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坑慘了

張松柏等人也知道跟曾啓聖這個隨從撒氣沒什麼含義,反而更沒面子,氣憤地拂袖道:“那就趕緊帶路吧,見了郭大人,我等也要向他討個說法!……”

曾啓聖並沒有帶着衆人去府衙,而是帶着衆人穿過築城工地來到城郭外圍的屯田區,此時田中的稻米已經成熟,金色的穀穗在微風的吹拂下此起彼伏,十分壯觀,移民們在稻田中忙碌着收割稻穀,臉上都帶着豐收的喜悅。

張松柏等人自然不會感到喜悅,見曾啓聖沒把他們帶去府衙卻帶到這偏僻的田野中來了就皺起了眉頭,有些不耐煩地向曾啓聖質問道:“你該不會是迷路了吧?郭大人究竟在何處?……”

曾啓聖早得郭致遠面授機宜,不慌不忙地道:“諸位大人稍安勿躁,郭大人就在前面不遠處,諸位大人很快就能見到了……”

張松柏等人只得耐着性子跟着曾啓聖繼續向前走,又走了一里多路,衆人就看到了令他們目瞪口呆的一幕,就見前方的稻田內一大羣身着官袍的男子正彎着腰手拿鐮刀辛苦地在稻田裡收割稻穀,一個個汗如雨下,其中尤爲引人注目的是一名身着五品官服的青年男子,只見他毫無形象地把官袍下襬全都捲了起來纏在腰間,烏紗帽被他隨意地丟在一旁的田埂上,褲腳也卷得高高的,赤腳和小腿上全是泥,臉上也是白一道黑一道,汗水和泥痕混在一起,成了大花臉。

不用人介紹衆人也知道此人必定就是郭致遠了,整個東蕃就他一個五品官,堂堂的五品知府居然親自下田收割稻穀?!着實讓衆人驚訝得眼珠子掉了一地。要說官員下田倒也不算郭致遠首創,明太祖朱元璋本是農民出身,對農業也十分重視,專門設置有勸農官,並把勸農桑作爲考覈地方官員的一項重要內容,所以也有愛作秀的地方官員在農忙之時會前呼後擁地跑到田間裝模作樣地作秀,關鍵此時的郭致遠卻不像是在作秀,看他汗流夾背一身泥水的樣子分明是田裡勞作了好一段時間了。

張松柏等人目瞪口呆地看着這一幕,好半天才回過神來,面面相覷地齊聲頓足道:“這…這成何體統?!……”

郭致遠聽到衆人的喧譁聲也直起腰來,知道自己等的人到了,嘴角露出了一絲不易察覺地壞笑,面無表情地朝衆人揮揮手道:“諸位大人來得正好,託聖上洪福,東蕃屯田大豐收,若不及時收割,這稻穀就要爛在田裡了,東蕃草創,人手不足,就勞煩諸位大人和本府一起搶收稻穀吧!……”

不待郭致遠吩咐,立刻就有隨從捧着鐮刀走了過去向衆人分發,張松柏等人還沒完全從郭致遠親自下田勞作的震驚中醒過神來,現在郭致遠居然讓他們也下田收割稻穀,更是讓他們如遭雷擊,全都僵住了!

這些京官平時錦衣玉食,別說下田勞作了,便是吃飯筷子掉了也不用他們自己撿的,不過郭致遠是他們的頂頭上司,他的命令也不敢不聽,只得把目光都投向爲首的張松柏和劉安之兩人身上。

張松柏和劉安之被衆人望着,想不出頭也不行,張松柏仗着背景過硬,也不想頭一回和郭致遠交鋒就失了氣勢,硬着頭皮一挺胸脹紅着臉道:“郭…郭大人,我等乃朝廷命官,豈…豈能做此等低賤之…之事!成…成何體統!……”

郭致遠一聽就把臉一板,怒斥道:“荒謬!農業乃國之本,太祖皇帝便曾言‘四民之中,莫勞於農’,我等所食黍米皆靠農民辛苦勞作,何言低賤?!食民之黍,擔民之憂,勸農桑乃我等地方官之重要職責,若不能身體力行,如何知民之甘苦,如何勸農桑?!我這五品知府能下田勞作,爾等爲何不能?!……”

張松柏等人被郭致遠怒斥得面紅耳赤,卻不知該如何反駁,只等接過隨從們遞過來的鐮刀,學着郭致遠的樣子把官袍下襬捲起來纏在腰間,脫了官靴,摘了烏紗帽,打着赤腳搖搖晃晃地下了田。

這下可把這些從沒幹過農活的官老爺可坑苦了,沒一會兒就又一個個累得腰痠背疼,更難受的是禾葉擦在裸露的皮膚上劃出了一道道血痕,再被汗水一沁,疼得直鑽心,還有身上也不知是沾了什麼東西,後背感覺有無數的小蟲在爬一樣,癢得不行,那滋味簡直比受了酷刑還難受,可是看着郭致遠埋頭苦幹的樣子,他們也不敢叫苦,只能咬着牙裝模做樣地硬熬着。

