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風波起

聽的這話,楊獻可神情不由一暗,他們的座師張璁雖然年紀不小,但登進士不過才八年時間,完全是靠着‘大禮儀之爭’獲得嘉靖帝青睞而平步青雲的,根基之淺薄更甚於李時,連胡萬里這個二甲出身的都說排名靠後,他這個三甲出身的,豈不是更沒有戲?

見楊獻可神情黯然,默然不語,胡萬里略一沉吟,纔開口道:“子襄兄,有句話年弟不知當說不當說。”

楊獻可看了他一眼,沉聲道:“長青如此可就見外了,咱們的情分更甚同年,有話儘管直言,在下洗耳恭聽。”

胡萬里微微一笑,道:“子襄兄無須如此肅然,咱們共同探討辯駁一下。”說着,他便接着道:“若是讓子襄兄現在就掌管一部,子襄兄以爲如何?”

聽的這話,楊獻可不由一愣,默想了一下,才道:“不妥,威不足以服衆,纔不足以治國,學不足以克已,即便出掌一部,亦無異於傀儡。”

“此言甚是。”胡萬里微微點頭,卻是接着問道:“然威從何來?治國之才又從何而來?”

聽的這一問,楊獻可不由輕笑道:“好個長青,我這點酒意都被你嚇沒了,你也別賣關子,直接說吧。”

胡萬里也不客氣,微笑着道:“無他,不過是閱歷二字,閱歷能生威,閱歷亦能生才,咱們年少登科,所欠缺者,恰恰便是閱歷,京師乃是非之地,歷練的不是閱歷,而是官場的油滑,即便熬資歷熬到高位,仍是無威無才,不過是尸位素餐罷了。”

“這話倒是令人耳目一新。”走在前面的魏一恭卻是停下了步子,側身微笑着道:“聽你這意思,外放倒比留在京師好?”

胡萬里含笑道:“居移氣,養移體,外放地方一縣之主印官,堂上一呼,階下百諾,時日一久,不怒自威,京師任職,終日唯唯諾諾,小心謹慎,威從何來?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咱們年少,遊歷少,外放地方,亦是增加遊歷,況且一縣之主官,須的面面俱到,此亦歷練才幹之機會,京師任職,案牘勞形,侷限於一隅,豈能相比?再說咱們年少,即便外放三、五任,不過纔不惑之年,屆時再回京師,亦不爲晚。”

“不然,大不然。”魏一恭笑道:“外放地方易,想回京師難,況且京師任職,亦能增加閱歷,而且升遷的機會亦遠甚於地方,若機緣湊巧,入的聖上或是輔宰們法眼,平步青雲亦非難事,箇中例子可謂數不勝數。

亦因爲此,一衆同年,皆是希望入翰林,做給事中,做御史,做主事,視外放爲畏途。”

聽的這話,胡萬里微微一笑,也不反駁,京師官員確實不乏平步青雲的例子,張璁、桂萼、李時、方獻之、霍韜等大員皆可謂是平步青雲,但這是特殊時期,這是嘉靖急於培養自己的班底,一旦穩定下來,再想平步青雲,可就難上加難了。

見胡萬里不言語,楊獻可接過話頭道:“長青說的亦不無道理,咱們年少登科,能留在京師固然可喜,外放亦無可憂,外放地方,不僅利於歷練,亦能落下實惠,實無必要視之爲畏途,一衆同年三百餘人,能留京師又有幾人?我是擔憂咱們幾人若是全被外放,不利於日後相互提攜照應。”

他這話是明確的將幾人劃爲一個小圈子了,幾人也是見怪不怪,一衆同年的圈子本身就多,不在乎再多一個圈子,胡萬里當下便微微笑道:“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待的朝考之後再思慮不遲。”

經這一番討論,楊獻可心情亦好了不少,當下便輕笑道。“好個長青,竟然敢罵咱們是庸人,下次非的多灌他幾杯不可。”

回到四合院,天色已經薄暮,見他回來,院裡一衆小廝都迎了上來,見衆小廝一色的新衣,一個個都還有些靦腆,胡萬里不由含笑打量了兩眼,一邊走一邊問道:“今日的功課可都做完了?”

