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偷天換日(五)

固守南城待援!伍子順不由有些意外,不獨是贛州衛已經堵住了南下的通道,南昌衛也已經過了撫州城,不消三日,兩日內就能兵臨南城,這情況胡萬里是清楚的,他爲何還要毫不猶豫的選擇待援?

稍一遲疑,他才道:“少爺,援兵雖說是三個營,但快速行軍而來,不可能攜帶火炮,以一敵四甚至是以一敵五,又是野戰,會否造成較大的傷亡?”

胡萬里之所以要堅守待援,合兵一處再突圍,自然是存了借刀殺人之心,三個王府護衛兵丁以及儀仗侍衛等加起來足有三千人,他必須要找機會削弱對方的實力,否則對方身前身後都是熟悉的護衛官兵,他就很難有機會,再一個,既然是發檄文征討,自然也要漂漂亮亮的打一仗,以壯聲勢。

聽的伍子順這話,他不以爲意的笑了笑,才道:“這些江西的衛所兵已經多年未經實戰,咱們五個營,至少有一個營的線膛槍,以一敵五,又是野戰,無須擔心過甚,再說了,王府不還有兩三千護衛兵丁?”

伍子順一聽便反應過來,胡萬里這是要借刀殺人,略微沉吟,他才道:“朱厚燁似乎頗爲精明。”

“吃柿子總是指着軟的捏。”胡萬里含笑道:“江西的官兵總不能眼睜睜的看着咱們從容撤離建昌府,總要撈點戰績好向朝廷交代,而且他們的主要目標不是東興港,而是益王朱厚燁,你告訴朱厚燁,東興港負責在前開路,負責殿後。着他王府的人馬在中間。”

如此安排,朱厚燁再精明,也是無話可說,伍子順忙點頭道:“屬下這就去轉告益王。”

討繳檄文很快就在南城所有的大街小巷和各個城門門口張貼出來,張張討繳檄文上都蓋有王府鮮紅的大印。檄文經胡萬里、朱厚燁兩人來回修改,已經較爲簡練,開篇即大膽的指責嘉靖登基以來,朝廷在各方面的失誤,嚴嵩自然成了替罪羊,被指爲大明有史以來最大的奸臣;

朱厚燁亮明身份。點明與靖海侯聯合出兵,直言不諱的表示要尊高皇帝祖訓,效法文皇帝,清君側,靖國難,並且許諾三年之內。掃平西北韃靼,開海興商,廢除兵籍、匠籍,革新兵制,減輕徭役,廢除人頭稅,刷新吏治。加大士子入仕的機會。

討繳檄文一張貼出來,立時便引起了轟動,靖海侯所代表的就是東興港,這是天下人盡皆知之事,朱厚燁在檄文中點明與東興港聯手清君側,靖國難,令所有人都驚愕不已,誰也沒料到益王朱厚燁如此坦蕩!而檄文上的許諾,惠及士農工商各階層,士紳、商賈、百姓、兵丁、工匠都有些期盼。

對他們來說。朱家子孫,誰當皇帝跟他們沒有多大的關係,他們更關心自己切身的利益,益王朱厚燁若真能兌現承諾,對他們來說。無疑會是一件大好事!

兩日後一早,江西都指揮使吳良才率着南昌衛、吉安、撫州兩千戶所七千兵丁抵達南城,看着手下送來的討繳檄文,吳良才一陣無語,日防夜防,家賊難防,誰能料想到一向循規蹈矩,溫文爾雅的益王,居然會勾結東興港起兵造反!

“報——。”探馬迅速前來稟報道:“報都司大人,贛州衛羅大人前來拜見。”

“讓他過來。”

不一時,一身甲冑的贛州衛衛指揮使羅盛宣便大步進賬,躬身見禮後,便道:“都司大人,屬下這幾日已經探明,崇仁郡王、金谿郡王都已進入南城,城內兵丁並不多,計有東興港賊衆千人,王府護衛兵丁三千餘人,除了發佈檄文,城中並無其他動靜。”

東興港兵丁千人?吳良才略微沉吟,便道:“城中有四千之衆,何以在你部抵達之後不逃?”

