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萬曆病倒了

萬曆皇帝拿着這些彈劾郭致遠的奏摺,眉毛都快皺成麻花了,他現在對郭致遠已經不僅僅是忌憚,而是有些驚恐了,他後悔之前做出的讓郭致遠出任福建海道副使的決定,誰想到這傢伙這麼能折騰呢,不到一年時間不僅把紅夷給打跑了,還在南部沿海經營出這麼大的局面,真的是有點尾大不掉之勢了!

問題是萬曆皇帝還不好怎麼對付郭致遠,郭致遠畢竟是立了大功的,就連閩粵地方官員的奏摺中也說:“閩粵自有番夷以來,從未有過之大捷!”,這個時候殺功臣那真的要被老百姓罵昏君了,而那些彈劾郭致遠的奏摺也大都是捕風捉影,說郭致遠貪污,那這一年福建的賦稅增長是怎麼來的?說郭致遠有圖謀不軌之心,人家都當着死去的郭正域的面發誓永不叛明瞭,難道你還真要人家以死證清白嗎?

可萬曆皇帝還是不放心郭致遠,他在位四十八年,見過了太多爲了權力而選擇背叛的事情了,就連他曾經無比信任和依重的張居正不也爲了保住手中的權力揹着他耍手段嗎?更何況是像郭致遠這樣桀驁不馴的人呢!即便是郭致遠不想背叛大明,難保他的部下不會起異心,推着他謀反,宋朝的趙匡胤不就是這樣“黃袍加身”的嗎?一旦讓郭致遠在南方成了氣候,大明的半壁江山就要改姓郭了!

萬曆皇帝覺得一定要想辦法遏制住郭致遠的勢力繼續擴大,不能讓他成爲大明的心腹之患,可是沒等他想出辦法,他就病倒了!萬曆皇帝的身體一向不怎麼好,自幼就有的腿疾讓他不良於行,就更別說運動鍛鍊了,到晚年的時候他又開始吸食鴉.片,導致他的身體每況日下,加上去年的薩爾滸之戰明軍大敗更是讓他悲憤神傷,所以這一病倒就臥牀不起了!

朝臣們對於萬曆皇帝的病倒卻是沒多大反應,反正萬曆皇帝一直不上朝,他病沒病對朝政也沒太大的影響,加上萬歷皇帝晚年性格有些怪異,動不動就發脾氣,朝臣也不想自討沒趣,你主動去探視萬曆皇帝搞不好萬曆皇帝還以爲你想咒他早點死呢,所以萬曆皇帝病了半個月,愣是沒有一個朝中大臣想起要去探視一下他。

陪在萬曆皇帝身邊只有他最寵愛的鄭貴妃,鄭貴妃一方面爲萬曆皇帝的重病不起感到傷心,另一方面她又感到深深的恐懼,她能有今天的地位完全是因爲萬曆皇帝寵愛,一旦萬曆皇帝駕崩了,她的下場就悽慘了。

萬曆皇帝躺在龍牀上,望着空蕩蕩的寢宮還有坐在牀邊默默垂淚的鄭貴妃,心裡也不由涌起一股悲涼的情緒,他回想自己的一生,開創了“萬曆中興”,有過國泰民安的盛世景象,打贏了三大徵,可是朝臣和百姓卻只記得他二十八年不上朝,還把薩爾滸之戰明軍大敗的責任推到他身上,罵他是昏君,可你們怎麼不想想朕爲什麼二十八年不上朝呢?朕貴爲天子,卻連想立自己寵愛的妃子當皇后立自己喜歡的皇子當太子都辦不到,這個皇帝還當着有什麼意思呢?

但不管怎麼樣,明朝傳承兩百多年的國祚不能斷,自己的歷史功過就讓後人去評說吧,也是時候交待自己的後事了,想到這裡,萬曆皇帝就強打起精神,對默默垂淚的鄭貴妃道:“愛妃,朕怕是大限將至了……”

他這麼一說,鄭貴妃就哭得更厲害了,萬曆皇帝吃力地道:“愛妃,你…你別哭了,朕臨走之前,肯定會安排好你的後路的,朕會冊封你爲皇后,這樣朕駕崩之後,你便是皇太后,自然沒有人敢對你怎麼樣……”

鄭貴妃這才止住了哭泣,有些將信將疑地道:“真的?可萬一那些文臣還是不肯奉旨呢?……”

萬曆皇帝搖了搖頭道:“這一點朕也想好了,朕會讓洛兒繼承皇位,洛兒絕不敢違逆朕的旨意,一定會冊封你爲皇太后的……”

鄭貴妃有些不甘心地道:“你還是要讓他繼承皇位,那咱們的洵兒(朱常洵,即福恭王,萬曆和鄭貴妃所生)呢?……”

