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

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

而這太子四友,除去糜暘目前不在成都之中外,其餘三位都在成都中日夜陪伴在劉禪左右。

面對劉備主動要其品評,這四位如今成都城中最爲顯赫的勳貴子弟,許靖一時之間有些沉默。

這四位公子背後,都有着他惹不起的長輩在撐腰。

要是他一會的品評,改變了劉備對這四人的良好印象。

這件事一旦被這四位公子背後的長輩知道了,許靖一個在成都毫無根基的人,是惹不起這四位公子背後的長輩的。

劉備看出了許靖的顧慮,他對着許靖言道,“在君爲君,其應無隱。”

“今日你所言語,入天地,你我之耳,將不會入第五耳也。”

聽到劉備如此說,許靖最後才大着膽子品評道:

“關興少有令問,頗具才幹,然其體弱多病,恐壽祿不享。”

許靖的第一句品評就讓劉備吃驚。

怪不得方纔許靖會有所遲疑。

雖說他品評關興品評的很到位,但也很不留情。

就他的這個評價要是被雲長聽到,雲長不砍了他纔怪。

在品評完關興之後,許靖仔細的觀察了一下劉備的神色,見其臉色無異樣後,他才大着膽子接着品評其餘三人道:

“張苞雄壯威猛,四人中勇武最佳者。假以時日成長起來,定如右將軍一般爲當世猛將。”

“然其性格急躁,只可爲將,不可爲帥。”

面對着許靖的點評,劉備若有所思的點點頭,示意着許靖繼續說下去。

“趙統儼有父風,性格沉穩。然其沉穩有餘,機變不足。”

“若令其籌措糧草,守衛城池當可是一方良將。”

“若讓其臨陣對敵,恐爲敵方詭計所趁。”

在點評完趙統,輪到點評糜暘之時,許靖下意識得頓了頓。

其餘三人與其多無太大關係。

但唯獨這糜暘,乃是法正徒弟。

法正對其有提拔照顧之恩,因此許靖要斟酌下一下言語。

歷經世事艱難的許靖,早已不如當年那般清高。

他深知點評人物既是目光的一種體現,也是人脈的一種擴張。

而在這四人當中,唯有糜暘與其有着一些淵源在。

在沉吟一會後,許靖才接着說道:“糜暘聰穎多變,睹事知機,有其師之風。”

“然其自幼養在殿下身邊,未經戰陣,性格稍顯優柔,不如其師明斷。”

“若殿下好生調教,糜暘將來於太子,就猶如孝直於殿下一般,將爲臂膀腹心之屬。”

而當劉備聽完許靖對糜暘的點評之後,他不禁笑道,“文休何其不公也。”

劉備是何等老練之人。

許靖對其餘三人都是有褒有貶,力求公正。

而其對糜暘雖然也如此,但是他在貶完糜暘之後,還特地提醒自己多加調教糜暘,就可令糜暘得到十足的成長,從而改掉不足。

這是何等的優待。

劉備一眼就看穿了許靖爲何如此的緣故。

但人至察則無徒,劉備對有些事不想點破。

而許靖在劉備的那句話下,他也知道自己的小心思被劉備看穿了,他面目一紅。

但他還是對着劉備說道,“殿下一直以來對糜暘都十分偏愛,想來也是如此想的吧。”

在許靖的話語下,劉備想起了那個他十分喜愛的後輩。

他不禁唏噓道,“在這四子中,子晟與公嗣有表親之名分,故而其與公嗣最爲親近。”

“當年吾征戰四方,無暇顧及公嗣,大多也是子晟這個兄長替吾看顧公嗣。”

“子晟之姑更是爲了守護公嗣而死,當時她亦有孕矣。”

想起那個溫婉的女子,劉備目光中充滿了不捨的回憶,口中的唏噓懷念之意更甚。

同時對那個女子,他有着深深的愧疚之情。

“而在這四子中,其餘三子長輩皆因自身能力身居要職。

唯獨子仲、子方二人,雖然此二人對吾有大功,但他二人才能不佳,並未執掌重權。

如今在吾麾下,此二人全仗我寵愛方有一席之地。”

“但來日吾若不在了呢?”“其餘三子還能依仗長輩地位職務,那子晟呢?”

“糜氏一族對吾恩重如山,吾非忘恩負義之人。

吾斷然不會容許在吾離去之後,糜氏一族有敗落的那一天。”

“故而吾在看出子晟有成才之姿後,便將其日夜帶在身邊。

爲的便是想將其教導成才,好來日能繼承糜氏門楣,光大糜氏一族。”

“在貞兒生時,她便將子晟當做親兒一般。

爲子仲,子方計,爲貞人在天之靈計,吾對子晟自然會多了些偏愛。”

“吾去年令子晟回荊州,也是希望他能在荊州這個四戰之地鍛鍊下性格,好讓來日吾重用他。”

說道最後,情感豐富的劉備,眼中不禁泛起了些許淚花。

聽着劉備的如此敘說,許靖不禁也理解了爲何劉備一向對糜晟那麼偏愛。

如今的劉備離帝位只有一步之遙,但縱使他如何風光無限,他也不會忘了在他危難時,糜氏一族是如何傾盡全力幫助他的。

就在劉備與許靖私密對話的時候,圍獵場中,幾位功勳子弟也圍成一起在吐槽某人。

因爲如今正值冬季,山上動物本就稀少。

劉備爲了不與民爭利,所以在冬季時,他大多令劉禪在山下立靶習射而已。

此刻在劉禪不遠處圍在一起的幾位功勳子弟,正是方纔劉備與許靖正在點評議論的關興幾人。

只見脾氣最爲暴躁的張苞,看着被許多益州世家子弟圍成一團的劉禪,他不禁說道:

“這些趨炎附勢之人,當年殿下入蜀之時,這些人是何等輕慢殿下。”

“如今見殿下愈發強大,竟開始恬不知恥的吹捧起太子來。”

“如此前倨後恭之態,實在令人作嘔。”

而一旁的臉色有些蒼白的青年則是附言道,“是極是極,特別是那個叫譙周的,最是無恥。”

“不知道的,還以爲他纔是太子四友之一呢?”

