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顛倒黑白

雖然是四大貝勒議政,但是初登汗位的皇太極還是展現出了一代雄主的非凡魄力,他力排衆議對努爾哈赤的死訊秘不發喪,帶領後金軍乘勝追擊,攻佔開原、鐵嶺,逃到開原的馬林最終也沒能逃過戰死的命運,而本來在薩爾滸之戰因行動遲緩沒有和後金交戰並無損傷的李如柏南路明軍在撤回鐵嶺的途中聽到後金軍追來的消息,竟然未戰先潰,自相踐踏,死傷1000餘人。李如柏率殘部逃往瀋陽,而跟隨李如柏作戰的朝鮮軍見明軍在後金軍面前不堪一擊,在元帥姜弘立的率領下全軍投降,莽古爾泰本要殺死姜弘立和投降的朝鮮士兵爲德格類報仇,被皇太極阻止,還設宴款待他們,將他們全部釋放回國,並且修書給朝鮮國主光海君說“爾朝鮮以兵助明,吾知非爾意也,迫於其勢有不得已。且明曾救爾倭難,故報其恩而來耳”,還說要和朝鮮結成友好同盟。

接着皇太極又率軍轉攻葉赫部,葉赫部酋長金臺吉、布揚古被殺死,餘部俱降!這時皇太極才公佈努爾哈赤的死訊,全軍裹素,以哀兵姿態打着替努爾哈赤報仇血恨的旗號大舉進攻明境,楊鎬被後金咄咄逼人的攻勢給嚇破了膽,居然在這個時候以拱衛瀋陽的名義收縮兵力,導致廣寧(今錦州北鎮)重鎮失守,至此除瀋陽、遼陽外,遼東大部分地區都落入後金控制範圍!

不僅如此,爲了彌補被郭致遠抄後路掠走的人口損失,皇太極還命令後金軍將攻佔區的遼民百姓俘虜內遷,共掠走人口四萬餘人,馬匹、牲畜兩萬多頭,明朝因此損失的人口和土地甚至比原來歷史時空薩爾滸之戰大敗後還要多!

消息傳到京城,滿朝俱驚,萬曆皇帝痛哭流涕,他怎麼也想不通明明佔據了絕對兵力優勢的明軍爲什麼會敗得這麼慘?!就連普通百姓也不敢相信這個消息是真的,不過京城的奸商們倒是信了,反應還挺快,消息傳到京城當日,京城米價陡漲!

而楊鎬這位遼東經略爲了推脫罪責,居然顛倒黑白想把罪責推到抄了後金後路的郭致遠身上,上奏摺說正是郭致遠私自出兵,打亂了明軍的部署,才導致明軍大敗,他還利用當年壬辰倭亂時帶領明軍入朝幫助朝鮮打日本侵略軍時在朝鮮建立的關係,讓朝鮮給明朝朝廷去書,說郭致遠繞路朝鮮時飛揚跋扈,索拿卡要,嚴重傷害了朝鮮和中朝的友誼!

而將郭致遠視爲心腹大患的皇太極也沒有忘記給郭致遠使絆子,在試圖進攻瀋陽發現瀋陽防守嚴密無隙可乘後他終於停止了進攻的腳步,主動給大明朝廷修書說願意停戰與明朝議和,但前提條件就是要明朝朝廷交出郭致遠,或者將郭致遠治罪!

這下正好給了一向敵視郭致遠的東林黨人發泄的藉口,大肆彈劾郭致遠,說郭致遠不尊朝廷旨意私自出兵等同謀反,又破壞了朝鮮和明朝的友好關係,更打亂了遼東明軍的部署,是此次明軍大敗的罪魁禍首!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這個時候多虧劉綎站出來仗義執言了,劉綎在原本的歷史時空是在薩爾滸之戰中戰死了的,現在因爲郭致遠抄了後金的後路才僥倖保住了性命,他本就對當日後金軍在佔盡優勢下突然鳴金收兵非常疑惑不解,事後在得知郭致遠抄後金軍後路的事後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這條命實際上是郭致遠救的!

所以在知道楊鎬顛倒黑白把明軍大敗的責任推到郭致遠頭上後他非常憤怒,也給朝廷上了奏摺,在奏摺中他把薩爾滸之戰中的真實經歷詳細地稟報了朝廷,直言郭致遠不但不是明軍大敗的罪魁禍首,而是立了大功!他甚至還建議朝廷讓郭致遠接替楊鎬出任遼東經略,對後金展開反攻,奪回丟掉的土地。

劉綎雖然官職不高,但是資歷卻很老,“萬曆三大徵”他基本都參加了,在軍中頗有聲望,所以他站出來說話還是有些效果的,至少在朝堂上彈劾郭致遠的聲音不再是一面倒了。

其實即使劉綎不站出來,真正的明眼人只要稍微瞭解一下薩爾滸之戰的經過就知道是楊鎬在顛倒黑白了,郭致遠去抄後金的後路只會打亂後金軍的部署怎麼可能打亂明軍的部署呢?

