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建設澎湖島

想到這裡,郭致遠高興地拍了拍李錦的肩膀,哈哈大笑道:“好!你這個主意不錯,給你記一功,咱們就去澎湖島!……”

當即郭致遠吩咐船老大調整航線,船隊改向澎湖島駛去。在海上航行了一日,澎湖島就出現在郭致遠的視野裡,此時太陽剛剛升起,金光四射。小島一側的礁岩在陽光映照中投下道道陰影,恰似一把巨大的扇面。層層疊疊的礁石,階梯分明,直入海中,洶涌澎湃的海浪欲沖刷其頂端而不達,便絕望地退卻,化爲陣陣泡沫,礁石被海水舐得油光錚亮,微微泛紅,好似剛出爐的一堆紫銅鑄造的圍牆一般,白色的海鳥歡快地海島四周翻飛着,不時發出一陣陣愉悅地鳴叫,紅日,礁石,海鳥,驚濤,這美麗壯觀而又和諧的畫面讓郭致遠第一眼就愛上了這塊風水寶地!

如果從天空俯瞰下去,小島和遠處的幾座更小的島嶼接連環峙,圍成了一個半弧形,其間水域雖通外海,水面卻遠較外海平靜,猶如一泊大湖,在閩南話裡澎湖就是平靜的湖的意思,取這個名字正是因爲周圍這一圈小島圍成的內海像一處平靜大湖,也就形成了天然的避風港。

郭致遠對這塊風水寶地滿意極了,船還沒完全停穩就第一個衝上跳板,登上海島以後,郭致遠站在礁石上四下觀察了一下島上的環境就更滿意了,島上雖然沒有常住人口,但是卻有不少現成的木屋,那是過往的漁民路過休息自行搭建的,島上的山坡上還有一個媽祖廟,路過這裡的漁民都會專程登島祭拜,據李錦介紹,島上還有好幾口古井,供應日常飲用淡水沒問題,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島上沒有什麼高大的樹木,全部都是低矮的灌木,如果要建造營地和修補船隻的話會缺少足夠的木材。

不過對於郭致遠來說問題不大,他要把澎湖島打造成根據地,上面的建築自然要足夠堅固才行,所以他準備島上所有的建築都用石料和三合土來砌築,等去馬尼拉的貿易航線恢復後,這裡就會變成中國和馬尼拉之間的貿易中轉站,各種物資都會源源不斷地運過來,建築材料也不會缺。

在島的右側還有一片水寨軍營,那裡是朝廷水師駐紮的營地,不過此時並沒有人,據李錦介紹,只有在春季氣溫回升的時候,明朝水師纔會派軍隊上島輪流駐紮,現在正是他們換防的空窗期,郭致遠老實不客氣地直接把水師的水寨軍營也佔用了,明朝文官地位要高於武官,他這個外交特使自然也不怕和福建水師的將領打嘴皮子官司。

島上還建了兩個簡易炮臺,那是韋麻郎他們建的,現在也便宜郭致遠了,郭致遠從福船上調了兩門紅夷大炮裝到了炮臺上,這樣即便有海盜船過來也不怕了,有了炮臺防禦的海島就像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小股的海盜勢力膽敢自不量力來攻打的話基本也是送菜。

島上有現成的木屋,所以五百多名倖存商民很容易就安置下來了,郭致遠把島上需要的物資列了一個單子交給孫老三,以孫家的實力這些物資很快就可以採辦齊,另外他還要孫老三把他圓滿完成出使任務的消息彙報給朝廷,他這次也算是立了大功,朝廷肯定會有封賞下來,但具體是什麼封賞,就得看上層的的博弈了,所以郭致遠自己準備留在澎湖島上,看看風頭再說。

另外這五百多名倖存商民中有部分在福建內陸還有親屬在的,需要回去探親,不過他們大都表示願意回去帶着親屬一起來澎湖島上定居,對此郭致遠是本着來去自由的原則,畢竟強扭的瓜不甜,讓他們跟着孫老三船一起離開了。

郭致遠還讓人對剩下的倖存商民的特長做了登記,以方便他們各展所長,這裡面確實是人才濟濟,各方面的人才都有,其中以技術性人才和商業型人才爲主,等郭致遠的海上拓展計劃全面鋪開,這些人都能成爲可以獨當一面的骨幹。

一週後孫老三帶着三條滿載各種物資的商船再次來到澎湖島,同來的還有孫傳和徐光啓,上次孫老三離開的時候,郭致遠就讓他給孫傳帶信,說準備把恢復中國和馬尼拉貿易航線的任務交給孫家,並讓孫傳擔任常駐馬尼拉的中方稅務官,孫傳給郭致遠投資自然是期待回報的,但他沒想到郭致遠給他的回報會這麼大這麼快,爲此他興奮得一天一夜沒閤眼,親自跑到澎湖島來向郭致遠致謝,並表示澎湖島建設所需的一切物資都由孫家包辦。

徐光啓的到來更是幫了郭致遠的大忙,建設澎湖島可是個大工程,千頭萬緒的事讓郭致遠頭都大了,有了徐光啓幫忙郭致遠就輕鬆了,基本可以當甩手掌櫃,在徐光啓的調度下,建設澎湖島的工作開展得井井有條,在衆人的齊心協力下,澎湖島的建設簡直可以說是日新月異,再也不是從前那個無人居住的荒涼小島了!