好不容易熬到太陽快下山了,稻田裡的稻穀收割得差不多了,郭致遠才直起腰,看了看累得一個個喘氣喘得像狗一樣,不時用怨毒的目光偷瞟他卻敢怒不敢言的京官們,嘴角又閃過一絲不易察覺地壞笑,揮揮手道:“今天就先到這兒吧,諸位大人辛苦了,一起去用晚膳吧……”

衆人如釋重負,拖着疲憊的身軀互相攙扶着跟着郭致遠他們來到驛館,早有役從擺好圓桌,衆人一個個不顧形象地癱坐在椅子上等着開飯,可等役從把食物端上來,衆人的眼睛再次瞪大了,沒有他們期待中的山珍海味,美酒佳餚,每人面前只有一碗能照出人影的稀米粥!若說有什麼不同的話,就是稀米粥裡還摻着一些黃色的塊狀物(紅薯)!

郭致遠掃了目瞪口呆的衆人一眼,微微一笑道:“諸位大人遠道而來,本府當設宴爲諸位接風洗塵,不過東蕃條件艱苦,比不得京城,還望諸位大人多包涵……”

張松柏早已憋了一肚子怒氣,此時再也按捺不住,拍案而起指着桌上的稀粥怒道:“郭大人是在羞辱我等嗎?我等受朝廷委派,不遠千里來此赴任,你就用此等豬狗之食來招待我等嗎?!……”

郭致遠眼中寒光一閃,同樣拍案而起道:“閉嘴!朝廷派爾等來東蕃不是來享福的,而是讓爾等和本府一起建設東蕃的!東蕃一窮二白,朝廷未撥一錢一糧,還要每年向朝廷奉獻十萬兩稅銀,若不節衣縮食,如何能辦到?!我東蕃軍民所食皆是這紅薯粥,便是我這知府也不例外,你卻說這是豬狗之食,你這是視我東蕃軍民皆爲豬狗嗎?!……”

第一百二十章 確立合作關係第三十一章 敲警鐘第一百四十三章 糾結第八章 冤家路窄第三百一十四章 搭建新班底(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發展規劃(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朝議(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迷茫第二百一十三章 費麗莎第二十六章 闖宮面聖第十三章 真相背後的真相第四百二十七章 送瘟神第三百五十七章 秘密武器第四百三十五章 硬碰硬第一百六十四章 公審大會(一)第四百一十章 背叛(三)第九十八章 人神共憤第八十六章 孫家與陳家第二十九章 賭命第二百八十七章 棒打鴛鴦第四十五章 武癡第九十八章 人神共憤第四百零五章 心煩意亂第二十四章 馬屁神功第四百一十一章 背叛(四)第三百五十一章 辣椒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水寶地第四百二十五章 死不瞑目第三百二十九章 處處不同第三百零三章 移民計劃(三)第二百五十八章 再會沈有容(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發展規劃第二百三十七章 要死就一起死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罪不起第四百三十三章 兩軍相遇第二百四十八章 內訌第四百二十八章 活着就有希望第四十章 再見伊人第四百七十七章 京官的優越感第一百二十章 確立合作關係第三十二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二百三十二章 建設澎湖島第四百六十章 不平等條約第三十章 要當官了第一百零一章 借兵第三百六十五章 羣起攻之第四十一章 扯起虎皮充大旗第二百一十七章 談判(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劉光先要來了第四百七十二章 魏忠賢(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誘敵(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可怕的白度第二百三十四章 偶像來了第四十五章 武癡第一百一十八章 軍心第三百九十二章 費麗莎的野心(二)第十五章 險死還生第四十七章 趙士禎有消息了第二十二章 廠公陳矩第五十八章 少爺路線第三百零九章 不一樣的婚禮(六)第二百三十七章 要死就一起死第二百六十章 艱難的選擇第一百五十四章 驚動萬曆第二百二十四章 折中方案第四百章 冷弦凝出事了第十一章 案中案第一百九十二章 黃似華的恐懼第三百七十七章 造船廠第三百零二章 移民計劃(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萬曆病倒了第二十章 朝堂之上第七十一章 別開生面的歡迎儀式第一百八十四章 紅薯詩會第四百八十六章 英國公第二百四十二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二百三十章 韋麻郎第三百六十二章 輝煌的勝利第八十四章 陽謀第二百六十七章 破敵(一)第七十四章 目無上官第七十四章 目無上官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旦第一百四十六章 卿本佳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郭正域第三百六十五章 羣起攻之第五十四章 歸心第七十四章 目無上官第八十七章 孫傳第四百六十三章 萬曆病倒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移宮案(四)第四百六十六章 移宮案(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迷茫第一百四十章 難纏的對手第三百五十二章 一百萬兩銀票第三百八十章 徐霞客第二百四十五章 奪城(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絕望第二百七十五章 徐學聚的可怕之處第四百零七章 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