萬曆皇帝苦笑道:“愛妃,你就不要得隴望蜀了,朕在位時尚且不能立洵兒爲太子,朕死後就更不可能讓他繼承皇位了,就讓他當他的福王吧,安享富貴不也很好嗎?你去傳洛兒來見朕吧,朕有些話要向他交待……”

鄭貴妃自然也知道想讓自己的兒子朱常洵繼承王位不現實,不過她心有不甘也是肯定的,這個時候女人的小心眼就發作了,她並沒有去通知朱常洛來見萬曆皇帝,而是把這件事情瞞下來了。

好在這個時候終於有人發現事情不正常了,萬曆皇帝雖然常年不上朝,但是對朝中大事還是過問的,偶爾也會召見朝中大臣,但這半個月卻一次也沒召見,這太反常了!這個人就是給事中---楊漣(著名的東林六君子之一)!

楊漣是一個標準的東林黨人,他清廉剛正,不懼權貴,而且言辭犀利,從不給人留面子,他發現情況不對後就直接跑去質問首輔方從哲,說皇帝都半個月沒召見大臣了,你這個首輔怎麼不主動去探視皇帝呢?

方從哲是個軟性子,推諉道:“帝諱病。即問,左右不敢傳”(這是史書原話,翻譯過來就是說皇上向來忌諱別人說他身體不好,即便我主動去探望,宮裡的侍從也不敢通傳的意思。)

楊漣可不管你首輔不首輔的,直接把方從哲給說了一頓(史書原話是‘第令宮中知廷臣在,事自濟’),方從哲被楊漣說得面紅耳赤,只得答應帶領朝中大臣去探視萬曆皇帝。楊漣還是覺得有些不放心,又跑去找朱常洛,朱常洛不敢見他,讓侍讀太監王安見了楊漣,楊漣讓王安給朱常洛帶了句話:“皇上病重,太子應該主動去嘗藥試膳,這是盡孝道,誰也不敢攔,你讓太子去了就不要急着回來,留在皇上寢宮,等早上再回……”

第四百四十六章 守制第二百九十九章 賜婚第一百零三章 夜襲(一)第九十章 打臉第四百七十三章 魏忠賢(三)第二百一十四章 衝突起第三百八十三章 壟斷海貿第一百九十五章 不識擡舉第一百五十五章 爭執不下第二章 妖書案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二個東蕃第三百六十八章 郭正域第四百零二章 好狗不擋道第二百五十八章 再會沈有容(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自救第四百七十二章 魏忠賢(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向我開火!第三百六十一章 秘密武器發威第八十二章 皇權不下縣第一百一十八章 軍心第一百六十一章 複雜了第四百六十章 不平等條約第四百三十八章 繼承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美食攻勢第四百四十八章 養寇自重?第二百零五章 出師不利第二百九十二章 朝議(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輝煌的勝利第一百一十四章 可怕的白度第一百六十九章 算你狠第三百三十四章 生番來襲第三百五十二章 一百萬兩銀票第二百一十六章 談判第四百六十七章 移宮案(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奪城(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旦第一百二十五章 再獲全勝第二百三十八章 劫後餘生第三百六十五章 羣起攻之第二百八十二章 見沈鯉(二)第五十六章 閉門羹第二百零六章 出海第二百零七章 遇襲第四百零一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一百二十五章 再獲全勝第二百八十三章 見太子(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殺第二百零二章 凶多吉少第七十六章 城府第七十章 十室九空第四百六十五章 泰昌繼位第一百一十九章 生意經第四百八十四章 爛透了第二百六十五章 誘敵(三)第六十三章 真正的高手第四百二十八章 活着就有希望第一百一十六章 發展規劃第三百三十二章 家禽養殖第三百三十三章 點石成金第四百八十章 要權第三百七十二章 少年中國說第四百八十四章 爛透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火種第一百一十八章 軍心第二百五十三章 見證奇蹟第二百九十六章 東蕃特區第四百六十八章 移宮案(三)第二百九十八章 達成所願第三百四十二章 坑慘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生意經第八十章 目瞪口呆第一百六十二章 整頓吏治第三百七十四章 兩個女人一臺戲第三百零六章 不一樣的婚禮(三)第三章 獄中探父第三百章 佈局東蕃第三百章 佈局東蕃第二百七十九章 冷汗直流第八十四章 陽謀第三百九十六章 殿試第四百一十七章 後金第四百八十章 要權第四百二十五章 死不瞑目第二百九十三章 朝議(二)第四百三十章 喚醒第四百七十七章 京官的優越感第五十三章 一臉懵逼的殺手第三十三章 組建班底第四百零四章 降職第三百七十三章 冷弦凝來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聯名舉薦第二百五十四章 註定的敗亡第二百四十六章 朝廷的反應第二百四十六章 朝廷的反應第六十四章 冷大美人笑了第四百八十七章 難以推行的改革第十二章 破案第四百二十一章 異想天開的計劃第二章 妖書案第四百二十九章 自新軍騎兵第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