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四章 張揚

這年頭,出一本書到底要多少錢呢?

首先,什麼封面用什麼紙,裡面又用什麼紙,那都另算,因爲這些跟其他材料和人工成本比起來壓根就不算什麼!

一本書,幾十頁甚至上百頁,幾萬字甚至十幾萬字都有可能,而這會兒的字一個個那都是用特製的鉛刻出來的,這鉛本身就不便宜,再加上人工,光是一頁的成本,不說幾兩銀子,幾分銀子那是絕對少不了的。

也就說說,光是一頁書,刻制鉛字,再排成模板就得幾分銀子,十頁就是幾兩銀子,幾十也就是上百兩甚至幾百兩銀子!

然後,還有印刷的費用,裝訂的費用,這些都是要計算人工的。

總之,這年頭,沒有上千兩銀子,你壓根就不用想出書的事情,至於上百本甚至數百本的鴻篇鉅著,想要印刷出來,成本更是高得嚇人。

這也是很多人編的出書卻印不起書的原因,就好比後世有名的《天工開物》和《本草綱目》,宋應星和李時珍編撰這兩本書是費了不少功夫,但是,後面印刷的時候費的功夫更多,因爲他們壓根就拿不出這麼多錢來印書,只能到處求人,籌錢。

比如《本草綱目》,李時珍是從嘉靖三十一年開始編撰,萬曆六年成書,中間總共花費了二十七年時間,而直至萬曆二十一年,李時珍去世,這書還沒刊印出來呢。

至於原因,很簡單,因爲他沒這麼多錢啊。

他要是有錢,不說一天就能刊印出來,幾個月時間那是足夠了,正因爲他沒這麼多錢,最終耗費了十多年,直至他去世,這書也沒刊印出來。

當然,楊聰根本就不存在沒錢的問題,一百多本書,刊印成本最多也就幾十萬兩而已,對他來說,那真是小意思,而且這還只是小錢呢。

他花費更多的是買紙的錢,因爲他準備一次就刊印一百萬套!

哪怕就按一套書幾兩銀子的成本計算,那都是幾百萬兩!

話說他是不是瘋了,就算這大明有幾百萬讀書人,買得起書的又有多少呢,哪怕他就以成本價賣出去,幾兩銀子一套,也沒有多少人買的起啊!

他當然沒瘋,如果可能的話,大明有多少讀書人,他就要印多少套,最好能人手一套!

至於沒多少人出的起錢的問題,他壓根就不擔心,沒多少人買的起沒關係啊,他壓根就沒打算賣!

這次,楊聰一改以往低調的作風,大肆張揚了起來。

《格物致知之理》整套一百多本,光是做一套印刷模板就得幾十萬兩銀子,一般人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他卻一次訂了兩套,北直隸京城一套,南直隸金陵城一套。

而且,他事先便將京城和金陵所有印刷作坊幾乎被他全包了,並且都向他們下了訂單,小一點的,專印一本書,整個幾萬本,大一點的,多印幾本書,整個幾十萬本,你敢接多少,他就敢下多少。

反正就一句話,這幾個月大家都不要搞別的了,全力來印刷《格物致知之理》。

有心人稍微統計了一下便發現,他下的訂單全加起來都不知道有幾千萬本了,這傢伙,瘋了不成?

陽明一脈的人聽到消息,紛紛來勸阻,因爲他們都清楚,像這種上百本一套的鴻篇鉅著,能買的起的人實在是太少了,整個大明,能賣出去一萬套就了不得了。

他這一下就是不知幾千萬本的訂單,加起來可是好幾十萬套甚至上百萬套,賣給誰去?

楊聰對他們的勸解貌似充耳不聞,甚至開玩笑說,到時候賣不出去就送給他們,讓他們拿去當禮物,送給自己的親朋好友!

好吧,你傢伙有錢也不能這麼折騰啊,這可是好幾百萬兩,你拿出來送給那些缺衣少食的老百姓不行嗎,雖說幾百萬兩不能讓所有老百姓都致富,但最少也能讓好幾百萬老百姓吃個把月飽飯不是。

嚴嵩一黨的人聽到消息,那簡直是大牙都笑掉了,楊聰這個愣頭青,怕是以爲大家都跟他一樣有錢吧。

幾十萬套甚至上百萬套,開什麼玩笑?

說句不好聽的,整個大明這會兒所有的《四書五經》加起來都不一定有幾十萬套呢,因爲很多讀書人那都是借的甚至抄的書,要真花錢去買,又有多少人能買得起整套的《四書五經》。

當然,他們也就當笑話看而已,並沒有去阻止,因爲這次楊聰張揚是夠張揚,但是跟他們卻沒多大關係,印書,讓人家去印唄,印得越多,對這小子越沒好處。

畢竟這書的成本擺在那裡,幾十萬套那都得幾百萬兩銀子,這錢從哪裡來的,皇上難道不會懷疑嗎?

那麼,嘉靖是怎麼想的呢?

