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城破

城外,看着護衛隊順利的登上城牆,胡萬里放下望遠鏡,叮囑着道:“城牆上有瞭望手監視,有狙擊手掩護,問題不大,小心城牆下,攻的太順利了。”

順利?劉思武不由的腹誹,在壓倒性的火炮打擊下,守城兵丁在城牆上根本無法立足,能不順利?臼炮發射的開花彈殺傷力實在是太大了,一炮下去死傷一片,在城牆上根本就沒有藏身之地,別說對方,就是護衛隊遇上,也是毫無辦法。

至於城牆下,他也擔心,對方既然能在甕城裡安置回回炮,也有可能在城牆下佈置,還有弓箭手,對方守城兵丁中一直沒有出現弓箭手,廣州七衛,兵力數萬,弓箭手的數量肯定不會少,就算太平日久,荒廢不少,這弓箭手的數量也應該在五六千至一萬之間,多半就在城牆下等着呢。

他看了一眼六門臼炮,至於陸戰炮,現在根本就派不上用場,陸戰炮的炮彈雖能越過城牆,但只能及遠,不能打近,城牆下百步之內,陸戰炮無法攻擊到,這隻能靠臼炮,見六門臼炮已經按計劃移動到最前面的火炮陣地。

他纔開口道:“少爺放心,攻城的二團官兵,屬下已經仔細叮囑過,不的輕敵冒進,而且先頭部隊還攜帶有簡易的木盾,不會有多大問題。”

話音才落,便見城頭上箭如雨落,譙樓和甕城段的城牆上都被一大片箭雨覆蓋,胡萬里臉色一沉,連忙舉起望遠鏡觀察,上了城牆的護衛隊大部並沒有急着前進,多在箭雨的覆蓋範圍之外,前面偵查的小隊已經全部蹲下了,看不清楚傷亡情況。

劉思武亦是板着一張臉,不過,他並未下令火炮開炮。他清楚,火炮在等待指引方位,而且這時候主城牆上還有不少護衛隊,萬一臼炮有失水準,將造成巨大的傷亡。

正東門譙樓處,排長錢有餘帶着十幾個兵丁躲在一塊大門板下,聽的箭矢落在門板上發出的“噗噗”聲。所有人都是臉色蒼白,箭矢都是拋射,全部是從天而降,從他們這裡望出去,滿天都是箭矢,說是箭雨一點不過分。箭矢的破空聲,落在木板和牆磚上的發出的“噗噗、叮叮”的聲音令人毛骨悚然。

他們一行十六個人只攜帶了四張木盾,說是木盾,實際上就是一塊木板上加個把手,而且木板也不大,僅能遮擋半個身子,因爲攜帶不便。又要拿槍,所以沒多少人願意帶木盾,沒想到對方竟然將大量的弓箭手埋伏在城下,瞧這箭矢的數量,少說也有數千弓箭手。

好在過來偵查的人不多,否則這一輪箭雨必然會造成不小的損失,見手下都緊繃着個臉,錢有餘有意緩解一下。便笑罵了一句,“媽的,這幫廣東佬盡跟咱們玩陰的。”

聽他開口,幾個兵丁立刻接着話頭道:“排長,明刀明槍他們不是對手,不玩陰的咋整?”

“咱們這火炮打的太狠了,攻這廣州城。就跟訓練似的,跟小時候聽說書人說的完全不一樣,以前攻城,那死的人都是成千上萬。”

“那是他們的火炮太差勁。而且火炮也少,哪有咱們東興港闊綽,一來就是數十門火炮集中。”

“注意右邊,箭從右邊來了,快用木盾擋好。”

“都蹲下來。”

“再扯塊門板過來。”

望着斜射而來的箭雨,略微想了下,錢有餘才嘀咕着道:“難道弓箭手學乖了,是想躲避火炮的打擊?”微微一頓,他才吩咐道:“大力,扯塊門板出來,咱們去垛口看看,小心點。”

