成,父親被髮配了,對他而言,莫過於奇恥,從此,他牢牢記住了那些降而復叛的人,此仇,不共戴天。

楊鶴離開了,但這場大戲纔剛開始,事實上,真正的猛人,纔剛出場。

一年前,招撫失敗後,民軍首領王左桂派出起義軍,進攻軍事重鎮韓城,韓城派人去找楊鶴,告急。

楊鶴很急,因爲他的政策是招撫,手中實在沒有兵,但到這節骨眼上,就是自己拿菜刀,也不能不去了。

但他終究沒有掌握菜刀技術,無奈,他想起了一個人。

這個人的手上也沒有兵,但楊鶴相信,這個人是有辦法的。

第一個猛人就此登場,他的名字,叫做洪承疇。

洪承疇接到了求援的命令,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個相當扯淡的命令,你是總督都沒辦法,我怎麼辦?

但他並未抱怨,召集了自己的下人和親兵,並就地招募了一些人,踏上了前往韓城的道路。

這是文官、陝西參政洪承疇的第一次出征,這年,他三十七歲。

洪承疇,字彥演,號亨九。福建南安人。

根據記載,此人的家世,可謂顯赫一時:

曾祖父洪以詵,字德謙,中憲大夫,太傅兼太子太師、武央殿大學士。

曾祖母林氏、一品夫人。

祖父洪有秩,資政大夫、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祖母戴氏,夫人。

有這麼一份簡歷,基本就可以吃閒飯了。

可惜,洪承疇沒能吃閒飯,事實上,他連飯都吃不上。

因爲所有的這些簡歷,都是後來封的,換句話說,是他掙回來的。

洪承疇出生時,他的父親因爲家境貧寒,外出打工去了,他的母親雖然窮,卻比較有文化,從小就教他讀書寫字。

洪承疇很聰明,據說7歲就能背三字經,這是很了不起的,比如說我,27的時候,還只能揹人之初,性本善。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洪承疇23歲,參加全省統考(鄉試),他的成績很好,全省第19名。

