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章 該狠的時候就得狠

嚴嵩就這麼毫無徵兆的栽了,在絕對武力面前,就算是再多的陰謀詭計都沒用,可以說,從他決定跟楊聰來硬的那一刻,便註定了一敗塗地。

楊聰這麼多年來南征北戰的經歷那可不是假的,明軍精銳大多跟他有千絲萬縷的聯繫,要論武力,朝堂上下,沒人能跟他匹敵。

嚴嵩倒臺,大明皇權的爭奪隨之塵埃落定,大明朝堂,紛紛擾擾這麼多天,終於要迎來新皇了。

這新皇,不用說,自然是楊聰的關門弟子,裕王朱載坖。

不過,這新皇也不是說登基便可以坐上龍椅的,其登基過程可謂繁瑣無比,什麼繼位詔書,登基大典,祭祀天地等等暫且不論,最重要的,新皇登基之前得先定下自己的年號。

這年號其實也不是新皇帝自己提出來的,按大明的慣例,每逢新皇登基之前,都會讓翰林院的老先生們聚一起商議一番,取幾個好聽的名字,以供新皇選擇。

這些老翰林也不知是怎麼想的,推舉的年號中,果然有“隆慶”二字,而且朱載坖對這個年號還相當的感興趣。

隆慶隆慶,隆重慶賀啥呢,慶賀嘉靖死了還是慶賀嚴嵩倒臺了?

楊聰對這個年號是相當不感冒的,因爲這年號有點太過於怪異了,很有一種曇花一現的感覺,隆重慶賀一下,然後就完了!

他可不想自己辛辛苦苦培養起來的弟子當幾年皇帝就完了,他還想着輔佐朱載坖立下大明永世的基業呢。

於是乎,他大筆一揮,直接將“隆慶”改成了“永慶”,永遠慶賀總比隆重慶賀一下來的好是吧。

他可是狀元郎、亞聖,而且還是帝師,朱載坖自然不敢跟他唱反調,“永慶”就“永慶”吧,其實,朱載坖也只是覺着“慶”字比較合意,至於怎麼慶,他倒不是那麼在意。

新皇的年號就這麼定下來了,接下來就是隆重的登基大典,折騰了幾天,一番紛繁複雜的流程走下來,朱載坖終於入主乾清宮,成爲大明第十二位皇帝。

接下來應該怎麼做呢?

說實話,朱載坖心裡沒一點底,他畢竟還只是個十幾歲的孩子,怎麼知道如何治理一個碩大的帝國。

還好,他並不是嘉靖那種任性胡來的人,相反,他十分的謹慎小心,就算當上了皇帝,他也沒學着老爹由着性子亂搞一通,登基大典完事,當天下午,他便拖着疲憊的身軀召見了恩師楊聰,請教治國之道。

御書房中,楊聰恭敬了行了番君臣之禮後,朱載坖便命人取來椅子,親切的請楊聰坐下。

楊聰也不客氣,二話不說便坐了上去。

這倒不是他張狂,因爲他有這資格,皇帝給朝臣賜座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一般的皇帝私下裡都會給德高望重的朝臣賜座,他可是亞聖加帝師,在朝中的威望,誰人能與之匹敵,賜個座理所當然,再矯情也沒什麼意思。

兩人又寒暄了幾句之後,朱載坖終於忍不住問道:“恩師,接下來弟子該怎麼做?”

楊聰微笑着看了看自己的弟子,隨即親切道:“皇上,您就沒一點想法嗎?”

朱載坖有些靦腆道:“恩師,弟子年紀還小,哪裡知道怎麼治國,還請恩師多多教誨,弟子定當努力學習。”

楊聰搖頭苦笑道:“這要換做是其他人這麼說,爲師還真會有點心裡發毛,一般當皇帝的說話那可都是富含深意的,需要底下臣子去好好體會。皇上,您知道嗎,您這話,如果讓人體會,那可不是什麼好話,大意就是指爲師這個當臣子的權勢熏天,您這個當皇帝的都得按爲師說的來。”

朱載坖聞言,不由尷尬道:“恩師,弟子不是這個意思,弟子真是不懂怎麼治國啊!”

楊聰點了點頭,鄭重的道:“微臣知道皇上不是這個意思,微臣只是想告訴皇上,您的身份已經不同了,說話也不能如同以往般隨便了。當皇帝者,那可是金口玉言,每說一句話,都得三思,不能因爲年幼,說出幼稚的話來,也不能因爲見識不夠,說出無知的話來,這些,都有損於當皇帝的威嚴,您知道嗎?”

朱載坖聞言,沉思良久,這才緩緩的道:“朕,明白了。”

楊聰見狀,不由欣慰的點頭道:“嗯,很好,這樣纔有當皇帝的架勢嘛。至於這國家怎麼治理,微臣以爲,最重要的還是知人善用,對於忠君愛民的賢臣,要大膽提拔任用,對於貪贓枉法的奸臣,一定要嚴懲,以儆效尤。皇上畢竟經歷有限,不可能凡事都親力親爲,所以,怎麼駕馭朝臣幫您治理好國家纔是最重要的。”

朱載坖又沉思了一番,這才緩緩點頭道:“朕明白了,恩師,朕這就下旨,擢你爲內閣首輔,你看如何?”

