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

曹彰選擇在今日出兵,爲的能一鼓作氣擊破漢軍大營。

爲了完成這個目的,曹彰對今日的準備不可謂不充分。

除去上百架投石車外,曹彰還幾乎將營內的魏軍精銳都帶了出來。

畢竟投石車雖然可以破營,但卻不能俘虜人。

曹彰想的是很美好的,或許漢軍的戰鬥力不弱,可步軍野戰相當看重軍心。

一旦投石車能夠以摧枯拉朽之勢攻破漢軍大營,漢軍大營的軍心定然崩潰。

到那時候魏軍對漢軍發起追殺,就猶如狼入羊羣一般容易。

曹彰身爲名將,他的想法是有道理的。

可惜戰場的局勢總是捉摸不定的,更何況他的對手是糜暘。

而以當下戰場中的局勢而言,爲狼的是誰,爲羊的又是誰,其實很是一目瞭然。

因爲軍心崩喪會極大損傷己方戰鬥力這一點,對於世上的任何一支軍團都適用。

看着不遠處的數千同袍,在滔天烈焰中不斷慘叫着,最終化爲菸灰在天地間消散。

wωw ⊙TTKдN ⊙C〇

這帶有強烈衝擊性的一幕,哪位魏軍又能受的了呢?

特別是在看到那漫天的大火,正在詭異的愈演愈烈,好似要焚盡天地間的一切後,曹彰身後的上萬魏軍更是膽寒。

火神放出的火,果真是不同凡響!

能被曹彰親自統帥的魏軍,自然是那曹魏的洛陽中軍。

若論軍心的堅定,洛陽中軍能被稱爲天下精銳之冠,自然是不比梁州軍差的。

可現在無論是再如何堅定的軍心,在看到眼前的一幕幕如人間地獄的慘景後,都會不可避免的產生動搖,甚至於退縮。

原本嚴密的魏軍陣型,變得漸漸騷動起來。

這種騷動很快被曹彰所知道。

步軍作戰,決定勝負的因素無非就那幾個。

軍心與陣型,都是當中很重要的因素。

但現在這兩個對步軍來說至關重要的因素,卻很明顯不利於魏軍,在這種情況下按照常理,曹彰應當會做出正確的決定。

這個正確的決定,便是退兵回大營——保存有生力量,好來日整軍再戰!

特別是在有數千漢軍,士氣高昂地朝他們衝殺而來的情況下。

那漫天的大火,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魏軍的士氣,可相反的是,卻直接將漢軍的士氣提升到最高。

背後站着神靈,何人會畏戰?

又何人不敢戰?

以曹彰的軍事能力,他當然能在局勢對己方不利的時候,做出正確的決定,他本來也是這麼打算的。

只是接下來另一支漢軍的舉動,卻讓曹彰變得猶疑不決起來。

那支漢軍人數不多,只有上千,這支漢軍正是丁奉所率領的那支。

當糜暘的令旗舞動之際,不止劉封率軍從大營中殺出,就是丁奉也立即率着一千漢軍,從一旁的別營中殺出。

不過按照糜暘的吩咐,劉封與丁奉乃是有着不一樣的作戰任務的。

劉封的作戰任務是要趁魏軍軍心崩喪之際,直接朝着魏軍的大部隊掩殺而去。

丁奉的作戰任務,是在劉封與魏軍鏖戰之際,趁機將魏軍制造的投石車拉回漢軍大營。

由於作戰任務的不同,所以劉封與丁奉的兩支漢軍,幾乎一開始就是朝着不同的方向奔去的。

儘管投石車所在的場地,不少地域都被烈火所覆蓋,但上百架高大投石車於平地上一排排列,佔據的場地是不少的。

石油引發的大火很猛是事實,可再猛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將上百架投石車所在的場地全部覆蓋。

而丁奉要做的就是,在那些大火還未蔓延開的地帶中,將不被烈火侵襲的投石車拉回漢軍大營。

這正是爲何糜暘會安排丁奉,來完成這個看似很簡單的任務的原因。

儘管烈焰不能一下子完全覆蓋投石車的場地,可週圍有烈火在蔓延也是事實。

滔天烈焰,是常人都會懼怕的事物。

要想完成這個任務,糜暘需要一位有膽氣,又十分擅長指揮部衆的良將。

丁奉無疑是最好的人選。

丁奉並未辜負糜暘的期望。

當丁奉率軍離投石車越接近,由大火燃燒而引發的熱浪,就越容易一股股拍擊到丁奉及上千漢軍的臉上。

熱浪侵襲之下,人是會感覺到難受的。

更何況觀那不遠處的烈焰,估計很快就會燒到這一處。

可丁奉的臉上,卻半分懼意都無。

連他身後的上千漢軍,也皆是如此。

一開始他們是怕的,而人在感覺到害怕的時候,總會下意識地在心中找個寄託。

於是他們想到了糜暘。

此萬朵火蓮是大將軍所喚,又擔心什麼呢?