第二年,他到北京參加全國統考,成績更好,全國第17名,二甲。

然後分配工作,他被分配到刑部。

這個結果對他而言,是比較倒黴的。

原因我說過,在明代,要想將來入閣當大學士,必須當庶吉士,進翰林院。以洪承疇的成績,應該能進,可是偏就沒進。

此後的十幾年,洪承疇混得還可以,當上了刑部郎中,又被外放地方,當了參政。

參政這個官,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通常混到最後,就是光榮退休。

沒考上翰林的進士,混飯吃的小參政,到歷史留名,罵聲不絕,餘音繞柱的大人物,只是因爲,他外放的地方,是陝西。

剛去陝西的時候,洪承疇帶了很多書,因爲他只是一個書生,他沒有打過仗,也沒有殺過人。

據說在世界上,有這樣一種人,他們天生就會打仗,天生就會殺人。

這是事實,不是據說。

洪承疇是一個真正的天才,軍事天才,他帶着臨時拼起來的家丁、僕人、伙伕,就這麼上了戰場,卻沒有絲毫的膽怯。

面對優勢敵軍,他憑藉卓越的指揮,輕易擊敗了起義軍,斬殺五百餘人,解圍韓城。

在洪承疇人生中,有過無數次戰役,有過無數個強大的對手,最重要的,是這一次。

這個微不足道的勝利,讓洪承疇明白,他是多麼的強大,強大到可以力挽狂瀾,可以改變無數人的命運。

他要憑藉着自己的努力,挽救這個末落的王朝,創造太平的盛世。

諷刺的是,他最終做到了,卻是以一種他做夢也未曾想到的方式。

洪承疇是一個務實的人,具體表現在,他正確地意識到,楊鶴是一個蠢貨。

招撫是沒有用的,錢是不夠用的,唯一有用的方式,是鎮壓。

三十年以來,書,是他僅有的寄託。

戰後,他丟掉了書,做出了一個新的抉擇——開戰。

奇蹟就是這樣發生的,此後的兩個月裡,洪承疇率領這支純粹的雜牌部隊,連戰連勝,民軍聞之色變,望風而逃。

在歷史上,他的這支軍隊,有一個專門的稱呼——“洪兵”。

洪承疇是文官,楊鶴也是文官,這是兩個人的共同點,也是他們唯一的共同點。

對待民軍,楊鶴是很客氣的,投降前,他好言好語招撫,投降後,他好吃好喝招待。

而洪承疇的態度有點差別,投降前,他說,如果不投降,就殺掉你們,投降後,他說,你們投降了,所以殺掉你們。

對於這件事情,我始終很疑惑,讀聖賢書,就讀出這麼個覺悟?

