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紅薯之父

郭致遠的這次授課再次在古田縣引起了熱議,老百姓雖然覺得郭致遠有些另類,授課的內容和方式和私塾的那些先生完全不一樣,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們對郭致遠的愛戴,反而更加印證郭致遠是星宿轉世的傳言,要不然哪能知道那麼多千奇百怪的知識呢?

當然,自然也有人說郭致遠這是傳授歪理學說,是胡鬧,其中尤以教諭顧之謙等腐儒反對得最厲害,郭致遠擴建縣學之後等於把顧之謙這個教諭徹底架空了,他自然是一肚子怨氣,不過有王德民的前車之鑑,他又不敢跟郭致遠公然對抗,只能私底下到處散佈詆譭郭致遠的言論。

對此郭致遠只是一笑置之,他知道他不可能改變這個時代的人已經根深蒂固的觀念,尤其是像顧之謙這樣的腐儒,去和這樣的人爭執,還不如把精力放在培養那些還是一張白紙的蒙生身上,他們纔是這個國家的未來和希望。

不管大人們怎麼想,蒙生們的感受卻是最直觀的,他們現在最喜歡上的就是郭致遠的“格物”課,學到的東西多不說,還非常有趣,唯一有點不好的後遺症就是蒙生們現在都愛上了做實驗,這些天古田城的天空中經常飛舞着大大小小的孔明燈,古田城裡有不少木屋,未燃燒完的孔明燈落下來,差點把一家的木屋燒着了,郭致遠不得不下令讓這些蒙生做這種危險的實驗必須避開人羣居住的地方,而且一定要有大人陪同。

除了蒙生們,還有一個人也很喜歡聽郭致遠授課,這個人就是毒王蜂!像徐光啓他們雖然也喜歡聽郭致遠授課,但是他們本身也要授課,公務又很繁重,所以沒辦法做到每次上課都來旁聽,只有毒王蜂是每次必到,開始她還是拉着楚婉兒一起來,但後來因爲楚婉兒要帶團練鄉兵訓練,沒法陪她,她就一個人來。

郭致遠當然樂意看到這種情況,他當然是希望能把毒王蜂招攬過來的,他手下現在沒有真正的軍事人才,所以只能讓楚婉兒趕鴨子上架擔任團練鄉兵的指揮,毒王蜂深通兵法,對陣法也非常有研究,如果能招攬過來,就把他最大的這塊短板補上了。

爲此他還特意在一次授課後試探了一下毒王蜂,邀請她來擔任新學堂的教授,專門教授蒙生們兵法,沒想到毒王蜂卻冷冷地道:“我想你弄錯了,我來聽你授課只是想更多的瞭解你這個人,將來光明正大地打敗你!”說完就頭也不回地揚長而去!

郭致遠有些尷尬地摸了摸鼻子,看來要收服這個驕傲而偏執的女人還真是任重道遠啊!這時王喜跑來稟報,說張承帶着兩個人回來了,郭致遠一聽就大喜過望,他之前派張承去長樂救陳振龍,一直沒有消息,現在回來了,那多半是任務完成了,他帶來的兩個人多半就是陳振龍和他的兒子陳經綸了!

對於這位被後世稱爲“紅薯之父”的陳振龍郭致遠還是很想一見的,正史上對陳振龍的記載很少,即便有也是一筆帶過,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對於紅薯到底是何時是誰帶入中國的都存在爭議,直到郭沫若在他的作品中明確提出紅薯是由陳振龍在1593年帶入中國的觀點,陳振龍的歷史貢獻纔得到確認,郭沫若還專門寫詩稱讚陳振龍爲中國引進紅薯的歷史功績,說他功比神農,誰人識?

郭致遠走進縣衙官邸的時候,張承正和一名頭髮斑白的老人和一名青年男子站在門口等候,那頭髮斑白的老人應該就是陳振龍了,此時的陳振龍老態盡顯,連背都有些佝僂了,和一個普通的老農無意,完全和郭致遠心目中那個敢於冒死將紅薯從西班牙殖民者眼皮底下帶入中國的孤膽英雄形象對不上號。

陳振龍見到身着官服的郭致遠到來,趕緊跪地磕頭謝恩:“草民陳振龍見過縣官大老爺,多謝大老爺搭救之恩!……”,倒是他身邊的兒子陳經綸有些傲氣,沒有馬上跪下,還是陳振龍用力拉了他一把,他纔有些不情願地跪下了。

郭致遠趕緊快步上前將兩人扶起,感嘆道:“陳老快快請起,陳老將番薯引入我神州大地,功在社稷,利在千秋,郭某豈敢受陳老如此大禮!應當郭某代百姓向陳老行禮纔是!……”說着還真的欠身向陳振龍行了一個拱手禮!

