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沙兄,你終於來了(四更求追讀)

第82章 沙兄,你終於來了(四更求追讀)

漢建安二十四年十一月下旬,在公安城中的糜暘得到了一個消息。

五溪蠻王沙摩柯所率領的五千蠻兵,已經到達公安城外。

在得到這個消息時,糜暘大喜過望。

原本預計早在前幾日就該到達的五溪蠻兵,在延遲了幾日之後,最終還是順利的到達了公安城外。

雖然沙摩柯所率領的五千蠻兵,沒有趕在孫桓先鋒大軍之前來到公安城外。

但他們只要能在呂蒙大軍到來之前,來到公安城外即可。

畢竟呂蒙大軍一到,勢必會對公安城進行四面圍城。

在那樣的情況下,沒有得到統一指揮的公安城守軍與五千五溪蠻兵之間,很難可以相互呼應。

這樣的話,就很容易會被呂蒙率軍各個擊破。

當糜暘得知這個消息後,就立刻想着出城迎接五溪蠻王沙摩柯的到來。

但他的這個意圖卻爲于禁所阻,于禁對糜暘勸道,“沙摩柯蠻夷也,不知禮義。”

“其雖應主簿所召率五千蠻兵前來,然其往日素無歸順朝廷之意,今突應召來往,來意未必真誠。”

“主簿不可開城門而迎之。”

“依吾愚意,不如可暫且遣一使者攜帶錢糧安撫其,再將其部衆安置在城外軍營中。”

“呂蒙大軍尚有幾日纔會到達。

主簿可在這幾日中觀其言行,若其真心來襄助主簿,再將其迎入城中不遲。”

雖然于禁日前對糜暘瘋子般的行爲,感到心驚膽戰。

但現在他已經完全上了糜暘的賊船,跳船也是死,不跳也是死,那于禁還是選擇晚死些的好。

因此他還是盡心爲糜暘謀劃。

只不過糜暘在聽完于禁的擔憂後,笑着對於禁言道,“將軍此言謬矣。”

“沙摩柯雖蠻夷之屬,然吾於子狹信件中得知,沙摩柯身處山林卻心向王化。”

“自大王治荊州這十數年來,五溪蠻從未有過一次攻略縣城之舉。”

“觀其所爲,不可斷其不知禮義,不心向大王。”

“再者,蠻夷之屬雖未讀聖賢書,但大多是崇尚義氣之輩。

彼等一諾,不下於我中國之君子一諾。”

“今蠻王沙摩柯率全族精銳前來助我,我爲公安主將,若不親往迎之,彼必以爲我心中輕視於他。”

“重義之輩最不能忍受輕視之辱。”

“若其因受辱率軍離去,公安奈何?”

“法師曾言:不模棱而廢可底之績,不後事而失可赴之機。圓轉訊發,決斷如流,才明練達,稱良將也。”

“吾雖不敢自稱良將,然尊師教誨吾一日不敢或忘,師誨用於今日正得宜也。”

說完後,糜暘也不管于禁滿臉的擔憂之色,他當即命人點齊城中的糧草軍械,而後就親自押運出城去了。

看着糜暘離去的背影,于禁不禁氣得跺腳。

這人怎麼不聽勸呢。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這麼淺顯的道理他都不懂。

要不是自己之命運與糜暘之生死捆綁在一起,于禁也不想管他太多。

但如今,于禁雖惱怒糜暘不聽勸,但他的身體還是很誠實的跟在了糜暘身後。

于禁想的是,沙摩柯若真有不軌之意,憑他的經驗也能早點察覺,提醒糜暘。

爲了保命,于禁如今待糜暘,比往日待曹操,還多了三分盡心。

其實是于禁多慮了,糜暘不是輕率行事,而是來自後世的他知曉沙摩柯的爲人。

後世有人曾評價沙摩柯:番將能爲漢死節,死爲漢之忠臣。

如果連沙摩柯這種爲漢死節的人都要防備,糜暘還復個錘子漢室。

公安城外。

王洪領着沙摩柯一路往着公安城進發,在已經可以清晰地看到公安城的輪廓之外,連日來因爲奔波充滿疲累的王洪臉上,顯現出了欣喜之色。

在武陵郡中那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待久了,如今重新又回到公安城,想到他的好友就在城中,王洪這時只感覺有一種回到家中的感覺。

