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錦州大捷

正說着,一個人影自外頭衝進來,還不等大家反應,尤其是歐陽志還未消化完何巖和李善二人的話,那黑影便已一把將歐陽志抱住,接着,一把鼻涕一把淚,滔滔大哭着道:“韃靼人……撤了啊……撤了……”

“天哪……咱們活下來了。”是那中官王寶。

王寶哭成了淚人,死死拉着歐陽志不肯放開,猶如一個孩子,腦袋拼命往歐陽志的懷裡鑽。

衆人好不容易纔將王寶扯開,歐陽志才醒悟了過來,他看向何巖道:“韃靼人撤走了?”

衆人忍不住感激地看了歐陽志一眼。

若非是他不顧一切的貫徹堅壁清野,就算站在這裡的人在城裡可以沒心沒肺,不管城外軍民的死活,韃靼人搜刮到了糧食,堅持圍城,還不知是什麼樣子呢。

若非是他鎮定自若,堅持守城,鼓舞三軍,現在……只怕大家早已身首異處。

現在看他泰然自若的樣子,心裡真是無比的感慨,如此鎮定冷靜,且謀略過人,即便是到了這個時候,依舊還如此穩重,真是非常人啊。

“是的,韃靼人撤了。”

他們很希望,歐陽志能露出一點高興的樣子。

畢竟,大家堅持了這麼久,熬過了這麼多艱苦的歲月,歐陽修撰一直不苟言笑,此時好不容易守得雲開見月明,他們真希望歐陽志能與他們同樂啊。

可是,他們還是失望了。

片刻……之後……

似乎歐陽修撰即便到了此時,還在思考。

思考了一會兒,歐陽志才擡眸道:“走,上城樓去看看。”

歐陽志登上了城樓,看着城外一片狼藉,屍橫遍野,他沉默着,任由北風樸面,一旁的何巖興奮地道:“歐陽修撰,要不要追擊?此時韃靼人倉皇而逃,若是追擊,便是大功一件。”

他一說,那王寶也心熱了,不由道:“這倒是好主意。”

“任何人……不得出城!”歐陽志毫不猶豫地下達了命令。

這是恩師說過的,到了城中,什麼都不許做,死守。

死守的意思,就是不得出城。

歐陽志絕不會對恩師的話打什麼折扣。

王寶卻是有些急了:“此乃大功啊……”

可歐陽志不理他,默默的轉過身,已是下城去了。

何巖等人雖然覺得可惜,而歐陽修撰顯然官職比他低很多,可經歷了這些日子,他對歐陽修撰,已是崇拜到了五體投地的地步,歐陽修撰既然不許,他也無可奈何。

王寶依舊有些不甘,還想追上去勸一勸,李善卻是攔住了他:“王公公,歐陽修撰打定主意的事,就休要多言了。”

王寶本就和李善不對付,若是以往,早就爭執起來了,可李善卻是打着歐陽修撰的名義,最終,王寶還是沒有再做聲。

足足等了幾日……

城外,卻又有韃靼人飛騎而來。

衆人登上了城樓,看着那密密麻麻的韃靼人,方纔醒悟過來。

“歐陽修撰……”

一干人等,是真的徹底服了。

紛紛跪在歐陽志的腳下,個個涕淚直流地道:“歐陽修撰料事如神哪……若非歐陽修撰不急不躁,深謀遠慮,我等俱死……”

歐陽志看着衆人痛哭流涕,這一次,反應快了一些,心裡卻是嘆了口氣,他們……真是聰明的過了頭,個個都如戲子一般,晝夜之間,萬般的喜怒哀樂,俱都流露出來。

…………

在這錦州城下,卻又是另一番光景!

ωωω★тtκan★CΟ 吃完了最後一個蒸餅的小王子,定定地看着這依舊還是大門緊閉,枕戈待旦的錦州城。

眼角,突然凝結了一層冰霜。

原來是那滾燙的淚落下,隨即便又凝結在了一起。

他受夠了!

受夠了這該死的錦州城,受夠了吃馬肉和蒸餅了,受夠了在這裡毫無意義的疲於奔命。

他想跳下馬去,雙手擎天,質問這長生天爲何要如此對待自己。

他想殺人。

可是四顧之後,卻無人可殺。

終於,他的臉麻木了。

現在,他算是徹徹底底的服了錦州城裡這些該死的人,他甚至想丟下一句狠話,無非是下次不要撞到本汗,否則屠盡你們這些漢狗。

可後來,他發現這些話毫無意義,有的……只是徒增悲傷而已。

韃靼人一個個骨瘦如柴,喘着粗氣,座下的戰馬,也是喘着粗氣,開始不堪重負。

他們絕望地看着自己的大汗,終於,大汗大手一揮,撤!