而努爾哈赤之死也驗證了這一切,雖然後金對努爾哈赤的死因說得很含糊,只說他是因爲與明軍交戰操勞過度而死,但傻子都想得到,努爾哈赤一向身體很好,還親自帶領後金軍打贏了薩爾滸之戰,按說打了勝戰肯定心情愉悅,怎麼突然就死了呢?分明是郭致遠打到了後金軍的痛處,活生生把努爾哈赤給氣死了!

只是這些明眼人卻不好站出來幫郭致遠說話,朝廷出動了近二十萬大軍卻敗給了後金軍,你郭致遠帶着兩萬人從東蕃千里迢迢繞道朝鮮卻打得努爾哈赤氣得吐血而死(他們還不知道郭致遠還打敗了莽古爾泰的一萬後金騎兵),這讓朝廷的面子往哪裡放啊?肯定了你郭致遠的戰功,不就等於承認了朝廷的無能嗎?

其實萬曆皇帝也不糊塗,也知道郭致遠不是明軍戰敗的罪魁禍首,知道郭致遠其實是立了大功的,所以他沒有被楊鎬顛倒黑白的奏摺迷惑,直接將楊鎬去職拘押,押回京城治罪,對於劉綎提出讓郭致遠接替楊鎬出任遼東經略的建議他自然也不可能採納,開玩笑,郭致遠佔據東蕃這個荒島就已經讓他非常頭疼了,如果再讓郭致遠接替楊鎬出任遼東經略豈不會翻了天!所以最後還是讓熊廷弼(明末名將)接替楊鎬去了遼東。

不過如果劉綎不站出來幫郭致遠仗義執言,萬曆皇帝還可以裝裝糊塗,甚至可以順勢打壓一下郭致遠,至少郭致遠不尊旨意私自出兵是事實,在朝鮮飛揚跋扈索拿卡要破壞明朝和朝鮮的友好關係也是事實,但現在劉綎把郭致遠立了大功的事實說出來了,萬曆皇帝就不好裝糊塗了,到底該給郭致遠這次私自出兵抄後金後路怎麼定性呢?

第一百九十二章 黃似華的恐懼第二百零四章 早已結下的樑子第四百七十二章 魏忠賢(二)第五十三章 一臉懵逼的殺手第二百一十三章 費麗莎第二百四十七章 勇闖虎穴第一百一十二章 搶班奪權第四百四十九章 荷蘭人來了第二百九十一章 獻俘儀式(二)第四百七十九章 立威第一百五十三章 花式推廣第四百六十九章 移宮案(四)第四百二十九章 自新軍騎兵第一戰第十三章 真相背後的真相第三百九十九章 高築牆緩稱王第九十五章 勇士大闖關第一百五十九章 慘案第四百五十八章 大敗紅夷第二百二十九章 死心塌地第二百零一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三百二十章 動之以情第十五章 險死還生第四百五十三章 許敗不許勝第三百零九章 不一樣的婚禮(六)第四百四十四章 永不叛明第四百八十七章 難以推行的改革第二百零五章 出師不利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姑爺第一百一十五章 白度的背景第五十二章 驚弓之鳥第一百六十三章 貓膩第三百二十七章 廢除跪禮第一百五十七章 左右爲難第二百七十三章 東蕃土著(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鑽山豹與響尾蛇第二百六十三章 誘敵第八十四章 陽謀第二百三十五章 奇特的父女關係第四百七十章 移宮案(五)第三十二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一百二十八章 再赴福州第四百二十二章 搖擺不定第三十四章 有得有失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變故第三百二十二章 爭先恐後第一百二十九章 忌憚第三百三十五章 鎩羽而歸第二十章 朝堂之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主動攔截第九十六章 樹立信仰第六章 殺機第四百一十五章 反間計第二百四十六章 朝廷的反應第三百二十四章 第一批內陸移民第二百一十二章 阿庫尼亞第二章 妖書案第五十章 危機四伏第一百九十四章 徐學聚的拉攏第三百七十五章 相忘於江湖第一百零六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一十一章 善後事宜第四百零一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四百四十章 顛倒黑白第九十二章 無兵可用第六十七章 還是小看了他第二百四十二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三百五十一章 辣椒第二百一十七章 談判(二)第四百三十章 喚醒第四十八章 有一間客棧第三百八十四章 貨幣戰第四百三十五章 硬碰硬第三百九十二章 費麗莎的野心(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硬碰硬第一百四十章 難纏的對手第四十二章 逃婚第三百八十章 徐霞客第四百三十五章 硬碰硬第四百零一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三百一十一章 龍歸大海第二百九十二章 朝議(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枕頭風第三百七十一章 開學演講第六十章 福州第一美女第一百六十九章 算你狠第四百二十六章 得寸進尺第四百八十八章 皇上出宮第一百八十三章 升官了第四章 有子若此第三百零二章 移民計劃(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劉備借荊州第三百一十章 告黑狀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水寶地第四百八十一章 下屬(一)第四十六章 招攬第一百九十七章 內宮路線第九十章 打臉第三百二十七章 廢除跪禮第十一章 案中案第二百三十六章 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