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深夜逃亡

鄉試三場結束,出場的秀才們人人都如同虛脫了一般,再加上黃昏方纔散場,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晚上宿在城中,有錢又或者家不在廣州府城附近的,還會繼續盤桓到發榜爲止。但是,也有人和大多數人的選擇大相徑庭,某人就是從貢院街經丹桂裡離開之後,就立刻到車馬行租了馬匹急急忙忙趕了出城,直奔家中。那便是非常清楚自己的卷子會遭到帖出處理的杜茂德。

他之前熱衷功名的時候,多次參加鄉試,又怎會不清楚每場試題的字數要求?

出城之後策馬狂奔,當杜茂德趕到大同村口的時候,堪堪已經天黑。他是在從海盜中逃回之後,爲了躲避可能有的麻煩,舉家遷到這裡來的,並非原住民。此時,大半個村莊都黑着,畢竟,點燈要花燈油錢,村中富戶少,貧戶多,大多早早吃過晚飯熄燈睡了。在這等時分走在村中路上,卻得十分小心。好在他熟悉路途,此刻趁着天黑勒馬徐行,彷彿留意腳下道路似的,眼睛始終在往四下裡掃來掃去,不知不覺就讓他發現了幾分端倪,微微擰起了眉頭。

當來到自家門前的時候,他輕輕敲了敲門,足足過了好一會兒,裡頭才傳來了聲音:“這麼晚了,是誰?”

聽出是妻子的聲音,杜茂德心頭一鬆,稍稍提高了一些聲音:“是我回來了!”

隨着他這回答,他只聽得裡頭須臾就傳來了說話聲,緊跟着就是開房門聲,急促的腳步聲。當院門在他面前打開時,他就只見十二歲的兒子杜銘掌燈在前,妻子在後。全都是滿臉的驚喜。兩人將他迎進門後,杜銘卻還探出身子到外頭張望了一下,旋即砰地一聲把門給關了。繼而把燈遞給母親之後,更是手腳麻利地栓上門閂。還在那木質門閂上直接掛了一把大鐵鎖。對於這種舉動,哪怕出門時杜茂德已經有所預料,有所準備,臉色還是一下陰沉了下來。

因此,他等到進了自家正房,立刻低聲問道:“怎麼,我進了試場之後,他們竟然還不放過你們?”

“相公之前走時。說那邱四海見您進了試場,再加上海道副使周觀察也會去當監試官,爲了監視你,同時設法搭上週觀察這條線,肯定也會設法混進貢院,這話是沒錯。阿銘到村中四下走動,只見其部屬,不見邱四海本人。但我試圖讓阿銘出村去見他外公,卻被人攔了下來,顯然是不容我母子離開半步。而村中其他人若有和我母子來往。立刻也會有人警告我們,不要玩花樣,所以我最初索性帶着阿銘閉門不出。”

杜妻洪氏雖說小門小戶出身。但公婆雙亡後,之前丈夫一考就是那麼多年,雖也有在社學當先生補貼家用,但家中田畝多是她操持,農忙時才僱人。而後丈夫出門遊歷,最後還鬧了失蹤,這整個家就更加完全都靠她支撐了。尤其是人人傳言杜茂德死了的情況下,她以秀才可以優免兩丁的政策說動族長出面,一口咬定丈夫沒死。竟是一直堅持到了人回來。杜茂德回來之後要搬家,她也二話不說帶着兒子隨了他走。

而儘管在林阿鳳身邊當了幾年的軍師。理應身家極其豐厚,但杜茂德逃出來時。只總共取了三十兩黃金帶回,可就是這樣一筆足可改善生活的錢,洪氏卻絲毫不曾動用。用她的話來說,防止村人閒話,還是一切照舊來得好。

所以,知道妻子的能幹,此刻又聽到她在自己離開後的這番舉措,他忍不住大生愧疚:“都是我拖累你了。”

