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各有算盤

將嘉靖分封海外?胡萬里不由微微一愣,王廷相倒是真敢想,史傳建文帝就是逃遁海外,朱棣令鄭和七下西洋,實則就是打探建文帝的下落,不過,朱棣怕建文帝從海外捲土重來,他會怕嘉靖從海外捲土重來嗎?

見胡萬里半晌沒吭聲,薛良輔略微沉吟,便大着膽子道:“恕臣斗膽,殿下名爲靖難,實爲篡位,與當年文皇帝如出一轍,文皇帝攻入南京,大肆清洗,實因攻訐太多,不得不大肆清洗以鞏固皇位,如今朝野上下堅決支持嘉靖帝的也不在少數,殿下若欲堵天下悠悠之口,將嘉靖分封海外,逼迫其主動讓位,乃是上策。”

想法很好,若是嘉靖能夠昭告天下,主動退位,他就無須揹負篡位的惡名,問題是這也太一廂情願了,以嘉靖的秉性,就算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他也未必會主動退位,這根本就不是一個懦弱怕死的主。

默然半晌,胡萬里才緩緩開口道:“我能放嘉靖一條活路,但嘉靖可能會一條道走到黑。”

聽的這話,薛良輔忙躬身道:“殿下心寬似海,有此一念,便是天下官員士子之福。”

“這事如今言之太早。”胡萬里不急不緩的道:“當務之急是要將嘉靖逼到山窮水盡的地步,眼下已是冬季,西北不宜用兵,但新軍訓練必須抓緊,尤其是實彈訓練,要儘快形成戰力,一旦嘉靖與韃靼聯手,明年開春就有可能會爆發大戰,佐卿回漢武,要督促東興、漢武兩地兵工作坊加快生產進度。

另則,彈藥消耗太大。京師亦需長期駐軍,彈藥不能老是從琉球轉運,費時費力,我意在天津或是京師新建彈藥作坊,你從作坊挑選一批得力可靠的工匠。”

“微臣遵旨。”薛良輔忙躬身道。

見的兩人說完,伍子順纔開口道:“殿下。曾銑此人在京師觀政之時似乎是沒見過殿下。”

“我在京師觀政之時接觸的同年不是很多。”胡萬里微微頜首道:“一科同年三百餘人,各有各的圈子,就算照過幾面,一晃十餘年,也早已毫無印象。”

聽的這話,薛良輔忙躬身道:“即便如此,殿下還是少見他爲宜,這節骨眼上,不能有風言風語傳出。”

胡萬里微微點了點頭。確實要注意,當初在京郊爲張璁送行,他在一衆同年之中也算是名氣不小,這曾銑未必沒有留意到他,略微沉吟,他才道:“此人才幹如何?”

略微沉吟,伍子順才道:“西北之戰,成國公建言穩打穩紮。從山西、湖廣、四川三面合圍,穩步推進。徐徐圖之,曾銑則建言攻心爲上。”將酒桌上的情況簡單述說了一遍,他才接着道:“據成國公說,俺答王城距離大同不遠,只有五百里,劉思武、李健兩人似乎有意奇襲俺答王城。”

奇襲俺答王城?胡萬里略微沉吟。便道:“叫他們擬定一個計劃出來,錦衣衛這邊,也要加強對韃靼情報的收集,另外,可以適當的跟他們接觸一下。必要的時候,要能夠及時傳上話,咱們的做好兩手準備。

着將宣大總督樊繼祖調回兵部,曾銑熟知西北地形,頗能審時度勢,着他以兵部侍郎兼任宣大總督,移駐大同,不必陛辭,即刻上任。”

崇文門大街,‘怡然居’酒樓的生意今日異常火爆,不少官員大都就近在此擺酒設宴慶賀,曾銑並不知道自己已經被外放大同,從西直門外返回後,他便回到‘怡然居’,徑直就往後院最裡間的一座小院而去。

一進院子,他就聽的裡面吏部左侍郎張治的聲音,“西班牙什麼的,咱們不清楚,但益王肯定不會杜撰,年產千萬兩白銀的銀礦確實有些駭人聽聞,這可能有些誇大其詞。”