羅盛宣沉聲道:“屬下斗膽猜測,東興港應有大隊援兵前來,而且就在近日。”說實話,他心裡確實極爲擔憂,若是東興港真有援兵前來,必然是從南而來,他的贛州衛只有五千人,可經不住內外夾擊。

都指揮同知鄒一貴開口道:“益王既是與東興港聯手,南城兵力又不多,益王應該是要退入福建,憑藉戰艦優勢,從海上進攻,東興港的援兵定然是有的,但不會多,不過。”

他話未出口,但一衆武將都清楚他的意思,即便東興港的援兵不會多,卻也不是他們這點兵力能夠留的下來的,東興港威名可不是自個吹出來的,而是一戰接一戰打出來,至今還沒有敗績,林雲山圍剿,一千多人一個照面就被打的潰不成軍,可想東興港戰力之強。

吳良才掃了衆部屬一眼,沉聲道:“益王造反,而且是聯合東興港造反,必然是天下震驚,江西合省官員都難辭其咎,你們不想落的戍邊的下場,就都給我打起精神來,不論勝敗,都必須好好打一仗,否則沒法向朝廷交差。”

次日一早,吳良才便指揮大軍從南西北三面同時向南城發起攻擊,在撼人心絃的戰鼓聲中,數千兵丁吶喊着衝向城牆,城牆西北角樓,小兵裝扮的胡萬里望着這一幕,無語的搖了搖頭,這根本就是送死,哪裡是攻城,他隨即下令,“命令四個連在城中戒嚴,作爲機動,隨時注意城牆上的旗語,另外六個連,以連爲單位,在三段城牆上游擊。”

這是一場毫無懸念的攻防戰,打到午時,贛州衛、南昌衛丟下了一千多具屍體收兵回營,胡萬里並沒有下城牆,望着城外遍地的屍首,他良久沒有吭聲,直到伍子順提醒他下城牆吃飯時,他才揮手將身旁的親衛屏退,而後指着一片狼藉的城下,道:“有沒有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感受?”

默然半晌,伍子順才道:“少爺。打仗避免不了死人。”

“是無法避免,但可以控制範圍。”胡萬里沉聲道:“火器的殺傷力太大,以現在的醫療手段,一旦被火槍打中,非死即殘。”說在。他輕輕拍了拍牆磚,道:“這只是小場面,再埋頭十年,東興港完全能夠憑藉自身的實力與大明爭奪天下,但必然會激起激烈的抵抗。

以咱們火炮和火槍的威力,數年大戰下來。縱然能夠奪的天下,也是滿目瘡痍,殘破不堪,經濟大幅衰退,人口銳減,千里無雞鳴。”

聽的這話。伍子順神情一肅,他知道胡萬里不是多愁善感的人,不會無端感慨,這是向他解釋之所以要選擇冒名頂替益王的原因,也有要他向劉思武、李健轉述的意思在內,這些話他必須的謹記在心。

“之所以要篡奪大明的天下,是爲了將大明治理的更爲繁華富庶。讓百姓安居樂業,富足安康,不是爲了破壞,不是爲了一家一姓一族之利益。”胡萬里緩緩的說道:“這些年,你們跟着我,眼界已經大開,但你們不知道的是,這一百年時間,對大明來說有多麼的重要!

錯過這一百年,咱們以後用幾百年也追趕不上西洋各國。咱們的大敵是倭國,是西洋各國,倭國,如今已然是不可能再翻身了,大明絕對不會給它翻身的機會。我要象養豬一樣圈養他們幾百年。

西洋,如果沒有東興港的出現,西洋各國在百年後,就會象咱們現在欺負大明一樣,憑藉着船堅炮利,在東南沿海肆意的蹂躪大明,美洲如今就在西班牙的鐵蹄下"shen yin",美洲的天花造成了數以千萬人的死亡,就是西班牙人傑作。

咱們現在耗不起時間,也沒有時間破壞之後再重建,頂替益王,將戰爭控制在最小的範圍之內,以最快的速度篡奪這天下,就的快馬加鞭的向美洲進發,咱們必須跟西洋人爭奪美洲,誰能掌控美洲,誰就能稱霸這世界。”

“美洲真有如此巨大的銀礦?”伍子順驚訝的問道。

“有!”胡萬里篤定的道:“美洲銀礦是這世界最大的銀礦,佔整個世界的白銀儲量七成,年產二千萬兩白銀,一點都不誇張,除了銀礦,還有巨大的金礦,西班牙的船隊在西洋都被稱爲黃金船隊!”

