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都察院捲入

東廠。

掌刑千戶吳用已經叫番子們全部召集起來。

吳用揹着手,對下頭的理刑百戶慢悠悠地道:“廠公的意思很明白,你我分兵兩路,你去查抄報館,老夫則是去都察院拿人,不要出什麼差錯,否則你我都擔待不起。”

這理刑百戶對蕭公公的條子頗爲不解,現在不是往年,去都察院堂而皇之地捉拿御使,有明以來,也只有太祖和文皇帝時期纔有過的事,當今皇上對百官更是優渥有加,這麼做,難道就不會導致宮裡頭龍顏大怒嗎?

吳用見這理刑百戶面帶遲疑,不由冷笑,道:“怎麼?老溫有什麼要說的?”

百戶連忙道:“沒有,卑下這就去辦。”

吳用也不和他多囉嗦,其實他何嘗又不疑惑?只是司禮監那邊既然下了條子,他只需去做就是。

聚集來的上百個番子分兵兩路,那百戶自帶了一幫子人去了報館,吳用則帶着一羣褐衫番子直奔都察院。

都察院與禮部衙門相比而鄰,同在一條街上,這衙門比起禮部自是小了許多,可是誰都知道,都察院的官兒卻是最多的,吏反而最少,這都察院,設設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左右僉都御史以及各道監察御使,共一百一十餘人,隊伍可謂宏大。

能入都察院,早在洪武年間就有規定,御史必從進士中有學識並通達治體者選任,有學識倒還好說,學識這東西,能考中進士的都有,可是通達治體者卻不太容易了。就比如一向公認爲通達治體之人,秦漢時只有兩個,一個是把賈誼,另一個就是董仲舒,這兩個,都是當時的大儒。才名天下,流芳史冊。

真要選拔這樣的人。當然不可能。所以洪武太祖皇帝的通達治體,靠的是羣臣舉薦。說白了。誰在朝廷裡認識的人多,誰的人緣好,誰就能進去。

進了這裡,想罵誰就罵誰,一個御使發起瘋來,便是把侍郎、尚書拉下馬也不是沒有可能。再加上他們又各有背景,有的是內閣舉薦,有的是吏部尚書推選,每個人身後都有一個大佬扶持。雖然這衙門兒小,官也多,以至於每道十一人的御使都是擠在一個巡按房裡辦公,可是誰也不敢小覷了他們。

可是突然之間,卻是一批東廠的番子出現,門吏見了,嚇了一跳,一面叫人進去通報,一面要去阻攔,吳用一馬當先,一巴掌扇在這門吏的臉上,惡聲惡氣地道:“御使張芳在不在?”

“在……啊,不……不……”門吏懵了,褲襠溼了一片。

吳用二話不說,大手一揮,道:“進去拿人,不要放走了張芳。”

數十個番子凶神惡煞地衝進去,這院裡出來閒逛的御使看到這場景都是木若呆雞,一下子不知該如何是好了。

是什麼人敢這麼大膽,居然敢來都察院拿人?難道他們不知道……不知道都察院是什麼地方?

就是東廠也不成,東廠又如何?現在不是太祖和成祖朝,你們再跋扈,難道還敢學錦衣衛那些校尉那般?

可是人家衝進去了,連搭理都沒搭理他們一下。

張芳的辦公位置乃是雲南道巡按房,這雲南道的御使總共有十一人,原本大家閒來無事都圍在一起閒扯一些最新的時文,比如這兩日的學而報裡又有什麼驚動四座的文章,或者是有趣的故事。

張芳是個八面玲瓏的人,他雖然拜了御馬監的太監做了乾爹,可是這件事在外一直是隱秘,況且平時他也攢了不少的清名,這談笑風生中,張芳的笑聲是最爽朗的。

正說到其中一個書生的笑話時,突然間,巡按房的門被人踹開,接着數十個番子涌進來,吳用揹着手,慢吞吞地踱步進屋,掃視了屋子裡一週,隨即目光落在張芳身上。

張芳和其他的御使都呆住了,誰也不曾想到這個變故,以至於不少人揉了揉眼睛,以爲自己看錯了。

“大膽,你可知道這是什麼地方!”有人大喝一聲。

吳用卻不理會,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張芳,冷冽一笑道:“張芳,你的事已經東窗事發了,來人,將他拿下!”

