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霸氣大明

前艙裡,吳亦有湊在窗口愣愣的望着海面出神,腦子裡卻在仔細的回想着胡萬里觀看火炮試射時的情形,一般的水手船員初次在如此近的距離聽聞火炮轟鳴,皆是一臉的驚駭,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就更爲不堪了,可胡萬里當時卻毫無驚懼的神情,這就有些反常了。

還有,他一開始見到弗朗機鳥槍的那副神情,竟然帶着一種淡淡的不屑,這可是大明眼下最好的鳥槍,但凡對火器感興趣的,第一次見這火槍的,無不讚不絕口,他倒好,竟然有種不屑,要說他對火器不感興趣,那也不象,是不懂火器還是故作姿態?

想到這裡,吳亦有不由微微皺起了眉頭,這個胡萬里給他的感覺實在是太特別了,一般官員都是要銀子,他卻要條海船,而且他對海商這塊似是很熟悉,可他一個西安的士子,如何會對海商如此熟悉?而且他對海船的製造、精鐵、火器都興趣十足,這哪裡象是一個新科進士?

“夢然在想什麼?如此出神?”胡萬里推門進來,見他毫無反應,不由奇怪的問道。

吳亦有回頭一看,不由微微笑道:“小弟擔憂此番會否白跑一趟。”說着便伸手虛讓道:“長青兄請坐。”說完,又取了兩葫蘆酒。

胡萬里微微一笑,道:“夢然放心,爲了那艘海船,我亦會盡力而爲。”

見是話頭,吳亦有便試探道:“長青兄乃是官身,何以想經營海貿?”

聽的這話,胡萬里不由瞥了他一眼,微笑道:“海貿乃暴利,大明如今有什麼生意能勝過海貿?再說了,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既是龍溪知縣,轄區裡又有大明最大的海貿港口,不經營海貿,豈非可惜?”

“長青兄就一條船,能成何氣候?”吳亦有緊接着道。

這是想套我的底來了?胡萬里微微一笑,道:“積少成多,集腋成裘,做生意靠的是積累,我可沒想過一口氣吃成大胖子。”說到這裡,他便話頭一轉,道:“聽水手說,咱們海船的左側便是琉球?”

“應該是小琉球。”吳亦有不以爲意的道:“琉球乃是指中山國。”

臺灣這時叫小琉球?胡萬里呷了口酒,才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夢然不愧是出海遊歷過的,廣聞博記啊。”

“長青兄過譽。”吳亦有微微一笑道。

胡萬里微微一笑道:“閒着無聊,夢然不如說說小琉球的歷史和現狀,亦好讓我增加點見識。”

“這話說來就長了。”吳亦有沉吟了一陣,才緩緩開口說道:“小琉球實則跟倭患是緊密相連的,從蒙元之時,朝廷便在澎湖地區設立巡檢司,負責巡邏、查緝罪犯,併兼辦鹽課,元末,天下大亂,巡檢司兵力抽調一空,形同虛設,而泉州、漳州一帶有不少百姓渡海到小琉球開荒。

倭寇於此時乘虛而入,搗毀了澎湖巡檢司,並登陸小琉球大肆搶掠,隨後,倭寇便以小琉球爲跳板,頻頻搶劫廣東、福建、江浙沿海,大明倭患亦由此而一發不可收拾。

本朝立國之初,張士誠,方國珍,明玉珍等與太祖爭天下的梟雄殘部不甘歸順,皆流落海外,盤踞東南沿海的海島與朝廷爲敵,不少人皆與倭寇勾結荼毒東南沿海各省,倭患之烈更甚於蒙元。

爲徹底防止根除倭患,大明從北到南,在北起遼東半島,南至廣西北部灣的沿海之地,設置了五十八個衛,八十九個所,安置戰艦兩千多艘,精銳三十萬,此舉重創了浙江,山東,遼東等地的入侵去倭寇。

不過,小琉球卻成了最大的漏洞,倭寇在北方討不到甜頭,便紛紛南下,以小琉球爲跳板爲禍廣東、福建,洪武十九年七月,倭寇以小琉球爲基地,在福建沿海連續轉悠了一個月,數次聲東擊西,相繼搶掠了漳州,泉州,福州,興化,廈門等地,賺得盆滿鉢滿後方才揚長而去。

太祖一氣之下,實行堅壁清野,裁撤了澎湖巡檢司,不僅從澎湖撤兵,而且將小琉球和澎湖百姓全部遷移回福建,並厲行海禁,小琉球就此荒涼下來。”

胡萬里聽的一喜,不由追問道:“那麼多年過去了,朝廷一直未恢復澎湖巡檢司?”

