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洪承疇

郭致遠還是高估了這個時代的士子水平,這個時代的文人吟詩作對講究的是對仗工整、辭藻華麗,所以士子們對於郭致遠這兩幅頗有深意的對聯頗不以爲然,他們可不知道這對聯是郭致遠親題的,還以爲是書院中哪位教授的手筆,就直接開噴了:

“這對聯是文理不通,對仗也不工整,居然還堂而皇之地掛在書院大門口,看來這東蕃書院水平也不怎麼樣啊,該不會誤人子弟吧?若不是衝着這裡讀書免學費,我真不願意來!……”

“就是,瞧這書法字跡跟雞爪爬的一樣,還不如我呢……”

“貪生怕死莫入此門,升官發財請走他路,我等讀書之人不就是爲了考取功名嗎?若不然讀書何用?我等不如打道回府吧……”

…………

郭致遠聽着士子們的議論臉色也有些不好看了,他當然不指望這次招收的近千名士子都能成爲可造之才,不過還是寄予了厚望了,現在看來自己還是期望值過高了,要讓這些長期受封建儒家思想洗腦的士子文人接受自己來自後世的新思想還真是任重而道遠啊!

這時郭致遠突然聽到一個略帶稚氣的聲音朗聲道:“我覺得這對聯寫得很好啊,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是何等的志向,何等的胸懷,寫這對聯的必是一位心懷天下的大智者!……”

郭致遠驚奇地轉頭望去,發現說話的是一個年約十三四歲的少年,這少年身材瘦弱,身穿一件粗布長衫,因爲身材矮小,這長衫穿在他身上並不合身,大約是拿大人的長衫改的,看着有些滑稽,相貌也很一般,唯有一雙眼睛卻是炯炯有神,亮若星辰讓人印象深刻。

那少年一說話立刻引來了周圍士子的嗤笑:“喲,這是哪裡來的小毛孩?乳臭未乾還學人吟詩作對?就你這樣還來讀書?趁早回家去吧!……”

那少年卻絲毫不怵,昂首挺胸道:“有志不在年高,我七歲能做詩,八歲能作對,你們憑什麼瞧不起我?……”

士子們頓時轟然大笑起來,一名手持摺扇尖嘴猴腮的士子嗤笑道:“喲,說你胖你還喘上了,真是癩蛤蟆打哈欠好大口氣啊!那我便考你一考,我出一上聯,你若能對上來,便算你說得有理!……”

那少年胸有成竹地大聲道:“你只管出題,我若對不上來,立刻打道回府!……”

那士子見少年胸有成竹的樣子心裡也有點犯嘀咕,心說莫非這少年真是天才不成,敢當着這麼多人的面誇海口,這對子自己可不能出簡單了,要不然周圍這麼多人看着這面子可就丟大發了,他眼珠一轉,想到了前段時間別人給自己出的一個對子,自己冥思苦想了好長時間也沒對上來,正好用來刁難這少年,當下把摺扇一收指着那少年搖頭晃腦道:“那你聽好了,:白豆腐,豆腐白,做人清正博學學李白……”

周圍的士子一聽這上聯也都冥思苦想起來,這對子不好對啊,以豆腐入題,立意卻頗爲深遠,末尾還要對應一位歷史名人,那少年卻只是略一沉吟,便朗聲答道:“這對子好對,黑硯臺,硯臺黑,爲官鐵骨叮噹當包黑!……”

那少年這下聯一出頓時讓周圍那些剛纔還有些看不起他的士子情不自禁地齊聲叫起好來,這少年所對的下聯不僅對仗工整,而且顯示出其不凡的抱負,確實是一難得的佳對,更難得的是這少年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就對出下聯,足見其才思敏捷。

那尖嘴猴腮的士子刁難少年不成,自己討了個沒趣,紅着臉灰溜溜地走開了。郭致遠卻盯上了這個才思敏捷的不凡少年,待衆人稍稍散去,就連忙上前攔住他,微笑着問道:“這位小兄弟,你叫什麼名字?何方人氏啊?……”

那少年見郭致遠身着長衫,只當他也是來求學的士子,便朝他微微拱手道:“這位兄臺,我叫洪承疇,福建泉州人士……”

洪承疇?郭致遠一聽先是一愣,繼而狂喜,有些不敢置信地一把抓住洪承疇追問道:“你就是洪承疇?!”

