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局勢變化 郭淮到來

漢章武二年十二月,剛剛帶領漢軍取得一場大勝的諸葛亮,在留下部分兵馬守衛僰道後,便帶領着其他大部漢軍乘勝追擊一路南下,來到了越嶲郡的闡縣之外。

當諸葛亮的大軍到達闡縣之後,由於僰道之戰的大獲全勝,諸葛亮在南中的威名大漲。

故而原本附逆於高定的闡縣縣長,在諸葛亮領軍到來的那一日,便立刻主動打開城門迎接諸葛亮的大軍入城。

闡縣縣長的首鼠兩端自然瞞不住諸葛亮,可諸葛亮並沒有懲罰闡縣縣長的打算。

闡縣只是一個小縣,縣內連數百縣兵都難以招募,面對着勢大的叛軍,闡縣縣長當初附逆也是無奈之舉。

若是他不附逆,高定乃是彝族首領,他是很有可能做得出屠城這種事的。

況且闡縣縣長的選擇,與南中大部分縣長的選擇一樣。

南中的大部分縣治並非都心向叛軍,他們之所以會選擇附逆,只是在叛亂剛發生的時候,他們勢單力孤,在這種情況下附逆是自保的最好選擇。

當然若是僰道之戰諸葛亮敗了,那麼闡縣縣長肯定對高定亦會愈發忠心。

一正一反,皆因時勢而變。

諸葛亮不僅沒有懲罰闡縣縣長,還在言語上多加撫慰了闡縣縣長一番。

諸葛亮的態度讓闡縣縣長感激涕零不已。

見已經安撫住闡縣縣長,諸葛亮便指揮着萬餘漢軍入駐闡縣,修整城防,想着將闡縣當做他平定越嶲郡的一個臨時基地。

這也是諸葛亮安撫闡縣縣長的一個原因,由於接下來闡縣是他的臨時駐兵基地,那麼闡縣的安穩當然是頗爲重要的。

而闡縣的安穩,離不開縣長這地頭蛇的大力支持。

另外他今日對闡縣縣長的態度,遲早會通過闡縣縣長的口宣揚出去。

待這件事傳遍整個南中後,聽聞這件事的其他各縣縣長,心中對諸葛亮漢軍的到來就不會太過牴觸。

有着這樣的心理,只要時勢繼續朝着漢軍有利的一方面發展,那麼南中將來就會有更多像闡縣縣長這般的人出現。

這便是諸葛亮對於南中之亂,在政治方面採取的攻心之策——只誅首惡,不問附從。

等安排好大軍入駐闡縣的事務後,諸葛亮便派出大量的斥候,探查着高定與孟獲的動向。

上個月僰道縣外那一戰,可以說給高定與孟獲的叛軍造成了有力的打擊,但那一戰尚不足以將這二人的部族都打散。

據後來打掃戰場收集到的情報可知,在僰道一戰中萬餘彝軍戰死者有千餘,被俘者兩千餘,剩下的將近七千餘人皆四散逃脫了。

在對敵軍的損失有了一個清晰的瞭解後,饒是諸葛亮也曾暗暗感慨過:彝人果然善奔。

只是在感慨完之後,諸葛亮便意識到南中的平亂戰爭還有幾場惡仗要打。

若是與曹魏或者江東交戰,哪怕同樣他們的軍隊戰敗後逃逸的居多,諸葛亮卻不會有此憂慮,可南中的彝軍卻不同。

彝軍是以部族爲基礎構成的一支軍隊,這樣的軍隊存在着軍紀不嚴明,訓練不充分的弱點,但它也有着十分顯著的優點。

這個優點便是他們對自己首領的歸屬感十分強,畢竟他們的首領實際上就是他們的大家長。

在這一個優點之下,魏軍或者吳軍若大量逃散了,可能很多就順勢不會迴歸軍中,就算迴歸也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可彝軍卻不會有這層擔憂。

依照諸葛亮的推算,不用多久高定與孟獲就會將自身逃散的大部分族人,重新收攏到一起。

而就在諸葛亮領軍進駐闡縣後的幾日後,他之前派出的斥候就回來將打探到的最新情報稟報給了他。

“高定、孟獲二賊敗逃至邛都,收攬潰兵,軍勢復振。”

這個最新情報代表着之前諸葛亮的所有推斷,都已經變爲事實。

既然心中早有預料,那麼在得到這個軍情之後,諸葛亮便沒有太過意外。

他交給了斥候一個新的任務。

在之前諸葛亮送上捷報到成都之後,成都自然陷入一片歡騰之中。

“主政”的太子劉禪在得到捷報之後,更是喜形於色難以自制。

在興奮之下,太子劉禪特地派出使者大司農孟光南下諸葛亮軍中犒軍。

這件事也就發生在不久前。

但現在諸葛亮就要拿這件事做文章了。

他讓斥候去邛都城外散播成都不斷派遣援軍南下的假消息。

斥候在得到這個任務後,立即就動身前往邛都城外按計行事去了。

在諸葛亮對斥候分派任務的時候,庲降都督李恢正在諸葛亮的大帳內,對他稟報一些軍務。

當斥候離去之後,李恢便有些不解諸葛亮爲何讓斥候如此做。

“敵軍方敗,正是軍心沮喪之時,現我軍兵力優於敵軍,丞相何不一鼓作氣拿下邛都呢?