楊聰有些哭笑不得道:“皇上,微臣斗膽說一句,您這樣做,還是有點操之過急了,官場有官場的規矩,內閣首輔可不能一下就提上去,最起碼也得先入閣理政一段時間才能提拔,爲師這從未入過內閣的人突然間就擢爲內閣首輔是不合規矩的,朝臣們表面上雖然不會說什麼,內心裡卻會認爲皇上您有點過於任性了。”

這個,朱載坖還真沒想過,他又沉思了一陣,這才小心的道:“恩師,你的意思,現在,能出任內閣首輔的就只有張邦奇?”

楊聰點了點頭,嚴肅的道:“對,按官場規矩就是如此,不過,這會兒提拔和任用賢臣並不是重點,重點是懲治奸臣,嚴嵩一黨必須徹底清除,這樣,朝堂上下才能迴歸正軌,大明官場才能煥然一新。”

說罷,他直接從懷裡掏出一張名單,雙手奉上。

朱載坖接過名單一看,眉頭不由皺了起來。

這名單上的官員也太多了,全部革職查辦,恐怕會引起軒然大波啊!

他有些猶豫道:“恩師,這麼多官員,一次全部懲處了,會不會引起朝野震盪?”

楊聰堅定的道:“皇上,該狠的時候就得狠,一次懲處這麼多官員,震盪是在所難免的,但是,我們不能因爲擔心朝野震盪而拖拖拉拉,這些人可都是禍國殃民之輩,遲一天懲處便會讓大明多一份損失。”

朱載坖聞言,又沉思了一會兒,這才咬牙點頭道:“好吧,朕知道了。”

第二天,早朝,永慶帝便頒佈了第一道聖旨,嚴懲以嚴嵩爲首的逆黨!

原內閣首輔嚴嵩;

原太常寺少卿嚴世蕃;

原薊州總督楊順;

南京戶部尚書鄢懋卿;

大理卿萬寧;

湖廣巡撫張雨;

等等,等等,嚴嵩一黨的官員幾乎被一網打盡。

看着一個個嚴黨官員被錦衣衛拖下去,滿朝文武皆驚,這皇上,還真夠狠啊!

第九十四章 肆無忌憚第九十九章 倭寇很可怕嗎第一五四三章 瞎扯第一七八章 牽連第九十二章 整出本秘籍第二十五章 嘉靖皇帝第一九〇章 是非功過第四十章 告黑狀第一七二章 定安南第八十章 對峙第一三三章 少將算個屁第九章 砸錢也要講究技巧第四十四章 糊弄第一二五章 海盜來襲第六十八章 活在謊言裡第四十二章 棋子第六十一章 義第三十六章 科舉考試有捷徑嗎第二十二章 平衡第五十八章 真正的精銳第四十八章 夢想第四十五章 失敗乃成功之母第一六五章 叛徒第一七四章 冤家路窄第一八六章 欲擒故縱第三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第四十八章 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第一章 著書立說第七十二章 官居一品第一八八章 是清是濁第九十一章 栽個贓第二一七章 傳聞與名聲第六十四章 陽明一脈第九十二章 整出本秘籍第十六章 故意拖延第六十章 不再猶豫第十九章 喂狼第九十九章 倭寇很可怕嗎第三十五章 死了第六章 恐怖的海商豪門第二十四章 青詞首輔第四十五章 都是海禁惹的禍第六十一章 義第七十六章 是誰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第五十六章 大同鎮第十七章 反手一巴掌第九十七章 一頓亂拳第八十一章 官聲第二十五章 嘉靖皇帝第二一四章 速度和效率第一一七章 招是不招第一四九章 養寇自重第八十章 永寧衛城第二十八章 誰能抱得美人歸第一九五章 大明天朝上使第一五二章 安南第九十四章 肆無忌憚第三十一章 要就考個狀元郎第一八七章 嚴世蕃請客第五十章 人言可畏第三十二章 定國公第一八二章 好人第二二二章 復出否第八十三章 打仗並不等於拼命第一二九章 班門弄斧第五十二章 虎蹲炮第四十一章 能名傳千古的功績第一八七章 嚴世蕃請客第一八〇章 喜從天降第七章 一起爲國出力第一六九章 薩摩藩島津氏第九十八章 尋死第九十一章 考校第八十章 準備開幹第一一一章 其他想法第三十四章 戰果輝煌第一〇一章 雷厲風行第九十五章 出書第一八一章 盟友第四十九章 縣城這天酸死人第五十一章 俺答汗第一一二章 天崩第一九二章 以退爲進第五十七章 被人當槍使了第二十四章 煉尿尚書第二一〇章 人和事第一六五章 叛徒第十三章 連環計第一七五章 公報私仇第一〇〇章 相親第一二三章 違禁第三卷 第一四二章 內應第三十五章 爭還是不爭第九十七章 大明的希望在何方第一二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八十章 永寧衛城第一一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八十六章 這算是約會嗎第一〇五章 士紳與軍戶第七十六章 半途而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