這種想法在旁人看來,可能會覺得很傻,只是當下卻的確很大程度上讓上千漢軍穩定住了軍心。

畢竟要是曹真能做到糜暘做的事,那上萬魏軍也不至於怕成那樣子。

只要軍心不亂,那麼再加上丁奉的靈活指揮,那麼上千漢軍想要拉運回尚未被燒燬的投石車,還是不難的。

而讓曹彰感到猶疑不覺的,正是因爲他看到了上千漢軍正在當着搬運工,將投石車一架架朝着漢軍大營內拉去。

雖然由於投石車高大沉重,上千漢軍拉運的速度並不快,但漢軍每走的一步,都好像重錘一般敲擊在曹彰的心間。

糜暘一定是故意的!

故意要讓他看到,故意要讓他感到猶疑。

投石車對營壘的殺傷力,糜暘與曹彰都知道。

而且投石車是死的,它們將巨石投向何處,全看掌握它們的人是誰。

現在糜暘在曹彰的眼皮子下方,要將能夠對營壘大量殺傷的投石車拉運回去,引以爲己用。

試問曹彰看到這頗爲無恥的一幕後,又豈會不心生急切,又心生疑懼呢!

這糜暘都是這麼打仗的嗎?

曹彰不是傻子,他自然一眼就看穿了糜暘的真正意圖。

糜暘故意要讓他看到這一幕,爲的就是不想他下達撤兵的命令。

因爲他一旦下達撤兵的命令,那麼存留下來的投石車,將會直接被全數拉入漢軍的大營中。

到那時候,要是糜暘用魏軍制造出的殺傷力巨大的投石車,來攻擊魏軍的大營,曹彰又如何應對呢?

曹彰自問他沒有糜暘的那般本領,輕輕伸手一指就可在平地上生出滔天烈焰。

在這種前提下,那剩餘投石車是否被漢軍所得到,就等於是直接攸關着魏軍在街亭大營的安全。而要想不讓糜暘得逞,最好的辦法就是曹彰率軍前去阻擋丁奉所部,讓他無法順利地將投石車拉運回漢軍大營中。

只是這樣一來,魏軍就又陷入了糜暘的另一個謀算中。

上萬魏軍雖是精銳的洛陽中軍,但他們現在軍心沮喪加陣型騷亂,貿然野戰的勝算又有幾分呢?

就算丁奉只率領着上千漢軍出營,可劉封的數千漢軍可隨時支援丁奉,況且別忘了,丁奉的背後就是漢軍大營!

曹彰不認爲糜暘會不在大營中留有一支預備隊,就等着他“自投羅網”!

糜暘的企圖並不難猜。

可縱算猜出來了又有什麼用呢?

糜暘用的是陽謀。

陽謀不是陰謀,要用各種詭譎的手段來暗中影響別人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陽謀講究的就是堂堂正正,通過因勢利導、光明正大的手段,來讓敵人的命脈系在自己手中。

從而讓敵人無論怎麼做,最後做的都是有利於自己的選擇。

當日在第一次街亭之戰時,張郃就是利用類似的手段,從而迫使劉封不得不被他牽着鼻子走。

今日在同樣的一片戰場中,糜暘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將進退兩難的處境拋給了曹彰。

曹彰並未及時做出決斷,他的目光只是死死的看着那道挺立在營牆上的年輕身影。

雖然由於距離的問題,曹彰看不清糜暘的神色,更無法聽到糜暘說的話。

但在這一刻,周圍不斷傳來的魏軍哀嚎聲,及不斷映入眼簾的,許多投石車被一步步拉往漢軍大營的舉動,卻讓曹彰產生了錯覺。

他覺得糜暘現在一定也在營牆上注視着他,然後用嘲弄的語氣對着左右笑語道:“這一步棋,曹彰又該如何破呢?”

是呀,他又該如何破解呢?

本就無法破解。

正如當日的劉封一般,曹彰當下面對的就是一個死局。

因爲曹彰來說,街亭不能有失,也是他心中的底線。

而要想打破死局,唯有奮力一搏。

當曹彰的思緒迴歸後,他便看到身旁張郃臉上那焦急的神色。

曹彰能看的出來的,張郃自然也能看的出來,正因爲如此,他雖焦急卻不催促曹彰。

他知道曹彰心中的爲難。

隨後曹彰的決斷就傳入張郃的耳中。

“不能坐以待斃,唯有拼死一搏!”