數十個校尉一擁而上,將還未反應過來的張芳拿住,張芳醒悟,大叫一聲:“冤枉,冤枉!”

吳用冷笑道:“冤枉?你若是冤枉,到了咱們的刑房再慢慢地說吧!”

其餘御使紛紛站起,喝罵不斷,可是百無一用是書生,讓他們去寫文章罵人、殺人都可以,可是讓他們去動拳腳,卻實在難爲這些養尊處優的大人了。

吳用也懶得理他們,押着這張芳便揚長而去。

巡按房裡所有人都呆住了,似乎還有人難以置信,居然還有東廠的人敢打到都察院家門口來拿人,拿的還是御使。這就是捅了馬蜂窩了,那吳用前腳剛走,左都御史、右都御史、還有左右副都御使、左右僉都御使等人已是帶着其他各道的御使來了。

巡按房裡一片狼藉,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左都御史王越身上,這位王大人,卻不是省油的燈,至少朝廷裡頭,誰都知道王大人是不好惹的,王越曾經做過一個官——宣府巡撫。

巡撫本來也算不得什麼,可是沾上了宣府就不同了,宣府在哪裡?在邊境,王越任宣府巡撫的時候,蒙古人侵犯河套地區,延綏巡撫王銳求援,王越親自率軍趕赴,在榆林,派遣遊擊將軍出西路龍州、鎮靖諸堡等地,自己率中軍出擊,屢戰屢勝,蒙古人惹不起,便引軍撤退。

此後,王越因爲母喪回鄉丁憂,守孝結束,直接調任左都御史。這個人,是個狠人,和其他的御使不同,他的臉色皮膚黝黑得很,顴骨很高,一對眼睛,如墜入囊。

王越,是屍山火海里爬出來的,據說他在宣府,眼睛眨都不眨一下就砍掉了七十多個逃兵的腦袋,這麼個人,誰敢惹?

偏偏有人惹了。

平素御使們都覺得王越脾氣不好,不太與人親近,甚至有些不近人情,背地裡,說他壞話的不少。可是今天碰到這麼個事兒,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看向他,請他這左都御使拿主意。

王越坐下,在衆人灼熱的目光中,慢吞吞地問:“東廠來拿人的時候,可說張芳犯的是什麼罪名嗎?”

“沒有。”

“那他們可有聖旨嗎?”

“也沒有。”

王越怒了,拍案而起,那黝黑的臉鐵青一片森然冷笑,道:“閹人欺人太甚!還愣着做什麼?糾察彈劾是御使該當的事,各道的御使都要上彈劾奏書。”

“彈劾誰?那打頭的人我認得,是東廠的掌刑千戶吳用,是不是?”

“屁!”王越說起話來,也學會了那些大老粗罵罵咧咧的作風,隨即正色道:“要彈劾,就彈劾秉筆太監、東廠廠公蕭敬,這閹狗竟敢欺到老夫的頭上,今日不讓他知道老夫的厲害,老夫這王字倒過來寫。”

倒過來,不也還是王?不少人心裡腹誹,可是王越的話,大家卻都信服了,一個個捋起袖子,激動起來:“今日他敢拿張芳,明日就敢衝進來拿你我,張御使若是不能放出來,我等寧願請辭回鄉,這官不做也罷。”

王越看着右都御史,語氣緩和了一些,繼續道:“子安兄,彈劾的事,你來把舵,老夫要出去一趟。”

雖然按道理來說,右都御史與左都御史平齊,可是歷來都是以左爲貴,所以王越這左都御史,還是比右都御史要高了一點兒,再加上王越做事雷厲風行,這右都御史哪裡有跟他分庭抗禮的份?右都御史連忙肅容道:“只是不知大人打算去哪裡?”