今丞相令斥候散播我軍援軍源源不斷之事,高定、孟獲二賊本就惶恐,見我軍有云集之勢,情急之下勢必四處求援。

屆時若朱褒、雍闓皆領軍前來逆守邛都,則邛都就不是那麼容易奪取的了。”

聽到李恢的擔憂,諸葛亮笑着對李恢道:“吾要的正是朱褒與雍闓前來。”

諸葛亮的話,令李恢更加不解。

看見李恢不解的神情,諸葛亮耐心地對李恢解釋起來:

“僰道一戰足以證明,彝人敗之容易,殲之不易,而若不大部殲之,則南中之亂永無寧日。

況南中諸逆互不統屬,各有疆界,我軍要想平定南中,諸逆不滅則不行。

可若是一一領軍前往平定,南中地勢險要,瘴氣橫行,這又是一件頗爲危險且耗時日久的事。

逆魏蠢蠢欲動,時不我待。

既然如此,吾不如用計將諸逆齊齊誘來,聚而殲之,畢其功於一役。”

見諸葛亮是這番打算,李恢對諸葛亮拜服不已。

諸葛亮見李恢明白了自己的用意,他微微點了點頭。

李恢是庲降都督,他將來平定南中之後,南中的軍政要務都會是李恢署理。

出於南中長治久安的目的,諸葛亮就得讓李恢明白治理南中的訣竅在於何處。

不久之後,稟報完所有軍務的李恢便退出了諸葛亮的大帳之內。

等李恢退出大帳之後,楊儀卻又在帳外求見。

聽見是楊儀求見,諸葛亮連忙出聲讓他進來。

楊儀一臉喜色的從帳外走去,他還未走到諸葛亮身前,便充滿喜悅的對諸葛亮說道:

“丞相,鄧艾不久前已經領軍平定黃元之亂了。

黃元賊子當場被我軍斬殺,頭顱已經送往成都。”

當聽到這個喜訊後,諸葛亮的臉上也流露出喜色——他果然沒看錯人。

楊儀快步走到諸葛亮身前,將一封還未開封的戰報遞至諸葛亮身前。

雖然楊儀並未看過戰報中的內容,但他剛剛已經從鄧艾派來的信使口中得知了一切。

諸葛亮快速接過楊儀手中的戰報將其展開。

可是當諸葛亮展開手中的戰報後,他卻發現他戰報內有着兩封文書。

這反常的一幕,瞬間讓諸葛亮警覺起來。

諸葛亮先是不動聲色地讓楊儀退下,然後他便坐在主座上分別看起鄧艾送來的兩封文書。

當中一封文書便是鄧艾討平黃元之亂的戰報,諸葛亮不過一會就已然看完。

可是當諸葛亮拿起另一封文書之後,他卻發現這其實是一封信箋。

諸葛亮隨即展開這封信箋看了起來。

當看完信箋中的內容之後,諸葛亮不由得發出了一聲嘆息。

這封信箋正是石苞從黃元身上搜出的,那封言明孫權將會資助南中叛亂的信。

早在南下之時,諸葛亮便隱隱猜出南中之亂,背後有着曹魏的影子。

但令他沒想到的是,孫權竟然也是南中諸逆背後的倚仗之一。

這孫權真是狼子野心呀!