“相公這是什麼話?你在外多年,最危險的時候不得不委身於羣盜之中,卻不忘初心,我一介女流,操持家務教養兒子,這也是我應該做的。不過,我剛剛的話還沒說完。就在我和阿銘只能困守家中的時候,他外公那裡卻突然讓人捎信到村裡,說是突然生了重病。人是那村裡的,我認識,但這麼大的事情,對方捎來的卻是口信,卻還捎帶了一封不具名的信,我拆開一看,發現人自稱相公在廣州府學的一個同學,向某位大人推薦了相公。”

杜茂德越聽越覺得心頭沉重,他的岳父遠在新會,要借這個名義從那邊派真正的村人給妻子報什麼所謂重病的口信,其中花費的心思可想而知。可當聽說有人以府學同學的名義給他留信,他就有些錯愕了。這年頭的縣學和府學無不是做個樣子,很少有進學的秀才會真心去學校點卯聽課,除非縣學府學中別設書院!所以,除卻同年進學的寥寥數人,府學的秀才他幾乎一個都不熟,更何況陷身賊中數年,這些科場中人更是顯得很遙遠了。

那一瞬間,他心裡也不知道轉過多少思緒,多少陰謀,最終簡短地問道:“信呢?”

杜銘看到母親對自己使眼色,連忙拔腿進了裡屋,不多時就取了信來。他打開封口拿出薄薄一張信箋,只一看那秀挺的簪花小楷,雖覺得字跡不熟,卻也立刻確定對方肯定是一位飽讀詩書的人——這種小楷沒有足夠的時間磨練,絕對是寫不好的,但唯獨沒有落款!而信上的內容很簡單,對方自稱追隨了一位廣東官員,更向對方舉薦他,說他曾經得過殷正茂接見,才華橫溢,只是稍有離經叛道,因而不容於官場……看完這封信,他忍不住竟是怔住了。

信上那些話,看上去確實是一個投了一位好東家的秀才寫給朋友的,而稱讚他的那些話,也確實相當中肯,而且看上去顯然不知道他曾經陷身從賊,可是,如果對方只是那麼一個秀才,那用得着通過岳父才輾轉送來這封信嗎?那其中意思是不是指,派來接應他的,正是其東主派的人?

可如果真是官面中人,對付這些來歷不明之輩,何必那麼謹慎?須知隨着倭寇覆滅,官府對付海盜時。攻勢往往異常凌厲,所以這些年海盜的日子很不好過,否則憑林阿鳳曾經把林道乾打得落花流水。更敢一意孤行下呂宋,回來之後又何必如此偷偷摸摸求招撫?

“相公看完了?”洪氏見杜茂德捏着信。臉上表情卻顯然是在出神,就開口喚了一聲。等其回過神後,她就繼續說道,“這封信送來之後,那一日黃昏,有人翻牆進了家來,道是知道相公過去曾經爲人裹挾,做過一些違背自己意願的事。如今村中有陌生人流連不去,想來是這些麻煩複又找上了門。所以,他捎話說,可以藉由阿銘他外公的病,讓我變賣除卻家中田產和地產之外的某些物件,做出憂心如焚想要去探病的樣子。我和阿銘商量過後,便照辦了。”

對於妻子的這番決斷,杜茂德再想想那封信,只覺得撲朔迷離。信上那推薦他的人彷彿不知道他過去的事,但真正找上門來的卻戳破了這層窗戶紙。可不論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事到如今再裝聾作啞,再巋然不動。那就不可能了,總得先動一動,再看看對方是何反應。

就如同他在那必定會被帖出的策論卷子中動的手腳,又何嘗不是希望,邱四海能夠看到自己在帖卷中留下的破綻,以此認爲他是心灰意冷,此次之後就決定重操舊業,如此可以放鬆警惕,可以讓他在鄉試結束趕回家中謀劃脫身事宜?

當然。他還存着萬分之一的希望,希望去年初在離開羣盜之中時偶遇的那位能夠在廣州。能夠助自己一臂之力。那時候對方替他引走了追兵,他才能逃出生天。事後兩人把酒爲歡。更切磋過武藝,結果他完全不是對手,敗得毫無懸念。正因爲欣賞對方那超絕的身手,卓然的風度,又聽說那是昔日在胡宗憲部下抗倭的呂光午,他便沒有隱瞞真名,就連在海盜中混跡的那三年都告知了對方。

而呂光午提過今年會來廣東,他這才玩笑似的提到離鄉多年,打算今年參加鄉試,以作爲離開科場的告別之禮,一時兩人便約在鄉試後發榜時,在貢院再見。只沒想到,呂光午尚不見蹤影,邱四海這個林阿鳳的心腹卻現身了,還在廣州城中和他撞了個正着,說來說去都是他運氣太差!偏偏他還不能一嗓子喝破對方的身份,畢竟自己也是從過賊的!

