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

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

無論朝代如何變更,社會如何變革,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

家人宗族觀念,一直是中華民族精神內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對於在場的大多數出身農民的百餘將校來說,你跟他們講什麼建功立業,講什麼國家興亡,大多數人都很難有所感觸,

他們不是高高在上的肉食者,他們沒讀過什麼深奧的春秋大義,所以他們很難與史書上所記載的,那些仁人志士產生什麼精神上的共鳴,

但要是跟他們講保家守鄉這四個字,

他們都懂,

他們也都願意爲此付出自己的一切!

糜暘通過自己的回憶,他用最真實的情感,用最樸素的語言,描繪出了一副屠城之後的人間煉獄慘象,

這讓衆人聽後,都感覺恍若身臨其境一般。

莫說跪地的這百餘將校了,就是立在糜暘身後的于禁與關平二人,

饒是他們經歷過無數殺戮,但他們在聽後,心中也久久無法平靜。

于禁雖原是曹魏中人,但出身並不高的他,心中也一直十分抗拒屠城這種行爲。

有些事看起來就像已經癒合的傷疤,但是當將其再度揭開後,

最後就會發現,那個傷口依然還會流血湍湍。

在糜暘最後的一聲怒吼之後,跪地的百餘將校的臉上,哪裡還有方纔的惴惴不安的離去之意,此刻他們臉上俱是氣憤與後怕之色。

氣憤是因爲孫權的屠城之舉太過血腥。

後怕是因爲,他們覺得如果他們真的棄城而逃而導致公安失守,那江陵可能也會面臨當年江夏所經歷過的悲劇,

這樣的猜想,令他們心中後怕不已。

幸虧大錯還未鑄成。

氣憤與後怕的神情交替閃爍之後,百餘將校的臉上,最後都出現了悔意。

糜暘見狀,他起身來到跪地的百餘將校之前,

在這百餘將校最前方,是糜暘剛剛點名而出的王安,

糜暘俯身以手輕撫王安之背,

他輕輕說道,

“王安,王安,我擔憂你這一去,江陵從此不安矣。”

正如方纔糜暘看似是問王安一人,實則是在問百餘將校一般,

如今糜暘這番話看似是在對王安一人訴說,

其實他也是在對在場的所有將校訴說,

而當糜暘這句話一出,加上他方纔所說的那些話,

王安再也繃不住了,

他跪地的身軀再度彎了一個大幅度,

隨後口中帶着些哭聲充滿悔意得說道,

“主簿,俺錯了,俺有罪。”

王安此話一出,就如一顆石子落入了一塊平靜的湖面一般,瞬間引起了一圈圈波瀾。

而這波瀾正在以王安這個中心點,快速的向外輻射而去。

跪地的百餘將校大都如王安一般,向糜暘紛紛請罪,這時的他們,心中再無一絲逃離之意,

他們不是都不怕死,但相比於自己的生死,他們更怕家人蒙難。

而當這個場面一出,在糜暘身後的關平忍不住心中的激動,差點就要驚呼出聲,

大事成矣。

萬萬沒想到,本來一場足以顛覆公安局勢的暗流,如今被糜暘這麼三言兩語之間輕易化解了。

而於禁亦是深深地看向糜暘,

這頭麋鹿,頗有幾分當年魏王的風采呀,

既然這樣,如果公安此戰他能打贏了,

那自己又何須一定要重投魏王麾下呢?

糜暘不知于禁的心思,他見百餘將校大多已經請罪,時機已然成熟。

因此他扯下自己左手的袍袖,高舉自己的左手高聲喊道,

“今願意留下與我一起守衛鄉土者,可左袒也。”

現在正值寒冬,沒有了衣物禦寒的糜暘左手,在寒冷的空氣中很快就失去了知覺。

但他的這番舉動,卻勾起了在場衆人身體裡所流淌的熱血,

只見王安當先如糜暘一般用力扯下自己的左袖,而後他將佈滿傷痕的左手狠狠砸在地上,

而王安一行動,很快的,

百餘將校中許多人,也紛紛扯下自己的左袖,

只見此時在糜暘身前,足有大幾十位彪行大漢光着左手,以左手拄地,

他們挺直自己的身軀,隨後齊聲慨然地喊出了一句話,

“屬下皆願!”

這時一陣寒風吹過,吹起了糜暘鬢角處的髮絲,

髮絲飛舞,擋住了糜暘的目光,但卻擋不住糜暘身前那些軍人的豪情。

百餘將校中有自私自利之人,但他們中大部分的人,依然都還是有熱血的。

這一幕,刺激的關平也幾欲想扯下自己的左袖,

就連那于禁看到這一幕,也下意識的摸了摸自己的左臂。

但他很快就意識到了自己異常的衝動,

他有些恍惚,

他嘴裡喃喃的低語着大漢兩個字,

恍惚之中,他似乎看到了四百年前的長安中的場景,

他看到了有位白髮蒼蒼的老者,如這時的糜暘一般,舉着赤裸的左臂正鬚髮皆張的喊出那句,

“爲呂氏右袒,爲劉氏左袒。”

古有周太尉左袒重開大漢天,

今有糜主簿左袒護衛大漢城,

大漢,難不成還真能起死回生不成?

我不信!

見已經收服了大部分將校的心,糜暘心中大喜。

他命人取來數十碗烈酒,而後他命人將這數十碗烈酒,一一分給了左袒的諸將校們,

在諸將校手中都拿到烈酒之後,糜暘命跪地的將校們先起身,而後他當先舉起自己手中的酒,

他辭色壯烈的說道,

“諸位是軍人,今日開始,我也是軍人。”

“爲解家鄉刀兵苦,軍人何須馬革裹屍還?

“若公安有一日有所不保,我將與諸位,一同死於這邊野。”

說完後,糜暘擡頭將手中的烈酒一飲而盡,在飲盡手中酒之後,他將手中的酒碗狠狠的摔在地上,

酒碗觸地瞬間而碎。

在糜暘摔碗之後,他身前的諸多將校也如糜暘一般,在喝完手中烈酒後,將酒碗摔地,

衆多酒碗蹦碎的聲音,響徹在廣闊的校場之中,

在這衆多雜亂的聲音當中,

諸多將校又齊齊跪地,

他們跪在地上對着糜暘抱拳一拜,

口中齊聲吶喊道,

“願爲主簿效死。”

數十位壯漢堅定的聲音,在校場中騰空而起,而後在空中久久不願散去。

有這數十位壯漢的支持,公安那三千守軍,

人心已盡在糜暘。

(本章完)

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第448章 烈焰封場 變生肘腋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53章 你可知五溪蠻?第23章 誅心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672章 三杯相敬 極盡暢快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382章 諸葛失望 劉禪憤怒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282章 忠臣喋血 要戰便戰第462章 兵無常勢 曹洪退兵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367章 演武之效 三長制出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讀)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七百三十九章 兩將合謀 可抵糜暘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280章 惟賢惟德 孟起拜服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282章 忠臣喋血 要戰便戰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章推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502章 萬鈞漢水 齊灌魏營第532章 漢皇冬狩 夙願將償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七百五十章 以祭挫敵 睥睨天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33章 誰敢殺我?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532章 漢皇冬狩 夙願將償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讀)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191章 河谷練兵 笑裡藏刀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50章 夜襲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463章 空城計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陽失陷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649章 遂敵所想 鄧艾斷後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651章 逃難之馬 孫問荊州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