不一時,錢有餘便移動到了城牆垛口,往下一瞄,他不由暗暗咋舌,城牆下五六十步遠,密密麻麻都是弓箭手,不過隊形並不齊整,站的稀稀拉拉的,正緩慢的向兩邊移動,他趕緊從懷裡掏出幾面旗幟,對着甕城方向揮舞。

城內,正東門東北向不遠處,仇鸞快馬趕到陶諧跟前,飛身下馬,快步上前拱手一禮,道:“部堂大人,東興港只派小股人馬偵查,隨後必然是火炮炮擊,末將懇請將所有弓箭手迅速撤離。”

想到東興港火炮那令人恐怖的殺傷力,陶諧亦是一陣心寒,當即便頜首道:“鳴金收兵,先撤出火炮的射程之外,炮擊之後,再上來。”

“末將遵命。”仇鸞連忙躬身領命。

退兵的鉦聲剛剛響起,幾顆巨大的開花彈便在越過城牆落了下來,震耳欲聾的爆炸聲立刻在城牆內響起,來不及撤離的弓箭手瞬間就倒了一大片,見這情形,一衆驚魂未定的弓箭手立時便四散奔逃,潰不成軍,根本就無法收攏。

“轟轟轟”城外的陸戰炮一接連響起,大量的實心鉛彈越過城牆,越過隔離帶,落在街道和一片民房區域,“砰砰”之聲立刻不絕於耳,好在這片的日羣早已疏散,否則光是這一輪炮擊,就不知道得死多少人。

看着這一幕,陶諧、仇鸞以及一衆將領都是臉色鐵青,這仗根本沒法打,東興港的火炮實在是太恐怖了,不僅殺傷力巨大,而且還能曲射,根本就不存在什麼炮擊死角,就算在城牆下,也無法倖免。

就在衆人沉默時,“咣咣咣”幾顆開花彈又在稍遠處相繼爆炸開來,所幸弓箭手都已四散而逃,並未繼續造成大的傷亡。

半晌,陶諧才長嘆了一聲,緩緩掃了一眼臉色鐵青的一衆將領,沉聲道:“廣州城高牆厚,兵多將廣,不意竟連一個時辰也堅守不住,城破就在今日,諸位世受國恩,可願與本部堂在城內與東興港賊衆戰至最後一兵一卒,直至以身殉國?”

打下去還有意義嗎?一衆將領不由的面面相覷,似東興港這種戰法,根本就連正面的廝殺機會都沒有,再打下去,無非是將廣州城打成一片廢墟,根本就不可能傷及東興港的根本。

就在一衆將領猶豫之時,一名武官飛奔而至,揚聲道:“報——,城牆上東興港將領喊話,說是小琉球胡大帥請部堂大人、仇大帥、鄭都司面談。”

面談?胡萬里這是想與他們談判?一衆將領不由的暗自心喜,陶諧卻是一愣,東興港如今已然全面佔領城牆,廣州實際上已經告破,胡萬里這時候要跟他們談什麼?城下之盟,估計也沒什麼好事,廣州城破,身爲兩廣總督,他已經是罪責難逃,沒必要再受屈辱,想到這裡,他冷談的道:“大不了一死耳,大丈夫何惜三尺之軀,轉告胡萬里,沒什麼談的,讓他率軍來攻,本部堂不接受城下之盟。”

聽的這話,一衆將領不由皆是叫苦不迭,總督大人明擺着是心存死志,決心要死戰到底,問題是要死你也別拖着大夥兒一起死啊,他們可不想死戰,跟東興港死磕,肯定是死路一條,若能談的好,他們無非是被嘉靖訓斥被革職,畢竟上面有總督有總兵官有都司有布政使等一衆官員頂缸,嘉靖惱怒,這火氣也撒不到他們頭上。

就在一衆將領暗自腹誹之時,總兵官咸寧侯仇鸞拱手道:“部堂大人,末將等世受國恩,馬革裹屍,戰死疆場,可謂是死的其所以,然廣州城百八十萬百姓何辜?以東興港之手段,在城內開戰,必然是生靈塗炭,城池盡毀,末將懇祈部堂大人憐恤廣州百萬百姓。”