王越冷笑道:“去內閣,鬧!我倒要看看,蕭敬背後是誰在給他撐腰,撐腰的人是不是內閣,不信內閣對蕭敬做的事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王越不再說話,便要出去,堵在門口的御使立即給他讓出一條道。不少人已是義憤填膺了,大家都是御使,現在有御使被人拿了,兔死狐悲還是有的,再加上御使素來就受人敬重,現在卻被東廠羞辱,這口氣怎麼能不出?

“大家各自散了,各自去寫奏書,待會兒老夫來收,一併呈送御覽。”

右都御史下了吩咐,大家便各自散去,上百個御使一道兒寫彈劾奏書,彈劾的還是同一個人,這在大明卻是鮮見得很,其實和都察院從來都不是鐵板一塊,大家各爲其主,你罵罵我的恩師,我罵罵你的後臺,你來我往,有人罵就有人捧,可是能惹到所有御使都團結起來將矛頭指向一人,卻也算是空前絕後了。

…………………

今天,是老虎的生日,那個,好歹祝一聲生日快樂吧,畢竟,大家雖然素不相識,可是我們在這個平臺相遇在一起,我寫書,大家看書,冥冥之中,也是緣分。嗯,老虎也對自己說聲生日快樂,呵呵!

第305章 瘋狂了第969章 名分第499章 平亂第653章 以毒攻毒第767章 冤枉第4章 小嬌妻第700章 真真假假第644章 京師變第615章 對弈第318章 賜婚第512章 失態第360章 開戰第750章 一門三公第273章 寧做蛇頭不做龍尾第717章 過牆梯第501章 勢第520章 萬指揮使大恩大德第59章 大事業第270章 靖江王完了第615章 對弈第958章 不服者死第14章 秘方第607章 喜報第492章 巨大進展第5章 看柳呆子手段如何第100章 朝見第440章 龍亭公主第748章 背叛第229章 宮中褒獎第458章 娘子,你餓不餓第309章 朱佑樘的煩惱第97章 大逆不道第683章 迎戰第842章 不足道哉第100章 朝見第959章 窮途末路第945章 逃之夭夭第548章 赤裸裸的威脅第505章 龍爭虎鬥第6章 治病第958章 不服者死第491章 可以託付第21章 出大事了第849章 入京第858章 有喜第160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543章 伴君如虎第984章 盛極之世第440章 龍亭公主第409章 劉棉花入閣第736章 金點子第371章 豪族第250章 帝心難測第289章 回京第922章 報效皇恩第486章 真相浮出第428章 給你臉不要哽咽含淚求月票第246章 論功行賞第349章 絕地大反擊第831章 炮灰第733章 黃金時代第538章 天塌了第982章 我即是國 國即是我第839章 以牙還牙第924章 君臣相見第474章 交鋒第747章 驚天秘聞第151章 自立門戶第223章 君子敬鬼神而遠之第796章 離經叛道第145章 柳百戶的酒不喝也得喝第497章 反賊第178章 呆子碰愣子第595章 美人如蛇蠍第964章 離心離德第723章 決戰三部曲第223章 君子敬鬼神而遠之第238章 時候到了第547章 少監有鬼第728章 完蛋第77章 薑是老的辣第461章 父女無情第472章 誰是亂黨第753章 搬弄是非第82章 擋我者死第844章 博弈第975章 大明門之變(三)第630章 你要你口服第220章 廟小妖風大第949章 小皇帝淚流滿面第464章 收拾上高王第358章 聖駕出宮第302章 封還聖旨第140章 金冊第209章 面聖第227章 案中有案第749章 逆襲第628章 君君臣臣第128章 薑是老的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