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局(二)

青色、藍色、紫色、紅色,閃電肆虐的斯扯着漆黑的七月天空,暴雨在狂風的助紂下如鞭子一樣抽打着世間的一切,平素點綴詩情畫意的垂柳被颳得東倒西歪,璋顯京城高貴的梧桐也枝斷乾折,“喀嚓”,焦雷打下,一株百年老樹當場被闢成碎片,狂風把碎枝爛葉掃成一團,揚進浩浩長江,頃刻不見蹤影。

天,真的怒了。

比天氣更怒的是朱元璋,御書房外,混身早已溼透的小太監們躲在屋檐下,抱着肩膀瑟瑟發抖,靠近門口的地方,老奸巨猾的王公公忐忑不安的聽着裡面的動靜。

他只聽見一圈一圈的踱步聲。不比平時輕,也不比平時重,機械的重複着同樣的節奏,比北平進貢來的最新款自鳴鐘還精準。他的心也隨着那腳步聲一抽,一抽,緊張地嘴角幾乎吐出血來。

“小兔崽子,我殺了你”

“忘恩負義的小王八蛋,老子升你的官比誰都快,你他媽的還敢當面頂撞老子,老子誅你九族,”。

“你這沒良心的東西,得寸進尺,不知好歹,朕要把你的祖宗從墳墓裡挖出來挫骨揚灰”!

朱元璋出身草莽,年少時遊歷四方,罵人的話花樣百出,可這些罵人話他沒有一句出口,只是在心中翻來覆去的轉着,轉着,憋着,憋得他的臉出現青紫的顏色。

太監們從來沒見皇上發過這麼大的大火,越是一言不發越是讓人心驚膽戰。兩個站崗的侍衛乃是震北軍出身,雖然身體在風雨中依然如蒼松一樣筆挺,耳朵卻明顯的向書房內轉動。

黯淡的天光下,御書房地上的血跡格外恐怖。朱元璋如獅子般踱來踱去。突然,他的身一頓,停住了,牆上的畫吸引住了他的眼睛。

“如畫江山,如畫江山”轉過頭,衝牆邊的書架使勁兒踢了兩腳,嘩啦啦,架子倒了,老太監匆匆忙忙的衝進來,誠惶誠恐地伏在地上把書一本本拾起,饒是在朱元璋身邊多年,他也不敢擡頭,一不小心,說不定皇上就把剛纔在武侯爺身上沒發出去的怒氣瀉到自己身上,那不是找死嗎?皇上舍不得或是不敢殺武侯爺,殺自己可沒一點顧忌。

那個小子不能殺,朱元璋自己也明白這一點,所以才更加生氣。一個時辰前,他剛剛大喝一聲“來人”,兩個兒子立刻跪倒在他面前,求他暫息雷霆之怒,聽到招呼的侍衛衝進來,望着頭上開了一道大口子的武安國目瞪口呆。

“蠢材,給朕扶這狗賊去太醫那裡醫治,朕要駁得他心服口服,再治他犯上之罪”。朱元璋大叫道。

太子和燕王馬上識趣地和侍衛攙着武安國落荒而去,生怕犯了牛脾氣的武安國不下這個臺階,再說出什麼讓朱元璋難堪的話來。太監們藉着送太子的機會一個個順着門邊偷偷溜出,任誰也不敢直面天威。

“朕要下令殺這個小子,那幾個侍衛會不會執行朕的命令”?朱元璋氣憤的想着這個讓人頭疼的問題。多半不會,那小子是震北軍的軍神,從侍衛們看他的目光就知道他在士兵心中的威望。

即使那幾個侍衛聽從自己的命令,他也不能下手。現在皇宮中的護衛幾乎全部出自震北軍,殺了武安國,一旦有一兩個死士出來拼命,那火銃的威力血肉之軀如何抵擋?況且京城內還有萬餘震北軍把守險要之地。朱元璋現在開始後悔招震北軍入京的決定,如果真的像那小子分析那樣,胡維庸謀反相從者甚少,光憑沐英的叄萬人馬對付他們綽綽有餘,自己的確走了一步昏招。

沒幾個人參與!怎麼可能?朕怎能相信這小子的胡言亂語。

說是不信,但他心裡明白武安國說的在理。沒有引經據典,不空談仁義道德,也不求自己法外施恩,只是舉出一個個例子說明大部分臣子的無辜,駁倒自己一個個殺人的理由。自己威脅也好,利誘也罷,這小子居然油鹽不進。

“既然太師李善長這樣的重臣都會被冤枉,那被冤枉的尋常官吏更不在少數”!