喜形於色的王洪,拉着一旁的沙摩柯朝着公安城看去。

而久在山林之中的沙摩柯,在看到那巍峨高聳的城牆,及寬闊似一眼望不到邊的護城河之後,從未見過如此堅城的他,瞬間變得目瞪口呆起來。

以往沙摩柯覺得雖然他的勢力比不上劉備,但自己應該也算是天下間有數的一方擁兵藩鎮了。

但萬萬沒想到就一座公安城,竟然貌似就比他所統轄的整個五溪蠻的聚居之地還要大。

而那屹立在廣袤平原上的公安城,城防之壯闊也是他平生僅見。

比他在武陵郡中的王宮,壯闊多了!

王洪看到沙摩柯望着公安城露出了目瞪口呆的樣子,他心中油然的浮現了一種身爲漢人的驕傲。

但王洪也知道,似公安城這種堅城,在全天下也找不出幾座。

哪怕是他第一次看到公安城的外圍城防,來自中原之地的他也是嘖嘖稱歎。

自那日他到了五溪蠻部族中後,他與沙摩柯相處已經有十數日。

在這十數日裡,擅長交際的王洪,已經與沙摩柯建立起了朋友的友誼。

哪怕沙摩柯是蠻夷,但王洪也從來不曾輕視於他,而是將其當做真正的朋友看待。

王洪指着那座天下堅城對着沙摩柯言道:

“沙兄,前將軍主簿就在那座城中。

我先前已經派人,將沙兄你即將到達的事提前一步告知了主簿。

吾料主簿一會就會出城迎接我等。”

“吾等不如在這城外稍事休息?”

按當世的交往禮儀,對於朋友應該尊稱字。

但沙摩柯不是漢人,並無字。

所以王洪只能彆扭的稱呼其爲沙兄。

而沙摩柯在聽到王洪的這個建議後,他點點頭,對着王洪言道,“一切就按子狹說的辦。”

王洪就算不這麼建議,沙摩柯本來也是打算要停下來讓大軍休息的。

五溪蠻都是步卒,久居山林之中的他們,許多人從未騎過戰馬。

這十數日來沙摩柯爲了不耽誤軍情,一直嚴令族人加快行進速度。

雖然于山林之中步行,對於五溪蠻來說近乎是一種生存本能。

但再本能,也耐不住十數日來的急行軍呀。

故而就不說他身後這五千蠻兵了,就是異常雄壯的自己在連日的趕路之下,都覺得十分疲憊了。

也幸虧五溪蠻部衆善於在山林中奔走,否則若是走大道,十數日是不夠他們到達公安城外的。

而且如今公安城門緊閉,他們縱使走到城門之下,也進不入城中。

反而這五千蠻兵若貿然行進城下,有可能會引起城中守兵的誤會。

在沙摩柯下令可以稍事休息後,五千五溪蠻兵不禁爆發出一陣歡呼聲。

而後他們就紛紛,直接東一個西一個躺在了地上。

五溪蠻兵雖驍勇,但從未受過正統軍事訓練。

在沒有軍法約束之下,休息自然是他們怎麼舒服就怎麼做了。

而沙摩柯也直接坐在了地上。

身長近九尺的沙摩柯坐在地上後,竟比站着的王洪也沒低上多少。

(本章完)

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664章 長陵罵賊 劉曄吐血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場景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靈登場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531章 明光熠熠 漢胡重沓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440章 執意出兵 神威再臨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黃雀在後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363章 熱臉白貼 整改大軍第427章 兵分兩路 交州兵至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463章 空城計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118章 火燒公安 (十更,求首訂!)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625章 未央宣言 驚城槐裡第188章 蜀中雙英 西城會面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66章 關平請命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50章 夜襲第六百八十六章 悍然舉事 出師有名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212章 班底雛形 突聞噩耗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369章 人生抉擇 喊殺震天第427章 兵分兩路 交州兵至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637章 天命謂何 去逆就順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106章 公安內應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六百七十九章 挾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534章 龍捲洛陽 街亭街亭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221章 丕鵝丕鵝 益北雲動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第427章 兵分兩路 交州兵至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勢逆轉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489章 曹真咆哮 劉曄黯然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第267章 北伐戰略 關公病情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536章 兩大安排 艾維相隨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49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536章 兩大安排 艾維相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