他一帶頭,一衆將領紛紛躬身附和,“懇祈部堂大人三思。”

見支持的人多,仇鸞緊接着道:“胡萬里不過一總兵,末將與其身份對等,願前往面談。”

見這情形,陶諧心裡一陣陣發寒,一衆將領都毫無鬥志,更遑論下面的官兵了,這仗根本沒法打!若是一意孤行,怕是立刻會激起譁變,半晌,他才無力的擺了擺手,道:“去吧。”

槍炮聲停歇下來,廣州城裡士紳百姓也不知道戰況,但見東興港兵丁並未進城,城裡秩序井然,一起如舊,一個個膽子登時大了起來,紛紛出門打探消息,很快,東興港已經破城的消息就傳了開來。

對於這個消息,大多數人都是不信的,廣州城高牆厚,兵力衆多,哪有不到一個時辰就破城了的道理?再說既然城破,爲何不見東興港賊衆進城?不進城,東興港攻打廣州城做什麼?不過,當一個接一個的消息陸續傳來,所有人都不得不接受這個難以接受的現實,廣州城確實已被東興港攻破了。

一時間人心惶惶,謠言四起,士紳商賈百姓紛紛收拾金銀細軟準備逃離,但大街小巷早已戒嚴,嚴禁通行,戒嚴的命令是總兵官咸寧侯仇鸞下的,他很清楚,胡萬里談判,無非是要銀子,各個衙門的存銀可不多,若是放百姓外逃,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場災難!

陶諧對此雖然不滿,卻也沒吭聲,他也不希望偌大的廣州城被惱羞成怒的東興港賊衆付之一炬,胡萬里畢竟是兩榜進士出身,不是一般的海賊,從東興港大軍不進城這點來看,城內的百姓並無什麼危險。

第253章 兩頭示好第456章 偷天換日(十七)第236章 被逼第369章 發現金礦第345章 火燒大阪灣(五)第39章 胡謅第38章 收禮第241章 勳臣入閣第204章 相親第228章 賑濟第458章 偷天換日(十九)第463 偷天換日(二十四)第91章 雙管齊下第399章 佳人來第471章 西北戰略第379章 說服嘉靖第151章 爲那般第437章 秘不發喪第19章 落寞張璁第414章 擔憂第333章 不是來講道理的第409章 強攻第453章 偷天換日(十四)第302章 下馬威第204章 相親第59章 釜底抽薪第485章 無奈第460章 偷天換日(二十一)第67章 霸氣大明第293章 被坑第70章 特區第301章 調集 人手第215章 扯皮第299章 廠衛陰影第243章 忘義叛恩第232章 有所求第452章 偷天換日(十三)第489章 金融帝國第334章 悽慘北條第326章 威懾第2章 錢不湊手第278章 雙嶼第234章 青雲之路第55章 師爺第 401章 動手第350章 拒絕招安第 431章 聯盟第260章 萬民請願書第136章彗星掃太微第355章 立足於打第433章 找死第119章異想天開第185章天降祥瑞第173章改制第220章 京師反應第266章 招攬第294章 世故第289章 五百里加急第172章嚴力的心思第196章 彩票發行第106章 內閣急遞第147章開戰第463 偷天換日(二十四)第201章 初見嚴嵩第129章完敗第11章 踏青賞美第283章 清曼憂心第398章 嘉靖再出手第245章 報應不爽第305章 外儒內法第102章 臺東第161章 利弊得失第180章 入主月港(二)第214章 鬧大了第352章 不安第164章月港內訌第491章 斬草除根第271章 觀察第97章 鑄私錢第466章 偷天換日(二十七)第452章 偷天換日(十三)第301章 調集 人手第393章 致仕第29章 親隨第381章 缺錢了第155章拉人第26章 明朝海禁第151章 爲那般第38章 收禮第374章 野心第274章 激勵第178章時局第362章 嘉靖的靈感第123章管閒事第473章 結盟第240章 規矩第268章 缺乏信仰第427章 形勢第452章 偷天換日(十三)第333章 不是來講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