王小寶一步一趨的說道:“回少爺,所有人的功課皆已完成。”

“嗯,以後每日功課完成之後,都送到書房,我要親自查看。”胡萬里不緊不慢的說着,走到院子裡,春兒、臘梅、四丫三個丫鬟忙迎了上來,聞到一陣酒味,春兒忙吩咐道:“四丫,快去給少爺將醒酒湯端上來。”

聽的四丫的名字,胡萬里不由笑道:“這名字也忒隨意了,少爺另外給你取個名字。”

四丫一聽,忙乖巧蹲身道:“奴婢謝少爺。”

胡萬里微微沉吟,才笑道:“有春兒、臘梅,就叫夏榴下流?不妥,就叫夏荷吧。”

“夏荷謝少爺賜名。”夏荷忙蹲身欣喜的道,胡萬里卻是接着道:“整日裡都是喝酒吃菜,下碗陽春麪來吧。”

聽的這話,夏荷不由有些猶豫,稍一遲疑,才道:“少爺,奴婢未學過竈藝,怕是不合少爺胃口。”

“無妨,少爺不挑剔。”胡萬里說着便轉頭對王小寶道:“小寶,明日放話出去,尋一個全竈的丫鬟和一個針織女紅的丫鬟。”

“是,少爺。”小寶忙躬身道。

胡萬里點了點頭,又掃了衆小廝一眼,才含笑道:“他們如今都正是長個的時候,將伙食開好點,多買點肉食。”

聽的這話,一衆小廝不由大爲欣喜,能吃飽他們就知足了,經常能吃到肉,那可是比鄉下地主過的日子還要滋潤,衆人當下便齊齊躬身道:“謝少爺。”

過了端午,天氣便逐日熱了起來,進入七月,京師更是又悶又熱,酷暑難當,一場政治角力亦在七月拉開了帷幕。

七月初三,兵科給事中孫應奎上疏奏言,“唯忠厚剛直、純潔堅定之人始能擔輔臣之大任,今朝大學士楊一清雖練達國體,卻易於變通,實難擔當首輔重任。桂萼,梟雄桀驁之資,作威作福,私納財賄,阻攔壓抑氣節之士,結黨營私,勢侵六官,盛氣壓制言路,天下莫不怨憤。至於張璁,雖學識淵博,然性情偏激,剛愎自用,過分看重功名。懇祈皇上善加甄別三臣之賢與不賢,量才而用。”

第457章 偷天換日(十八)第242章 月犯進賢第450章 偷天換日(十一)第410章 城破第251章 復召張璁第234章 青雲之路第152章 軍火商第208章 譁變第57張 被彈劾第34章 再見張璁第262章 分水貢芽茶第53章 南京(九)第八章 試探第22章 禮物第50章 南京(六)第418章 來客第373章 生意經第291章 張璁回京第301章 調集 人手第384章 出征第448章 偷天換日(九)第187章府尹柴奇第280章 辭官之道第205章 籠絡第412章 轟動第34章 再見張璁第286章 萬順合第129章完敗第265章 遇險第309章 堅守待援第 17章 豪賭第1章 被點撥第125章姑妄言之第316章 故人重逢第433章 找死第473章 結盟第287章 障眼法第166章獅子大開口第21章 冷落第4章 宴請第434章 天公不做美第342章 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二)第352章 不安第391章 擴兵第261章 遠客求見第310章 攻心第163章彩票圈錢第112章 齋醮第123章管閒事第323章 軍事演習第19章 落寞張璁第109章 上官巡察第346章 火燒大阪灣(六)第 168章考驗第111章 比較第177章安排第250章 投石問路第342章 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二)第304章 管理的困惑第78章 作秀第152章 軍火商第455章 偷天換日(十六)第131章燒錢第210章 借勢第300章 不樂觀第432章 相遇第447章 偷天換日(八)第257章 出行第276章 肉靶第226章 化解第244章 嘉靖反應第36章 三字真經第361章 特區第420章 共贏第480章 益王野心第279章 杭州第368章 上刺刀第24章 穩定人心第262章 分水貢芽茶第484章 鋪開第378章 虧大了第362章 嘉靖的靈感第185章天降祥瑞第264章 寒心第314章 沒意思的海戰第199章 以退爲進第70章 特區第454章 偷天換日(十五)第293章 被坑第47章 南京(三)第302章 下馬威第273章 造船廠第152章 軍火商第283章 清曼憂心第230章 圍魏救趙第315章 滿載而歸第19章 落寞張璁第30章 靠身文書第351章 軟硬兼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