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跋扈

爲自己搏一把?嚴嵩頗爲訝然的看着嚴世藩,晚年得子,而且膝下就此一子,再加上嚴世藩自幼聰明機靈,自小頗受他溺愛,揉了揉有些發酸的手腕,他才和煦的道:“爲父在南京與胡萬里來往頗多,有目共睹,此番胡萬里一舉殲滅朝廷四萬水師,皇上必然雷霆震怒,如今避禍尚且不及,東樓何以還要去東興港?”

“父親,朝廷乘胡萬里徵安南之機征剿東興港,實是一步臭棋,臭不可聞。”嚴世藩毫無顧忌的說道:“如今東南沿海數省包括南直隸在內的水師精銳以及戰船損失殆盡,東南海防已是形同虛設,朝廷此時若如再與東興港交惡,必然東南糜爛,天下動盪。

當務之急,是要穩住東興港,保住東南局勢不惡化,朝廷纔有餘力徐徐圖之,孩兒去東興港是想促成胡萬里與朝廷議和,爲父親爭取議和的差事,如此,不僅可以盡去嫌疑,還能建功。”

“好膽識,看的也透徹。”嚴嵩微微頜首道:“東樓何以就如此肯定胡萬里會與朝廷議和?”

嚴世藩微微一笑,從容道:“孩兒雖然不清楚東興港的實力,但東興港崛起時間畢竟不過數年,且又值大力開發之初,胡萬里需要時間開發小琉球。”

緩緩的呷了口茶,嚴嵩才斯條慢理的說道:“天心難測,議和未必能投皇上所好。”微微一頓,他才接着道:“東樓尚且不知。此番前去福州主持戰事的是禮部尚書夏言和王廷相,與東興港議和。論不到爲父。”

竟然是夏言和王廷相在福州主持戰事?嚴世藩聽的一呆,這才急道:“難道除了致仕,別無他途?”

“先下去吧。”嚴嵩說着暗歎了一聲,半生謹慎,卻偏偏在胡萬里身上栽瞭如此大一個跟斗,這次怕是不得不冒險了。

月港,隨着五艘懸掛着東興港海魂旗的風帆戰艦緩緩的駛進月港海面,整個月港立刻爲之轟動起來。不少商賈百姓船員水手紛紛涌往碼頭親眼觀看,見的五艘風帆戰艦確確實實的停泊在海面上,一個個心裡才真正踏實,放下心來,看來東興港大捷傳言不虛,月港陸路關卡尚且不敢說,至少水路已經暢通無阻!

被朝廷水陸兩路封鎖了大半個月。滯留在月港的商賈百姓可謂是度日如年,如今見的解封,自然是歡欣鼓舞,大街小巷,茶樓酒肆到處都是歡聲笑語。

最鬱悶的要數夏言了,原本他以爲胡萬里會登岸。在謝家大院與他洽談,哪知胡萬里飛揚跋扈,居然讓謝文昌通知他,在東興港戰艦上洽談,他巴巴趕來月港與胡萬里洽談議和。已經是放下身段,倍覺委屈了。再去東興港戰艦上洽談,就不是委屈,而是屈辱!

不過,此次洽談不僅是關係到他自個的身家性命,也關係到大明東南海疆的安寧,即便是屈辱,即便是清楚胡萬里這是刻意給一個下馬威,他也只的捏着鼻子前往。

很快,夏言便在謝文昌的陪同下乘坐着小船來到胡萬里的座艦下,望着高大的戰艦,望着一門門黑洞洞的炮口,他心頭說不出的感慨,他個人的屈辱,大明的屈辱,就是這種風帆戰艦帶來的!

兩條繩梯從戰艦上放了下來,謝文昌看了一眼有些失神的夏言,含笑道:“夏大人請罷。”

“爬上去?”夏言一愣,他穿的雖不是官袍,卻也是大袖襟袍,爬上去成何體統?況且他連梯子都沒爬過,更遑論這軟梯。

見他面有難色,謝文昌微微笑道:“夏大人見諒,戰艦高大,唯有如此,才能上去,不如在下先上。”說着便抓過軟梯,手足並用攀爬了上去。

見謝文昌搖搖晃晃的向上爬,錦衣衛南鎮撫司千戶端木堅沉聲道:“大人,胡萬里欺人太甚,不見也罷。”

“閉嘴。”夏言輕斥道:“大丈夫能屈能伸,不就爬個軟梯?”說着,他便有樣學樣的往上爬,對於一般人來說,軟梯都不好爬,就不用說養尊處優的夏言了,好不容易爬上了戰艦,他一眼便瞧見甲板上擺放着一張長條桌,胡萬里也是一身長袍翹足坐在桌旁滿面含笑的望着他,絲毫沒有起身相迎的意思。

“什麼東西,得志便猖狂。”夏言在心裡暗罵了一句,這才整理了下衣袍,緩步踱了過去,拱手一揖,含笑道:“長青雖改爲武官,卻還是不改書生本色。”

胡萬里起身還了一揖,伸手禮讓道:“夏大人請坐。”說着又吩咐道:“給夏大人看茶。”而後,他才漫不經心瞥了一眼不動聲色立在夏言身後的端木堅,微微一揚下巴,道:“錦衣衛?”

