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

在座的魏將大多都是曹洪多年的舊部,他們對曹洪的決定自然不會有所疑問。

至於其他的魏將,例如楊阜,就算心中想阻止曹洪,他卻沒那個機會說出口。

因爲曹洪在駁斥了那名魏將之後,便將他的計劃和盤托出。

當知道曹洪的全盤計劃後,原本心中還有些疑慮的魏將,心中的疑慮也漸漸消散了。

曹洪的計劃,的確從每個方面都將風險降到最少了。

而就是曹洪的這個計劃,將楊阜一切勸諫的話,給直接堵了回去。

楊阜是護軍,有臨機挾制曹洪的權力,可這權力不是可以亂用的。

特別是曹洪還是正兒八經的曹魏宗親。

再加上憑良心講,曹洪的戰術安排並沒有什麼問題。

楊阜現在是可以用出挾制曹洪的權力,可若是他的這次挾制,真的導致曹洪錯過拿下陽平關的良機了呢?

到時候別說遠在洛陽的曹丕,恐怕是對他寵愛有加的曹真,也會生生將他吃了。

楊阜對魏家天子的性格再是瞭解不過——刻薄寡恩。

別看楊阜現在既是涼州刺史,又是曹魏中路軍的護軍,看起來權力隱隱還在曹洪之上。

可這些是建立在楊阜能爲大魏帶來益處的前提下。

當這個前提失去並且楊阜的所爲引起衆怒後,那麼以曹家人的性格,楊阜知道他是免不了被曹丕拿出來殺雞儆猴的。

生活在權謀的大染缸中,楊阜早已拋棄了早年出仕時的純粹,權衡利弊的思想已經深深刻在他的骨子中。

而現在正是這種思想,讓往日一向剛正的楊阜,變得對是否要動用權力挾制曹洪猶疑不定。

楊阜臉上的猶疑,讓一直在默默注視他的曹洪察覺到了。

見楊阜只是猶疑,並沒有直接出言反對,曹洪心中暗自鬆了一口氣。

趁着楊阜猶疑的空檔,曹洪乾脆利落的安排着一系列作戰任務。

這些作戰部署,原先就在曹洪的腦海中覆盤過無數次,現在曹洪只是將它們從腦海中複述出來,速度當然是極快的。

於是在楊阜還未等腦海中的天人交戰出結果之後,曹洪就已經佈置好了所有作戰任務。

當曹洪完成這一步之後,代表着楊阜再無開口的可能。

安排之前出言阻止,那是爲國家考慮,主將安排之後還貿然推翻他的所有決定,這很難不讓人以爲,楊阜是在公器私用。

楊阜最後只能在心中深深嘆了一口氣。

楊阜不是爲魏軍的前途未卜而嘆息,畢竟他心中對吳懿的請降,的確也沒多少懷疑,他方纔的猶疑只是內心的謹慎在作祟罷了。

楊阜是在嘆息,爲何信使來回會如此慢呢?

若信使能及時帶回曹真的消息,那樣無論是戰是退,一切的後果來日都可以推脫到曹真的身上,這纔是楊阜心中最理想的狀態。

只不過當現在塵埃落定之際,說這些又有什麼用呢?

楊阜心心念唸的信使到哪裡了呢?

大半個月的時間,信使纔剛剛來到興勢的魏軍大營之外。

不是楊阜派出的信使偷懶,只是由於中路軍與東路軍爲陽平關所阻隔,所以兩軍互通消息之時,信使要越過綿延險峻的山道。

再加上消息閉塞,楊阜派出的信使在出發前,都還不知道曹真現在身在何處。

這種種客觀條件上的不便,才導致了信使這麼慢才尋找到曹真的所在。

只是這位信使還是盡責的,在來到興勢的魏軍大營後,信使馬上自證身份請求魏軍斥候帶他去見曹真。

魏軍斥候在查驗過信使的身份之後,便立即將楊阜的信使朝着曹真的大帳內帶去。

近來曹真的心情很不好自不必說,當他聽到楊阜有使者到來後,他的心情更加糟糕上了幾分。

若是正經的公務的話,應當是曹真派遣使者前來纔是,現在卻是楊阜的使者前來拜見他。

想到楊阜的護軍身份,曹真的心中頃刻間浮現一個反應——這是楊阜有事要彈劾曹洪了。

在曹魏的政治環境中,官員之間互相彈劾攻訐實在是常有的事。

莫說是尋常關係的官員之間,就是往日的知己好友,也可能有日會成爲坑害你的一把利刃。

就例如名滿天下的崔琰,就是死在這方面上。

好友都尚且如此,更別說曹洪與楊阜一向不合了。

曹真知道當楊阜任命爲曹洪的護軍後,這樣的事難免會發生,但他卻沒想到這樣的事,會在他心情最壞的時候到來。

最可氣的是,楊阜的信使他又不能不見,萬一是真的有要緊事呢?