“那倒未必是誇大之詞。”刑部侍郎王學夔高聲道:“倭國盛產金銀的事情,我是聽說過的,聽說這幾年因爲吹灰法的煉銀技術傳入,一年白銀產量在百萬兩左右,倭國的金礦產量也不低,益王說倭國一年金銀產量在二百萬,顯然不是誇大之詞,既是如此,美洲的銀礦產量顯然也不是虛言。”

聽的他們在爭論這事,曾銑不由一笑,他在與劉思武、李健、伍子順幾人喝酒之時也問過這事,畢竟年產千萬兩白銀太過駭人聽聞,他當即推門而入,一見他進來,婁志德連忙起身笑道:“子重來遲,當罰酒三杯。”

“入席,入席再說。”張治笑着加了一張椅子。

曾銑含笑團團一揖,道:“方纔去了西直門外大營,也喝了不少。”說着他緩步落座,笑道:“方纔聽聞諸位爭論美洲白銀產量,在下也好奇向東洋伯打聽求證,美洲的白銀產量,益王怕嚇着咱們,實際上只說了一半,據弗朗機人說,西班牙人在美洲的白銀產量,一年在二千萬兩,這還不包括黃金產量,知道西班牙的船隊在西洋叫什麼嗎?叫黃金船隊!”

聽的這話,滿桌子的人不由的目定口呆!二千萬兩,黃金船隊!張治趕緊的給他斟了杯酒,笑道:“還有什麼,別憋在肚子裡。”

曾銑一笑,呷了口酒,才道:“東興港在幾年前就開始準備船隊橫渡美洲,以打通至美洲的航線,今年,開闢美洲航線的船隊已經安全返回,也就是說,最多三年,益王就會大舉派兵前往美洲與西班牙爭奪美洲的銀礦!知道東興港爲什麼要遠征倭國嗎?不是瞧上了倭國那點子金銀,是因爲倭國是前往美洲的必經之地!”

前往美洲要經過倭國?所有人都不由的一愣,王學夔卻道:“不對,不是說美洲在小琉球的東邊嗎?”

“海上航行,不僅要順風,還要順着洋流,小琉球東邊有股洋流。先北上再折向東,直接能到美洲。”

“美洲究竟有多大?一年二千萬兩的白銀產量,那豈不是遍地白銀?”

“遍地白銀自然不可能,不過據東洋伯南洋伯說,美洲不是一般的大,至少相當於咱大明疆域的五六倍。”曾銑說着長嘆了一聲。道:“可惜當年鄭和七下西洋,愣是沒發現美洲,否則咱大明如今早就富的流油了。”

“別提那個鄭三寶。”許成名明顯已有幾分醉意,不屑的揮着手道:“什麼萬國來朝,什麼懷柔遠來,那都是虛名!看看人家東興港,直接就出兵攻打,將南洋一衆藩屬國納入咱大明疆域,既得名。又得實惠。”

“哎,太祖高皇帝當年定下的十五不徵之國,如今還剩下幾個?”

“看益王這架勢,怕是一個也剩不了。”

“你們說,益王會不會重海輕陸?”

“重海輕陸?益王在檄文中說要掃平西北。”

“就是,護衛隊一下就擴了十萬,而且都要騎兵,怎會輕陸?”

“論及氣魄和膽識。今上還真是沒法與益王相提並論。”

“根本就是天壤之別,估計兩三年內。益王就會平定西北。”

忽忽便是三日,中下層的官員調整也相繼到位,一衆官員紛紛開始離京,各自赴任,這日散朝之後,胡萬里在武英殿召見了翟鑾、夏邦謨、朱希忠、劉思武、李健等人。俟衆人見禮之後,他便直接問道:“對於征伐西北,你們有何設想?”

見的翟鑾幾人沒開口的意思,劉思武當即朗聲道:“回殿下,俺答汗屢屢率兵侵邊。微臣願率兵一萬奇襲俺答汗王城所在地——庫庫河屯。”

這話一出,翟鑾不由的一驚,連忙瞥了朱希忠一眼,見他神情平淡,立時便明白過來,奇襲庫庫河屯,這是經過商議,得到益王首肯的,此時提出來,不過是照顧他這個首輔的感受,他不由的有些不滿,合着他這個首輔竟是個擺設?