端木堅在月港已有幾日,當下也不諱言,拱手一揖,道:“錦衣衛南鎮撫司千戶端木堅見過胡大帥。”

胡萬里微微點了點頭,含笑道:“這一戰,錦衣衛也算是幫了大忙,來人,給南鎮撫司千戶大人看座。”

這話端木堅有些不明所以,但明顯是譏諷錦衣衛失誤,他當即冷冷的道:“下官愚鈍,不明白鬍大帥所指何事。”

胡萬里無心賣弄,不再理會他,看向夏言,徑直道:“夏大人急着見本帥,不所有何要事?”

見他自稱本帥,一副居高臨下的口吻,夏言不由在心裡暗自腹誹,面上卻是掛着微笑,雲淡風輕的道:“朝廷四萬水師前幾日前往小琉球,至今下落不明,還望胡大人見告詳情。”

胡萬里瞥了他一眼,道:“不知四萬水師前往小琉球,是爲何故?”

夏言訕訕的道:“胡大人何必明知故問?”

“大義名分所在,本帥焉敢不問清楚?”胡萬里沉聲道:“乘着本帥發兵遠征安南之際。調集三省一京水師精銳四萬,戰船六百。圍剿小琉球,這是朝廷要征討小琉球,還是皇上要征討小琉球?”

夏言側首看了一眼端木堅,張璁是首輔,又是胡萬里的座師,這事情根本不可能瞞的過,略微沉吟,他才道:“是皇上中旨。”

胡萬里早就料到是嘉靖的中旨。當下便冷笑着道:“看來皇上還是信不過東興港。”微微一頓,他才道:“四萬水師,僅餘七千餘俘虜,其餘全部葬身大海,高級將領僅餘參將潘興運、遊擊魯之易兩人。”

雖然早就聽的王廷相轉告過,但夏言一直有些不相信,聽的胡萬里親口說出。他臉色不由一陣蒼白,參將潘興運是前鋒指揮主官,遊擊魯之易也是前鋒,胡萬里能夠說出兩人的名字,顯然不可能是虛言,半晌。他才道:“三萬多人,全部葬身大海?”

“一羣廢物。”胡萬里忿忿的罵道:“交戰不利,他們向東逃竄,遭遇風暴,東興港損失也不小。那七千俘虜都是攻打萬里港被俘的。”

遭遇風暴?夏言將信將疑的看着胡萬里,海上最怕的便是風暴。真要如此,這倒也能說的過去,否則不可能攻擊東興港的主力全軍覆滅,馬上他就反應過來,如今對他來說,什麼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將嘉靖糊弄過去,在海上遭遇風暴,以至於全軍覆滅,這是最好的藉口,而且東興港損失也不小。

略微沉吟,他才道:“東興港以東是大洋,他們怎會向東航行?”

“這還用問?”胡萬里端起茶盅淺呷了一口,斯條慢理的道:“自然是南北有船隊夾擊,說句不中聽的話,水師的戰船連大明的商船亦不如,真不知道,每年那麼多軍費都用到什麼地方去了?”

說着,他話頭一轉,道:“言歸正傳,本帥這次前來月港見夏大人,不是爲了通報戰況,而是爲了向皇上,向朝廷討要一個公道,本帥不僅給朝廷送銀子送金礦送火炮送火槍,而且還奉命出兵征討安南,自個掏腰包爲朝廷開發小琉球,出銀子在保定建農學院,推廣高產抗旱農作物,自問對大明忠心耿耿,皇上、朝廷何以要圍剿萬里港、東興港、月港?

別以爲捏着胡家在西安咸寧的親族,捏着月港,就能讓我投鼠忌器,不妨明白你們,朝廷若是敢動我親族和月港分毫,東興港必然百倍報復!

皇上和朝廷若是容納不下小琉球,我胡萬里,不介意在小琉球自立爲王!也不介意與大明開戰!”