他們再不願來錦州了,再不願來了……

浩浩蕩蕩的騎兵,開始原路而返,消失在了茫茫的大雪之中。

………………

在宏大安逸的紫禁城裡弘治皇帝,其實這些日子都寢食難安,他已經不知多少次召見了方繼藩。

每一次方繼藩在場時,兵部尚書馬文升也都在場,這位兵部尚書大人,顯然顯得憂慮,雖然……他已下了公文,命大寧的朵顏三衛隨時準備伏擊韃靼人,不過……錦州的結局,依舊難料。

錦州的軍情,偶爾也會來一些,不過都是語焉不詳,君臣們對於十數萬軍民的關注,顯然已經超過了眼下所有的問題。

兵部已經研擬了關乎於錦州告破之後,明軍的一切補救的措施,不過這都是亡羊補牢。

小王子這個人,開始漸漸被弘治皇帝所熟知。

皇帝陛下不得不開始審慎的看待起這個對手起來。

今日的奇襲,使弘治皇帝已有了徹底打壓韃靼,就如當初如何削弱瓦剌人一般的念頭。

只是……

今日,所有人的臉色都不是很好看。

弘治皇帝坐在上首,死死地盯着馬文升。

馬文升顯得有些心虛。

方繼藩倒是沒有多少壓力,之所以陛下屢屢召自己入宮,是因爲自己預測了韃靼人奇襲錦州的事,這令陛下對自己的預判開始倚重起來。

兵部這些日子很不好過,不過……好像和自己沒關係,自己最爲惦念的,其實是歐陽志,可憐的門生啊。

弘治皇帝在凝視了馬文升之後,又開始低頭看着奏疏,才慢悠悠地道:“朵顏三衛蛇鼠兩端,爲何此前不及早奏報?”

馬文升忙道:“朵顏衛當初隨文皇帝靖難,立下大功,文皇帝對他們甚是優渥,因而朵顏衛對我大明,也一直忠心耿耿,只是等到土木堡之後,朵顏部開始對我大明稍有怠慢起來。朝廷爲了復仇,竭力對瓦剌人進行打壓,因而一直聯合韃靼部,這韃靼部在我大明的支持下,逐漸壯大,在此過程之中,朵顏部也與韃靼部開始交好……”

方繼藩在一旁聽着,其實也大抵知道此中的內情。

一方面,是明朝自土木堡之變後,對大漠不再處於攻勢,而逐漸轉爲被動,這使朵顏部開始對大明生出了疏離之心,再加上,爲了對付瓦剌人,大明一直給予朵顏部和韃靼部支持,韃靼人與朵顏人在大漠,也齊心協力對付瓦剌,而今瓦剌幾乎已經衰弱不堪,覆滅只是遲早的事,這兩部蒙古人,卻也在此過程中,關係日益的緊密,現在朝廷與韃靼人開始交惡,朵顏部自然不太願意與韃靼人徹底的反目。

何況,韃靼人在大漠日益的強勢,現在竟開始襲擊錦州,這在朵顏部的眼裡,一旦韃靼人橫掃遼東,那麼整個關外就都是韃靼人的天下了,此時徹底開罪韃靼人,實爲不智,他們畢竟不願意拿數十萬部族的人口去爲大明賣命。

馬文升接着道:“韃靼人襲錦州之前,朵顏部對朝廷並不算離心離德,可自從韃靼人傾巢襲擊錦州,朵顏衛想來……是想看看風向。”

弘治皇帝目光一冷:“果然,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啊。”

“因而這錦州能否守住,至關重要,一旦錦州失守,老臣恐怕,朵顏衛未雨綢繆,怕要徹底離心離德了。”

弘治皇帝頷首點頭,隨即看向了方繼藩:“方卿家,有什麼看法?”