歷史對於洪承疇的評價比較偏負面,但不可否認,洪承疇絕對算是明朝末年文臣武將中最有能耐的一位,無論是文韜武略,他都要遠超同時代的袁崇煥等人,在他的指揮下,李自成等農民起義軍被打得到處逃竄,幾度險些被徹底勒殺,如果不是明朝末年大明江山已是千瘡百孔,積重難返,沒準他還真能力挽狂瀾。

洪承疇之所以被歷史學家詬病無非是因爲他背叛大明當了滿清的走狗,但平心而論,在洪承疇當時的處境下做出那樣的選擇也是人之常情,而且和那些主動降清的大明叛臣不同,洪承疇在錦州兵敗被俘之初是寧死不降的,絕食數日,皇太極對他極其看重,極盡拉攏之能事他也不爲所動,據野史記載,皇太極最後是派他最寵愛的莊妃(也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孝莊皇太后)使出美.人計才讓他歸降。

而洪承疇降清後也確實沒有辜負皇太極的器重,爲滿清平定中原奪取大明江山立下了不世之功,被稱爲“開清第一功臣”,這固然爲忠於大明的漢臣所不恥,但從另一角度來講,洪承疇降清後極力推行滿漢融合,客觀上起到了加速國家統一緩和民族矛盾,使得中原百姓免於戰亂生靈塗地的作用,也是值得肯定的。

作爲穿越者,郭致遠當然不會被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左右,他非常清楚,像洪承疇這樣的能人,在於你對他怎麼使用,用好了,他就是治世名臣,如今洪承疇遇到了自己,自己當然不會讓歷史重演,一定要牢牢地把這位能人抓在手裡,讓他成爲自己改變中華民族命運的得力臂助!

想到這位“開清第一功臣”被自己截胡,那還有皇太極什麼事啊,郭致遠越發興奮,有些忘形地哈哈大笑起來:“哈哈,真是皇天不負有心人,得來全不費功夫啊!……”

第四十七章 趙士禎有消息了第七十五章 逼宮第三百七十八章 弗朗西斯第四百六十一章 東蕃條約第三百七十一章 開學演講第二百一十五章 決鬥第三百三十八章 死不低頭第一百一十九章 生意經第一百八十九章 貪得無厭第二百四十八章 內訌第一百零七章 發財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破敵(二)第四百四十四章 永不叛明第三百七十章 洪承疇第七章 尋找線索第四百零八章 背叛(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傾巢出動第二百三十三章 聯名舉薦第二百三十二章 建設澎湖島第三百四十四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四百七十九章 立威第四百八十五章 打人不打臉第三十七章 三顧茅廬第二十六章 闖宮面聖第三百九十五章 提點洪承疇第二百七十六章 送禮的學問第二百四十四章 奪城(二)第一百三十章 看風景的人第六十五章 芳心暗系第三十六章 招攬失利第三百五十章 黑羅剎軍第一百八十七章 稅監高寀(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膽計劃第二十八章 神算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稅監高寀第二百四十八章 內訌第三百三十二章 家禽養殖第三百三十八章 死不低頭第四百五十二章 鄭芝龍第四百五十五章 打疼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秘密武器第四百六十九章 移宮案(四)第三百六十三章 震驚福建第四百四十一章 我又來了第四百二十四章 宰了他第三百一十三章 搭建新班底第九十六章 樹立信仰第十一章 案中案第四百五十一章 海道副使第一百七十七章 瘟疫第四百七十八章 不依不撓第十三章 真相背後的真相第三百四十二章 坑慘了第二百五十章 離間(二)第三十五章 徐光啓第四百一十章 背叛(三)第一百四十章 難纏的對手第二百五十章 離間(二)第四十章 再見伊人第四百四十二章 劉備借荊州第四百五十一章 海道副使第三百二十八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四百四十七章 機會來了第八十七章 孫傳第二百一十一章 閣下第三百六十七章 封爵第四百四十八章 養寇自重?第九十二章 無兵可用第三百七十六章 軍工廠第一百一十三章 不服就打到你服第三百二十三章 保險公司第一百九十三章 颶風第一百六十三章 貓膩第三百四十七章 一鳴驚人第一百九十章 送大禮第三百三十七章 痛擊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姑爺第二百二十七章 紀念碑第三百八十章 徐霞客第三十一章 敲警鐘第三十章 要當官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搭建新班底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搞建設第九十一章 第一把火第二十章 朝堂之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劉光先要來了第二百五十八章 再會沈有容(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第二次談判第四百七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三)第四十四章 不簡單的寺廟第六十七章 還是小看了他第四百四十五章 迷茫第四百六十八章 移宮案(三)第八章 冤家路窄第四百四十八章 養寇自重?第一百三十八章 添堵第四百四十九章 荷蘭人來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劫後餘生第一百一十章 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