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皇帝召見

至於另外一位黃巢,作爲一位農民起義軍領袖,可能大家都以爲他出身貧寒只會裝神棍沒什麼文化,但其實黃巢出身富裕家庭,文武雙全,後來他考中了武狀元,但在面見皇帝時因爲長相太醜嚇壞了皇帝,皇帝一氣之下便將黃巢的武狀元給革去了!黃巢選擇了和鍾馗截然不同的方式抗爭,他發動農民起義軍造反,自己當皇帝!

這就是封建科舉制度的弊端了,對於這個時代的士子來說,參加科舉是他們改變自己命運的唯一機會,但這樣的機會卻因爲相貌不行這樣奇葩的理由而斷送,也就難怪鍾馗和黃巢會選擇各自認爲最激烈的方式去抗爭了!

如今洪承疇也面臨着同樣的情況,東林黨人要以相貌不揚的理由將他劃入三甲,多虧這個時候有一個人站出來幫他說話了,這個人就是新任首輔---李廷機!

此時朱賡已病逝在首輔任上,內閣無人,萬曆皇帝就將李廷機提拔上來讓他接任首輔,李廷機算是明朝歷任首輔中難得的清官了,明史記載說他“遇事有執,尤廉潔,然性刻深,亦頗偏愎,不諳大體。”

說李廷機不諳大體大概是因爲他是明朝歷史上遞交辭呈最多的首輔,李廷機確實是沒辦法,遇上萬歷這個最懶的皇帝,他縱然有三頭六臂也有心無力,加上此時朝廷黨爭激烈,東林黨人連萬曆皇帝都敢罵,更何況他這個首輔了,李廷機本來就被萬曆皇帝丟給他的爛攤子搞得焦頭爛額,又天天被東林黨人罵,他的臉皮可沒萬曆皇帝那麼厚,只能向萬曆皇帝遞交辭呈了,可萬曆皇帝根本連他的辭呈都懶得看,李廷機也是一根筋,還真跟萬曆皇帝耗上了,連寫123份辭呈,後來乾脆把房子捐給窮人,打發家人先回老家,自己跑到廟裡住着等萬曆皇帝批他的辭呈,因此還得了個“廟祝閣老”的綽號,可他依舊沒有等到萬曆皇帝批准他的辭呈,最後李廷機徹底崩潰了,冒着殺頭的危險,自己跑回老家去了,總算萬曆皇帝還有點良心,沒有追究他的罪責。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李廷機這個首輔當得有多憋屈了,所以一般情況下李廷機也很不願意和人多勢衆的東林黨人交惡,要知道東林黨人之所以能在明朝中後期成爲影響朝政的重要勢力,就是因爲他們十分團結,打起嘴戰來難逢敵手,一旦被他們咬上那真是非常難纏了!

李廷機這次之所以願意站出來幫洪承疇說話,除了他確實很欣賞洪承疇的才華,認爲他是可造之才,同時洪承疇還是他的老鄉,都是福建泉州人,更重要的是他曾有過和洪承疇相似的經歷,李廷機從小勤奮好學,才華橫溢,鄉試、會試都得了第一,其實以他的本事應該中狀元,可惜運氣不好,碰上了明朝最會和稀泥的首輔申時行。申時行覺得全國的考生就數朱國祚(朱國祚:萬曆十一年殿試狀元)順眼,就把狀元的帽子丟給了他,讓李廷機肚子裡的滿腹經綸變成了滿腹怨氣。

正因爲有這樣的經歷,才讓李廷機不惜交惡東林黨人也要站出來幫洪承疇說話,不過李廷機雖然是首輔,但此時東林黨人已經漸漸從“乙巳京察”和浙黨的黨爭中恢復了元氣,八位閱卷考官中就有四位是東林黨人,所以李廷機想要幫洪承疇主持公道也不容易。

這件事雙方爭執不下,最後只能鬧到萬曆皇帝那裡,萬曆皇帝本來是懶得理這種事的,不過一聽說起爭執的原因居然是爲了一名東蕃士子也是倍感詫異,他對東蕃的印象一直就是一座海外荒島,所以才一直忍着沒有對郭致遠下手,但現在東蕃書院居然能教出這麼多優秀的人才,那他就不得不引起重視了!

萬曆皇帝接過大臣們呈上來的洪承疇寫的策問文章看了看,別看萬曆皇帝懶,但是眼光還是很毒的,這一點從他任用的那些首輔大臣也可以看出來,張居正不用說了,後來的張四維直到葉向高無一是庸才,這才能做到二十幾年不上朝也能維持朝政徹底崩塌,所以看了洪承疇的策問文章他就知道這絕對是一個可造之才,如果洪承疇不是來自東蕃,他一定會重用洪承疇!

