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點石成金

當然對郭致遠這個穿越者來說很好理解的事,在曾啓聖看來就簡直是神蹟了!當他跟着郭致遠來到孵化場的恆溫孵化屋,看到一隻只毛茸茸可愛得不得了的小鴨、小鵝不需要母雞孵化就自己破殼而出的時候,眼睛一下子又瞪大了,嘖嘖稱奇道:“這也是大人您的發明吧?真是太神奇了!如此一來尋常百姓也能過上食有肉的日子,又是一大善政啊!……”

郭致遠早猜到曾啓聖會是這樣的反應,微微一笑道:“其實也沒什麼,無非是模擬母雞孵化雞崽的環境,使幼禽崽能夠自己破殼而出,如此便能大大提高家禽的繁殖速度,除了食用禽肉,每日所產的禽蛋也非常可觀,這次從內地來的移民身體都很瘦弱,屯田、築城都是重體力勞動,我怕他們吃不消啊,只能多養些家禽幫他們補充些肉食了……”

曾啓聖感嘆道:“大人愛民如子,實乃我東蕃移民之福!……”

郭致遠笑了笑沒說話,招手把孵化場的負責人叫過來問了問種蛋孵化的具體情況,得知現在種蛋孵化率大約在百分之五十左右,郭致遠忍不住嘆了一口氣道:“可惜啊,要是能把溫度計弄出來孵化率應該還能提高不少!……”

一旁的曾啓聖卻是驚歎道:“只需三到七日兩枚種蛋便能孵化出一隻幼禽崽,這也太不可思議了,若是母雞自然孵化至少需要大半月呢!對了,大人,溫度計又是何物啊?……”

見到曾啓聖已經快變成“好奇寶寶”了,郭致遠暗暗好笑,也沒有跟曾啓聖做過多的解釋,反正工坊那邊已經找到了燒製玻璃的辦法,應該用不了多久就能把溫度計做出來了,到時候就可以在東蕃書院的格物課上普及溫度計的知識了。

從孵化場出來,郭致遠又帶着曾啓聖去看曬鹽場,沿着海岸線一塊塊的鹽田一眼望不到頭,那叫一個壯觀,不過曾啓聖見識廣博,也聽說過曬鹽法,倒也不是太吃驚,讚歎道:“大人這是用的山東海豐的曬鹽法吧?以天地爲洪爐,以海灘爲田陌,真是壯哉!且又省人力,又省燃料,確實經濟,可惜曬鹽法所得海鹽雜質過多,終究不如井鹽和湖鹽精細……”

郭致遠望了曾啓聖一眼,看來曾啓聖和那些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酸儒確實不一樣,頗有見識,這個時代的人判斷鹽質好壞主要以鹽的白度和精細度爲標準,越白越細越好,所以達官貴人是不吃海鹽的,都喜歡四川的井鹽和青海的湖鹽,甚至連漱口也是用的青鹽,以此爲奢侈生活的標準,只有貧苦的老百姓纔會買又粗又黑的海鹽吃。

曾啓聖說的山東海豐其實是說的山東省無棣縣,此地乃是華夏重要的海鹽產地,當地人世代以鹽工爲生,明代時爲避明成祖朱棣之諱,改爲海豐,曬鹽法在海豐早已出現,但正式被記載入書冊則要到明末,著名的科學家宋應星在他的《天工開物》中提到了曬鹽法,卻依舊沒有引起當政者的重視。曾啓聖能知道曬鹽法,足見其見識已經超過這個時代的大多數人。

當然郭致遠的曬鹽法和山東海豐的曬鹽法其實還是有很大不同的,山東海豐的曬鹽法僅僅是簡單地利用了陽光日曬和海風蒸發的物理作用,所以只能得到粗鹽,而郭致遠的曬鹽法卻是借鑑了現代的提純工藝,會在鹽滷中加入氯化鋇、氫氧化鈉、碳酸鈉、稀鹽酸溶液等添加劑進行進一步提純,這就是化學作用了,自然不是這個時代的人能理解的。

這也屬於東蕃的高端機密,郭致遠目前也沒有打算公諸於世,所以郭致遠要求一定要嚴格保密,參與最後提純環節的鹽工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還把最後提純的鹽田都用圍擋圍了起來,外面還派了大量的士兵守衛,防止機密外泄。

所以當郭致遠帶着曾啓聖走進圍擋,曾啓聖看到圍擋後那一座座雪白的鹽山,頓時又驚呼起來:“這…這是精鹽啊,上好的精鹽啊!我從沒見過如此雪白精細的精鹽!大…大人你是怎麼做到的?!……”