見胡萬里連自立,開戰的話都說出來了,顯然已經是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夏言不由的暗自叫苦不迭,這個時候胡萬里若是選擇在小琉球自立,肯定要大肆擾亂沿海各省,掠奪沿海人口,整個東南勢必都被捲入與戰爭之中,東南歷來是朝廷的賦稅重地,一旦東南禍亂,後果不堪設想,最先倒黴的就是他自個。

他忙陪着笑臉道:“長青息怒,自長青入仕以來,皇上對長青是讚賞有加,屢屢擢拔,不過三年,便由七品知縣超遷到四品,聖眷之濃,無人能及,次番發中旨徵繳小琉球,皇上也是爲奸臣挑撥,說是小琉球孤懸海外,不易掌控,說長青野心勃勃,私造火器,私募兵丁,有不臣之心。”

“砰”的一聲悶響,胡萬里一掌拍在桌面上,沉聲喝道:“是誰?是誰在皇上面前如此挑撥離間?”

夏言心裡暗自腹誹,以你胡萬里在小琉球的所作所爲,還需要有人在嘉靖面前挑撥?裝腔作勢而已,有必要如此認真?不過,胡萬里這話明擺着已是在給嘉靖臺階下了,他立刻接過話頭道:“長青放心,張閣老如今仍然矇在鼓裡,消息傳到京師,張閣老必然會爲長青出這一口惡氣。”

胡萬里聽的暗笑,張璁最恨的就是你了,不知道他在致仕之前會不會將你一道拉下水,他當即向北一拱手,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還請夏大人轉陳,胡萬里忠心爲國,絕無不臣之心,望皇上明查。”

夏言亦肅然道:“胡大人忠心報國。日月可鑑,在下一定以五百里加急奏報皇上。”說着。他便含笑切入正題,“誤會既然已經說開了,那七千俘虜,長青何時能夠送還?”

還想要送還俘虜?門都沒有,胡萬里略微沉吟,便道:“皇上有旨,開發小琉球,設二府六縣。增設小琉球三衛,在下這個總鎮小琉球總兵官,手下也是有將無兵,如今這七千俘虜加上徵繳安南調撥的五千兵丁,差不多也正好是三衛兵力,在下這就上摺子懇祈皇上,正式在小琉球設立三衛。

如此一來。小琉球的海防體系馬上就能完善起來,東興港明年再徵安南,也無須朝廷再調撥兵丁,爲穩定軍心,還的麻煩朝廷將這些兵丁的家眷一道送來小琉球。”

就這麼光明正大的吞掉這一萬二千兵力?好要連家眷也一道送去小琉球?夏言心裡直打鼓,嘉靖看到這摺子。還不得雷霆大怒?這就是你胡萬里的忠心報國?他連忙道:“長青,此事萬萬不可,若是傳揚出去,有礙皇上聖譽。”

胡萬里不動聲色的看了他一眼,淡淡的道:“那徵繳小琉球的前因後果傳揚出去。會否有損朝廷的威信?這七千俘虜放回各地衛所,這事還不宣揚的人盡皆知?朝野上下會如何議論朝廷?”

這事情還能瞞得住?夏言一愣。遲疑着道:“長青的意思是。”

“自然是一牀錦被遮蓋則個。”胡萬里輕描淡寫的道:“如今知道確切消息的不多,對外宣稱建小琉球三衛,另徵調集三萬水師兵丁入小琉球練兵,爲徵安南做準備,否則,三萬多官兵葬身大海,朝廷如何交代?”

這倒不失一個好主意,明年徵安南,這三萬兵丁的陣亡都推到徵安南之役去,不過夏言略微沉吟,才道:“此事在月港已經傳開了,如何遮掩的了?”

“月港水路通道都被封鎖,消息傳出去,也只侷限於官府,有什麼遮掩不了的,再說了。”胡萬里端起茶盅呷了一口,這纔不急不緩的說道:“南京不有金陵報嘛,有朝廷的邸報和金陵報正面宣揚,沒什麼遮掩不了的,況且,四萬朝廷水師徵繳東興港,全軍覆滅,這事說出去,也沒幾個人相信!最主要的是瞞上不瞞下,朝廷相信能夠瞞住,這就足夠了!”