嘉靖想的可不是錢的問題,因爲他讀書就不用花錢,或者說他就沒去買過書,哪裡能清楚一本書要多少錢。

他在乎的是名氣,是影響力。

說白了,他就是“好大喜功”,楊聰這麼拼命的折騰,使勁的刊印《格物致知之理》正合了他的脾性,他自然大力誇獎,讚賞不已。

反正又不用他掏錢,自然是印的越多越好,影響越大越好,畢竟這可是大明嘉靖敕造《格物致知之理》。

楊聰這麼一搞,不但轟動了整個朝堂,連民間都轟動了。

乙末科的狀元郎,原兵部尚書、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東南五省總督,西南五省總督,神一般存在的楊大人要出書了,這本身就是一件足以引起轟動的事情,再加上楊聰這樣瘋狂的折騰,一印就是幾十萬套甚至上百萬套,那傢伙,更是讓所有讀書人都爲之咋舌。

這楊大人,果然是個神人,不同凡響啊!

至於這書本身,當然也有想買的,不過那都是極少數錢多的發燒的,一般讀書人,還真沒想過要買一套來看看,因爲這一套下來就是一百多本啊,就算按最低的價格計算,那也是十幾兩呢,幾個人能買的起。

楊聰大肆張揚了幾個月,這《格物致知之理》總算是陸續刊印出來,裝訂成冊了,那些錢多的發燒的人也開始打聽,哪裡能買得到了。

說實話,就算是隻能賣出去一萬套,以他這書的裝潢和本身的質量,一套賣個幾十兩是不成問題的,一萬套,那也是好幾十萬兩呢,他也能收回一點成本。

但是,他壓根就沒拿去賣!

《格物致知之理》刊印出來之後,宮廷版的,他首先給嘉靖送了一大車,一百套,至於拿着保存,還是拿着看,拿着玩,他就不管了。

另外,他還給嘉靖送了十餘車民間版的,這些,就是給嘉靖拿去送人的了,反正皇親國戚多的是,一千套,小意思而已,不夠的話,還可以再問他要,不管要多少,他都管夠。

緊接着,他又給陽明一脈大佬每人送一車,一百套,民間版的,至於他們是自己看還是拿去送給親朋好友,他也不管。

緊接着,物理學院的學生還有陽明一脈各位大佬的弟子,每人都送了十套,至於他們是自己看還是拿去送給親朋好友,他也不管不問。

總之,他就跟個神經病一般,到處顯擺,到處送,張揚到不行了,好像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出書了一般。

凡是認識的,他都送,甚至嚴嵩和夏言他都每人送了一百套,不認識,他也送,只要有個由頭,能送出去的,他都送!

這一下,大家都認爲他是有點腦子發熱,燒壞了,殊不知,這樣一來,他這《格物致知之理》一下就進入了大明所有讀書人的視野。

畢竟,大家都有親朋好友不是,一套書,分別借給十個人看那是根本不成問題的,一百萬套,足以影響到一千萬人以上了,而這回兒,大明讀書人全加起來還不到一千萬呢。

第九十九章 倭寇很可怕嗎第一四〇章 陰差陽錯第九十七章 通風報信第一三八章 條件第一六〇章 豐後國大友氏第五十八章 夜路走多了第三十七章 真的假的第三十六章 雷厲風行第二一〇章 人和事第十九章 反咬一口第二十三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一〇二章 死循環第一二三章 該狠的時候就得狠第一一六章 這下發財了第十八章 反手一巴掌第二十三章 陸炳的野望第十五章 如果第五十三章 抽風般的操作第八十章 嘉靖的眼光第七十章 陽奉陰違第五十四章 京城危矣第二章 偶遇胡宗憲第九十六章 猛人第六章 意外的收穫第二十章 測試第八十七章 終成眷屬第一五六章 請開海禁第四十一章 王莽發明的東西第十二章 廷議第一一二章 天崩第一〇三章 吃虧還是得便宜第一九二章 強盜思維第七十一章 詔獄第一六八章 奇功第六十七章 府試疑雲第二三一章 明朝版第一一三章 取代第一七九章 棄車第一七〇章 毛利元就第四十九章 縣城這天酸死人第一九一章 新的道路第三卷 第一四二章 內應第一九四章 稿成第二〇九章 利益第一章 出巡第一七三章 麻痹大意第六十章 有些人,看不透第二十九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六十五章 掐架第二十五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二一六章 蒸汽機車第五章 卑微第八十一章 繡春刀,錦衣衛第十二章 封疆大吏第二十三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二一六章 蒸汽機車第八十六章 這算是約會嗎第三十三章 聯姻第二〇〇章 楊門七子第八十二章 絕望第十章 自掘墳墓第四章 一心第十章 搬遷第二十三章 復出第三十二章 教諭大人都嚇一跳第一〇九章 南臺船廠第九十七章 大明的希望在何方第一四九章 報仇雪恨第一一四章 惡人先告狀第一八七章 車輪戰第七十一章 敲打第三十六章 雷厲風行第七十八章 焦急第二十九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四十二章 楊家的恐怖資產第四十一章 莫名其妙的栽了第一〇二章 做人不能太張狂第一八一章 盟友第一七九章 棄車第八十六章 身兼三孤第四十六章 誤會第九十二章 自相矛盾第二十五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六十八章 懷疑人生第八十二章 絕望第十七章 找打的來了第七十三章 提督學政大人怒了第九章 宣府鎮第一〇三章 頭疼第二一四章 速度和效率第四十四章 問題很多第九十五章 糊塗第九十三章 攀咬第七十六章 熱武器和冷兵器第四十六章 爲什麼要起這麼早呢第六十六章 尋死第一五七章 歹毒第七十八章 焦急第六十三章 買馬第一五七章 驗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