伍子順登時心跳加快,難怪少爺如此重視美洲,如此巨大的金銀礦,誰不眼紅?

wωw★ тTkan★ ¢ Ο

胡萬里瞥了他一眼,接着道:“美洲地域遼闊,即便是上億的人口也難以完全開發,在我眼裡,沒有什麼比人口更爲寶貴的了,正是基於此,我纔不願意擴大內戰,假冒益王,有着極大的風險,這點我清楚,但眼下沒有比這更好的法子。”

聽的這話,伍子順小心翼翼的道:“少爺,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屬下擔心。”

“無須擔心,既敢假冒,自然有把握掌控局面,樹立威信。”胡萬里篤定道:“即便有風言風語傳出,也無礙大局。”

伍子順沒有吭聲,心裡卻是暗歎,事關皇室正統,豈是小事,真要有風言風語傳出,必然會掀起一場腥風血雨,日後他肩上的擔子怕是不輕,不過,胡萬里能如此自信,想來也應該早有策劃,倒不知他會怎樣應對?

南昌衛大營,中軍大帳,都司吳良才高坐在帥案之後,冷冷的掃了站在下面的衆武將一眼,沉聲道:“上午的試攻結果,你們都看到了,說說你們的看法。”

南昌衛指揮使姜四維躬身道:“都司大人,咱們走的急,並未攜帶攻城器具,也沒有火炮,東興港的火槍和掌中雷威力奇大,硬攻,根本難以奏效,若是繼續強令攻城,屬下怕引起譁變。”

他這話說的直,卻是實話,明知是送死,仍下令強攻,下面的官兵還真有譁變的可能,羅盛宣也跟着道:“大人,東興港威名太盛,林雲山一戰先聲奪人,上午試攻,又見傳言不虛,如今士氣已衰,軍中士卒未戰先怯,實不宜再強攻。”

見吳良才陰沉着臉不吭聲,鄒一貴拱手一揖,道:”大人,南城兵力不多。益王既發檄文,不可能龜縮南城不出,不若待的益王出城,再伺機追擊掩殺。”

吳良才木着臉不吭聲,他根本就沒指望能夠打贏這一仗。別看兵力多,但這些兵他心裡清楚的很,自寧王叛亂之後,南昌基本就沒戰事,南昌衛兵丁常年缺乏操練,真正能戰的。不到一半,碰上東興港這種硬茬,以絕對的優勢兵力,野戰還有一拼之力,攻城根本沒戲,他只想多死一些兵丁。好應付朝廷。

但現在兩個衛指揮使都不敢強攻,他也不敢亂來,真要在這節骨眼上鬧出譁變,這樂子可就大了,他也清楚鄒一貴說的是廢話,益王會出城不假,不過。那肯定要等到東興港援兵抵達之後纔會出城,如今尚不敢一戰,東興港的援兵到了,還敢一戰?

見吳良纔不肯就坡下驢,鄒一貴知道沒說到點子上,稍一琢磨,他便道:“大人,對方據堅城而守,又有援兵在即,不若向北退卻。在嶽山據險而守,以防亂軍進入撫州,攪亂江西。”

“朱厚燁既然在檄文中點明瞭與東興港聯手,豈會向北挺進撫州?你們以爲兵部大員都是酒囊飯袋不成?”吳良才說着冷哼了一聲,道:“還想保住頭上的官帽。爲子孫後代積點福,還想留在江西這魚米之鄉,不去邊關喝風吃沙,就給我繼續打!”

聽的還要強攻,姜四維不由的暗自罵娘,哪有這樣帶兵的?雖然不滿,他也只敢在心裡暗罵,不敢當面反對,略微琢磨了一下,見衆人都不吭聲,他才道:“大人,繼續攻城,徒增傷亡,得不償失,軍中也易滋生怨氣。”

“沒說要繼續攻城!”吳良才一口打斷他的話頭,道:“野戰!東興港兵丁咱們打不過,王府的護衛兵丁,咱們難道也打不過?”

“大人英明。”姜四維聽的一喜,連忙接着道:“待益王出城突圍,伺機進攻,乃是上策,王府護衛兵丁有三千,突圍之時,東興港不可能護的周全,屆時,調集所有的騎兵牽制東興港兵力,主力全力攻擊王府護衛兵丁,若是僥倖能殺的了益王,那就是天大的功勞,即便不能殺死益王,也能大量殺傷王府護衛兵丁。”

“正是這個意思。”吳良才點頭道:“益親王、崇仁郡王、金谿郡王,隨便殺死一個,都是大功一件,好好商議一下。”

聽的這話,衆將都是一喜,王府的護衛兵丁,他們都是清楚的,純粹就是裝門面用的,野戰衝擊王府的護衛兵丁,這是十拿九穩的事情。

益王府,朱厚燁還不知道他的王府護衛司已經成了東興港和南昌衛、贛州衛眼中的軟柿子,見的與東興港聯手輕易就擊退了對方的進攻,而且一戰就打死對方一千多人,逼迫的對方不敢繼續攻城,不由的大爲高興。