曹真冷着一張臉,接見了楊阜的信使。

楊阜信使在看到曹真的那一剎那,心中一直緊繃着的一條線終於放鬆下去。

半個多月的艱辛跋涉,終於能見到大將軍了。

楊阜的信使沒有耽擱,他馬上將楊阜的親筆信送至曹真的手中。

曹真有些百無聊賴的拆開楊阜的信箋看了起來。

可是還未看一會,曹真便馬上被信箋中的內容驚到了。

陽平關守將吳懿請降,曹洪有意接受。

當知道這件事後,這件事就猶如一道劃破漆黑天際的閃電,將曹真內心中近來日來的最大迷惑給解開。

爲何糜暘會突然調遣魏延的五千大軍去陽平關。

這便是爲何!

曹真的本領絕不在當世的任何名將之下,他之前之所以無法洞悉這一點,不是他無能,只是他手中缺乏關鍵性的情報。

現在當關鍵性的情報落入他手中後,很多事曹真就順理成章的想通了。

若是沒有魏延的那五千大軍,曹真可能也會對吳懿請降一事半信半疑。

但現在曹真卻知道,吳懿一定是假意投降。

甚至

想到這令人窒息的一點,曹真不禁以手捂嘴劇烈的咳嗽起來。

秋季來臨,天氣漸漸轉冷,曹真近幾日又一直操勞于軍務,導致感染了些風寒。

現在在心情的劇烈起伏之下,他的病情瞬間被牽動起來。

曹真的劇烈咳嗽,嚇壞了守護在他周圍的親衛,有不少親衛跑至曹真的身前,用焦急的語氣詢問他的狀態。

面對親衛的詢問,曹真顧不上關心自己的病情,他現在就猶如一隻咆哮的猛虎一般,通紅着眼睛對着親衛大聲吩咐道:

“速將劉侍中召來!”

在曹真的急切催促之下,一名親衛當即以最快的速度跑出曹真的大帳之外。

這突如其來的發生的變故,直接將楊阜的使者嚇得呆愣在原地。

他只是簡簡單單的來送封信而已,怎麼會料到曹真在看到這封信的內容之後,會發生這麼大的變化。

就在楊阜的信使戰戰兢兢的時候,曹真用危險的目光看向了他。

曹真充滿威懾的冰冷眼神,直接將楊阜的信使嚇得跪倒在地。

曹真可不管楊阜的信使怕不怕,他伸出有些顫抖的手指向楊阜的信使言道:“你即刻迴轉武街,告訴楊阜無論如何,一定要阻止驃騎將軍出兵。”

“一定要!”

曹真的語氣充滿了嚴厲。

曹真的嚴厲嚇得楊阜的信使叩頭不已,在叩頭之後,他便着急的朝着大帳外跑去。

儘管這半個多月來他很累,但是比起累,楊阜信使更怕自己性命不保呀。

在楊阜的信使狂奔而出之後沒多久,劉曄就急匆匆的來到曹真大帳中。

劉曄知道曹真如此急召他,一定有着要緊事,所以這一路上他半點都未有耽擱。

當看到劉曄來到身前後,曹真脫口而出的一句話,讓劉曄嚇得停止住了行禮:

“糜暘在陽平關,糜暘在陽平關呀!”

曹真的語氣充滿着悔恨。

他悔恨自己爲什麼沒早點看穿這一點。

而劉曄在聽到曹真的這個判斷後,他整個人還是處在一副迷茫的狀態中。

雖然他之前猜測糜暘有可能不在興勢,但漢中這麼大,要塞又不少,曹真爲何一定篤定糜暘在陽平關呢?

難道僅僅是因爲魏延那五千大軍嗎?

見劉曄臉有迷茫,曹真起身走到劉曄身前,將手中楊阜的書信遞到他手中。

劉曄馬上接過書信看了起來。

當看完書信中的內容之後,劉曄的臉上浮現驚駭的神色。

魏延統率的五千精銳梁州軍,千辛萬苦一定要到達陽平關。

陽平關守將吳懿又突然要向曹洪請降。

自魏軍進入漢中以來,糜暘從來未曾真正在魏軍面前露面過。

當這三條線索串聯在一起時,一個事情的真相不難呼之欲出——吳懿是詐降,糜暘在陽平關,而他突然急命魏延率五千漢軍入陽平關,爲的便是攻擊上當的曹洪!

一個板上釘釘,卻又讓曹真與劉曄二人難以接受的真相,在他們的心中直接成型。

在這個真相之下,曹真與劉曄又豈能會不感到驚駭呢?

