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陋俗惡習

郭致遠大年三十的白天是在軍營裡過的,團練鄉兵們已經放了假,郭致遠提前給了他們預支了一個月的軍餉,讓他們喜滋滋地帶着銀子回家過年了,自新軍卻都是無家可歸的被收編的土匪俘虜,郭致遠專門宰了幾頭大肥豬,買了幾大桶酒,和自新軍的士兵們一起慶祝新年。

從自新軍軍營吃完晚飯出來,郭致遠已經有些醉意了,所以就沒有騎馬,邀請徐光啓一起步行回縣衙,順便消化一下吃脹的肚子,看着縣城內處處張燈結綵喜慶祥和的場景,郭致遠也頗有成就感,轉頭對身旁的徐光啓笑道:“徐先生,你看這古田縣城比我們初來之時如何啊?……”

徐光啓對郭致遠到古田縣後的表現也很是滿意,連他沒有想到郭致遠能在這麼短時間內就肅清匪患,打開局面,對自己跟着郭致遠的前程也很是看好,呵呵笑道:“公子能這麼快肅清匪患,實乃古田百姓之福,古田百姓受匪患肆虐之苦已久,今歲總算可以過個太平年了,自然歡欣鼓舞,此皆乃公子之功勞……”

說到這裡,徐光啓瞟了郭致遠一眼,見他面露得色,知道他終究是少年心性,不能讚譽太過,還得時時提點一下,以免他得意忘形,便語調一轉道:“不過公子若要振興古田,卻還是任重道遠啊,古田積弱已久,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公子要在短時間改變古田貧窮落後的狀況卻是不那麼容易啊!……”

郭致遠被徐光啓潑了一盆冷水,也冷靜了不少,他如今雖然算是打開了局面,但要從根本上改變古田的落後狀況卻是真不容易,他開闢的幾條財路雖然暫時解決了他個人的財務危機,但老百姓依然沒錢,只有讓老百姓都富裕起來,纔算得上真正意義的振興古田了,但這顯然不是短時間內能辦到的。

想到這裡,郭致遠興奮的心情也大受影響,沉默無語地信步往前走,一邊走一邊思索着該怎麼發展古田經濟,他印象中後世的古田縣似乎也沒有什麼特別出名的特產經濟作物,唯一有些名氣的就是一個食用菌產業做得好像還不錯,應該是這裡的氣候比較適合食用菌培植和生產,但是食用菌不好保存,而且這個時代的人也沒有養成食用食用菌的習慣,要推廣起來估計難度很大。

這時郭致遠突然聽到一陣嚶嚶的哭聲傳來,郭致遠有些詫異地擡起頭四處張望,這大過年的,家家戶戶都是喜氣洋洋的,是誰在這麼喜慶的日子哭呢?很快他找到了哭聲的來源,哭聲是從旁邊一個破敗的院落裡傳來的,這家一看就知道條件不太好,別人家都貼上了喜慶的春聯,唯獨這家沒貼,是發生了什麼可悲的事嗎?

遇到這麼奇怪的事,郭致遠自然要一探究竟了,直接向那傳來哭聲的院子走去,院子的門虛掩着,郭致遠直接推門進去,發現哭聲是從正對大門的堂屋裡發出的,郭致遠走了過去,堂屋裡沒有點燈,郭致遠只能藉助外面的微光隱隱約約看到三個人影,一跪一坐一立,就聽跪着的一個人影帶着哭腔道:“娘,今天是大年三十,您就再吃點吧,孩兒不孝,不能讓您安享晚年,能做的也只有這麼多了……”

那坐着的人影聲音蒼老,也是語帶哽咽地道:“兒啊,娘知道你的難處,娘活了六十歲,已經活夠了,知足了,明日娘自去那活死人墳,你也不用去給娘送飯了,直接把墳封了,省得拖累你們……”

那站着的人影應該是個年輕的女性,聲音比較尖,冷冷地道:“娘你能明白事理是再好不過了,本來年前你老人家過了六十就該搬去那活死人墳裡住了,我們能讓你過完年再去,已經是盡了最大的孝心了,人都得爲後人着想不是,過了六十就進活死人墳,這是祖上傳下來的規矩,我們還不知道能不能活到六十呢,所以你也別僑情了,今兒你兒子把家裡唯一下蛋的老母雞都給殺了,你老人家吃一口,明兒就準備上路吧!……”

郭致遠一聽“活死人墓”幾個字心裡就咯噔一下,他也是在野史上看過,在我國古代,生產水平低下,生活資源貧瘠,老人一旦到了60歲就沒多少勞動力了,後人就會挖一個墓洞讓老人住進去,讓老人自生自滅,這種墓洞就叫“活死人墓”,俗稱“瓦罐墳”,更殘忍的是因爲老人住進去的時候還沒有死,所以後人還是會每天給老人送一次飯,每送一次飯就會在墓洞口加一塊青磚,直到墓洞完全封死,就不會再送飯了,讓老人活活餓死在墓洞裡!