自古以來,殺人放火之類的事,從來沒斷過,但公認最無恥的事,就是“殺降”,人家都投降了,你還要幹掉他,太過缺德。

但更讓我疑惑的是,這種缺德事,洪承疇同志非但幹了,還經常幹。比如那位曾經圍過韓城,被洪承疇打跑的王左桂,後來也投降了。洪承疇聽說後,決定請他吃飯。

還沒吃完,一羣人衝進來,把王左桂剁了。

我始終覺得,這事幹得相當齷齪,就算動手,起碼也得等人家吃完飯。

落在他手上的民軍頭領,不是抵擋到底被殺,就是不抵抗投降被殺,總之,無論抵抗到底,還是不抵抗到底,都得被殺。

但事實告訴我們,在某些時候,這種方法是有效的,至少對某些人很有效。

這個某些人,是指張獻忠之類的人。

關於張獻忠的具體情況,這裡先不講,關於他後來有沒有在四川幹過那些事,也不講,只講一個問題——投降的次數。

我曾經在圖書館翻過半個月的史料,查詢張獻忠先生投降的相關問題,我知道他是經常投降的,但我不知道,他能經常到這個份上。

簡單地說,他的投降次數,用一隻手,是數不過來的,兩隻手都未必,而且他投降的頻率也很高,有一次,從投降到再反,只用了十幾天。

這是難能可貴的,一般說來,投降之後,也得履行個程序,吃個飯,洗個澡,找個地方定居,以上工作全部忙完,至少也得個把月,但張先生效率之高,速度之快,實在令人咂舌。

相比而言,李自成就好得多了,雖然他也投降,但還是很有幾分硬氣的,說不投降,就不投降,屬於硬漢型人物。

大體而言,當時許多民軍的行爲程序是,起兵、作戰、被官軍包圍,投降,走出包圍圈,拿起武器,繼續作戰。

此類表演,基本算是固定節目,數不勝數,很快,你就會看到兩個典型案例。

洪承疇跟楊鶴不同,他是一個現實主義者,在他看來,要徹底扭轉形勢,不能招撫,不能受降,只有一個辦法——趕盡殺絕。

這種方式的效果相當明顯,短短几個月內,西北局勢開始穩定,各路民軍紛紛受挫,首領被殺。

他的優異表現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包括崇禎。對他而言,高升是遲早的事。

但他畢竟太年輕,資歷太淺,還要繼續等。

兩個月後,一件事情的發生,縮短了洪承疇的等待時間。

崇禎四年(1631),估計是有心臟病,或是膽囊炎,起義軍進攻延綏巡撫鎮守城池的時候,這位巡撫大人竟然被活活嚇死。

沒膽的人死了,就讓有膽的人上,洪承疇接替了他的位置。

進步是沒有止境的,又過了兩個月,他的頂頭上司楊鶴被抓了,總督的位置空了出來,沒人能頂替,也沒人願意頂替,除了洪承疇。

崇禎四年(1631)十月,洪承疇正式接任三邊總督。

噩夢開始了。

當時的起義軍,已經遍佈西北,人數有幾十萬,雖說其中許多都是湊人數的,某些部隊還攜家帶口,什麼八十老母,幾歲小孩都帶上,但看起來,確實相當嚇人。

比如寧夏總兵賀虎臣,有一次聽說起義軍到境內觀光,立即帶了兩千精兵,準備出戰,到地方後,他看到了起義軍的前鋒隊伍。

然而他沒有動手,就在那裡看着,靜靜地看着,看了會,就走了。

因爲他始終沒有看到這支隊伍的尾巴。

這是一列長隊,從前到後,長几十里對這樣的起義軍,看看就行了,真要動手,就傻了。

問題在於,當時的西北,到處都是這樣的隊伍,穿街過巷,比遊行還壯觀,見着就發怵。

然後,洪承疇來了在這個世界上,洪承疇害怕的東西,大致還不多。

在給朝廷的報告裡,他天才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西北民變,人數雖多,但大都是脅從,且老幼俱在,並無戰力,真正精壯之人,十之一二而已,擊其首,即可大破之。

這意思是,雖然鬧事的人多,但真正能打仗的,十個人裡面,最多也就一兩個,把這幾個人幹掉,事情就結了。

實踐證明,他的理論非常正確,所謂幾十萬義軍,真正能打仗的,也就幾萬人而已。 360搜索 妙-筆-閣:明朝那些事兒 更新快

而這幾萬人中,最強悍的,是三個人,王左桂、王嘉胤、神一魁。

只要除掉這三個人,大局必定。

這三個人中,王左桂已經被殺掉了,所以下一個目標,是王嘉胤。

然而就在此時,洪承疇得知了一個驚人的消息——王嘉胤死了。

王嘉胤是被殺的,殺掉他的人,是他的部下。

他的部下之所以要殺他,實在是被人逼得沒辦法。

逼他們的人,叫做曹文詔。

第1章 絕頂的官僚第26章 準備行動第11章 投降?第11章 必殺劉瑾第22章 勝利第13章 第二個猛人第21章 藍玉的覆滅第5章 算賬第7章 鬥爭,還是隱忍?第12章 鄱陽湖!決死戰!第20章 沒有選擇第7章 不起眼的敵人第14章 明朝的憤怒第17章 殉道第6章 復起第10章 最後的秘密第15章 兵不厭詐第2章 奇怪的人第14章 土木堡第21章 結束了第17章 奇蹟第14章 強敵第1章 絕頂的官僚第19章 勝算第21章 藍玉的覆滅第5章 儲蓄資本第5章 算賬第16章 平壤,血戰第4章 成熟第7章 不起眼的敵人第15章 孤軍第27章 不得不反了!第3章 踏上征途第20章 勝利 結局第24章 建文帝第13章 天下第一幕僚第1章 有冤報冤,有仇報仇第3章 解脫第15章 一個文雅的人第21章 藍玉的覆滅第11章 必殺劉瑾第3章 疑惑第9章 決戰不可避免第18章 天才的計劃第12章 謎團第2章 災難第5章 最終的亂戰第29章 朱棣的對手第12章 鄱陽湖!決死戰!第19章 勝算第10章 鬥爭技術第19章 決心第14章 東山再起第17章 胡惟庸案件第18章 天才的計劃第8章 堅持到底的人第5章 鋒芒第4章 成熟第2章 災難第17章 奇蹟第22章 制度後的秘密第21章 結束了第12章 皇帝的幸福生活第18章 天才的計劃第4章 龍爭虎鬥第17章 名將的起點第31章 殉國、疑團、殘暴、軟弱第4章 不倫之戀第12章 純屬偶然第20章 回家第5章 武林大會第12章 朱瞻基是個好同志第18章 制勝之道第2章 帝王的榮耀第9章 東林黨的實力第13章 無人知曉的勝利第4章 混戰第14章 強敵第4章 就從這裡起步第3章 解脫第4章 不倫之戀第2章 寧遠決戰第11章 朱高熾的勇氣和疑團第5章 最終的亂戰第25章 等待中的朱棣第6章 霸業的開始第17章 胡惟庸案件第23章 終點,起點第27章 不得不反了!第9章 東林黨的實力第17章 不世出之名將第12章 純屬偶然第17章 死亡的陰謀第7章 殺人第27章 不得不反了!第18章 天才的計劃第20章 最後的名將——藍玉第8章 薩爾滸第5章 儲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