略微沉吟,他便道:“殿下,眼下已是冬季,隨時皆有可能大雪封路,西北大雪,足有二三尺厚,非同兒戲,即便要奇襲庫庫河屯,最好也要當等待來年開春之後。”

“京師至大同不過八百里,輕騎旬日可至。”劉思武沉聲道:“大同至庫庫河屯,不過五百里,一人雙騎,五日可至,一擊即返大同,只須兩旬時間,十月下旬即可收兵,應無大礙,俺答汗絕對料想不到,咱們敢在這個季節主動攻擊庫庫河屯,完全可收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之效。”

“微臣不敢苟同。”翟鑾沉聲道:“塞外氣候無常,不能如此冒險。”

“庫庫河屯雖說是俺答汗王城,其實不過是其駐地,並無城池,完全可以一擊即走。”李健沉聲道:“時間耽擱不過三五日,而且距離大同不遠,隨時可以接應,並無多大風險,況且塞外有經驗的牧民嚮導,完全能夠判斷兩三日的氣候變化。”

朱希忠也不多話,躬身道:“微臣懇祈隨軍出征。”

看了翟鑾一眼,胡萬里略微沉吟,才道:“西北開年就有大戰,若是氣候不宜出戰,就當是實地拉練,沿途有宣府、大同兩鎮,料也無妨,本王在靖難檄文中有言,要橫掃西北,既然監國,若能有一場大捷,也能鼓勵士氣,振奮軍心,邊軍很久沒有像樣的大捷了,就讓護衛隊會會韃靼騎兵。”

聽胡萬里如此說,翟鑾雖然不贊成,也不好多說,只得躬身道:“護衛隊戰力強悍,微臣有所領教,但西北氣候苦寒,變幻無常,且不可大意,更不能貪功,萬不可輕敵冒進。”

“言之有理。”胡萬里頜首道:“護衛隊損失不起,寧願不戰,也不能敗,既是奇襲,我倒覺的兵力無須太多,五千就足夠了,配以三千米尼槍兵,足以抗衡數萬之衆。”

“殿下萬萬不可輕敵,一萬已是極限,不能再少。”翟鑾連忙躬身道:“大同、宣化儲糧豐富,足以支應一萬人半年之用。”

西安,秦王府,承運殿。

雖說西安的冬天要比京師暖和,風也小的多,但進入十月。天氣已經有些寒冷——乾冷乾冷的,秦王府的取暖設施遠遠比不上紫禁城,體質偏寒的嘉靖着實有些不習慣,一般都窩在房間裡不出來。

黃錦指揮着一個小太監將一盆過了炭氣的火盆端進房間,小心翼翼的瞥了一眼正在看金陵報的嘉靖,他知道這期金陵報上刊載的是益王監國的內容。生怕嘉靖看了之後動怒,不過,嘉靖的神情看起來倒還比較平靜,這讓他暗暗鬆了口氣,趕緊上前殷勤的換上一杯熱茶。

聽的動靜,嘉靖擡頭瞥了他們幾個一眼,揮了揮手,道:“都下去,宣秦王、嚴嵩覲見。”說着。他便起身在房間裡舒展了下身子,而後緩步踱着,益王沒有直接登基,而是監國,這讓他有些意外,如此一來,至少大明只有一位天子——那就是他嘉靖,這對於他在西安穩定西北的軍心民心還是有極大好處的。

不過。令他鬱悶的是,金陵報如今開始拒絕刊載他發出的諭旨。他自然清楚,這是益王爲監國找的理由,斷絕他的音訊,如今他的諭旨很可能已經出不了關中,更讓他煩悶的是,河南、湖廣、四川幾省的賦稅如今也中斷了。幾省的地方官員倒是上摺子解釋了,益王在金陵報刊載,免除天下一年的賦稅,百姓不願意交,強行催繳。怕引起地方動盪。