這種殘忍的墓葬陋俗惡習在現代人聽來自是完全不可思議,但在古代卻一直長期存在,尤其是到了元朝時期,**更是下有明令,老人一過60歲就必須送進“瓦罐墳”等死,否則全家都要被處死!

到了明朝這一殘忍的政令雖然被廢除了,但是在那些貧窮的地方卻仍然保持着這樣的陋俗惡習,甚至流傳着一種荒謬的說法,老人過了60歲不進瓦罐墳,就會折損子子孫孫的福氣運氣,會傷害自己的後輩,這種說法雖然毫無道理,但卻也使得這種殘忍的墓葬陋俗惡習流傳下來了!

郭致遠從沒想過會親眼目睹這樣殘忍的陋俗惡習存在,聽得怒火中燒,大喝一聲道:“豈有此理!哪有母親尚在人世就將其送進墳墓等死的?!簡直禽獸不如!……”

屋內三人都嚇了一大跳,待藉着微光看清郭致遠的樣貌就更嚇得的魂不附體了,如今郭致遠在古田縣威望一時無兩,不少百姓都認得他,趕緊慌亂地跪倒在地,驚惶道:“見過縣官大老爺!……”

郭致遠進到屋內,也大致看清了三人的樣貌,之前坐着的是一名頭髮花白的老婦人,兩個年輕些的一男一女應該是她的兒子兒媳,那兒子年紀也不小了,大約四十多歲,看起來倒也面相老實,那兒媳婦卻是高顴骨薄嘴脣,一臉尖刻之相!

第三百零三章 移民計劃(三)第三百七十四章 兩個女人一臺戲第四百七十章 移宮案(五)第二百七十六章 送禮的學問第二百九十三章 朝議(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一鳴驚人第二百九十九章 賜婚第四百五十二章 鄭芝龍第三百七十章 洪承疇第一百六十章 囂張第三百八十一章 求見陳子貞第三百八十一章 求見陳子貞第四百八十三章 軍器局第四百五十五章 打疼了第四十七章 趙士禎有消息了第四百七十一章 魏忠賢(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遇險第三百三十章 顛覆認知第四百八十一章 下屬(一)第二百零七章 遇襲第二百八十二章 見沈鯉(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家禽養殖第四百八十二章 下屬(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姑爺第三百三十九章 摻沙子的來了第四百七十六章 工部衙門第三百六十五章 羣起攻之第二百六十五章 誘敵(三)第四百一十九章 曲線救國第二百六十六章 誘敵(四)第三百六十二章 輝煌的勝利第七十一章 別開生面的歡迎儀式第三百六十四章 問策第三百二十九章 處處不同第四百六十八章 移宮案(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傾巢出動第三百六十二章 輝煌的勝利第二百一十八章 尋找李旦第二百三十六章 絕望第四章 有子若此第二百三十章 韋麻郎第四百零四章 降職第三百零八章 不一樣的婚禮(五)第三百零四章 不一樣的婚禮(一)第二百零二章 凶多吉少第四百八十一章 下屬(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達成所願第四百一十三章 向我開火!第一百六十一章 複雜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忽悠神功第三百六十一章 秘密武器發威第二百七十一章 天方夜譚第一百五十一章 無人響應第三百一十五章 發展規劃(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內宮路線第一百七十六章 態度轉變第二百八十三章 見太子(一)第三百零六章 不一樣的婚禮(三)第三十六章 招攬失利第三百二十二章 爭先恐後第四百一十四章 郭致遠現身!第三百九十九章 高築牆緩稱王第四百二十六章 得寸進尺第一百一十六章 發展規劃第三百三十九章 摻沙子的來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主動攔截第一百二十章 確立合作關係第七十章 十室九空第三百零三章 移民計劃(三)第六十四章 冷大美人笑了第三十一章 敲警鐘第九十九章 憋屈第七十章 十室九空第四百五十章 沈有容出戰第九十二章 無兵可用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二個東蕃第一百零六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膽計劃(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陣法第三百三十九章 摻沙子的來了第一百九十章 送大禮第二百四十二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四百三十五章 硬碰硬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搞建設第三百九十三章 鄉試第九十一章 第一把火第二百六十一章 沈有容的顧慮第三百八十四章 貨幣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輝煌的勝利第三百九十五章 提點洪承疇第三百四十一章 目中無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美食攻勢第二百二十六章 回家第一百四十一章 打了敗仗第二十四章 馬屁神功第一百零四章 夜襲(二)第四百零二章 好狗不擋道第六十九章 匪患第一百六十四章 公審大會(一)第三百七十五章 相忘於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