看着那個圍着劉禪不停轉悠的譙周,這個青年不禁啐了一口。

這個青年便是關興。

最後性格最爲沉穩的趙統則勸道,“罷了罷了,何必爲這些人動氣呢?”

可是張苞在聽到趙統如此說後,他用奇怪的眼神打量趙統道,“子晟在的時候你可不是這樣的。”

聽到張苞如此說,趙統慢悠悠地說道:

“有子晟在,他可劃計教訓彼等。

今其不在,我等四友少了一人,對彼等又無法。”

“還不如等子晟回來,到時候吾等再好好教訓彼等,豈不穩妥?”

趙統的這番話瞬間讓張苞與關興臉上,流露出贊同的神色。

三人這時一同回想起了當初鬥雞走馬,不,行俠仗義的歲月。

想當年糜暘在成都的時候,他們四個好不快活。

要是有看不慣的事了,就由糜暘出頭獻計,而後張苞負責實施,趙統負責斷後。

最後一旦這件事鬧到劉備那邊去了,由體弱的關興出面賣慘。

這樣一連套舉措下來,他們屢試不爽,百戰百勝。

張苞仰天長嘆:“好想念子晟呀!”

關興附和:是呀。

“咦,怎麼最近子晟都沒書信傳來了?”

趙統:“可能是益州偏遠的緣故吧,信件傳輸不及時?”

最後張苞做出了一個大膽的猜測:“難不成那小子,被關將軍之女迷住了?忘了我等?”

張苞此言一出,另外兩人有恍然大悟之色。

三人齊齊對某人啐了一聲。

就在這三人在嘰嘰喳喳,議論一個負心好友的時候,被衆世家子弟所包圍的劉禪,似乎已經有些不耐煩了。

他在對衆世家子弟道歉後,抽身離開人羣之中。

劉禪來到劉備身前,對着劉備一拜道,“父王,表兄去荊州已有一年,何時可歸?”

越被一些阿諛奉承的人捧的多了,劉禪反而越懷念起對其真誠無比的糜暘來。

而方纔沉浸在悲傷中的劉備,在聽到劉禪的這個疑問後,他不禁笑問劉禪道:“公嗣可是想念子晟了?”

性格單純的劉禪面對劉備的發問,他自然的點了點頭。

而在劉禪點頭之後,劉備大喜。

他當即言道,“爲父這就下令,令子晟歸蜀。”

說完,劉備正要命令一旁的許靖擬詔。

這時一位中年文士,卻從射山的外圍處來到劉備身前。

看到這人前來,劉備的喜色更甚,“子初快來,爲孤擬詔。”

目前來到劉備身前的這人,正是漢中王劉備的尚書令劉巴。

但這時劉巴一臉沉重之色。

他在來到劉備身前後,對着劉備一拜,而後雙手遞上了一封軍事急報。

“殿下,荊州前將軍急報!”

聽到劉巴這話,再看着劉巴臉上沉重的神色,劉備心中閃起了不好的預感。

他趕忙取過劉巴遞上來的急報看了起來。

而在看完之後,原本滿臉寬厚喜悅之色的劉備,臉色瞬間變得陰沉無比。

“孫權該死!”

“孟達該死!”

“劉封該死!”

片刻之後,劉備的怒吼響徹在圍場之中。

君王一怒,伏屍百萬。

圍場中衆人不知道劉備爲何發怒,但在其發怒後,所有人全都嚇得跪伏在地不敢言語。

在他們印象中,劉備從沒發過如此大的怒氣。

那江東碧眼兒,此番觸到大王的哪處逆鱗了?

因爲劉備一怒,成都上空的風雲似有所感,瞬間變得波詭雲譎起來。

在關羽、張飛、趙雲三人不死的時候,劉備麾下一半的兵力都在這三人手中。這時候元從派的實力比什麼荊州、益州、東州大多了。

歷史上元從派之所以不出名,無非就是沒有優秀的後代繼承他們的政治遺產而已。

(本章完)

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範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第247章 天子有難 臥龍出聲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22章 出獄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31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二)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367章 演武之效 三長制出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16章 幼時情誼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531章 明光熠熠 漢胡重沓第391章 風雨將來 陣陣悲泣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390章 再圍冠帶 魑魅末日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第510章 不戰取勝 孫禮寒心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31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二)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558章 欲引天火 佈局長安第424章 二擒二縱 世之良謀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8章 關羽之憂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383章 漢帝欣喜 越亂越好第383章 漢帝欣喜 越亂越好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129章 溫酒相會 糜暘斥孫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24章 屠殺?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靈登場第41章 第三條路第388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272章 劉備蒞臨 搖頭違意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25章 于禁跪伏第410章 五略引贊 馬謖請戰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17章 駐守公安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6章 此路不通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129章 溫酒相會 糜暘斥孫第238章 突然襲擊 城門大開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649章 遂敵所想 鄧艾斷後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481章 封之剛猛 洪之自信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547章 相互探查 機變張郃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