將這心中滿滿當當的擔憂也好,疑忌也罷全都壓下,杜茂德便問妻子道:“那你變賣了東西之後,此人可有再出現過?”

“有。”洪氏看了一眼兒子,這才答道,“他說,在貢院第三場散場的當天晚上,會派人接阿銘和我一塊離開村子。只是沒想到相公你這時候就回來了。”

居然是今夜?也好,他本來急急忙忙趕回來,也是有趁夜逃脫的打算,那就賭一賭吧!

杜茂德深深吸了一口氣,當即沉聲說道:“既然我回來了,那就一道走。有我在,若對方真的包藏禍心,至少比只有你母子兩人強!”

說完這話,杜茂德便進了裡屋去。這裡已經只剩下了粗笨傢俱,所有擺設都已經不見了。此刻,他挪開牀板下方的暗格,取了一把鐵尺出來。相比常見的雙旁枝鐵尺,這把鐵尺卻是隻有一邊旁枝,形同護手,中柄乃是鋒銳的尖頭,卻是日本流行的十手設計,乃是當年教授他武藝的師傅聲稱是殺了一個倭寇後繳獲來的,非常適合鎖住刀劍之類的利器。想當初在好男風的海盜之中,他也是憑着這把鐵尺以及謀勇,這才總算保住了性命和清白。

“沒想到又要靠這老傢伙了!”

見杜茂德手持鐵尺出來,洪氏一下子認出了丈夫這把當年隨身攜帶用來防身的武器。雖說儒生可以佩劍,但杜茂德常說,佩劍太過於招搖,而且他用劍遠遠不如這鐵尺來得得心應手。而一直眼熱父親這把鐵尺的杜銘則目不轉睛,直到父親招手把他叫上前去,笑說日後親自教授他用法,他才發出了一聲抑制不住的歡喜叫嚷。此情此景,洪氏險些掉下淚來。她只求一家三口能夠團團圓圓,不求大富大貴,可老天爺偏偏就如此捉弄人!

早已收拾好細軟的她勉強定了定神,見杜茂德正在囑咐杜銘,她就強笑道:“你應該是散場後一路急趕回來的,肯定餓了,廚房裡還有些現成的米粉,我這就去做,大家都吃一點,養精蓄銳也好有力氣。”

她說着也不顧父子倆是否反對,立刻轉身去了廚房,不多時便用木盤端出了三碗熱氣騰騰的米粉來。對於妻子這番心意,杜茂德又怎會不知道?再加上在狹窄的號舍中吃不好睡不好,此刻三兩口把一碗米粉吃了下去填肚子,精神不知不覺就亢奮了起來。等到洪氏又收拾了碗筷下去,一家三口坐在堂屋中也不知道枯等了多久,杜茂德突然聽到了彷彿有石子滾落在地的聲音,登時毫不猶豫立刻大步來到了房門口。

等到拉開大門時,看到原本該空空蕩蕩的院子裡赫然有一個人,他瞳孔猛地一收縮,乾脆直接跨過門檻出去。

靠着天上月光,跟在後頭的洪氏勉強認出,對方就是之前來過之人,連忙小聲對丈夫解說了一句。而來人發現這杜家多了一個人,耳朵又很好,捕捉到了洪氏的解釋,他就上前拱了拱手,聲音卻壓得很輕:“杜相公既然在,那就再好不過了。騾車已經停在你家後牆,若是你願意,現在就可以走了。”