他心裡明白,這些都不過是藉口,真正的原因是這些地方大員想腳踏兩隻船,出了成國公朱希忠和翟鑾歸附益王的事,他也不敢隨意派勳臣官員前往各省坐鎮,以防出現了官員半途就開溜的現象,其實這種情況已經發生了,不過被他和嚴嵩死死的壓着,這事聲張出去容易動搖人心。

人心,如今他必須的穩住人心,特別是西安城內的人心,朱厚燁這傢伙極爲可惡,不遺餘力的蠱惑他手下的官員,朱厚燁這次雖然擢拔的官員不少,但京師各部院寺監的主官卻基本都空着的,這種小伎倆,他一眼看穿了,這是給在西安的官員留下一點念想,可惱的是去京師接官員的家眷前來西安,也只來了稀稀拉拉的幾十家,這令他十分惱火,卻又不便發作,畢竟是那些個家眷自己不願意來,他總不能將火氣都撒到官員身上。

“皇上,秦王在外覲見。”黃錦輕聲稟報道。

“讓他進來。”嘉靖說着便坐了回去。

五十多歲的秦王朱惟焯緩步進了房間,嘉靖遷都西安,要說最不滿的就當數他秦王朱惟焯,嘉靖跟逃荒似的跑來西安,直接就鵲巢鳩佔霸佔了他的秦王府,這且不說,他還的陪着笑臉敬上一大筆銀子,短短不到一個月,他已經象流水一般撒出去了幾萬銀元,能不窩火嗎?

不過再窩火,他也不敢寫在臉上,只能是暗地裡埋怨,進的房間,他便趕緊上前見禮,嘉靖倒是客氣,賜坐之後,才道:“對於藩王海外分封,王弟是何看法?”

海外分封?秦王朱惟焯微微一愣,便反應過來,嘉靖這句問話是針對魯王朱觀熑、衡王朱厚燆、德王朱載墱三人在金陵報上刊載的鼓吹海外分封的文章,略一沉吟,他便躬身道:“回皇上,海外分封,允許錫土臨民,允許自建衛隊,對一衆藩王而言,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不過,出海有風險,而且也不知道海外究竟有多遠,安分守已者,未必願意海外分封。”

嘉靖微微點了點頭,這話說的頗爲中肯,他自己也是藩王出身,自然清楚藩王的處境,朝廷對藩王的控制確實有些過分嚴厲,朱厚燁拋出的海外分封,實是投藩王所好,對他們而言,確實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略微沉吟,他才道:“海外分封必然不會象小琉球、呂宋等島嶼那般就在大明沿海,必然遠在萬里之遙,而且多是爲開化之地,分封海外,不是坐享其成,而是爲大明拓邊,這事,你寫篇文章駁斥一下,我讓人在金陵報上刊載。”

聽的這話,秦王朱惟焯不由的暗自腹誹,遠又如何?就算萬里之遙,海上航行,也不過是一個多月的航程,益王再混蛋,也不敢將所有的藩王都變相流放不是,只要允許移民。縱是未開化之地,十幾二十年也就繁華起來,小琉球這纔開發多少年?但凡是有子嗣的藩王,沒有誰不願意海外分封的,自個一輩子在四方天裡關了一輩子,誰願意子孫仍然在四方天裡關一輩子?

嘉靖這是將他當槍使。略微沉吟,朱惟焯才躬身道:“皇上,臣弟沒有子嗣,就算駁斥,也是徒招一衆叔伯兄弟子侄笑話,晉王倒是比臣弟更爲適合。”

見朱惟焯推諉,嘉靖不由的一陣惱怒,恰這時黃錦進來稟報,“皇上。嚴嵩在外求見。”他當即揮手道:“先退下罷。”

待的嚴嵩進來,他仍然怒氣未消,劈頭便道:“朱厚燁已經監國,韃靼使團何時能到?”