郭致遠已經習慣了曾啓聖的“大驚小怪”,指着那雪白的鹽山介紹道:“東蕃所用之曬鹽法成本不到傳統煮鹽法之一半,產量卻要高出一倍不止,所得鹽質也要優於煮鹽法產鹽,目前所闢鹽田年產精鹽可達五十萬石,明年鹽田規模還要擴大一倍,可年產精鹽一百萬石……”

曾啓聖好不容易纔從震驚中回過神來,顫抖着手捧起一捧精鹽,望着雪白晶瑩的鹽粒從手指隙縫中如細沙般漏下,驚歎道:“啓聖今日方知自己實乃井底之蛙,大人有此點石成金之術,何愁東蕃不興啊!……”

這一趟跟着郭致遠巡視東蕃,曾啓聖算是大開眼界,也堅定了他死心塌地效忠郭致遠的心,和曾啓聖一樣,第一批內陸移民中選拔出來的那些人才同樣也被在東蕃見到的種種新奇事物所震驚,更被這裡欣欣向榮的氣氛所感染,很快融入了新的環境,在各自的崗位上大展才華,將東蕃的建設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

有了這些人才的加入,也使得東蕃的建設變得更加有序,真正進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郭致遠也得以從繁重的具體事務中解脫出來,大膽放權,把具體事務都交給曾啓聖他們去處理,因爲還有一個非常棘手的大難題等着他去處理,那就是如何和東蕃土著相處的問題。

郭致遠雖然佔領了東蕃,但說到底他只能算是外來者,那些在東蕃生活了數百年的土著纔是東蕃真正的主人,可想而知,這些東蕃土著對於郭致遠他們這些外來者肯定是不歡迎的,甚至可以說是帶着濃濃的敵意,如果不能處理好和這些東蕃土著的關係,那東蕃就遠談不上安定,一旦爆發衝突,很可能會給東蕃目前良好的發展局面帶來變數!

第四百五十一章 海道副使第八十一章 集體撂擔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忽悠神功第二百九十二章 朝議(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發展規劃(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英國公第二百五十五章 逃得好第四百一十一章 背叛(四)第二百一十三章 費麗莎第一百七十九章 神奇第二百五十五章 逃得好第一百二十八章 再赴福州第一百八十一章 辦報紙第四百二十二章 搖擺不定第五十八章 少爺路線第二百九十四章 朝議(三)第十四章 抓住本質第六十一章 蛤蟆公子第六十七章 還是小看了他第三十八章 心灰意冷第三百五十二章 一百萬兩銀票第五十章 危機四伏第四十八章 有一間客棧第二百三十三章 聯名舉薦第二百一十一章 閣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處處不同第五十四章 歸心第五十章 危機四伏第三百四十六章 王徵第二百三十四章 偶像來了第一百零一章 借兵第四百四十一章 我又來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二個東蕃第三百一十三章 搭建新班底第三百七十四章 兩個女人一臺戲第二百八十九章 忽悠成功第二百七十八章 萬曆動了殺機第四十八章 有一間客棧第二百一十二章 阿庫尼亞第七十一章 別開生面的歡迎儀式第四十六章 招攬第三百章 佈局東蕃第三百一十四章 搭建新班底(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青出於藍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二個東蕃第一百八十五章 紅薯詩會(二)第五章 老奸巨猾沈一貫第一百三十四章 陋俗惡習第一百六十六章 撕破臉第三百一十三章 搭建新班底第三百七十六章 軍工廠第一百五十章 紅薯之父第八十六章 孫家與陳家第三章 獄中探父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豬蹄子第四百二十七章 送瘟神第二百七十八章 萬曆動了殺機第九十一章 第一把火第二百零四章 早已結下的樑子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水寶地第四百零六章 臣接旨第四百四十七章 機會來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向我開火!第一百八十二章 皦生光第一百九十七章 內宮路線第二十九章 賭命第三百八十章 徐霞客第五十四章 歸心第二百九十四章 朝議(三)第七十二章 羣體事件第二百八十九章 忽悠成功第一百八十八章 稅監高寀(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第二次談判第一百五十二章 我愛紅薯第四百二十八章 活着就有希望第八十四章 陽謀第二百五十七章 再會沈有容第七十二章 羣體事件第二十二章 廠公陳矩第九十一章 第一把火第二百五十三章 見證奇蹟第九十一章 第一把火第四百零四章 降職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豬蹄子第五十九章 狗屁不通第八十九章 會轉彎的四輪馬車第八十四章 陽謀第一百三十四章 陋俗惡習第三百零九章 不一樣的婚禮(六)第一百九十五章 不識擡舉第十章 趙士禎第四百六十五章 泰昌繼位第二百零一十章 氣勢洶洶第二十六章 闖宮面聖第三百二十章 動之以情第一百零九章 惡魔的微笑第四百五十五章 打疼了第三百四十五章 說服第二百七十章 破敵(四)第六十二章 拍馬屁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