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新授官職

微微沉吟,胡萬里纔對那小吏道:“咱們前來是看看賑濟災民的情形,並非是爲了買丫鬟小廝。”說着,他對小廝劉思武道:“城門內有賣饅頭大餅的,叫他都送來,給他們一人分幾個。”

話一落音,立刻就有個稍大點的男孩跪了下來,磕了個頭道:“小的劉建求大人收留,小的兄弟三人,回去不是餓死,便是抵債爲奴,還求大人給條活路。”

見劉建跪了,又有三個小孩跟着跪了下來磕頭卻是不敢吭聲,見這情形,胡萬里心裡一沉,看向那小吏,道:“不是領取糧米,回鄉復業嗎?”

“大人明鑑。”那小吏從容回道:“所謂領取糧米,回鄉復業,乃是按路程遠近發放口糧,保證一路不至斷糧,至於回到原籍是如何賑災、賑饑,小的等便無力過問了。”

孫光輝接過話頭道:“這孩子說的倒是實話,饑饉之時,歷來皆是先保證青壯的口糧,其次小孩,再次老人,口糧不足,孩子捱餓乃是常事,若是借下高利貸,抵債爲奴亦是常情。”

先保證青壯?不是先保孩子?胡萬里微微一怔,轉念便明白過來,若是青壯不保,孩子亦無活路,先孩子再老人,則是爲了子嗣延綿,這跟平時的倫理完全調了個,不過,卻也不無道理,瞥了一眼那小吏,他才沉聲問道:“災民既是欠債,爲何還會將孩子白送與人爲奴?爲何不賣?”

那小吏亦是一愣,顯然沒想到,白送上門的,人家居然還不領情,這馬屁可算是拍到馬腿上了,他可不想再多事,當下便躬身道:“大人,此事小的委實不知,這些孩子皆是爭着搶着自願來的,小的只是從中挑了幾個順眼的帶來,此事與小的可沒半分關係,大人願要則收,若是不喜,小的便將他們打發回去。”

聽的那小吏語氣強硬,胡萬里心道難道錯怪他了?爭着搶着自願來?他不由狐疑的掃了一眼跟前的一衆孩子,這是怎麼回事?

見無人說話,劉建稍微猶豫了下,才鼓起勇氣怯怯的道:“大人,賣給牙人也賣不了幾個錢,白送給大人,雖然沒錢,但卻有盼頭,若是未遇上大人們,領取了回鄉口糧,咱們也會被賣掉的,這些日子,天天都有被賣的。”

有盼頭?胡萬里微微一愣,總算是明白過來,這些個災民還真是不笨,他們肯定是知道了三人的身份,之所以將孩子白送給他們,是怕他們不要,是指望孩子能得到善待,在他們這種官宦家裡,不僅不用擔心孩子生計,說不定日後還會有出息,現在將孩子白送,也爲以後相認留下退路,這哪裡是賣孩子,純粹是給孩子謀出路。

孫光輝亦是反應了過來,微微笑道:“還真不小看他們,這算盤打的勝過了錙銖必較的商賈,不過,這些孩子是收還是不收?”

楊獻可皺着眉頭道:“咱們千里赴任,這些孩子身子太弱了,可不方便帶。”

一聽這話,一衆孩子紛紛跪下,一個個淚流滿面,卻又不敢吭聲,只一個勁的磕頭,見這情形,胡萬里心頭一酸,慨然長嘆道:“可憐天下父母心,便是累贅,我也認了,都起來。”說着又對那小吏道:“將他們父母都叫來,不白要他們的孩子。”

說着,他便轉身快步入了城,楊獻可跟在後面笑道:“長青這是何苦?早叫你不用來的,如今倒好,平白得了一羣累贅。”

孫光輝亦是搖了搖頭,道:“大明如今災荒頻頻,各地災荒接連不斷,長青一己之力,能救濟的許多?”

“眼不見,心不煩。”胡萬里頭也不回的道:“這些個孩子養幾年便能派上用場,當是行善了。”

最終,胡萬里以高出牙人四倍的價錢——二兩銀子一個簽了文書,收了十二個餓的眼睛深凹,瘦骨嶙峋的義男義女,在籤文書的同時,他要求詳細的記錄了各人的家庭成員和住址。

付完銀子,胡萬里轉過身來看了孫光輝、楊獻可二人一眼,道:“咱們先去驛站旁尋家客棧將孩子安頓好,再去城東關運河挑可意的丫鬟小廝如何?”