“錦衣衛根本拿不出這些人勾結胡維庸的切實證據來,要證明一個人有罪,必需有確實的證據,否則他就是無罪,陛下聖明,想必不能容忍在我大明出現‘莫須有’的罪名”。

“不問青紅皁白,先認爲人有罪,被關在監牢裡的人怎麼去找自己無罪的證據,找來了,先入爲主的官吏會相信他嗎”。

“陛下怎能判斷揭發的人不是爲了領賞或洗清自己而誣告別人,三木之下,但求速死,要什麼口供要不出來”。

“胡維庸爲相多年,爲國選材,這幾年新任命的官員有幾人不是出自他手,他們是奉我大明皇命徵召而來,又不是奉胡維庸私人命令徵召,憑什麼就認爲他們是胡的同黨。”

“律法的威力在於恆定和公平,不在於殘忍,不能因爲人君的好惡而任意加重刑罰的等級,否則要這法律有什麼用”。

“不,不是寧可錯殺不能錯放。而應該是寧可錯放不可錯殺,放了他們,如果將來的確發現他們有罪,陛下還可以再把他們抓回來;如果殺了他們,將來發現他們冤枉,砍下來的腦袋可縫不回去”。

“君視臣爲草芥,臣必視君寇仇,陛下殺這些人不難,只怕寒了天下人的心,再沒人真心願爲大明效力。縱使胡維庸等人有罪,其家人有什麼罪,那些僕人只是混口飯吃,有什麼罪,才幾歲的孩子有什麼罪”。

“當年陛下等高一呼,驅逐韃虜,百姓嬴糧而景從,現在我大明如此殺人,與蒙古人何異。”

“人血畢竟不是水,陛下忍心看着它滔滔匯成河”?

這些話如重錘一樣敲打着朱元璋的腦袋。從來沒有人和他說起過這些,自己發怒時,臣子們只會匍匐在地上哀求寬恕。

胡維庸一黨狼狽爲奸,這幾年內外勾結把自己變成瞎子,聾子,瘸子,好不容易纔一併剷除了,又怎能不斬草除根。可這小子非要強出頭,偏偏他的話又好像很有道理。

最令人生氣的是,這小子望着自己的眼神和所有人都不一樣,看不到一點兒畏懼,那明澈的目光幾乎能看到人的心裡。自己每一條殺人的理由剛一說出來,就被他擊中要害而駁倒,越是這樣,越讓人生氣。

朱元璋忘不了當他最終暴怒而把硯臺砸向武安國後,對方的表現。

“大膽,竟敢如此對朕說話,你眼中還有朕這個皇帝嗎”?見武安國根本就沒有閃避,直接被硯臺砸中的額頭上鮮血噴涌而出,縱使看慣了鮮血,朱元璋此時也變得有些外厲內荏,畢竟此人兩度救過兒子的命,畢竟此人身後還有一萬虎狼之師。

誰知武安國只是擦了擦額頭上的血,淡淡的笑道:“陛下如果不愛聽,我大可不必說,我孤身一人,這些曾與陛下同生共死的大臣與我毫無瓜葛。況且陛下自己想毀大明基業,關我武安國屁事”。那語調,那表情,那不屑的目光,讓人發瘋。

挾一國威奈一匹夫何?非匹夫,此國士也。

“皇上,請喝碗蓮子羹”,一個溫婉的聲音恰到好處的在朱元璋耳邊響起。回過頭,他露出一個勉強的笑容,不知何時,自己的結髮妻子馬皇后親手端了一碗蓮子羹,站在他的身後。

“你怎麼來了,當心着涼”。朱元璋望着妻子那日漸衰老的臉,關心地問。後宮不乏佳麗,但這張已佈滿皺紋的臉永遠是他的最愛。

外邊風雨漸弱,經雨水沖洗後紅色的宮牆和黃色的琉璃瓦分外明亮,已有一絲天光在雲間透出。

“臣妾聽說這邊有人惹陛下發怒,特地來看看是誰這麼大膽子”。馬皇后微笑着回答,示意內臣們退下,順手餵了朱元璋一口蓮子羹。

“還有誰,不就是那個姓武的的野小子”,朱元璋的僅存的怒火被這口蓮子羹澆滅,有些沮喪的說。無論在疆場還是在皇宮,唯一能讓他平靜的,就是眼前這位不十分美麗但讓人心動的妻子。每當看到他,朱元璋都會很開心,頭腦也會靈活許多。

邊侍奉丈夫吃蓮子羹,邊聽朱元璋絮絮叨叨地陳述事情的經過。在朱元璋的話語中,武安國的大逆不道多了十分,他自己的寬厚仁德長了一丈。

聽丈夫說完,馬皇后放下空碗,嘴角微微上翹,先給朱元璋一個溫暖的笑臉。說:“如此說來,臣妾真不知該盡爲妻之責還是國母之責了”?