“好,那就現在走。”杜茂德知道自家沒有後門,要走後牆就必得翻牆,當下不動聲色地點了點頭。

等到那人先翻牆出去,他眼看杜銘搬了梯子架到後牆,便將衣袍前擺紮在腰間,囑咐杜銘扶着母親跟在自己後頭,便三兩步敏捷地登上了牆頭。確定那兒果然只有一輛騾車,而車前坐着的車伕赫然就是剛剛那人,除此之外再不見旁人,他心下對這所謂的接應不禁更加疑惑重重。然而,此時此刻他也顧不得那許多,縱身一躍穩穩落地之後,他見妻子已經扒在了牆頭,就低聲說道:“娘子,放心跳,自有我接着你。”

雖說是多年老夫老妻,可在此情此景下聽到這樣的話,洪氏卻只覺得心頭一陣翻騰,等完全翻上牆頭後,她就再不猶豫,一推牆頭便閉眼跳了下去。等到一雙手穩穩接住了她,她還來不及開口說話,卻只聽一聲輕響,原來是杜銘已經跟着下了地。

“上車,有什麼話回頭再說!”

感覺到手上被丈夫重重捏了一下,洪氏深深吸了一口氣,強擠出了一絲笑容,上車之後,她卻忍不住用手摸了摸小腿脛骨。

在那兒,正綁着一把小巧的裙刀!(。)

第474章 奪回主動第273章 搶飯碗?第63章 吃貨英雄第878章 還是疏忽了!第832章 煽風點火告自己第884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45章 贈君徽州府志第496章 火鍋爐畔話官商第783章 吏畏和吏懷,上司兼前輩第34章 龍蛇各有道第919章 好讀書的姜淮第336章 正義感爆棚的千金們第741章 繼續演戲第873章 降伏第771章 陰毒第118章 真正的老奸巨猾第404章 破釜沉舟第147章 舉雙手歡迎第366章 將計就計葉大炮第3章 日記和夢話第212章 裝瘋第780章 讓我當掌道御史?第110章 鎮院大殺器第802章 君子坦蕩蕩第62章 英雄宴之說英雄第523章 悔教夫婿覓封侯第433章 昭雪第844章 盟友第405章 責任我一人來背!第786章 翁婿一家親第406章 善後和蹭吃蹭住的關係第348章 汪道昆的支持第32章 誰忽悠誰?第635章 爭!第569章 說貪官則貪官到第417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115章 杜騙新書第218章 答謝宴第472章 災星的光環第716章 藏頭,抄尾第421章 婿不類翁第522章 拔刀相向第821章 求仁得仁尚何語第179章 再一次的相親,秋高氣爽的午覺第846章 夤夜商除逆第300章 不好惹的小傢伙第447章 酷吏當道第486章 此事必有蹊蹺第687章 排擠和逼宮第623章 以點破面第529章 誰嚇誰,誰怕誰!第299章 牙尖嘴利汪二孃第776章 隔牆演好戲第278章 低調閃人,好人有好報第400章 和我比陽謀?第492章 首輔大人召見第364章 江陵入謁閣老家第339章 成長的少年第15章 要孝順你爹!第150章 掛戚家軍的牛頭第921章 專業坑爹(上)第253章 竦川汪氏帶個頭吧!第797章 風波再起第518章 詩劍風流,岳父進京第1章 爹!第947章 再下一城第137章 真正的權威和權勢!第67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787章 仗義的汪掌道第537章 攻防和反擊第284章 府試發案第663章 廣州第一學府第100章 大炮和驚聲尖叫第238章 炮轟羣小第806章 反目第578章 所謂英雄!第245章 綠野書園和西園雅舍第68章 防火防盜難防騙第834章 另類的反擊第452章 什麼叫厚臉皮第554章 遼東雙雄第779章 藉機賣私貨第3章 日記和夢話第710章 放你一馬,巡視貢院第657章 兩姓之好第755章 遺折和私信第449章 苦心孤詣的猴子戲第539章 廣寧初印象第876章 接應的人選第903章 李堯卿是誰?第867章 坐山觀虎鬥第605章 有驚無險?大驚大險!第796章 燙手的挑子甩不掉第935章 意外和後路第250章 說說唱唱,一劍封喉第335章 大洗牌第251章 歡天喜地過大年第686章 借花獻佛,傳教士的分歧第1章 爹!第279章 縣試的最後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