孫光輝指了那些孩子一眼,道:“這些孩子長青不打算分給咱們?”

胡萬里微微一笑,道:“這些丫鬟小廝分給你們,豈非顯的太無誠意?咱們去城東關運河好好選幾個。”

對於這批瘦骨嶙峋的丫鬟小廝,胡萬里確實不想分給兩人,他擔心兩人不待見他們,甚至是虐待他們,再則,象這種僕從也不是沒有好處,一旦成人必然是忠心耿耿,他也因此決定,以後收僕從,一定要收有大恩的,有親人的,知根知底的,如此才能大體保證僕從的忠心,至少他們心裡會有所顧忌。

城東關運河的人市買賣丫鬟小廝跟京師的情形大同小異,孫光輝、楊獻可各自挑了一個小廝和丫鬟,胡萬里考慮到男女平衡,挑了三個丫鬟,徐州的價格遠比京師便宜,頂好的丫鬟也才五兩一個,胡萬里買的自然是心滿意足。

在徐州休息了兩日,一衆人繼續乘船南下,一路再未耽擱,於九月二十三日黃昏時分抵達南京城外三汊河附近的龍江驛,在這裡,他終於等到了吏部對他的新任命,嘉靖八年十二月初八,任福建省漳州府龍溪縣知縣。

一看到仍然是福建,胡萬里不由一陣牙痛,雖說是升官了,改成了知縣,可福建那地方他實在是不感冒,不爲其他的,路太難走了。

孫光輝湊過頭去看了一眼,又看了看胡萬里,輕笑着道:“長青難道不滿意?”

胡萬里斜了他一眼,道:“難道是肥缺?”

“當然是肥缺,較之福建汀州府武平縣的八品縣丞,無異於是天壤之別。”孫光輝滿臉笑容的道:“漳州府所在乃福建最大的平原,氣候適宜,四季如春,境內地勢平坦,河網密佈,土地肥沃,素有閩南穀倉之稱,而龍溪縣又是府治所在地,恩師待你不薄啊。”

第25章 色藝雙全第159章誇耀第480章 益王野心第201章 初見嚴嵩第320章 南鎮撫司第136章彗星掃太微第352章 不安第62章 嘉靖反應第72章 試探第340章 瘋了第356章 嘉靖失落第280章 辭官之道第216章 化害爲利第76章 漳州第439章 封侯第57張 被彈劾第19章 落寞張璁第338章 招安條件第183章再提開海第148章 殺手鐗第271章 觀察第199章 以退爲進第419章 緩和關係第96章 無事生非第430章 出兵理由第173章改制第240章 規矩第369章 發現金礦第478章 四面圍攻第395章第438章 滿城白幡第366章 摻沙子第293章 被坑第41章 徐州第419章 緩和關係第155章拉人第473章 結盟第136章彗星掃太微第263章 不爲所動第21章 授官第391章 擴兵第87章 恩威並施第282章 情敵第367章 遷大本營第245章 報應不爽第58章 談生意第452章 偷天換日(十三)第183章再提開海第164章月港內訌第159章誇耀第403章 火燒月港第 99章 錢法第380章 奴隸貿易第115章 衝突第22章 禮物第118章矛盾第482章 吉日第103章 南北郊議第337章 混亂的倭國第225章 劍走偏鋒第297章 開張不順第414章 擔憂第429章 考績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一)第332章 兩手準備第146章來襲第457章 偷天換日(十八)第265章 遇險第394章 爭權第369章 發現金礦第156章 誘惑第266章 招攬第164章月港內訌第197章 三彈張璁第360章 聽調不聽宣第105章 緝私錢第43章 白送第450章 偷天換日(十一)第180章 入主月港(二)第274章 激勵第488章 省心第92章 一盆冷水第182章 離任第404章 呂宋橫財第454章 偷天換日(十五)第350章 拒絕招安第197章 三彈張璁第78章 作秀第483章 登基第335章 送上門的機會第51章 南京(七)第190章取而代之第201章 初見嚴嵩第141章婚事第275章 望遠鏡第385章 暗助第470章 雄辯第119章異想天開第255章 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