“什麼意思”?朱元璋見妻子話中有話,好奇地問。

“如果盡爲妻之責,別人惹怒了我丈夫,我自然應該去殺了他爲丈夫出氣,我現在雖然老了,但還頂得動甲,輪得動刀,多帶些人剁了那個小傢伙未嘗不可”!

朱元璋看了妻子一眼,滿臉溫柔。當年爲了維護自己,不惜和哥哥拼命,和父親翻臉的小姑娘彷彿又出現在眼前。無論是兩軍陣前還是義軍的後院,這個爲自己抵擋明槍暗箭的妻子是那樣的完美。

馬後沒注意丈夫那溫柔的目光,接着說:“如果要盡一個皇后的責任,妾身應該穿上朝服,恭賀陛下我大明盛世來臨。當年長孫皇后曾經勸唐太宗,主正而臣直。只有心胸開闊的君主纔會有直言敢諫的大臣,商紂和夏嵥的庭前肯定多爲馬屁之徒。陛下要做全天下皇帝,自然要有包容全天下的肚量,臣子能說出有益的建議就好,何必太在意他們說話的方式呢”?

“梓潼,若論胸襟肚量,我不如你甚”,朱元璋此時怒氣全消,一顆心全放在自己的黃臉婆身上。“你冒着這麼大的雨跑來,有急事嗎”?

“還不是爲了劉凌這小丫頭”,馬後抿嘴笑了笑,不知是誇獎還是指責“這小丫頭越來不象話了,前一段時間非要跑到軍中去殺敵立功,昨天又跑來求我看顧他的上司別出事,我見她淋得像落湯雞一樣,兩眼哭得通紅,怪可憐的,就出來看看天蹋下來沒有”。雨後的第一縷陽光透進窗子,把御書房內照得異常溫馨。

“說起來這小丫頭也真是怪可憐的,前幾天有司查清楚了,他父親當年其實是被胡維庸毒死的。她讓你看顧她的上司?怪事,她爲武安國這個傢伙講情,前些日子不是提着劍要殺人家嗎,這女兒家心思,還變得真快”!朱元璋愉快的笑了起來,這小劉凌還真的像極了年青時馬皇后。

“我想,武安國頂撞了您,您打也打過了,就別再追究了,什麼事決定權還不在您手裡,他畢竟對我們的棣兒有兩度救命之恩。小丫頭我確實喜歡,原本想讓棣兒納她爲妃的,現在看來,她和武安國挺投緣,也就算了。他們都是無父無母之人,陛下不如做個順水人情,爲他們賜婚。武安國是個重情義的漢子,君臣之間,誤會也就揭過去了”。馬後終於說出了自己的目的,劉凌對武安國的好感從來沒有掩飾。馬後總是在她身上看到年青時的自己。當年這個皇帝,不也是一樣的衝動,自己,不也正如劉凌一樣對其百般維護嗎?‘男人就如一顆雞蛋,剝開那層看似堅硬的殼,你就能觸到其中最柔軟的部分’,結婚時義母告訴自己的話又迴響在耳邊。

“你這麼喜歡小丫頭,不如收她做義女吧”!朱元璋若有所思。

“我倒有這個心思,就怕徐達夫婦不答應”。

“沒關係,我派人去說。對了,徐達和李文忠上了一個本,我還沒來得及看呢。咱們一起看看”。

“陛下不是沒來得及,是不想讓他們影響自己的決斷吧”!馬皇后暗暗的想。無論眼前這個男人變成什麼樣子,變得多麼狡猾,他都是自己的丈夫,那個曾經頂天立地的大英雄。一個女人嫁得這樣的偉丈夫,還有什麼不開心的呢,老天真是眷顧我太多。

玄武湖,清晨的陽光下煙波浩淼。湖畔,武安國和劉凌並絡而行。

“還疼嗎”?劉凌看着武安國包了一層白布的大腦袋,憐惜地問。

“沒事,一點兒小傷而已”,武安國毫不在乎的搖搖頭,“這松江府的布還真柔和,就是有點兒捂”。

“到這時候你還有心思管布的好壞,真不知你是不是個傻子”,劉凌啐了一口,假做生氣的說,“昨天何必去觸那個黴頭,整個朝廷誰看不出這些人冤枉來,就你聰明。還直言敢諫呢,想博忠臣的名聲也不是這個博法”。

“我也是一時情急,抱歉,讓你擔心了”。武安國有些心虛的說。

“誰擔心你啊,你被砍了,關我何事”。

“好,好,好,不關劉大郡主的事,這條不知好歹的小命隨他去吧,劉大郡主眼都不眨,嗚……”。武安國肆無忌憚的大嘴被一隻溫暖的小手捂住了。劉凌仰頭看着他,低低的說道:“以後別那麼傻了,行嗎,爲了我,爲了我們的將來”。