可是相比於孫權的狼子野心,諸葛亮更擔憂的是這件事背後所帶來的深層聯繫。

這封信箋中只是提及孫權會出手協助南中叛軍,從表面上看這好似是孫權與南中叛軍之間的事。

但諸葛亮卻察覺到,孫權有這樣的舉動很可能是有着曹魏方面的授意的。

不然孫權是狼子野心不錯,但他也善於蟄伏。

若沒有曹魏方面的勾連,單單就自己一方的話,以孫權的性格是不會貿然插手南中的。

況且在曹魏與南中暗通款曲的同時,孫權恰恰也插了這一手,諸葛亮不信世上會有這麼巧合的事。

由於戰略眼光的不同,諸葛亮從這封信中得到的潛藏信息更多。

可就是得到那些潛藏信息之後,諸葛亮的眉頭深深的擰了起來。

他的這副神態很少在他的臉上出現過,哪怕是當初得知曹魏有大舉進攻漢中的跡象時。

諸葛亮之所以會有這副表現,不是擔心孫權給南中的助力太大,更不是沒有信心面對當下似乎變得越來越棘手的南中局勢。

他擔心的是,天下間的局勢,似乎已經在朝着他最不願看到的方面轉變。

那個局勢便是——舉世皆敵。

這纔是讓諸葛亮這個臥龍,都會感到十分擔憂的事。

世人可能會認爲現在大漢的局勢,已經達到他當初《隆中對》中設想的那般高度,但諸葛亮卻知道,現在的大漢是形似神不似。

從疆域上看,目前大漢是跨有荊益不錯。

可當初諸葛亮之所以會提出這個戰略構想,乃是他提出《隆中對》的時間段,是荊州與益州俱是天下強州的時候。

特別是那個時期的荊州——帶甲十萬,糧可支十年,這是何等豪橫的國力。

當豪橫的國力配上四通八達的戰略位置,再加上一位帥才的話,那麼荊州所發揮出來的戰爭潛力是令所有人都會爲之畏懼的。

也唯有這樣豪橫的國力,纔能有“以向宛洛”底氣的同時,還能震懾着身處下游的江東孫氏,從而讓他的《隆中對》戰略徹底有成功的可能。

但現在荊州國力殘破,不可同日而語。

甚至荊州現在已經成爲了大漢最大的軟肋。

在這種情況下,現在的大漢只是看起來頗爲強大,若是一旦陷入舉世皆敵的局面的話,那麼

想到此諸葛亮再也坐不住,他目前得到的信息有限,不知道曹魏與孫權的勾連已經到了哪一步,但許多事必須都要提前佈防了。

諸葛亮馬上俯身寫起一道奏疏,這道奏疏是他上奏給劉備的。

哪怕他知道現在劉備還在靜養,但他發現了攸關大漢生死存亡的事,這就讓他必須要及時將這些事上奏給劉備。

諸葛亮很快就寫完了手中的奏疏,然後他命人喊來了楊儀。

楊儀不知道諸葛亮剛剛讓他退下,爲何又急着召他進來,可在他重新來到諸葛亮身前後,他卻發現了諸葛亮的臉上有着他從來沒見過的凝重之色。

還不等楊儀問及諸葛亮,諸葛亮便將手中的奏疏交到楊儀的手中,然後他對着楊儀說道:“百里加急送往成都,並一定要親手送至陛下的手中。”

就是這麼一句話讓楊儀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他急忙從諸葛亮手中接過奏疏,然後他便又聽到諸葛亮吩咐道:“你以吾的名義擬一道手令發往漢嘉,讓鄧艾收到手令之後,火速領軍南下。”

楊儀聽出了諸葛亮言語中的急切,他不敢遲疑馬上躬身領命。

在吩咐完這兩件事之後,諸葛亮又對楊儀下達了最後一道命令:

“傳令全軍,明日一早全軍開拔朝邛都進發。”

當諸葛亮的最後一道口令說完後,楊儀便忙不迭的離開諸葛亮的大帳前去一一傳令去了。

等楊儀離開之後,諸葛亮似乎有些疲累,他用手指揉捏自身的眉頭。

諸葛亮知道爲何孫權會逐漸倒向曹魏,哪怕他的長子孫登還在荊州。

孫權,或者說天下間的許多人,他們都在害怕當年那個橫壓天下的大漢回來而已。

一旦那一日到來,族都沒了,還會在意一個兒子嗎?

世事艱難,全由人慾而引起。

漢章武二年十二月,在涼州的陳倉城中,曹真正一臉喜意的看着手中軍隊的花名冊。

不得不說,夏侯楙對於內政一事的確頗有天賦。

纔不過三個月的時間,夏侯楙已經爲曹真召集了近六萬大軍,還有數之不盡的糧草軍械。

想來不用多久,十萬大軍便可都集結完畢,這怎麼能不讓曹真感到欣喜呢?

就在曹真欣喜的時候,一名軍士來報,說是郭淮到了。

聽到郭淮到來,曹真從座上起身,他連忙讓人將郭淮召進來。

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489章 曹真咆哮 劉曄黯然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訂閱,求票!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651章 逃難之馬 孫問荊州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23章 誅心第597章 驚人喜訊 世家鐵拳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七百五十章 以祭挫敵 睥睨天下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600章 滿腔憤慨 請換青天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328章 蔣濟送信 百年基業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89章 糜芳的進擊(四更求追讀)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六百八十六章 悍然舉事 出師有名章推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推兩本書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383章 漢帝欣喜 越亂越好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使請和 順水推舟第440章 執意出兵 神威再臨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難欺 關門打狗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451章 坦誠布公 青山埋骨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291章 第二戰場 以身爲餌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295章 漢軍危機 他真的在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320章 良臣羣起 太守人選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383章 漢帝欣喜 越亂越好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53章 你可知五溪蠻?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