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規矩

聽的後面這段話,薛良輔不由眉頭一皺,這段話未免有畫蛇添足之嫌,宦官的聲譽不僅僅只是不好,而是糟糕透頂,不論是邊鎮還是地方各省,鎮守中官皆是劣跡斑斑,惡名昭彰,官員士紳皆是極力聲討,支持武勳重返朝堂也就罷了,建言宦官重掌監督大權,這未免有些駭人聽聞。

稍一沉吟,他便道:“東翁眼界之寬,見解之精闢,皆令晚生汗顏,不過,餘以爲凡事皆須循序漸進,眼下還是暫先支持武勳,待的武勳重返朝堂站穩腳跟之後,再提宦官監督之事。

再則,如今皇上和張閣老幾乎將所有鎮守中官全部撤除,而且在地方大力削減冗員,此時上疏建言宦官監督之事,怕是有些不合時宜,皇上和一衆閣老都未必會允,徒然壞了東翁的名聲。”

胡萬里不以爲然的笑了笑,道:“支持武勳,晚生的名聲就已經夠壞了,何必在乎更壞一點?既然提出了文官、勳戚、宦官三權分立,相互制衡的觀點,就沒理由將宦官摒棄在外,皇上一代英主,能遏制宦官,後世之君是否也能夠遏制宦官?乘着宦官如今式微,更易訂立制度加以約束。”

“三權分立?”薛良輔不由喃喃唸叨了一句,這個提法比較新穎,他還是首次聽聞。

“不錯,就是三權分立。”胡萬里點頭道:“文官的行政權,勳臣的兵權,宦官的監督權,三權分立,互爲牽制,如此,才能避免一家獨大,才能平衡權利,監督回饋機制也得以完善。”

這個三權分立的提法甚是新穎,不過其實質內容卻無甚出奇之處,無非是文官管民,武勳管軍,太監負責監督,大明這些年來一直就是這麼幹的,只不過如今被破壞了,薛良輔微微點了點頭,正待開口,卻是猛然想到,這背後會不會還有文章?自家這位東翁可不是拾人牙慧的主,他提出的這個三權分立,應該不會只是承襲舊制。

想到這裡,他便試探着道:“這三權如何分立,如何制衡,東翁可有細則?”

“當然會有細則。”胡萬里含笑道:“不過眼下情形不明,這細則可不能拋出去,看看風頭再說,如今咱們無非是表明態度,消除皇上的疑心而已。”

這細則可能纔是篇大文章,薛良輔不覺微微有些興奮,也有幾分期待,呷了口茶,他才冷靜下來,略微想了想,才道:“自全面清撤邊鎮以及各省的鎮守中官以來,朝野上下叫好之聲不絕於耳,即便是不可避免的要提及宦官的監督之權,能否少着些筆墨?”

“自然可以。”胡萬里微微頜首道:“將三權分立的意思表達完整就行,武勳纔是此番上疏的側重之點。”

因爲事關重大,兩人對奏疏的所有細節皆是仔細推敲,一直到醜正十分,隱隱聽到雞鳴,胡萬里才從薛良輔的書房裡出來,出的院子,便見小廝李風烈和管家老張頭提着燈籠在站在外面候着,更深露重,二人衣服都有些潮,看了二人一眼,他便道:“李風烈正是長身子的時候,不要熬夜,以後遇上這種情形,另外安排人。”

聽的這話,李風烈心裡登時熱烘烘的,忙躬身道:“謝老爺體諒,老爺熬夜的日子不多,偶爾幾次不礙事的。”

“以後的日子還長,不必急於這一時。”胡萬里說着纔看向老張頭,道:“老張頭也是,安排個下人候着就成,何必親自候着。”

老張頭伸過燈籠爲他照路,順勢覷了他臉上的神色一眼,這才微微笑道:“老爺沒歇下,小的們豈敢自去挺屍,天下沒這個理,老爺體恤小的,那是老爺的恩德,小的們豈能沒了規矩,諾大一個院子,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聽他嘮嘮叨叨的,胡萬里不由一笑,邊緩步而行邊道:“沒幾個近身長隨也不方便,還是挑幾個身家清白,忠厚老實,知根知底的跟着,免的你們跟着受罪,白日還有的忙呢。”