糜暘可謂是天下最愛用詐降之計的名將,與當年的名將周瑜簡直是不分伯仲。

而且最重要的是,曹仁血淋淋的事例,可還未消散多久呀。

劉曄一下子明白了曹真尋找他的目的。

曹真是希望他能想出一個計策,能爲中路軍化解這場危難。

劉曄也不愧是當世奇士,之前他不能判斷出魏延的真實目的,只是他手中的情報不足,現在當洞悉漢軍的真正用意後,不過片刻之後,劉曄便有計策獻上:

“大將軍勿憂。”

“方纔大將軍已經讓楊涼州的使者回轉,驃騎將軍若要率領大軍前去接收陽平關的話,短時間內也無法成行,或許楊涼州的使者來得及在驃騎大軍出兵之前趕回。”

方纔曹真告知了他急忙讓楊阜信使迴轉阻止曹洪的事。

只是劉曄在說這番話的時候,底氣卻不怎麼足。

來時半個多月,回去還能三日就到不成?

他說這番話更多的目的,是想寬慰曹真。

在寬慰完曹真之後,劉曄又緊接着說道:“縱算楊涼州的信使趕不及,驃騎大軍已經率領大軍前往陽平關。

可驃騎將軍乃是知兵之人,加之他手中握有精兵數萬,而糜賊縱算急召魏延五千精兵入陽平關,陽平關的兵力也定然遠遠不如驃騎將軍。

在這種情況下,糜賊是沒辦法全殲我軍的。”

“我料糜賊的目的,在於大勝我軍一場,以提振士氣。”

聽到劉曄的這個分析,曹真不由得點了點頭。

儘管他與曹洪不和,但也知道曹洪是有本事的。

哪怕曹洪再笨,也不會乖乖地帶着數萬大軍進入漢軍的伏擊圈中。

而只要漢軍不借助山谷這種險要的地勢,對魏軍進行伏擊的話,憑藉幾千漢軍的數量,的確沒辦法硬生生吃掉曹洪的數萬大軍。

可這點也只是猜測,而且過於聽天由人,並不保險。

所以曹真繼續將目光看向劉曄,希望他有更好的辦法。

在曹真目光的注視之下,劉曄眼中閃過精光,他對着曹真言道:

“陽平關始終是漢軍的命門所在,既然糜賊拿這命門誘驃騎將軍入局,那我軍自然也可以用這個命門反制糜賊。

大將軍可下令漢城外的費耀所部轉向西進,並且大將軍應當親提大軍朝着陽平關奔襲。

糜賊手中兵力本來就不多,他爲了擊敗驃騎將軍,肯定會將大多兵力佈置在關前。

這時若我軍突然襲擊陽平關背後,是有可能趁機拿下陽平關的。

再險要的關卡,若無士卒守衛,那也只是形同虛設而已。”

當劉曄的這個計策說出來後,曹真的眼中浮現了亮光。

是呀,不管怎麼說,魏軍已經初步完成了對漢中的合圍。

在這樣的戰局之下,陽平關其實是腹背受敵的,這一點縱使糜暘再如何詭計多端,也無法改變。

而魏軍恰恰可以利用這一點。

兵無常勢,便是這個道理。

若是陽平關背後的魏軍能趁糜暘不備,一舉奪下陽平關,縱使曹洪大敗又如何呢?

陽平關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

“縱算我軍不能順利奪下陽平關,只要我軍大部出現在陽平關背後,糜暘就勢必不敢分派太多兵力前往關前。

若兵力不多的話,驃騎將軍又會有什麼危險呢?”

再好的計策要想成功,最重要的就是執行這一步。

而士卒便是執行計策的基本載體,若魏軍能將漢軍大部吸引來關後,糜暘有再好的計策,那也只是一紙空文而已!

劉曄的計策讓曹真拋卻了心中的所有煩惱。

“傳令三軍,明日拂曉朝着陽平關全速出發!”

“漢軍能急行軍,孤之虎賁亦能!”

這一戰誰輸誰贏,還尚未可知。

第642章 丕鵝離世 天不祚魏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446章 攻守易勢 慈不掌兵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92章 馬上君王(求追讀!求票!)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188章 蜀中雙英 西城會面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22章 出獄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632章 遙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訂婚啦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664章 長陵罵賊 劉曄吐血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第279章 寒風如刀 驃騎憂懼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569章 曹彰發笑 魏軍昇天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422章 多智雍闓 上元夜襲第313章 兩件大事 急召糜暘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429章 內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七百四十九章 挑首罵戰 善誅人心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558章 欲引天火 佈局長安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672章 三杯相敬 極盡暢快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427章 兵分兩路 交州兵至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7章 懾服徐詳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七百一十章 數日之差 力排衆議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569章 曹彰發笑 魏軍昇天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六百七十九章 挾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651章 逃難之馬 孫問荊州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627章 伏擊魏軍 日月重開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371章 身死族滅 孤即梁州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範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393章 成都急報 南中將亂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438章 劉禪叩頭 誰家天下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422章 多智雍闓 上元夜襲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212章 班底雛形 突聞噩耗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427章 兵分兩路 交州兵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