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欲引天火 佈局長安

姜維一路帶着糜暘,將他帶到鄧艾爲他準備的大帳中。

糜暘率軍到達街亭時,已經是下午時分。

再加上剛纔與滿寵交談耗費了不少時間,故而當糜暘到達自己的大帳內時,時間已經來到晚上。

丁封先一步進入大帳爲糜暘點燃了燭火,而姜維見天色已暗,便想對着糜暘告辭。

只是糜暘並未讓姜維離去。

糜暘讓姜維進入帳內,他還有一件事要與姜維商談。

姜維不疑有他,在糜暘的招呼下進入了寬闊的大帳內。

等姜維進入大帳後才發現,糜暘寬闊的大帳內,有着許多十分精緻的傢俱。

藉助着閃爍不停地燭光,姜維甚至發現糜暘榻上的被褥,也是用蜀錦製成,名貴非凡。

在看到這一幕後,姜維想起在他投效糜暘之前,魏軍中就流傳的關於糜暘的傳言。

據傳言中所說,糜暘雖百戰不殆,聲威冠於當世,但他在私生活上卻不怎麼剋制。

可能是出身於豪門的緣故,糜暘在私生活上並未承襲劉備節儉的風氣,相反的糜暘還頗喜歡錦衣華服。

哪怕是在應該一切從簡的戰時,糜暘也會盡量在私生活上,爲自己創造優渥的條件。

例如當年擒獲二申時,糜暘便是在一場盛大的宴會上做到的。

這在當世的主流觀念中,當然會認爲糜暘是個“愛鋪張,喜奢華”的人。

這一點糜暘與百年前的霍大司馬頗爲相似。

以往姜維只以爲這些都是魏軍對糜暘的誹謗,但今日親眼所見,無疑證實了以往姜維聽聞的傳言。

只是哪怕知道傳言是真的,姜維也沒有太過在意這一點。

私德不夠完美的確是個不足,可在糜暘那亮瞎眼的功績下,這點不足卻完全能讓世人理解或接受。

猶如當年的霍大司馬一般,只要他能爲大漢不斷建立功勳,在他的個人享受方面,誰又敢指摘他什麼呢?

姜維略微多注視了一會糜暘的蜀錦被褥,他的這個反應被糜暘看在了眼中。

糜暘自然知道姜維在想什麼。

不過他喜歡不分場合享受好的生活條件,倒不完全是爲了滿足個人的慾望。

糜暘主要是通過這種方式,讓自己與一位姓王的“千古名臣”劃清界限。

他不聖,勿cue。

他的這種想法劉備也知道,因此當有諫官告知糜暘的這個毛病後,劉備不僅沒怪罪糜暘,反而大笑着賞賜了糜暘不少金銀細軟。

例如榻上的那由蜀錦製成的被褥,便是劉備命少府製成千里送來給糜暘的。

見姜維的目光從蜀錦被褥上抽回,糜暘不以爲意地言道:

“伯約可是有諫言與孤?”

面對糜暘的詢問,姜維立即答道:“帳內之事,非臣下可以非議的。”

聽完姜維的回答後,糜暘的臉上浮現笑意。

他招呼着姜維來身前坐下,然後對姜維言道:“不久前孫權爲討好孤,曾特地命人從江東送來一支樂隊。

孤一直忙於公務,倒是未曾欣賞過那支樂隊的風采,也是頗爲可惜。

待我軍還於舊都後,孤會在長安城內設宴,到時候邀卿與孤一同欣賞東南之音。”

糜暘對姜維就像對好友一般,誠摯的發出了邀請。

只是姜維在聽到糜暘的邀請後,臉色卻陡然嚴肅起來。

剛剛坐下的他重新站起身,對着糜暘一拜後:“昔岑彭率師,來歙杖節,鹹見害於刺客,今大將軍位尊權重,大漢國運繫於一身,宜鑑前事,少以爲警。”

“孫權爲人暇眥必報,公安一戰大將軍又與孫權結有血海深仇,更宜警之!”