聽的這話,老張頭心裡不由一喜,他來長青園不足一月,胡萬里就讓他挑選近身長隨,這是對他極大的信任,他忙躬身道:“謝老爺體恤。”

進的後院,門口亦有兩個丫鬟掌燈候着,見正房的燈還亮着,胡萬里便知秋蝶也還未睡,他不由暗笑,自從管家老張頭來了之後,院子裡的規矩不知不覺中便多了起來,連他都覺着有些不慣,不過,現在這院子裡上上下下百多號人,也確實不能沒個規矩。

叮囑丫鬟不用聲張之後,他便快步進了正房,就見秋蝶正坐在桌邊打盹,牀上兩個暖牀丫頭不敢睡着,正竊竊私語,見他進來,忙鑽出被窩,起身上前侍候,秋蝶隨即驚醒過來,道:“老爺回來了。”

胡萬里看了她一眼,微笑着道:“下次不用守這些規矩,先睡便是。”

秋蝶迎上前笑道:“老爺如今是四品大員,沒有規矩豈不招人笑話,一衆姐妹就妾身跟隨在老爺身邊,可不敢帶壞了頭,再說了,日後也不想讓正房笑話。”

正房?胡萬里輕笑道:“怎麼說到正房來了,這還是沒影的事。”說着,他有些疑惑的道:“是不是有人在你面前說什麼了?”

秋蝶一邊爲他除掉外袍,又吩咐丫鬟送熱水洗漱,而後才道:“聽老爺這話,難道有可意的了?”

胡萬里腦子裡登時閃過徐清曼的身影,不過,這是不可能的,微微搖了搖頭,他才道:”一到南京就忙碌不堪,哪有閒情考慮這事。”

“這可不是小事。”秋蝶道:“老爺官至四品,尚無正房,不僅容易招惹閒言,也影響仕途。”

“這話有理。”胡萬里含笑點了點頭,轉念他便覺的有些奇怪,他雖說是續絃,可年紀才二十多,既是二甲進士出身,又深獲嘉靖賞識,官運亨通,怎的來南京幾個月了沒人上門說親?這事有些蹊蹺。rs!。

第196章 彩票發行第62章 嘉靖反應第386章 丘八第114章 籠絡第427章 形勢第94章 雛形第224章 一門兩公第290章 夏言獲賞第424章 剃髮第142章 火炮第93章 根本第354章 身份敗露第202章 嚴嵩意第476章 反困第291章 張璁回京第311章 三天第247章 豪賭第283章 清曼憂心第475章 兵困大同第474章 決戰大同第211章 王廷相第240章 規矩第325章 再出豪言第329章 對應之策第174章發軍餉第35章 建言第486章 受益第85章 刁難第475章 兵困大同第394章 爭權第373章 生意經第22章 禮物第325章 再出豪言第321章 強勢第305章 外儒內法第393章 致仕第119章異想天開第165章橫插一腳第457章 偷天換日(十八)第24章 穩定人心第16章 風雲變幻第354章 身份敗露第135章霸道第265章 遇險第248章 衝擊第353章 仇人相見第252章 揣摩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一)第86章 發狠第194章 禍不單行第279章 杭州第283章 清曼憂心第104章上疏第290章 夏言獲賞第398章 嘉靖再出手第381章 缺錢了第66章 琉球第82章 豁出去第147章開戰第258章 清譽第254章 物色第54章 南京(十)第68章 抵達月港第60章 下聘第404章 呂宋橫財第62章 嘉靖反應第44章 新授官職第178章時局第312章 投降第372章 新式火槍第125章姑妄言之第75章 有野心第189章不歡第45章 南京(一)第295章 杭州掛牌第475章 兵困大同第272章 逛集 市第427章 形勢第319章 大變在即第234章 青雲之路第185章天降祥瑞第479章 主動歸附第166章獅子大開口第245章 報應不爽第270章 天后宮第147章開戰第317章 再回南京第 63章 弄巧成拙第474章 決戰大同第145章 變化第376章 嫁衣?第319章 大變在即第 99章 錢法第324章 萬衆矚目第7章 出題買僕第348章 金印第384章 出征第192章另有意第3章 吃大戶第202章 嚴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