朱厚炫、朱厚煌兩人在聽聞了傷亡報告之後,卻是高興不起來,兩人隨後便來到後殿書房,見禮落座之後,朱厚炫便道:“王兄,上午一戰,護衛司官兵傷亡二百餘人,咱們可經不起如此消耗。”

聽的這話,朱厚燁不以爲意的道:“自古便是殺敵三千,自傷八百,殺了對方一千多人,傷亡二百,不算什麼。”

“可咱們三府,護衛司連帶依仗侍衛一起,一共就三千人。”朱厚煌急道:“王兄,一戰就傷亡近一成,把護衛司拼光了,咱們豈非要處處仰人鼻息?”

朱厚燁微微點了點頭,神情也凝重起來,不說攻城拔寨,至少要有足夠的實力自保,看了兩位兄弟一眼,他才道:“別藏着掖着,有話但說無妨。”

“王兄,咱們的招兵買馬。”朱厚炫沉聲道:“咱們如今已沒有退路,也不能時時事事都依靠東興港,必須的發展自己的實力。”

招兵買馬?朱厚燁微微搖了搖頭,苦笑着道:“這事我想過,也和東興港詳細談過,咱們即便窮其所有,能夠招多少兵馬?兵馬招來了,是要糧餉的,你們知道東興港的軍餉是多少?普通兵丁,一月兩塊銀元,人吃馬嚼,還要裝備火槍和軍裝,東興港一個兵丁,花費至少在三四十塊銀元,再說了,東興港有六萬百戰之兵,咱們能養多少?”

聽的這話,朱厚炫、朱厚煌兩人咋舌不已,一個普通兵丁就要花費三四十兩銀子,這也太奢侈了!

見的兩個兄弟一臉的震驚,朱厚燁微微笑了笑,才道:“東興港是走的精兵路線,對兵丁的傷亡極爲重視,一名合格的兵丁至少要經過一年的艱苦訓練,他們已經同意幫忙訓練護衛司的這二千官兵,招兵買馬,就算了,咱們養不起,再說,馬上就要轉移去小琉球,也不可能此時在南城招兵買馬。”

朱厚煌遲疑着道:“咱們突圍去福建會不會有問題?”

“東興港援兵兩日內必到。”朱厚燁含笑道:“東興港千方百計逼迫咱們起兵勤王,豈能不保證咱們的安全?”

第14章 惹麻煩了第313章 佈局第303章 投其所好第484章 鋪開第348章 金印第262章 分水貢芽茶第16章 風雲變幻第103章 南北郊議第88章 各有盤算第198章 張璁自救第369章 發現金礦第477章 求盟第181章入主月港(三)第366章 摻沙子第470章 雄辯第248章 衝擊第261章 遠客求見第409章 強攻第274章 激勵第134章大凶之兆第170章金星晝現第230章 圍魏救趙第61章 出海第21章 授官第491章 斬草除根第112章 齋醮第72章 試探第110章 離衙第54章 南京(十)第370章 淘金潮第45章 南京(一)第170章金星晝現第231章 不解第180章 入主月港(二)第110章 離衙第296章 收人第452章 偷天換日(十三)第402章 月港撤退第388章 布袋陣第436章 入侵倭國第23章 侍妾第283章 清曼憂心第109章 上官巡察第148章 殺手鐗第338章 招安條件第167章試探第202章 嚴嵩意第106章 內閣急遞第469章 偷天換日(三十)第144章引狼入室第7章 出題買僕第300章 不樂觀第242章 月犯進賢第72章 試探第348章 金印第246章 機會第202章 嚴嵩意第182章 離任第98章 陋規第197章 三彈張璁第194章 禍不單行第87章 恩威並施第190章取而代之第90章 一把火第489章 金融帝國第94章 雛形第13章 書生罵人第150章收買人心第51章 南京(七)第422章 捐款第430章 出兵理由第416章 嚴嵩入閣第227章 不表態第300章 不樂觀第452章 偷天換日(十三)第371章 送禮第108章 錢法九條第93章 根本第33章 驛傳之弊第八章 試探第25章 色藝雙全第188章刁難第321章 強勢第123章管閒事第152章 軍火商第67章 霸氣大明第377章 三宣六慰第145章 變化第127章無聊嘉靖第344章 火燒大阪灣(四)第398章 嘉靖再出手第474章 決戰大同第201章 初見嚴嵩第489章 金融帝國第29章 親隨第85章 刁難第351章 軟硬兼施第40章 首輔張璁第369章 發現金礦第104章上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