爲何姜維一開始在看到蜀錦被褥時不勸諫糜暘,反而是在聽說孫權給糜暘送樂隊後會勸諫糜暘呢?

原因就在於姜維對孫權這個人,是不太信任的。

孫權兩面三刀的性格,當下可謂是天下皆知,況且江東民風彪悍,一向善出刺客。

在這種種原因下,姜維覺得爲保險起見,覺得還是提醒一下糜暘的好。

姜維突然的勸諫讓糜暘一怔。

但他很快就笑了出來。

類似的諫言,糜暘還從劉備的口中聽過。

相比於姜維,劉備的話就直白很多了。

“孫權賊子,必有所圖。

況你若喜好歌舞,朕之宮廷樂隊送你又何妨,何須孫權諂媚?”

說實話,就算沒有劉備與姜維的諫言,糜暘對孫權送來的樂隊也是抱有戒心的。

三國時期,原本就有不少大人物死於刺客之手,從而大大改變了歷史的進程。

而糜暘是有自知之明的人,天下間想要他性命的肯定有孫權一人,卻不止是孫權一人。

糜暘之所以在有戒心的情況下,還將孫權送來的樂隊留下,心中乃是有着一層不爲人知的盤算。

不過糜暘還是開心於姜維今日對他的諫言。

糜暘笑着對姜維說道:“卿所言,孤已知曉,會多加小心的。”

在聽到糜暘這麼說之後,姜維方纔放下心來。

隨後姜維便又重新坐了下來。

等姜維坐下後,糜暘立即對姜維說出來,他今日將姜維留下密談的原因:

“不知伯約還記得固山一戰時,驃騎將軍對賊軍施展火攻時的事?”

見糜暘陡然提起這件事,姜維的臉上浮現了慎重之色。

在郭淮率軍攻打固山時,姜維因爲受傷並未在軍中。

可是在後來他回到軍中後,他曾聽不少魏軍將校提起那一日馬超火燒魏軍的場景。

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怎一個慘字了得。

那種慘況儘管未親眼所見,只是有所耳聞,卻也足夠讓人不寒而慄。而姜維也是聰慧之人,在回憶了往日的聽聞之後,姜維瞬間反應過來道:

“大將軍是想借助那等天火,擊破曹彰?”

姜維的反應不可謂不快,而他也的確猜中了糜暘的一部分想法。

“然也。”

“賊軍最近使用的投石車,無論威力再怎麼大,也終究是木質構造。

或許賊軍謹慎,會在投石車表面覆蓋在生牛皮,用來抵禦火攻。

可生牛皮能抵禦尋常火攻,又豈能抵禦天火乎?”

糜暘不想給姜維普及科學知識,於是他只能順着姜維的話,將由石油引發的大火稱之爲天火。

姜維在聽完糜暘的話,臉上浮現了喜色。

之前魏軍投石車的威力巨大,一直是他們心中的一塊大石頭。

沒想到糜暘一來,就果真如他所說的那般,想出了破壞魏軍投石車的辦法。

奇怪的是,明明他之前就知道有着天火的存在,怎麼就沒想到運用天火破壞魏軍投石車的這個辦法呢?