吳亦有輕嘆了一聲道:“這百多年來,倭患爲害雖然不如立國之初,但斷斷續續的也沒斷過,朝廷厲行海禁之國策雖時鬆時緊,但對倭寇之防範卻從未鬆過,誰吃飽了撐的,去恢復澎湖巡檢司?”

聽的這話,胡萬里緩緩喝了一口酒,如此說來,小琉球如今完全是處於無政府狀態,是一個人煙荒蕪的荒島?這就有些令人奇怪了,後世小日本連一個小小的釣魚島都爭的死去活來,爲何這一百多年時間,野心勃勃的小日本就沒將小琉球據爲已有?

思忖半晌,他還是沒想明白這其中的古怪,便問道:“這一百多年來,倭寇就未長期盤踞小琉球?”

聽的這話,吳亦有不由輕笑道:“小琉球的土著如泰雅,阿雅登兩大部落首領皆受封於大明朝廷,朝廷雖然不在小琉球駐兵,不移民開墾,但小琉球卻是大明的地盤,倭寇流竄問題不大,若是敢盤踞小琉球,必然被大軍征討,如此出力不討好之事,倭寇豈肯爲?

別說是倭寇,在永樂年間,倭國一個大將軍叫什麼足利義滿的,還專門遣使招撫小琉球的土著首領,但未能成功,當地土著馬上就將此事彙報給朝廷,爲此,永樂皇帝朱棣還專門遣使申斥倭國。”

聽的這一解說,胡萬里不由暗歎,大明可真是霸氣!臺灣荒蕪了百多年,小日本愣是沒敢打主意,看來,他要想在臺灣立足,建立一個基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僅要跟臺灣的原住民搞好關係,還得防備倭寇。

微微沉吟,他才試探道:“我有個同年是福建人,據他說,雖然海禁,但福建仍有不少人在小琉球開荒打漁謀生,夢然可曾聽聞?”

第142章 火炮第409章 強攻第360章 聽調不聽宣第201章 初見嚴嵩第297章 開張不順第287章 障眼法第435章 招攬第223章 揣摩第264章 寒心第474章 決戰大同第476章 反困第242章 月犯進賢第60章 下聘第87章 恩威並施第333章 不是來講道理的第290章 夏言獲賞第475章 兵困大同第260章 萬民請願書第28章 張璁回閣第310章 攻心第310章 攻心第312章 投降第136章彗星掃太微第388章 布袋陣第244章 嘉靖反應第432章 相遇第400章 親王造反第83章 挑釁第357章 反過來想第43章 白送第411章 城下之盟第188章刁難第219章 難以置信第282章 情敵第383章 翻臉第120章加快進度第142章 火炮第62章 嘉靖反應第268章 缺乏信仰第403章 火燒月港第430章 出兵理由第22章 禮物第447章 偷天換日(八)第162章有後了第423章 暗度陳倉第481章 禪位第358章 跳出三界外第14章 惹麻煩了第26章 明朝海禁第270章 天后宮第 389章 生路第154章 投桃報李第273章 造船廠第92章 一盆冷水第八章 試探第459章 偷天換日(二十)第490章 東興銀行第5章 明朝銀錠第 431章 聯盟第485章 無奈第133章 引子第460章 偷天換日(二十一)第112章 齋醮第234章 青雲之路第146章來襲第339章 京都近畿第256章 走親戚第375章 世界大戰第438章 滿城白幡第112章 齋醮第490章 東興銀行第155章拉人第300章 不樂觀第461章 偷天換日(二十二)第313章 佈局第201章 初見嚴嵩第2章 錢不湊手第310章 攻心第296章 收人第268章 缺乏信仰第47章 南京(三)第188章刁難第57張 被彈劾第214章 鬧大了第 168章考驗第282章 情敵第437章 秘不發喪第304章 管理的困惑第223章 揣摩第363章 有喜第24章 穩定人心第288章 一石三鳥第57張 被彈劾第79章 船隊第437章 秘不發喪第170章金星晝現第175章紅夷大炮第192章另有意第407章 步騎對決第182章 離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