拼死一搏,雖然會冒着巨大的風險,可要是不搏,街亭是一定守不住的。

兩者相害取其輕,張郃認同曹彰的決定。

於是在不久後,張郃便盡起副將的責任。

張郃高高舉起手中的將旗,不斷地朝前揮舞。

這是下令全軍發起進攻的口號。

面對這個將令,曹彰身後的上萬魏軍心中有着不解,但一向忠於曹魏的他們,還是不由自主地執行起曹彰的命令起來。

一聲聲雄渾的鼓聲,在上萬魏軍的步軍方陣中響起。

配合着雄渾的鼓聲,響徹在戰場中的,是上萬聲整齊有力的踏地聲。

在局勢對己方不利的情況下,上萬魏軍選擇的是前進!

居於營牆上的糜暘,一下子就看到了曹彰的選擇。

在得知曹彰如他預料的一般,要率軍奪回投石車後,糜暘邊笑邊拍着一旁鄧艾的肩膀說道:“我的這步棋,曹彰終究還是不能破!”

說這句話時,糜暘一點都沒耽誤他的指揮行動。

一面軍旗在丁封的手中陡然升起,隨着那面軍旗的擺動,戰場之中的丁奉與劉封也得到了來自糜暘的最新指令。

於是丁奉當下停止率軍返回的舉動,至於劉封則是率軍加快速度朝着丁奉的那處戰場趕去。

曹彰想以力破局,難不成糜暘還會怕他不成?

站在糜暘身旁的鄧艾,看着糜暘正有條不紊的指揮着漢軍的下一步行動,看糜暘那淡定從容的樣子,鄧艾的臉上滿是敬崇之色。

真不愧是他鄧艾的主君!

想想之前劉封與糜暘站在同一個位置上,是怎麼被張郃牽着鼻子走的。

再想想今日曹彰是如何被糜暘牽着鼻子走的,鄧艾的心中就有種解氣的爽感。

在今日這一戰打響之前,曹彰想的是怎麼用投石車破壞漢軍大營,而鄧艾等人想的是該怎麼阻止,魏軍投石車對己方大營造成傷害。

只有糜暘,他跳出了這個思維定勢,充分的運用己方已有的條件,步步籌算,讓魏軍一步步進入他的棋局中不可自拔。

這就是鄧艾、姜維等人最欠缺的帥才。

不止鄧艾,就是糜暘身後的蔣琬,這一刻看向糜暘的眼睛也是異彩連連。

觀大將軍之指揮,如飲佳釀,令人心曠神怡也!

就在蔣琬想着在回去後,該怎麼向諸葛亮複述今日所見的時候,糜暘一聲輕飄飄的詢問傳到了蔣琬的耳中。

“公琰,你方纔說今日必不缺鐵矢,可是真話?”

面對糜暘的這個詢問,蔣琬顯得有些茫然。

他乃謙謙君子,當然不會妄下斷言。

“臣自不會欺騙大將軍。”

覺得糜暘對自己有些不信任,尚年輕的蔣琬在回答這句話時,語氣中多上了幾分斬釘截鐵。

聽到蔣琬的回答後,糜暘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

“那你一會就拭目觀之吧!”

說完這句話後,糜暘漸漸收攏起臉上的笑容。

望着那越來越接近的上萬魏軍,糜暘的眼神中冷意不斷醞釀。

曹魏中軍之所以能被曹家天子百般信賴,乃是他們是曹操起家時的嫡系部隊擴充而來。

而當年徐州三屠時,不就是曹操的嫡系部隊造下的殺戮最重嗎?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想到此,糜暘直接一把奪過丁封手中的令旗,然後指揮起了營牆上的一衆漢軍。

在看到糜暘的指令後,營牆上的數百漢軍,紛紛又將一支支冷冰冰的鐵矢放入諸葛連弩的弩機中。

鐵矢今日夠不夠用,不由蔣琬說了算,也不由糜暘說了算。

要由魏軍留下的屍體說了算!

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496章 心有牽絆 自爲猛虎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訂閱,求票!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299章 以騎逐步 天道有常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295章 漢軍危機 他真的在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389章 匍匐如犬 劍削頂冠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549章 局勢突變 以勢破敵第448章 烈焰封場 變生肘腋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請假一日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勢逆轉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276章 益德急智 羣情激涌第269章 天子擔憂 關羽教暘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241章 陸續撤軍 董允失態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536章 兩大安排 艾維相隨第92章 馬上君王(求追讀!求票!)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632章 遙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365章 南鄭耀武 大變之兆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473章 三路合圍 爲師必勝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109章 關侯長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581章 心累糜暘 速召丞相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478章 南中變革 龍望北方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50章 夜襲第281章 來日之患 二氣丕鵝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54章 你不去,誰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291章 第二戰場 以身爲餌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