看着面前爭執不下的李廷機等人,萬曆皇帝有些不耐煩地揮揮手道:“別吵了!去召那個叫洪承疇的貢士來見朕,朕自有決斷!……”

洪承疇第一次面聖,要說不緊張是假的,不過想到郭致遠在東蕃書院教導他們說過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並無高低貴賤之分,他的腰桿又挺直了,不卑不亢地擡起頭直視着萬曆皇帝威嚴的審視。

萬曆皇帝微微皺了皺眉頭,其他臣子看到他眼中要不是畏懼,要不是阿諛奉承,只有郭致遠面對他的時候雖然表面上很恭敬,卻總是用不卑不亢的目光直視他,現在他在洪承疇眼中又看到了同樣的目光,這讓他很不舒服,故意加重了威壓,慢條斯理地問道:“你叫洪承疇?東蕃來的?朕也許久沒見過郭致遠了,他現在怎麼樣了?……”

“啓奏聖上,託聖上洪福,山長身體康健,一切安好,東蕃在山長的治理下政通人和,百姓安居樂業……”洪承疇不卑不亢地回稟道。

“山長?”萬曆皇帝眉頭皺得更緊了,用帶些譏諷的口吻道:“想不到郭致遠還有好爲人師的嗜好,朕沒有記錯的話,他是朕特准才做的官,連秀才都沒考過……”

洪承疇對郭致遠崇拜到了極點,哪怕知道可能會觸怒萬曆皇帝,還是壯起膽子道:“聖上恕罪,微臣以爲功名並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學識和才幹高低,李太白從未考取過功名,卻成詩仙,千古傳頌,自隋唐以來,通過科舉中狀元者不知凡幾,但能青史留名成爲一代名臣卻不過有數幾人而已,山長博古通今,學究天人,能得到他的教誨是微臣畢生的榮幸……”

第三百二十六章 他到底是怎樣一個人?第六十一章 蛤蟆公子第三百二十五章 曾啓聖第四十七章 趙士禎有消息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絕望第一百六十八章 求和?第三百七十四章 兩個女人一臺戲第七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五十六章 閉門羹第二十一章 明爭暗鬥第四十七章 趙士禎有消息了第四百二十九章 自新軍騎兵第一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搖擺不定第二百二十三章 分化第一百零一章 借兵第四百七十七章 京官的優越感第一百一十三章 不服就打到你服第三章 獄中探父第三百一十章 告黑狀第二十七章 鋌而走險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罪不起第一百六十八章 求和?第四十三章 女保鏢第一百零九章 惡魔的微笑第一百六十六章 撕破臉第三百五十章 黑羅剎軍第四百七十八章 不依不撓第五十九章 狗屁不通第三百七十章 洪承疇第三百七十九章 資源受限第一百六十九章 算你狠第四百三十五章 硬碰硬第二百一十九章 營救李旦第一百九十五章 不識擡舉第一百一十五章 白度的背景第二十四章 馬屁神功第二百八十三章 見太子(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開學演講第八十九章 會轉彎的四輪馬車第四百三十八章 繼承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豬蹄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自救第一百二十三章 傾巢出動第三百二十五章 曾啓聖第一百九十八章 讓朕再想想第一百一十一章 善後事宜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事業第二十五章 何惜此命第四百章 冷弦凝出事了第六十六章 見知府第四十三章 女保鏢第二百八十九章 忽悠成功第一百六十八章 求和?第四百四十九章 荷蘭人來了第八十九章 會轉彎的四輪馬車第二百九十二章 朝議(一)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驚小怪第四百一十九章 曲線救國第一百六十四章 公審大會(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殺第三百四十章 乙巳京察第三百三十九章 摻沙子的來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辦報紙第三百七十六章 軍工廠第一百六十四章 公審大會(一)第二百二十章 強硬第六十六章 見知府第四百七十三章 魏忠賢(三)第九十一章 第一把火第四百七十五章 工部侍郎第四百四十六章 守制第四百七十九章 立威第三百零九章 不一樣的婚禮(六)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旦第四百三十一章 難以改變的歷史進程第三百八十四章 貨幣戰第四十章 再見伊人第三百六十三章 震驚福建第二百零三章 意外之喜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了了之第四百二十四章 宰了他第三百五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零六章 出海第二百六十四章 誘敵(二)第一百零六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零八章 不一樣的婚禮(五)第三百零四章 不一樣的婚禮(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他到底是怎樣一個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不對勁第九十三章 糜爛至此第四十三章 女保鏢第一百九十七章 內宮路線第八十八章 我是來談生意的第六十六章 見知府第四十一章 扯起虎皮充大旗第二百四十三章 奪城(一)第二百零一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一百章 妖孽少年第三百一十七章 宏偉規劃(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忽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