方繼藩想了想道:“胡人畏威而不懷德,倘若大明能痛擊韃靼人,他們勢必乖乖會上表請罪。”

“如何痛擊呢?”弘治皇帝苦笑。

方繼藩雙手一攤:“臣的門生歐陽志……乃是門生之中,最不成器的一個,人有點蠢,臣一向不太看得上他,可現在也只能將希望放在他的身上了。”

“……”

最不成器的一個。

虧得你方繼藩說的出口……

弘治皇帝沉默了良久:“但願如此吧。”

馬文升卻是搖頭苦笑:“兵部是不敢有太大的奢望啊。”

………………

山海關,一封封奏報,已飛馬傳入了關中。

急遞鋪的快馬,一路南行,轉瞬之間,已抵京師。

“捷報,捷報……”馬上的騎士氣喘吁吁:“錦州大捷,殺賊七千……錦州大捷……”

這一通大吼,立即引來了路人的側目。

錦州之事,京師中的百姓多有耳聞,現在聽說大捷,有人有些分不清真假,可隨後,一封奏報已送至了兵部……

“錦州大捷!”武官按着刀柄,一聽口音,就知是自關外來的,他用關外的口音道:“吾奉中屯衛指揮之命,特來報捷!”

…………

凌晨的時候花了些時間構思,這章有點晚了,第二更儘量早些,望諒解!另外在此推薦一個歷史小夥伴的書《北上伐清》,好像答應了很多作者,可最近忙的暈頭暈腦,都忘了,一屁股的債啊。

第七百三十六章:喜報第九十七章:名列一甲第三百二十四章:大宗師第四百二十七章:王霸之道第八百七十五章:走別人的路 讓別人無路可走第七百二十三章:英國公有喜了第三百八十四章:大才第七十五章:陪讀第三百七十一章:風靡天下第三章:崽賣爺田心不疼第三百章:揚眉吐氣第七百二十八章:天家父子第八百八十章:鯉魚躍龍門第四百二十四章:三觀奇正第三百九十一章:不愧是恩師第七百二十六章:吃貨的神器第一百四十四章:入宮祝壽第三百八十章:神箭第七百一十章:龍顏震怒第二百六十九章:堯舜之君第五百七十二章:這病 能治第七百八十九章:太子彰國威第六百六十章:不堪一擊第四十三章:此朕麒麟兒第七百九十四章:忠義之名第七百七十章:孤狼第四百八十五章:除倭第一百一十二章:恩旨第二百六十二章:殿下千歲第三百五十三章:冊封第四百四十六章:封賞第七百二十三章:英國公有喜了第五百零八章:這是神器啊第八百六十四章:皇孫放假了第五百五十九章:君憂臣辱之時第五百一十六章:赫赫功勞第三百八十四章:大才第四百七十六章:有力人士第二百六十四章:料事如神第二百六十四章:料事如神第三百三十三章:煥然一新第八百七十三章:天下大治第一百一十七章:瓜熟了第二百三十章:畢生榮耀第四百五十六章:海上巨利第四百七十六章:有力人士第二百五十九章:同理之心第七百零四章:長治久安第六百五十章:破肚第七百八十章:好女婿啊第一百八十七章:疾風驟雨第一百四十一章:覈驗第八百七十三章:恩蔭妻子第八百八十六章:顛覆天下第三百零一章:陛下親臨第四百九十三章:大功於朝第一百五十一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六十九章:何不食肉糜第七百三十五章:神器第二百五十七章:聖心獨斷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仁義之師第六百二十章:將軍百戰死第五百八十二章:手術部分成功第四百六十八章:天佑大明第四百七十三章:小徐啊,你變壞了第五百一十八章:不堪一擊第五百一十二章:緊急奏報第四百四十四章:太子至孝第八百七十二章:皇家保育院第八百七十章:光宗耀祖第四百三十六章:喜訊第七百五十一章:炸上天第四百九十七章:女人心海底針第八百八十三章:飛黃騰達第二百一十六章:神農崛起第五百三十章:欽定了 太子是猴第二百三十七章:聖意第二百四十四章:開掛的南和伯第八百七十八章:治理有方第七百九十九章:可憐的孫子第一百一十章:你又秋後算賬第八百五十六章:逆天的才能第三百八十二章:欽賜第五百零四章:讚譽有加第六百五十一章:手術第三百六十三章:建功立業第一百一十七章:瓜熟了第六十章:殿前奏對第五百九十四章:殿下待百姓如赤子第四百七十四章:御前獻禮第五百六十章:崛起吧!西山書院第二百五十五章:殿下才高八斗第四百七十九章:平西候進獻大禮第八百六十八章:報親恩第五百六十七章:人定勝天第九十八章:吊打同行第百二十二章:以德服人(第四更求月票!)第八百二十三章:廷議第九十五章:文化人的事第八百五十三章:當真如此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