按照郭致遠的規劃,建設後的澎湖島將分爲生活區、生產區、商業區,防護炮臺也增加到了五座,基本可以覆蓋全島,孫傳也再次調來了五十名孫府家丁,這樣的防護力量,即便是大股海盜來襲也只能鎩羽而歸了!

再說郭致遠圓滿完成出使任務,不僅成功將被西班牙人囚禁的大明在馬尼拉經商的倖存商民救回,還讓西班牙不得不對去年的馬尼拉大.屠.殺事件道歉,並以抵扣貿易稅收的方式進行賠償的消息傳到福建立刻引起了轟動,百姓們拍手相慶,覺得大漲中國人志氣,紛紛打聽郭致遠是誰,而他在古田縣的卓越政績以及在福建遭遇瘟疫時期的卓越表現也被人提起,一時間郭致遠在民間的聲望大漲。

與之相反的是,福建官場中人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卻大都是酸溜溜的很不是滋味,原因很簡單,這麼多資歷豐富的福建官員幾次出使馬尼拉沒辦成的事居然讓一個毛頭小子辦成了,你讓他們臉往哪裡擱?

第三百三十五章 鎩羽而歸第二十四章 馬屁神功第六十五章 芳心暗系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姑爺第九十五章 勇士大闖關第二百七十章 破敵(四)第一百八十七章 稅監高寀(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分化第四百零三章 惹到我是你的不幸第三十七章 三顧茅廬第七十九章 膽大包天第一百五十八章 震撼軍心第三百七十二章 少年中國說第一百五十六章 疏忽第二章 妖書案第三百六十七章 封爵第一章大難臨頭第八十八章 我是來談生意的第四百八十三章 軍器局第三百七十章 洪承疇第七十六章 城府第一百四十九章 十萬個爲什麼第一百九十八章 讓朕再想想第四百零八章 背叛(一)第一百六十章 囂張第八十章 目瞪口呆第三百三十三章 點石成金第三百四十四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五十三章 一臉懵逼的殺手第四百零九章 背叛(二)第三十三章 組建班底第一百三十五章 紅薯第四百四十六章 守制第一百七十二章 劉光先要來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目瞪口呆第一百九十七章 內宮路線第二十二章 廠公陳矩第十六章未卜先知第一百八十六章 稅監高寀第二百三十七章 要死就一起死第八十章 目瞪口呆第三十九章 離京赴任第四百六十三章 萬曆病倒了第四百零七章 離開第二十一章 明爭暗鬥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豬蹄子第六十一章 蛤蟆公子第三百二十六章 他到底是怎樣一個人?第二百三十章 韋麻郎第二百八十一章 見沈鯉(一)第三十章 要當官了第一百零一章 借兵第四百七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三百三十三章 點石成金第三百零一章 移民計劃(一)第三百五十章 黑羅剎軍第三百三十五章 鎩羽而歸第三百三十章 顛覆認知第一百三十四章 陋俗惡習第二百四十五章 奪城(三)第三十三章 組建班底第二百九十七章 三個條件第二百五十八章 再會沈有容(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稅監高寀第三百九十九章 高築牆緩稱王第一百一十九章 生意經第四百五十八章 大敗紅夷第一百七十三章 先入爲主第二百七十三章 東蕃土著(二)第三十九章 離京赴任第三百九十二章 費麗莎的野心(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活着就有希望第四百七十一章 魏忠賢(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算你狠第一百四十九章 十萬個爲什麼第一百三十章 看風景的人第二百零四章 早已結下的樑子第五十八章 少爺路線第二百三十七章 遇險第一百二十九章 忌憚第四百二十三章 交鋒第二百零一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一百五十八章 震撼軍心第四百七十二章 魏忠賢(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談判(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第一批內陸移民第四百二十五章 死不瞑目第二百八十五章 見太子(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陋俗惡習第五章 老奸巨猾沈一貫第三十四章 有得有失第四百四十八章 養寇自重?第二百零一十章 氣勢洶洶第四百一十九章 曲線救國第八十四章 陽謀第三百八十九章 我們是來友好訪問的第二百二十五章 簽約第二十八章 神算子第三百二十一章 胃口太大了吧?第九十七章 喪心病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