最後一句話猶如醍醐灌頂,夏言頓時明白的不能再明白,管它民間如何傳,只要嘉靖相信能夠遮掩過去就行,稟報的時候,就直說消息沒有外泄就成,想到這裡,他不由瞥了一眼端木堅,錦衣衛在這一戰中也是嚴重失誤,無須擔心他們不配合。

話說到這個份上,夏言不覺稍稍有些鬆懈下來,能夠遮掩這一場敗仗還是次要的,主要是胡萬里有心議和,無意與大明翻臉,即便是人人心中裡都清楚,東興港與大明已然是徹底決裂,但最起碼在表面上,還能敷衍,這就足夠了。

略微沉吟,他便想更一步探一探胡萬里的態度,金礦的事情他不敢問,他現在發覺,小琉球就象一個無底洞,不論是兵丁農民還是礦工上了小琉球,那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稍一猶豫,他便斟酌着道:“去年冬,俺答和小王子都蠢蠢欲動,朝廷如今急需東興港的火炮和新式火槍。”

胡萬里聽的一笑,都到這份上了,居然還想着東興港無償爲朝廷提供火器,他當即便毫不客氣的道:“這事不是夏大人該關心的。”說着,他便站起身,道:“航海顛簸,渾身骨頭都跟散了架似的,本帥就不留夏大人了。”

直接就下逐客令了?夏言心裡暗暗後悔,不該過早提這事,他忙起身,含笑道:“胡大人暫且休息,稍晚我在月港設宴爲胡大人接風洗塵。”

胡萬里哪裡還有心思見他,此番前來,他爲的就是傳達一個無意挑起戰爭的信號,同時爲解決歸附兵丁家眷創造條件,雖說只張口要七千兵丁的,不過只要朝廷同意,就有渾水摸魚的機會。

“改日罷。”胡萬里擺手道:“一會,我還的去農學院轉轉,民以食爲天,大明要富庶,糧食和人口是關鍵,朝堂諸公,該多將心思放在民生上面,推廣高產抗旱農作物,還要朝廷大力支持。”

聽的這話,夏言不由有些錯愕,與朝廷都決裂到這地步了,這傢伙還在關心農學院,關心高產抗旱農作物的推廣?是故作姿態?

京師,乾清宮。

“砰”一個青花龍鳳紋茶杯在地上摔的粉碎,一塊碎片在錦衣總憲駱安臉頰擦過,劃出一道細小的口子,鮮血隨即涌出,伏在地上的駱安卻恍如未覺,一動不動,連大氣都不敢透一口,進來稟報之前,他就做好了心裡準備,但嘉靖的暴怒還是出乎他的預料。

“四萬水師精銳全軍覆滅!東興港纔多少兵力?兩千!”滿殿只聽的嘉靖的咆哮聲,“仲欽無能,夏言誤國!”

憲駱連連叩首道:“微臣懇祈皇上暫息雷霆之怒,這消息只是傳聞,未經證實。”

第158章禮物第135章霸道第390章 大捷第209章 反應不一第225章 劍走偏鋒第383章 翻臉第14章 惹麻煩了第425章 新軍裝第171章擢升第159章誇耀第247章 豪賭第277章 牛刀小試第406章 堅守第315章 滿載而歸第79章 船隊第304章 管理的困惑第368章 上刺刀第409章 強攻第450章 偷天換日(十一)第227章 不表態第134章大凶之兆第307章 方案第13章 書生罵人第125章姑妄言之第203章 嚴世藩第335章 送上門的機會第37章 會票第322章 月港生變第302章 下馬威第355章 立足於打第440章 偷天換日(一)第120章加快進度第103章 南北郊議第165章橫插一腳第35章 建言第458章 偷天換日(十九)第426章 飛剪第131章燒錢第455章 偷天換日(十六)第321章 強勢第160章入夥東興港第241章 勳臣入閣第418章 來客第203章 嚴世藩第66章 琉球第484章 鋪開第258章 清譽第470章 雄辯第127章無聊嘉靖第202章 嚴嵩意第280章 辭官之道第220章 京師反應第370章 淘金潮第175章紅夷大炮第218章 踢皮球第381章 缺錢了第223章 揣摩第23章 侍妾第271章 觀察第347章 贖金第37章 會票第477章 求盟第256章 走親戚第294章 世故第124章 分功第450章 偷天換日(十一)第267章 回家第195章 籌錢第176章指婚第297章 開張不順第416章 嚴嵩入閣第172章嚴力的心思第360章 聽調不聽宣第263章 不爲所動第222章 聯手第243章 忘義叛恩第192章另有意第60章 下聘第402章 月港撤退第186章長幹寺第461章 偷天換日(二十二)第83章 挑釁第24章 穩定人心第468章 偷天換日(二十九)第176章指婚第98章 陋規第301章 調集 人手第455章 偷天換日(十六)第251章 復召張璁第380章 奴隸貿易第21章 冷落第11章 踏青賞美第381章 缺錢了第283章 清曼憂心第152章 軍火商第378章 虧大了第238章 下套第432章 相遇第303章 投其所好第188章刁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