陳振龍有些吃驚地望着郭致遠,還從沒有人給過他這麼高的評價,臉上也露出了感動之色,連忙道:“草民如何當得起大人如此讚譽,真是折煞草民了!……”,一旁的陳經綸臉上的傲色也消失了,露出了激動之色。

郭致遠哈哈大笑道:“當得起!當得起!”

將陳振龍和陳經綸請到官邸客廳坐下,讓王喜奉上香茶,郭致遠也沒再客套了,開門見山地提出了自己準備在古田大規模推廣紅薯種植的想法,陳振龍一聽卻苦笑道:“大人此想法雖好,但恐難以實施,當年巡撫金大人(注:金學曾,曾任福建巡撫)也曾有此想法,適逢福建大旱,倒也有些收穫,只是此物食後易脹氣,頗爲不雅,故百姓不願種植,大旱過後,種的人便越發少了……”

郭致遠自然早已想過推廣紅薯種植可能遇到的問題,心中早有定計,擺擺手大笑道:“本官自有辦法讓百姓願意種植,陳老只需指點一下這紅薯種植需要注意的事項便可……”

陳振龍見郭致遠十分自信,就只得有些訕訕地賠笑道:“如此,草民便預祝大人馬到功成了!……”

郭致遠又問陳振龍是否知道哪裡有玉米和馬鈴薯,爲了避免這個時代對玉米和馬鈴薯的稱謂不同而搞錯,郭致遠還特意把玉米和馬鈴薯的大致樣子畫了出來,陳振龍接過郭致遠畫的圖紙看了看,猶豫了一下道:“此二物草民確從西班牙水手口中聽說過,只是老夫久未出海,如今年已老邁,恐難爲大人尋找此二物了……”

第一百三十八章 添堵第二百九十八章 達成所願第三百章 佈局東蕃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搞建設第一百六十五章 公審大會(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王徵第三百六十九章 東蕃書院開學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阿庫尼亞第三百五十六章 依計行事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殺第二百三十三章 聯名舉薦第三百零九章 不一樣的婚禮(六)第一百八十四章 紅薯詩會第四十一章 扯起虎皮充大旗第一百九十章 送大禮第二百三十七章 遇險第四百四十九章 荷蘭人來了第五十六章 閉門羹第四百零六章 臣接旨第三百六十三章 震驚福建第一百九十四章 徐學聚的拉攏第一百六十三章 貓膩第三百二十四章 第一批內陸移民第一百五十二章 我愛紅薯第一百四十七章 聯名彈劾第二百五十六章 東蕃第二百零二章 凶多吉少第二百零一十章 氣勢洶洶第四百六十三章 萬曆病倒了第三百四十章 乙巳京察第四百零八章 背叛(一)第三百八十章 徐霞客第八十九章 會轉彎的四輪馬車第一百二十一章 恩威難測第二百三十五章 奇特的父女關係第三百八十一章 求見陳子貞第三百六十五章 羣起攻之第一百九十六章 自救第三十七章 三顧茅廬第二百八十三章 見太子(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死不低頭第七十一章 別開生面的歡迎儀式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三)第四百零一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三百二十七章 廢除跪禮第三百三十九章 摻沙子的來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王徵第二百九十八章 達成所願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水寶地第二百零三章 意外之喜第三百零五章 不一樣的婚禮(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移宮案(二)第八十九章 會轉彎的四輪馬車第四百七十一章 魏忠賢(一)第四百三十八章 繼承人第二百九十五章 朝議(四)第二百零八章 接舷戰第八十五章 討價還價第三百六十八章 郭正域第二百二十四章 折中方案第三百七十五章 相忘於江湖第三百零五章 不一樣的婚禮(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工部侍郎第一百九十二章 辣眼睛第二百六十七章 破敵(一)第三十三章 組建班底第一百七十八章 秘密武器第四百零九章 背叛(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二個東蕃第四百章 冷弦凝出事了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罪不起第一百三十三章 風靡全國第三十二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四百三十九章 落幕第一百九十三章 颶風第二百四十九章 離間第二百二十七章 紀念碑第二百一十八章 尋找李旦第二十八章 神算子第三百三十五章 鎩羽而歸第四百五十一章 海道副使第二百七十九章 冷汗直流第四百五十五章 打疼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死心塌地第三百三十五章 鎩羽而歸第四百五十四章 郭致遠的底牌第三百零九章 不一樣的婚禮(六)第四百六十一章 東蕃條約第四十六章 招攬第三百二十九章 處處不同第四百七十七章 京官的優越感第二百八十章 伴君如伴虎第一百四十六章 卿本佳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四百七十九章 立威第七十一章 別開生面的歡迎儀式第四百四十章 顛倒黑白第一百三十七章 捲菸廠第二十八章 神算子第四十二章 逃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