武安國再傻,也知道這幾句話分明是以身相許,心下感動,緊緊的握住劉凌的小手,說不出話來。半晌,纔不甘的蹦出了一句“可惜,最終沒說服朱元璋”。

“別再爲這些事煩惱了,還有義父他們呢,估計他們答應你寫的奏摺已經送上去了。你已經盡力了,要不是震北軍將士,你這顆腦袋早不知被砍了多少回”。

“震北軍”?武安國有些摸不到頭腦。

看着這個不通權謀的大塊頭,劉凌不明白自己爲什麼就喜歡上了這個傻子。“燕王今天要趕回遼東,目前京城內的震北軍均聽你的號令,皇上不得不有所忌憚。昨天他想殺你,但怕過不了軍隊這一關。畢竟目前宮中侍衛大多出自震北軍,一旦激起兵變,他自己的老命都得搭上。又氣又恨,偏偏奈何你不得,所有他纔會發那麼大火”。

“啊”,武安國沒想到有這麼多東西在裡邊,有些發呆。當時的情景歷歷在目,事實難以接受,但真相的確如劉凌所分析。那麼燕王急着要回遼東,是不是在逼朱元璋向自己讓步?想到這,他心裡突然一陣迷茫,看來大家都精通權謀,就我一個傻子。

“形勢比人強,你以爲這朝堂之上真的如唱戲一般,白臉紅臉那麼清楚,陰謀詭計起伏跌宕。其實大家都是在私底下做文章,就像這湖水,看似風平浪靜,水面下不知有多少漩渦。真正端到檯面上來時,已經是一方佔了絕對優勢,該收宮了”。劉凌一點點開導着他,這個大塊頭不是笨,其實是心地太純厚,不知道官場險惡。“前幾天傳出消息來,說我父親當年暴卒是胡維庸下的毒,皇上準備給我父親報仇。可你想過沒有,當年要不是皇上縱容,給胡維庸天大個膽子,他敢謀害我父親嗎?臣子惡,陛下聖,幾百年來都是這樣”。

武安國輕輕的攬過劉凌,這二十一世紀表達感情的方式劉凌顯然不能習慣,肩頭馬上硬了起來,隨即釋然的讓武安國抱住,把頭貼上去,吸取那寬闊胸膛上的溫暖。

看着懷裡這個整日風風火火的刁蠻掛名郡主,武安國心中隱隱做痛。直到今天他才明白,劉凌表面上的無憂無慮隱藏了多少傷痛,每天周旋在王公貴族之間,要陪着多少小心,如果平素沒心沒肺的刁蠻樣子,都是裝出來的掩飾,她的生活,有多苦,多累。

緊了緊懷中柔若無骨的嬌軀,武安國暗暗發誓:劉凌,終我一生,一定不讓你再受半點委屈!

如果你願意,

我願用我並不寬闊的肩膀

爲你支撐起一片永遠沒有委屈的天空。

永遠

沒有委屈。

如果,

你願意。

第十二章(上)杯酒莫須有(七)復出(五)生命(七)路(五)麋鹿(二)莫須有(六)路(七)生命(三)路(七)夜航(五)儒(三)下戰機(八)第十五章希望(下)第二章榮譽(上)路(二)彩雲之南(二)儒(二上)亂(中)第二章榮譽(上)第十六章海之歌(上)政治(二)麋鹿(五)鞭子(二)第一章禍不單行黑土(下2 )麋鹿(四)第八章政治(一)生命(七)第十二章(下)杯酒兄弟(七)政治(五)第十三章(中)獻策莫須有(二)國士(六)第七章國士(一)彩雲之南(二)第四章理想政治(五)第四章棋局(一)夜航(五)黑土(下2 )較量(三)殤(三)路(四)較量(三)第十二章(中)杯酒鞭子(7 )鞭子(7 )麋鹿(五)莫須有(七)國士(四)政治(三)政治(六)儒(一下)復出(三)第十七章揚帆(下)第十三章路(一)鞭子(1 )生命(三)戰機(二)第九章鐵馬冰河(上)榮譽(下1 )第一章黑土(上)兄弟(五)路(四)第九章復出(一)黑土(中)國士(六)第四章理想戰機(六)戰機(八)較量(五)殤(七)第一章禍不單行生命(四)生命(三下)第四章理想第十六章海之歌(中)莫須有(五)政治(四)中國海(一)下儒(四)殤(六)第九章鐵馬冰河(下)復出(二)第十五章希望第一章黑土(上)儒(六)下戰機(八)長生天(六)彩雲之南(二)彩雲之南(四)儒(六)上彩雲之南(五)生命(七)第十二章兄弟(一)殤(三)較量(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