聽的嘉靖語氣不善,嚴嵩還以爲是因爲益王監國的緣故,連忙謹慎的道:“回皇上,俺答汗使團已過延安府,再有幾日便能抵達西安。”

這次邀約俺答汗的使團前來西安。是打着改變通貢互市地點線路的幌子,嘉靖倒不怎麼擔心。畢竟與俺答汗通貢互市已有兩年了,這個藉口光明正大,沒什麼好擔心的,微微沉吟,他才緩聲道:“朱厚燁在大同、宣府、薊州三鎮的邊軍中擴招十萬火槍兵,火槍兵的訓練不比弓箭兵。邊軍又有使用火槍的底子,數月時間,這十萬火槍兵就形成戰力,若是不能在明年開春發動攻擊,待的朱厚燁坐大。後果不堪設想。”

“皇上。”嚴嵩略微遲疑,才道:“火槍兵雖是易於訓練,但卻需要火槍,十萬兵丁,東興港一時間根本就無法提供如此多的火槍,也無法提供足夠的訓練用彈藥,再則,冬季寒冷,也不利於訓練,北海冰封,冬季也無法通航,十萬之兵,不過是徒有虛名。”

六日後,一隊由百餘名蒙古人組成的使團抵達西安,領隊是一個二十出頭的青年——俺答汗長子乞慶哈,禮部負責接待官員,將他們一行安排進了京兆驛,僅僅休息了半日,禮部官員便跟他們正經八百的談論通貢互市的地點和線路的變更。

乞慶哈對這事並不上心,連面都沒露,只是叫手下人敷衍這些大明的官員,他倒不是不重視與大明的通貢互市,俺答汗從嘉靖十三年開始,頻頻侵邊,主要目的並不是搶劫,而是要逼迫大明開通通貢互市。

俺答汗爲什麼如此重視通貢互市?這是因爲俺答汗發現縱兵搶劫只能解一時的燃眉之急,而且搶劫也不能夠保證每次都順手,長期的對峙戰爭,雙方均疲憊不堪,造成的傷亡都不小,而通貢互市卻可以長期穩定的獲取到各種所需的物質,更利於部落的壯大發展,這遠比搶劫更合算。

要說,俺答汗也是滿肚子的鬱悶,苦苦爭取了n多年,終於獲得了於大明通貢互市,不料這好日子才過的兩年,大明卻鬧出個靖難之役,連皇帝都被打的逃到西安來了,現在京師的那個益王,一看就知道是個愣頭青,居然開口閉口要橫掃韃靼,韃靼騎兵是那麼好打的嗎?

不過,當有關東興港護衛隊的各種情報,源源不斷的傳到他的駐地豐州灘時,俺答汗有些坐不住了,沙河大營外一戰的詳細戰報令他震驚不已,能夠射擊二百步的火槍,這根本就是所有騎兵的噩夢!

所以,一接到嚴嵩試探性的邀請,俺答汗便派出了自己的長子前來洽談,乞慶哈雖然清楚通貢互市的重要性,但如今的嘉靖蝸居在關中,地盤還沒他們的大,通貢互市已經沒有多大的意義,他自然不會上心,他主要的目的是聯盟。

見的大明官員煞有介事的商談通貢互市的地點和線路的變更事宜,乞慶哈不由的大爲鄙視,都落魄到了這個地步,做事情還遮遮掩掩,躲躲閃閃,他確實極爲不齒,好在嚴嵩也急,沒有讓他久等,天黑後,嚴嵩便進了驛站。

一聽來人自我介紹是大明首輔嚴嵩,乞慶哈不敢失禮,連忙起身恭謹行禮,自我介紹,這是一個值的他尊敬的人,因爲與大明的通貢互市就是嚴嵩的手上促成的,他自然不知道,實際上是嘉靖一手促成的與俺答部通貢互市。

兩人敘禮落座之後,嚴嵩也不廢話,也不敢拽文,因爲要翻譯,廢話和拽文很可能就會造成誤解,他直接就開門見山的道:“京師的益王是我們共同的敵人,有關他們的戰績,相信你們大都知道,我們兩家只有聯手纔有可能擊敗這個可怕的對手。”

乞慶哈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道:“我們偉大的俺答汗擁有三十萬蒙古勇士,擁有廣闊的草原,益王的兵丁對我們構不成威脅。”

聽的這話,嚴嵩直接就站起身,道:“既是如此,那就沒有談的必要。”說着頭也不回的掉頭就走,乳臭未乾,竟然敢在他面前耍心計,俺答汗要能不擔心東興港的威脅,能夠一接到他的試探性的邀請,就巴巴的將自己的長子派來洽談?