其實這不能怪姜維。

經過馬鈞改造後的投石車威力巨大,能對漢軍的營壘造成很大的威脅,這是曹魏生產力領先季漢的一個表現。

轉輪式投石車,是在曹魏原來的霹靂車的基礎上改造而來,而似霹靂車這種當世一流的攻城器械,季漢並不具備。

不是劉備與諸葛亮不重視這方面的發展,只是季漢的基本盤大多處於南方,在當世,南方很多都是處於未開化的階段。

論技術的積累,論工匠的人數與技藝,再論國力對軍事武器研發的保障,季漢都是大大不如曹魏的。

這一點是事實。

哪怕糜暘想扭轉這種局面,可技術發展要有強大的國力支撐,要有完善的制度保障,還要有相應的人才儲備,並且要遵循時代發展的客觀規律等等。

這以上種種皆從根本上限定了,要想發展先進的技術,不是上下嘴脣一碰就能完成的事。

另外姜維不能想到用“天火”破壞馬鈞的轉輪式投石車,還因爲姜維在思想上有着身爲古人的侷限性。

在當世科學二字對世人來說,尚未有一個系統性的理解。

介於這種時代背景,馬鈞的轉輪式投石車在當世就好像魔法一般。

面對不能理解的“魔法”,世人通常只會按照常識,想着用兵法來以力破法。

卻不會下意識的發散思維,想着通過其他的方式來破解魔法。

但糜暘他是穿越者。

在後世有句話叫做“用魔法打敗魔法!”

糜暘是懂得在科學技術一道上,如何實現彎道超車的。

糜暘讓姜維近身,然後他在姜維耳邊耳語了一番。

糜暘講的話只有姜維能聽到,而姜維隨着聽得內容增多,他臉上震驚的神色也愈多。

大將軍,是如何知道這些的?

他明明不是涼州人士呀!

在耳語完後,糜暘也注視到了姜維臉上震驚的神色。

類似的神色,當初在糜暘見到諸葛連弩時,他的臉上也出現過。

不過他並未有解釋的打算。

有時候上位者,是需要保持一定的神秘感,來加強自身的威嚴的。

在吩咐完一切後,糜暘對着姜維言道:

“明日天一亮,你就率五百精兵馬上出發。

待到達目的後,務必要按照孤所說的去做。

待你歸來之日,便是孤破敵之時!”

糜暘的話讓姜維再次起身,他對着糜暘慎重的一拜後,便走出了大帳之外。

姜維深知糜暘能將如此重要的任務交給他,除去他是涼州人士的原因外,還因爲糜暘看重他。

姜維是不會讓自己辜負糜暘的看重的。

姜維離開大帳內後,糜暘讓丁封喚來隨軍的王洪。

待王洪來到身前,糜暘立即問他道:

“孟達可有消息傳來?”

當初孟達在糜暘的授意下,進入扶風郡攪弄風雲。

算算時間,這件事也過去了一個月之久,按理說孟達該有一些成果傳來纔是。

只是王洪在聽完糜暘的詢問後,卻對着他搖頭道:

“尚未。”

隨着成爲情報頭子的日子越來越久,王洪的言語也變得越來越言簡意賅。

在得到這個答覆後,糜暘的眉頭皺了起來。

他不在意孟達的生死,他在意孟達生死的消息。

可很快的,糜暘暫時便將這件事放下。

一道新的命令從他口中發出:

“傳信給華安,孤要長安的城防圖,越詳細越好。”

對於糜暘新的指令,王洪很快便領命而去。

等王洪也離開大帳後,大帳內重新陷入了寧靜之中。

片刻後,糜暘一聲自語在大帳內響起:

“天下第一堅城?

那就看看你是不是真的那麼硬!”

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37章 魏王吐血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642章 丕鵝離世 天不祚魏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581章 心累糜暘 速召丞相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569章 曹彰發笑 魏軍昇天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564章 欲斷後路 先遣雄鷹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367章 演武之效 三長制出第54章 你不去,誰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221章 丕鵝丕鵝 益北雲動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383章 漢帝欣喜 越亂越好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133章 陸遜自薦 內亂將起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180章 擊掌盟誓 永不相負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勢逆轉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291章 第二戰場 以身爲餌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473章 三路合圍 爲師必勝第320章 良臣羣起 太守人選第655章 定下國策 孫登妙用第25章 于禁跪伏第628章 無一男兒 運動作戰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第4章 父子對質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22章 出獄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讀)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92章 馬上君王(求追讀!求票!)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502章 萬鈞漢水 齊灌魏營第545章 彙集精兵 廢荊入豫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348章 精兵強將 共震異心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424章 二擒二縱 世之良謀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14章 接班人第267章 北伐戰略 關公病情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238章 突然襲擊 城門大開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296章 玄色洪流 西涼鐵騎第448章 烈焰封場 變生肘腋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風骨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訂閱,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