聽的翻譯,乞慶哈不由一愣,待的起身追出房間,正好看到嚴嵩躬身上轎,他不由的暗罵了一聲,連忙快步追上前,攔住了轎子。

待的二人再次回到房間落座,乞慶哈也不敢再耍聰明,直接就開出了條件,聯手打擊益王可以,不過,事成之後,必須割讓山西和陝西兩省。

靜靜的聽完,嚴嵩不動聲色的瞥了他一眼,割讓兩省肯定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山西,那是京師的門戶,俺答汗要的肯定是陝西,不,不是陝西一省,而是關中平原!略微沉吟,他才沉聲道:“大明天子可以將陝西一省送給蒙古,不過,必須由俺答汗和小王子(不地汗)平分。”

嚴嵩之所以如此大方,是想以陝西一省挑起蒙古左翼兩萬戶與右翼三萬戶的互相廝殺,當然,聯手出兵,也必須要給俺答汗一定的好處,沒有一點好處,俺答汗定然是不會幹的,就算聯合出兵,那也是互相防範算計,根本沒有可能擊敗益王。

“不地汗也出兵?”乞慶哈連忙問道。

“正在聯繫。”嚴嵩毫不隱瞞的道:“若是咱們兩家戰敗,小王子也難逃被剿滅的下場。”

“行。”乞慶哈爽快的道:“不地漢出兵,我們兩家就平分,不出兵,他就沒理由跟我們分。”微微一頓,他就接着道:“我父汗的意思是冬天出兵!”

冬天出兵!嚴嵩不由一愣!乞慶哈解釋道:“只有冬天,益王的彈藥纔沒有後繼的補給,要想打贏這一仗,就必須冬天出兵,你們放開山西的通道。”(未完待續……)

第325章 再出豪言第222章 聯手第46章 南京(二)第89章 益藩王世子第295章 杭州掛牌第332章 兩手準備第43章 白送第150章收買人心第181章入主月港(三)第41章 徐州第455章 偷天換日(十六)第319章 大變在即第257章 出行第346章 火燒大阪灣(六)第365章 安南第382章 依仗第372章 新式火槍第20章 京郊送行第343章 火燒大阪灣(三)第211章 王廷相第206章 好色第315章 滿載而歸第458章 偷天換日(十九)第332章 兩手準備第32章 驛站第125章姑妄言之第148章 殺手鐗第79章 船隊第403章 火燒月港第304章 管理的困惑第351章 軟硬兼施第280章 辭官之道第334章 悽慘北條第162章有後了第415章 舉國震驚第4章 宴請第26章 明朝海禁第41章 徐州第480章 益王野心第338章 招安條件第55章 師爺第 168章考驗第28章 張璁回閣第209章 反應不一第166章獅子大開口第42章 少爺稱謂第10章 三寸金蓮第116章 狂知縣第194章 禍不單行第104章上疏第340章 瘋了第220章 京師反應第157章緩兵之計第488章 省心第八章 試探第399章 佳人來第150章收買人心第456章 偷天換日(十七)第491章 斬草除根第433章 找死第448章 偷天換日(九)第310章 攻心第482章 吉日第266章 招攬第326章 威懾第51章 南京(七)第133章 引子第232章 有所求第 168章考驗第79章 船隊第309章 堅守待援第453章 偷天換日(十四)第93章 根本第429章 考績第217章 彈劾第340章 瘋了第94章 雛形第259章 寧波望族第347章 贖金第226章 化解第447章 偷天換日(八)第156章 誘惑第246章 機會第295章 杭州掛牌第443章 偷天換日(四)第155章拉人第245章 報應不爽第385章 暗助第166章獅子大開口第433章 找死第16章 風雲變幻第432章 相遇第86章 發狠第392章 跋扈第293章 被坑第232章 有所求第46章 南京(二)第187章府尹柴奇第380章 奴隸貿易第222章 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